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点位发力,做好区域“双减”工作
2022-04-23吴晓昊
吴晓昊
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郑州市中原区教育局审时度势,直面问题,及时出台了“双减”相关制度、方案、细则。在校内减负方面,中原区教育局坚持“品质教育”价值引领
和“守中归原”教育哲学,紧扣“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目标,守牢学校育人主阵地,明确4项任务:压总量、控时间、调结构、提质量;聚焦8个点位:作业建设、课程体系、课堂质量、评价提升、课后服务、集团发展、幼小衔接、家校协同;建立2项机制:在区域层面建立“三方六联动”工作机制(行政方、业务方、督查方全程参与,推进管理、准入、业务、科研、督导、督查联动),在学校层面建立“双线五责任”工作机制(德育线、教学线双向发力,落实校长、主管副校长、学校中层、教研组长与年级长、备课组长与班主任职责);确立4条实施路径:系统思维搭框架,深剖案例找方法,培育典型定方向,优化生态做加减。以此稳步推进校内减负工作,创设良好的区域教育生态,完善区域育人体系,满足人民群众对品质教育的美好需求。
狠抓“作业建设”——突破关键
作业是检验教育教学成效的主要途径。中原区着力强化作业的“三力”建设,推动学校作业建设有动力、有活力、有张力。具体措施为:深入钻研作业设计“三依据”,即聚焦减负目标,围绕中原品质課堂环境,依据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理论,科学增动力;灵活调节作业设计“四动态”,即基于学生学情的动态变化,使作业题量动态可调、作业难度分层动态可调,行动添活力, 作业形式动态可调;统筹协调“五责任”,即教学线的“校长—副校长—教学主任—教研组长—备课组长”和德育线的“校长—副校长—德育主任—年级长—班主任”的双线五级责任, 建章立制有张力。以“技术+组织”的双动态调试模式,兼顾整体与个体,满足学生的弹性化和个性化需求。
推动“课程建设”——平稳落脚
自2013年提出“品质教育”理念,中原区教育局确立了“守中归原”的教育哲学,架构了多维度、结构化的“品质教育”课程体系。该课程体系由指向立德的“守中”课程和指向树人的“归原”课程构成。各学校做好顶层设计,进行校本课程开发,系统思考课程管理、资源保障、队伍建设等因素,整体部署,稳步推进,课程建设凸显学校特色。
优化“课堂教学”——抓实支撑
课堂是落实“双减”的主渠道,是教育教学的主阵地,是教育创新发展的主要载体,课堂质量则是“双减”成效的根本所在。中原区主要从更新课堂理念和构建课堂生态两个方面提高课堂质量。一是聚焦学科素养,贯彻教学评一致性的理念,突出大单元整体教学实践,从课时设计走向基于标准的单元设计,聚焦知识逻辑、学生认知、活动、作业等结构化分析,依据学科课程核心素养,提取大概念,进行内容整合,挖掘单元育人价值。二是突出品质课堂形态构建,在道德课堂理念的引领下,结合区域实际,构建区域品质课堂形态,品质课堂形态体现链接性、探思性、创新性和延展性四个要素。
深化“评价改革”——撬动发展
中原区教育局牢固树立科学的教育发展理念,把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根本标准,围绕评什么、怎么评、谁来评的问题,坚持问题导向,以评促建,建构中原区“品质教育”评价体系。
方向性。依据《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中“坚持把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根本标准”,结合《义务教育质量评价指南》中关于突出考查价值导向、组织领导、条件保障和均衡发展等方面的要求,中原区教育局坚持正确方向、育人为本、问题导向、以评促建,坚决克服教育的短视行为、功利化倾向,坚决克服重智育轻德育、重分数轻素质等片面办学行为,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
