APP下载

开展课外体育活动在学生管理工作中的作用

2022-04-23邵帅周晓明

体育时空 2022年6期
关键词:课外体育活动体育精神学生管理

邵帅 周晓明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22)03-120-02

摘  要  体育活动本身带有较强的灵活性,能够对学生身体素质形成锻炼,课外体育活动更是在培养学生意志品格的同时,帮助学生更好把控课外时间。作为体育课程的一种补充,课外体育能够使学生持续保持一种健康的心态和身体状态,从容面对学习和生活等周遭事物。学生管理工作并非一蹴而就,学生存在较强的自主意识,强硬的管理方式只会引起学生厌烦心理。为此,可将课外体育活动贯彻到学生管理工作中,潜移默化的转变学生以往的传统体育思想,让学生感受到体育运动的魅力,通过课外体育运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关键词  课外体育活动  学生管理  体育精神

一、前言

就现阶段所开展的学生管理工作而言,以往的管理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学生成长。为此,教师需要找到学生的兴趣内容,以此作为切入点带动学生发展,促进学生管理工作的开展。课外体育活动具有较强优势,能够优化学生的课外时间,实现学生身心协调发展。随着全民运动理念不断深入,人们也逐渐意识到体育运动的重要性,教师更要迎合时代发展,将课外体育活动贯彻到学生管理工作中,强化体育教育思想,在提高学生管理工作效率和质量的同时,为学生未来发展打好坚实基础。

二、课外体育活动的意义

课外体育活动结合体育训练和教学特点,遵循学生发展规律,为优化学生课余时间,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和心理健康所开展的一项活动。与课内体育活动不同,课内体育活动更注重学生运动技能方面的培养,通过课内体育教学的方式实现学生认知能力上的提升。课外体育活动主要利用课余时间进行,为的是帮助学生合理利用课余时间,达到对学生身体和心理上的一种锻炼。比较课内体育,课外体育活动更注重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达到对学生全身心的锻炼,让学生能够在参与活动的同时,产生正确的体育运动意识,培养学生健康且规范的锻炼习惯,发挥课外体育活动价值,实现学生的综合发展。通过课外体育活动,更能让学生意识到课内体育的重要性,打破学生对传统体育运动的消极观念,树立正确的体育运动精神,使学生能够在活动中有所收获、助力成长[1]。课内和课外体育活动存在明显差异,课外体育活动更尊重学生的自主意识,能够在无形之中提高学生对体育活动的热情。体育课程对学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体育运动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需要不断的参与和锻炼,才能发挥体育运动的真正价值,使学生能够受益终身。单凭借体育课程时间远远不够,课外体育活动本身具有灵活性特点,能够有组织且有目标的让学生身心时刻保持健康的状态,对于体育教学知识而言起到优化作用,对于学生体育技能发展而言起到促进作用。与此同时,课外体育活动也丰富学生课外娱乐时间,丰富课外体育活动更能激发学生运动才能,满足学生对课外文化课程的需要,使学生在活动中塑造健康的品格,形成正确的体育精神,为学生德智体美综合发展提供助力。

三、学生管理工作中开展课外体育活动的作用

(一)提高思想境界

管理工作是否能够得到充分落实与所采用的核心思想存在直接关系,尤其在开展学生管理工作过程中。针对目前学生发展情况来看,存在思想境界下滑的情况,这种情况不但影响管理工作的实施,也限制学生未来发展[2]。网络技术水平的提升,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也为学生提供更为多样的学习渠道,实现学生思维上的拓展。但网络技术存在利弊,虽然能够为学生带来相对积极的影响,但还有许多不良信息充斥学生生活,影响学生思想境界。有些学生在网络世界中沉沦,甚至不能自拔,反而逐渐变得心理扭曲,产生厌世的情况。这种情况若得不到及时制止,不但会对学生未来产生严重损坏,甚至会影响社会和谐发展。学生作为祖国的未来,需要在思想上贯彻正确的理念。体育本身带有较强的教育思想,并且体育运动能够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品格,使学生持续朝向正确的方向前行。可以说,体育运动能够对学生形成正面且相对积极的促进作用。如假设教师发现学生近期的思想意识出现些许问题,对待事物的看法也相对消极。教师在开展学生管理工作时,可引导其他同学带领学生共同参与课外活动,创建积极、欢快且和谐的体育运动氛围,通过情境和活动的渲染,让学生能够备受鼓舞,转变自身错误的思想观念,通过对同学的进一步交流和沟通,打开自己的心结,突出集体的作用,让学生感受来自集体的温暖[3]。另外,许多学生性格相对孤僻,不愿与教师袒露自己的心声,课外体育活动能够让学生参与到集体体育活动中,感受到來自其他同学的鼓励和温暖,感受到来自教师的尊重,转变以往的消极态度,秉持一种健康且积极向上的心理,充满热情的迎接未来生活和学习课程,为提高学生思想境界打好基础。

