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强身健体时,师生青春日

2022-04-23罗伟谭志军

教育家 2022年15期
关键词:课间体质体育课

罗伟 谭志军

自“阳光体育大课间”项目实施以来,全国各地中小学校为切实改善学生体质,因时、因地制宜,积极推动大课间改革。成都市锦汇东城小学立足校情,从组织形式、人员储备、锻炼内容、时空保障等方面,探索实施“阳光体育大课间”课程化改革。

课程研发,精准融通。学校将“阳光体育大课间”研发为“阳光体锻”课程,统一目标、内容、评价形式,以标准课时纳入课程管理,与每班每天一节的体育课共同构成学校“1+1”学生体质健康课程,用课程新方式践行学校办学理念。

模式探索,明确目标。学校提出强健体魄、阳光心态、开放交流三大“阳光体锻”教育目标,积极构建“卷入式”参与、“项目式”组织、“交互式”拓展的体锻课程。同时,有计划、有组织地向社会开放,引入家长志愿者、社区、先进团体等各方资源,让师生交往的半径从班级向年级、学校、社区延伸,促使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形成良好的“阳光体锻”生态圈。

全面统筹,分层推进。学校在充分考虑时、事、信、物、空等关联因素的基础上,充分调查、研判与分析,制定“1+1”学生体质健康课程两大策略。第一,标准化课时入课表,实现体育课与体锻课科学匹配,切实确保学生每天锻炼2小时、教师每天锻炼1小时;第二,时间换空间,按照年级划分统筹设置体锻时段和场地,确保每一个项目活动空间充足、人员合理、指导有素。

走班选课,自主管理。学校根据季节特点、师生兴趣和场地实际情况,充分利用教师、学生、家长所能协作提供的教育资源,制定出动态化、可选择的“阳光体锻”课程体系,由学生自主选择项目和伙伴。通过改革实践,逐步聚焦四项管理:“阳光体锻”实行学生考勤跟踪站位管理;优化设计“阳光体锻”内容、指导、监测项目管理;师生“阳光体锻”互为陪练效果评估管理;注重开发“阳光体锻”课程教育资源管理。

建立標准,评价导向。学校针对学生“阳光体锻”的评价标准为“四有”,即“脸上有笑、身上有汗、场上有伴、时上有恒”,并将“阳光体锻”课程的锻炼效果纳入学生体质综合测评。

回顾近年的大课间,每一声“加油”、每一句叮嘱、每一次击掌、每一次微笑……都记录着学生在运动场上的成长瞬间。未来,成都市锦汇东城小学将继续践行“锦上添花绣未来”的办学理念,致力让锦汇人拥有挺拔的体格、乐观的身心。

猜你喜欢

课间体质体育课
可有可无体育课?不!必须有!
体育课上的“意外”
兼加体质
课间10分钟
课间10分钟
中日青少年体质PK
讨厌的理由
快乐课间
课间10分钟
针对产妇体质特定食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