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打造心理健康教育的沂源模式

2022-04-23本刊编辑部

教育家 2022年15期
关键词:心育精神障碍健康成长

本刊编辑部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儿童青少年心理行为问题发生率和精神障碍患病率逐渐上升。《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9—2020)》显示,2020年青少年抑郁检出率为24.6%。与此同时,自杀、犯罪、厌学、校园暴力、逆反等现象高发,不仅影响儿童青少年健康成长,而且关乎家庭幸福、社会和谐、民族未来。

加强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势在必行。

近年来,国家先后发布《健康中国行动——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行动方案(2019—2022年)》《探索抑郁症防治特色服务工作方案》《关于加强学生心理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等文件,就提升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素养、落实儿童青少年心理行为问题和精神障碍预防干预提出具体要求。

作为一项系统工程,促进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需要家校社共同努力。其中,教育部门肩负着不可推卸且至关重要的责任。具体到教育实践中,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如何展开?

长期以来,山东省沂源县始终把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当作头等大事来抓。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支持下,教体系统积极整合各方力量,着力构建中小学生心育发展体系,目前已形成独具沂源特色的“1135+”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模式:第一个“1”指的是一套心理健康教育指導服务体系;第二个“1”指的是一个心理援助医教共同体;“3”指的是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三大版块;“5”指的是全体性、全面性、全员性、全程性和全径性;“+”指的是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班会+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学科教学+多元育人活动。

经过不断探索,如今,沂源已在全县范围内构建起班级实践、学科渗透、危机干预、多元协同“四位一体”的心理健康教育服务体系,以学校为主导,整体推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取得初步成效,有效推动了沂源县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

本刊聚焦沂源心育实践,希望通过本组报道,为县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借鉴,让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真正在各县、各校扎根,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学生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心理品质,为儿童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和幸福生活奠定扎实基础。

猜你喜欢

心育精神障碍健康成长
心育课程资源建设的区域实践
高压氧治疗颅脑损伤并发精神障碍患者80例临床疗效观察
好习惯伴你健康成长
好好谁觉,赶走黑眼圈
四川省开展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
山区学校心育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互联网+”背景下云南中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发展路径
急性短暂性精神障碍是什么病
Children and media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征稿启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