理论性。“品质教育”评价体系基于CIPP评价模式、外观评价模式等,参照格兰朗德评价计划:评价=测量(定量描述)+非测量(定性描述)+价值判断,对区域教育结构、要素、环境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结构性。中原区教育局根据生态系统理论的“嵌套”体系,从宏观、中观、微观不同环境层级,从办学方向、课程教学、教师发展、学校管理、学生发展五个方面,聚焦“品质教育”的三大关键要素设计评价指标,开展分层评价,即围绕学生素养、作业结果、课程表现评价品质学生,围绕育人方向、课程设计、作业设计和作业反馈评价品位教师,围绕育人方向、课程建设、家校协同、集团建设评价品牌学校。
特色性。中原区品质课程建设评价体系从5个视角、21个维度、56个指标进行建构,对学校的课程体系建设进行多维度、全过程、发展性的动态评价。课程评价整体呈现“一明三多一科学”的特点。一明,即评价目标明;三多,即评价主体多元、评价工具多样、评价标准多维;一科学,即评价方式方法科学。
提升“课后服务”—— 聚焦突破
顶层设计学校课后服务“5+2”机制。“5+2”即各学校必须保证每周5天、每天2小时的高质量课后延时服务。学校聚焦“五育并举 立德树人”核心理念,设计课后服务课程,制定具有本校特色的课后服务模式,增强课后服务的吸引力,确保课后服务时间及质量。
开创校内课后服务“1静+N动”模式。“1”指作业辅导一课时,教师指导学生认真完成作业,实现高年级学生回家基本没有书面作业的目标;“N”指N种素质拓展一课时,学校开设思政、科普、创客、文体、艺术、劳动、阅读、法制类校本课程及社团活动等综合素质拓展类活动。课后服务动静结合、张弛有道,让学生放学后的“空档期”成为“可为期”,下课后的学习生活精彩纷呈有温度。
创新学校课后服务组织结构。学校要围绕学生发展的个性化需求综合评估,建立由学校、家庭、社会三方组成的课后服务资源共同体机制,在充分尊重、保障各方利益的前提下优先服务学生。同时发掘整合并用好用巧校内、家长、社会等课后服务资源,积极拓宽课后服务渠道,不断激发课后服务活力。
推进“集团化办学”——持续助力
集团化办学是推进区域优质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和扩容增量的重要途径。中原区教育集团化建设以“推进均衡、提升质量、打造品牌”为主线,以“名校办新校、强校带弱校”为基本运作模式,兼顾同质与特色同步发展,模糊校际小概念,创设学习大融合,成立六大教育集团。为持续满足群众“上好学”的迫切需求,中原区教育局还将在区域内创新教育集团化办学的环境保证体系,完善集团化办学利益主体的协调机制,深化集团化办学的运作机制。通过实行“集团+”运行模式,采取联盟、共同体、项目合作等多种集团组建方式,努力实现辖区内中小学100%覆盖,推进区域教育优质均衡高质量发展。
适配“幼小衔接”——自然发展
开发幼小衔接课程。围绕衔接三主体(园、校和家长),制定幼儿园、小学与家长的沟通制度,确定衔接两途径(家、园、校协同,开展幼儿园与小学联合教研;建立幼小衔接的时间表和路线图,明确阶段性重点工作),开设结合学生特点、缓解家长焦虑的家长培训课程,重点解决两个问题:学生的专注力弱、抗挫折能力差等心理问题和自制力差、同学相处难、时间管理能力弱等能力问题。
评价幼小衔接适配。中原区教育局采取多主体评价和多案例分析两种方式对幼小衔接适配进行评价。多主体评价, 即小学教师、家长、幼儿园教师、专家听课观察,在沟通交流的基础上综合评价;多案例分析,即选取典型学生适应成长案例进行分析。
调适“家校协同”——同频共振
“双减”需要家庭和学校同频共振,形成合力。学校教育具有方向强、目的明、成体系等特点,家庭教育则具有全面性、个性化、连续性等特点,彼此之间既相互对应又相互补充。中原区教育局明确学校在“家校协同”中的职责作用,要求学校为家长提供育人方向引领和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同时倡导家长为学校提供力所能及的资源服务,积极参与家校协同管理,构建高质量家校协同育人体系。
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中原区教育局将秉持“新时代中原教育更出彩”这一美好愿景,以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为目标,继续做好对学生品质、教师品位、学校品牌、家长感受的“四个关注”,持续推动校内减负走深、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