(二)形成良好品格

良好的学生管理工作,能够强化学生品行,使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形成良好的品格,树立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明确是非标准,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就现阶段学生的家庭情况来看,许多学生都是独生子女,生活水平也比以往时代有所提升。学生是家庭的希望和重心,为满足学生对于许多事物的渴求,许多家长都尽可能为学生提供照顾和呵护,希望学生能够在此环境下健康发展。但这种百般呵护并不利于学生自主能力的形成,学生过于依赖父母,认为父母可以为自己安排好一切,觉得自己是所有人的重心。在步入校园后,集体生活改变学生以往生活和学习方式,因校园每位学生都是独立个体,学生不再是所有人的核心,这种生活、学习理念和思想意识上的差异,较易引起学生心理出现落差,影响学生学习活动的开展,严重情况下还将引起许多心理问题。课外体育活动不会对学生造成太过强硬的教学负担,其更尊重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强调每位学生自主、独立的品格,以相对自由的活动空间为学生提供展现自我的机会。在灵活的体育运动活动范围中,学生能够形成健全品格,明确自己在学校在家庭中需要承担的责任,对学生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都能形成一种锻炼。与此同时,相对多样的课外体育活动还能激发学生思维,提高学生智力,使学生能够在参与过程中实现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双重提升。可以说,课外体育活动对培养学生意志品格能够起到较强的积极作用[4]。如课外体育活动中学生最为不愿参与的活动形式便是耐久跑和长跑,其更考验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耐心。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教师需尽可能将长跑和耐久跑加入到学生管理工作中,让学生在参与的同时磨炼其意志,培养学生耐心,使学生能够光依赖父母并不能实现自我突破,通过自身实力得到阶段性提升才是成功的第一步。为避免学生在超负荷的课外体育活动下出现身体不适,教师在设计课外体育活动的强度时,需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学生自身能力优化活动形式,积极对学生进行鼓励,使学生能够在参与的同时获得成就感,提高学生参与自信心,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品格,发挥课外体育活动在学生管理工作中的实质效用,使学生管理工作能够真正落实到实处。

(三)约束学生行为

通过上述内容分析可知,不论是那种因素,学生处于成长过程中较易受到环境事物所影响,出现身体素质或是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这不仅是学生管理工作过程中需要及时解决的问题,更是学生成长过程中不能回避的内容。如若学生心理本身存在问题,在开展学生管理工作时,难免会激发学生逆反心理造成无法挽回的局面。所以,亟需通过更为积极且欢乐的活动让学生在温暖的环境下成长,培养学生乐观且积极向上的性格,使学生能够坦然面对生活和学习上的事务,达到学生管理工作的目标。学生处于成长阶段,对待事物的评判标准大多来源于教师和家长,但教师和家长与学生的身份不同,并不能真正立足于学生思维,做出对事物的明确判定。课外体育活动并非只有固定的一种形式开展,还可以竞赛的方式进行,体育竞赛活动能够让学生更明白规则的意义,体会到体育精神,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活和学习观念,使其能够在未来发展道路中更好地约束自身。另外,课外体育活动竞赛还能使学生抒发近期在学习中所积累的压抑情绪,父母的期望教师的期许都在无形之中增加学生学习压力。这种竞赛形式能够使学生获得运动的成就感,缓解学生来自身心上的疲惫[5]。同时,活动竞赛也明确学生公平公正的道理,使学生了解原则和规则的具体意义,无形之中帮助学生调节内心情绪,为学生管理工作的进一步开展奠定基础。如在课外体育活动中,教师可定期开展足球比赛,竞技类体育运动项目的规则更为明确,也更考验学生团队合作的能力,培养学生团队精神。教师可通过此次机会让学生形成友爱、尊重、自主的优良品格,让集体主义贯彻到学生思想中,为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打下基础。针对一些课外体育活动兴趣度较低的学生,教师针对其特点设计游戏活动,做到兴趣与运动于一体的课外活动形式,使每位学生都能克服自己内心对体育运动的恐惧,感受体育活动带来的欢乐,让课外体育活动发挥优势,使学生管理工作落实实处,促进管理效率和水平的稳步提高。

四、结语

总而言之,课外体育活动具有较强的鲜明性,也能够迎合现代学生发展特点,尊重学生发展规律,让学生在强化自身体质的同时,感受到运动带来的快乐。将课外体育活动与学生管理工作相融合更能促进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让学生在积极且阳光的环境下成长。为保证课外体育活動能够发挥作用,亦为充分落实管理工作,教师需要根据学生发展情况调整课外体育活动形式,从思想品格和行为意识的角度出发,让体育活动渲染学生思想,使学生能够秉持积极向上的体育精神实现全面健康发展,使其在完成学生管理工作任务的同时让学生达成全面体育的发展目标,帮助学生树立正确品行,促进学生快乐成长。

参考文献:

[1]李鑫.基于信息技术的课外体育锻炼实践管理研究[J].文体用品与科技,2021(22):194-195.

[2]王贵仓.学校课外体育文化反思与架构探索[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21,29(08):149-152.

[3]曹庆.论课外体育对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作用[J].当代体育科技,2021,11(08):232-234.

[4]李晓平.公共体育课与课外体育活动有机结合的探讨[J].当代体育科技,2020,10(25):135-137.

[5]林峻峰.加强课外体育活动发展对策研究[J].知识经济,2020(19):106-107.

猜你喜欢

课外体育活动体育精神学生管理
加油,冲吧,体育精神!
The true sportsmanship 真正的体育精神
只为娱乐,无关输赢——古人的体育精神
关于学校课外体育活动的意义
临翔区一中高中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中国矿业大学文法学院课外体育活动的调查研究
浅析“四进”制度对班级管理的意义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网络化问题研究
教育生态学视野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队伍专业发展的几点思考
浅论五年制师范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