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山歌”音乐校本课程的实施策略
2022-04-23姚敏凤
姚敏凤
【摘要】音乐课程标准指出:让学生了解我国优秀的民族、民间音乐,激发学生热爱传统音乐文化的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中山市五桂山作为客家地区,区内有深厚的客家文化底蕴,客家山歌源远流长。学校结合客家文化音乐资源,把客家山歌融入日常的音乐教学之中,从小在学生心中播撒客家文化的种子,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让客家山歌不断地传承、更新和发展,让这朵文艺奇葩重新綻放出活力和光彩。
【关键词】重启客情;培养兴趣;营造氛围;山歌传承
学校作为传播和传承民族音乐文化的主要渠道,要充分发掘、利用本地区的民族民间音乐资源,并应用到音乐课堂教学之中,使学生从小就受到传统音乐文化的熏陶,树立传承民族音乐文化的意识。五桂山地处客家地区,是中山客家人的聚居地,客家山歌历史悠久,流传久远,其中白口莲山歌在2007年4月被批准为广东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客家山歌是五桂山客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客家民族的精神,让客家山歌进入校园,走入音乐课堂,能够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民族民间音乐,热爱民族民间音乐,从而提高学生的民族音乐素养,增强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
但随着岁月的流逝和人们意识的变化,被喻为《诗经》遗风和客家天籁之音的客家山歌几乎被各种音乐文化所淹没。在各种音乐文化的冲击之下,客家山歌存在的空间越来越窄,尤其在青少年当中知道的人越来越少。经调查,在五桂山学校小学生中不会听客家话的学生达60%以上,会讲客家话的学生比例还不到10%,在生活中会唱传统客家山歌的学生几乎为零。为了使客家山歌文化得到更好的保护和传承,我们把客家山歌引进校园,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让客家山歌这种草根文化植根在学生心里,让客家山歌之花在学生心中重新绽放。
一、探究客源,重启客情
客家山歌文化之所以存活的空间越来越窄,主要原因是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不断改变,客家氛围缺失,现在很多生活在客家地区的年轻人都不了解客家传统文化。因此,要想保护和传承客家山歌这种音乐文化,我们必须让学生从源头上了解客家文化,打心底里认可客家文化,为学生在心底播下客家文化的种子。日常生活中,我们让学生走进田间地头,走近客家生活,结合各种传统节日亲自感受体验客家习俗,聆听客家山歌,重新激发学生对客家文化的认识兴趣,了解客家山歌是客家人生活的一部分。培养学生热爱客家山歌,欣赏客家文化的情怀,为保护、学习和传承客家山歌奠定一定的情感基础。
二、交流了解,培养兴趣
音乐课标指出:兴趣是音乐学习的根本动力和最好的老师。为了弘扬客家文化,培养学生热爱客家山歌的兴趣,开发客家山歌资源,传承、发展民族音乐,学校定期邀请客家山歌传承人与学生面对面交流。客家山歌传承人对客家山歌文化的认识更深刻、更全面,他们从客家山歌的历史、发展、特点等方面一一进行讲述,更受学生的欢迎。同时,客家山歌传承人唱出的山歌更纯、更美、充分展示了客家韵味,能够激发学生兴趣,更好地吸引学生。我们也会带领学生到乡村去采风,寻访民间最普通的山歌手,让学生感受最淳朴、最有生活气息的客家山歌。通过这种实践体验活动,让学生切身感受客家山歌来源于生活,跟客家生活息息相关,从而打心底认同、喜欢客家山歌这种艺术形式。只有认可了才能有兴趣,才能更好地去传承和发扬。
三、营造氛围,潜移默化
氛围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音乐课程标准指出:学校可以利用广播站等阵地,播放适合学生的音乐,形成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陶冶学生情操。为了营造浓郁的客家文化氛围,学校每天在固定时间播放经典优秀的客家山歌,并对每首客家山歌进行简短的介绍,使客家山歌这一艺术形式每天出现在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中,让学生每天耳濡目染,在潜移默化中把客家山歌根植于心。
