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型”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探究
2022-04-23黄炎真
黄炎真
一个教师,如何从一个专业新手发展成为专家型的教师,实现专业思想、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的全面提升与成熟,揭东一中在不断的探索和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一套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模式与特色。
一、内在驱动,夯实投身教育的思想根基
教育是一项伟大的事业,也是一项需要付出的工作。从教师入职的第一天起,学校就重视教师的师德教育,通过专题交流、现身说法和典型引领等方式,树立起教师献身教育、乐于奉献的信心和决心。学校把如何提升教师的职业荣誉感和育人成功感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来抓,通过建章立制、情感熏陶等方式,让教师在一个有创业感、有成长度的环境中工作,从而形成一种来自源发动力的内在驱动,把教师当做一项事业来对待。揭东一中能够在教育改革的大潮中,抢占先机,破浪前行,跟它拥有一支忠诚事业、爱岗敬业、勇于担当、不断创新的教师队伍,有着必然的联系。
二、专业引领,修炼驾驭教育的必备素养
教师是一项特殊的工作,除了要有教育情怀,还要有扎实的教育理论修养。而教育修养的提高,除了自身钻研学习,还要有名家名师的专业引领。在专业引领上,揭东一中主要在于立足引领的高度,拓宽引领的宽度,累计引领的厚度。一是聘请国内省内教育专家开设讲座,把最前沿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带到学校来,让老师在充分了解、有效接受的同时获得有效的启发和个性的感悟;二是建立具有本土特色的专家团队,充分发挥省级、市级、区级名教师的作用,把他们先学先行的成果,化为可学可行的实践,让教师获得最接地气的教学行动指导;三是树立教育教学典范,以榜样的力量来带动人,让教师在身边人的成长成功中获得向前发展的鞭策和鼓励,从而树立起成名成家的信心。专业引领的重点在于要有专业的高度,更要有引领的力度。教师个人的摸索固然重要,但有专业引领往往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纠偏就正的效果。
三、同伴互助,形成合作共进的基本品质
在教育信息化的时代,个人的单打独斗是没有前途的,只有在团队的合力下,才能够爆发出无穷的力量。揭东一中所建立的“同伴互助”机制,不仅在于凝聚全体教师的智慧,更在于养成联合攻关的优良传统。一是打造科组文化,以教研组、年级组为单位,根据不同的功能和要求,形成有特色的文化氛围,如语文组有语文组的文化氛围,数学组有数学组的文化氛围,高一级有高一级的文化氛围,高三级有高三级的文化氛围;二是坚持集体备课,集聚备課组老师的智慧,形成宏观的、共性的教学资源,供科组老师共享,以达到教学方向不偏、教学个性特显的效果;三是结对帮扶,老教师与新教师结对,名教师与青年教师结对,教学循环教师与信任年级教师结对,让结对帮扶交叉和互补中进行,为不同需求的老师提供一个互帮互学的氛围,促使每一个层级的教师都能够获得不同程度的进步。同伴互助的无障碍实现,关键在于打破教师的思想壁垒,开放自身的知识空间,让每一个教师在输出知识的同时能够获得知识的更新,在成长别人的同时也成长自己。
四、教学反思,养成提升能力的良好习惯
一个教师的教育成就,不是一蹴而成的,而是要经过千锤百炼和不断修正的。教而不思,就会固步自封;教而思之,方能开拓创新。揭东一种把教师的教学反思列入教学常规管理。一是要求教师把教学反思写入“教案”(或教学设计),对教学设计、课堂实施、方法应用等做深入的思考,并提出提升或改进的意见,以便在下一节课或以后的教学中加以完善或克服;二是倡导上课老师与听课老师的互动反思,从不同的视角、反思教学的得失,形成改进的意见;三是鼓励教师把教学反思扩充为案例分析,在教学理论的观照下,寻找更加有效、更有操作价值的教学方法。教学反思的重点在于坚持,要让教学反思更好地服务于下阶段的教学,还要把反思的内容跟前沿的教学理论结合起来,没有理论支撑的反思,根本就是一棵无根之木,难以长青。
五、课题研究,扎实发展自我的有效载体
教师在教学中,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总会存在这样那样的困惑,这些困难如何解决,这些困惑如何解开,就需要研究,就需要在研究中来寻找解决和解开的方法。揭东一中自建校以来,一直把课题研究作为提升教师教师教学能力的有效载体,从1998年的全国科研课题“中学语文‘学堂·主人·训练’教学模式研究”到2006年广东省中小学教学科研重点课题“中学校本教研的开展与研究”,再到2021年广东省校本教研示范校“中学校本教研途径与策略研究”,揭东一中教师的点点滴滴进步,多跟参与课题研究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在课题研究的管理上,学校制定了诸多有效的措施:一是鼓励申报各级课题,一旦申报成功,就从物力人力和财力上给予全力的支持;二是重视研究过程的成果提升,为参与研究的老师提供各种展示的机会;三是鼓励研究成果的发表与推广,为研究成果的结集,研究论文的发表提供各种便利。课题研究最怕“花拳绣腿”,课题研究的有效开展一定要基于教学理论的实践应用,课题研究的结果在于能够形成切合实际的教学策略与方法,任何以虚研虚的课题研究都是无效的。
六、行动研究,寻找解决问题的基本途径
行动研究,就是基于解决教育现场问题的研究。揭东一中近20年来,一直把行动研究贯穿与教师的日常教学中,我们给它一个术语叫做“专题研究”。每学年每一个备课组至少开展一个“专题研究”,以十个科目三个年级计,每学年全校至少有三十个“专题研究”。专题研究要结合本学年本学科的教学实际,在教学重点和难点的突破点中去确定研究内容。学校对专题研究的管理,主要有:一是对专题研究的立项进行评估,评估通过列入年度研究规划;二是研究过程要参与教师上交定量的教学设计、教学反思、教学实录、教学论文等材料;三是把教师参与专题研究列入绩效考核和评优选先的加分项。行动研究的关键是要把研究跟教师的日常教学结合起来,重点在于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行动研究不要求高大上,只要求精准而有效。
七、搭建平台,扩大发展专业的空间视野
教师的专业发展需要平台,而平台的搭建需要学校的策划。为实现教师的专业发展,揭东一中为教师搭建了各种各样的平台。一是研究平台。不管课题研究还是专题研究,我们倡导人人参与,让研究成为教学常态;二是展示平台。学校一直坚持的“公开课、研究课、示范课”教学活动,覆盖了全体教师,每一个教师都有一次机会在科组教师面前,展示自己的课堂教学,展示自己的成功感受;三是竞技平台。学校举行的“教师教学能力大赛”“教师说课大赛”“教师教学论文评比”“教师教学设计评比”等,都尽量提高教师的参与度,让每一个教师能够在参与的过程中获得教育能力的提升;四是培训平台。学校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各种有关教育的现场培训与网络培训,让教师学有所需,学有所用;五是发表平台。学校编印的《揭东一中校本》,除了报道学校的活动新闻,主要就是发表教师的教育教学成果。搭建教师发展平台,关键在于有人愿意登台,有人敢于登台,所以搭建什么样的平台,学校必须精准规划,切实实施。
八、适时激励,形成专业成长的长效机制
只要是人,就需要鼓励,最好是奖励,教师也是这样。在鼓励和激励的环境中工作,会产生无穷的力量。揭东一中建章立制,对在各级各类教育教学成果评比中获奖的老师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对教育教学成绩突出的教师在评优选先上给予适当的倾斜,对贡献突出师生评价高的教师在媒体上推介。学校对老师的激励是多层次多角度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让教师在群体的肯定中获得成功感,获得继续前行的内在动力。
做一个“教书匠”容易,但要成长为一个“专家型”的名师就有点难了。揭东一中作为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成立二十五年来,也涌现了一大批在省内、市内有影响的学科带头人,现在学校有高中正高级教师1人,中学特级教师3人,广东省名教师1人,广东省名教师工作室主持人1人,揭阳市名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1人,揭阳市名教师3人,揭阳市揭东区名教师15人,还有一大批省级骨干教师和省级优秀教师。这些教师的专业成长,除了自我完善,更离不开学校为他们拓展的成长途径。
以上列出的“专家型”教师专业发展的八大途径,很多是共性的,只是揭东一中做出了个性化的解读与实施,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对于教育人才的培养,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此只是抛砖引玉,还望大家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