四、山歌传唱,继承发扬
学习山歌,主要就是唱山歌。为了进一步让学生心中的客家山歌种子生长、开花,学校开设了客家山歌社团,邀请五桂山客家文化的传承人每周定期上课。五桂山的客家山歌分为白口莲、采茶调、叹情调、儿歌(顺口溜)等4种。为了培养学生学习山歌的兴趣和热情,我们从传唱客家儿歌开始。客家儿歌的内容显浅易懂,朗朗上口,易学易记,儿歌演唱洋溢着浓浓的童趣。这种易学易记、充满童趣的歌谣十分适合小学生。如《月光华华》——“月光华华,点火照猪嫲,猪嫲肯食唔肯大,拉去卖,卖到几多钱?卖到三百钱……”这些客家童谣就像客家山歌的引子,学生一旦掌握,就会在课间传唱。这样客家山歌就会自然而然被学生接受,从此走进他们的生活,为山歌传承奠定了基础。
然后,以客家儿歌为切入口,由浅入深要学生进一步学唱采茶调、白口莲,了解叹情调。采茶调曲调单一、音调悠扬、易学易唱,适合表现各种不同的主题,老少皆宜,是客家山歌中最普通、传唱度较高的歌种;叹情调音调低沉悲凉,充满哀怨,一般是女子出嫁时边哭边唱,或哭丧时演唱;而白口莲山歌与客家儿歌、采茶调、叹情调等歌调大不相同,是五桂山区的客家人用客家白话演唱咸水歌调的民歌,声韵独特,是中原文化与岭南文化结合的产物,是中山民歌的瑰宝。相信通过客家文化传承人的悉心教导和学生在学校的耳濡目染之下,客家山歌这颗种子最终会在学生的心里生根发芽。
五、山歌创编,弘扬创新
把客家山歌引进校园,目的是为了发扬和传承,所谓传承就是要不断传唱,培养新生代延续辉煌。要传承就要有创新,我们在原来山歌的基础之上与时俱进,不断创新,让客家山歌融入现代生活,展示不一样的音乐魅力,使客家山歌真正成为学生喜闻乐见的艺术表现形式。所以,近年来,我们不断涌现出歌唱祖国、歌唱生活的优秀客家山歌作品。比如,《生态五桂山》《五桂飘香好风光》《六唱五桂山》《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等。另外,我们也改编一些优秀的现代音乐作品,找到客家山歌与普通音乐的相通点。在拉近客家山歌和现代音乐距离的同时,让客家山歌的艺术性更强、观赏性更强,如改编《月亮姐姐快下来》,把这首歌曲用客家山歌的形式表现出来也别有一番风味。
为了让学生更加了解、喜欢客家山歌,让客家山歌真正成为学生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除了内容创新,客家山歌的表现形式我们也在不断创新。客家山歌的基本表现形式一般是独唱、对唱、小组唱等几种。在客家山歌的传承道路上,经过不断摸索,我们融入了相声、快板、小品、舞蹈等多种艺术形式。比如,用快板的形式来说唱《全民修身 幸福和谐》;结合口风琴进课堂,用口风琴来演奏《客家山歌好甜美》;用歌舞表现《生态五桂山》;用葫芦丝演奏《五桂山里的客家人》等。通过对客家山歌内容和表现形式上的不断创新,这朵客家山歌之花已经在学生的心中越开越灿烂。
六、搭建舞台,展歌风采
课标指出:音乐教学应强调学生的艺术实践。学习客家山歌这是一个过程,展示并发扬才是我们的目的,我们要搭建平台让学生去展示客家山歌,在展示的过程中不断增强文化自信,从而影响、带动更多的人参与到客家山歌的传承和发扬中来。比如,学校每年都会定期举办一场“客家山歌专场演出”,给学生搭建展示的舞台,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参与到表演当中。演出中,学生或歌、或舞、或说、或演,不断创新客家山歌的表演形式。我们把葫芦丝、口风琴、快板等乐器及舞蹈、小品搬上舞台,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展示出来,使学生在欣赏音乐的同时受到客家文化熏陶和感染。通过我们的表演,更多的学生认识和了解了客家山歌,并加入到传承和发扬客家山歌的队伍中来。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只有具有民族性的文化,才能具有永恒的生命力。客家山歌是中山民歌的重要组成部分,传承和发扬客家文化我们永远在路上,希望通过我们的不断努力,可以让客家山歌之花在学生心中完美绽放。
参考文献:
[1]五桂山镇地方志编纂委员会.中山市五桂山镇志[M].广东人民出版社,2002.
[2]罗薇丽.客家山歌引入中小学音乐课堂的探索与思考[J].四川戏剧,20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