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拟清肠和胃饮治疗湿热大肠型溃疡性结肠炎回顾性研究
2022-04-23董丽
董丽
[摘要]目的:自拟清肠和胃饮治疗湿热大肠型溃疡性结肠炎(UC)疗效研究。方法:将本院2018年7月至2020年1月86例溃疡性结肠炎中湿热大肠型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3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自拟清肠和胃饮治疗。根据不同指标对比,评价两组临床疗效,主要指标为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8、白细胞介素-6水平及改良Mayo评分。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治疗疗效、炎性介质因子水平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使用自拟清肠和胃饮治疗湿热大肠型溃疡性结肠炎能够有效提高临床效果,提高治疗效率,毒副作用小,有一定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白头翁汤;大肠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疗效
[中图分类号]R25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22)03-0018-03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临床上多见疾病,是一种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到目前为止,其发病机制不清,主要为原因不明的炎症性表现,其发病部位主要集中在直肠和结肠。目前认为本病的发生与免疫异常、氧自由基损伤、遗传素质、感染因素、精神影响有关。本病可发于任何年龄阶段,多见于20~40岁,也可见于儿童或老年人。腹痛、腹泻是本病的主要临床表现,大多数患者还伴有里急后重和不同程度的粘液脓血便。大多数患者累及到肠黏膜,严重者甚至累及黏膜下层。患者发病后,临床表现有轻有重。大多数患者急性发病后迁延难愈,多次发作后难以根治而导致发展成慢性疾病。慢性疾病缓解期无临床症状,其活动期急性发作出现上述临床表现。但针对其炎性发作,多采用对症支持治疗,如抗炎、镇痛的水杨酸制剂;使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发挥其抗炎、抗过敏等作用。此外,免疫抑制剂的使用也能减轻免疫应答造成的损害。这类药物临床有明显治疗作用,但是其副作用主要是停止服药后容易复发[1]。目前其病程一般慢性迁延难愈,反复急性发作可能,愈后不佳。该病归属于中医“泄泻”“久疾”“肠澼”“大瘕泄”等范畴[2]。中医药,尤其是中药复方在治疗UC具有一定的优势,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3]。故笔者采用自拟清肠和胃饮对急性发作的溃疡性结肠炎进行治疗,报道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将本院2018年7月至2020年1月86例溃疡性结肠炎中湿热大肠型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采取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3例。对照组男20例,女23例;年龄25~7(147.35±11.45)岁;病程2~1(05.15±1.47)年。治疗组男22例,女21例;年龄25~70(50.45±10.39)岁;病程3~12(6.32±2.07)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1)符合溃疡性结肠炎诊断标准[4];(2)根据2017年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制定的《溃疡性结肠炎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意见》[5],符合大肠湿热证型;(3)患者不合并其他脏器如严重肝、肾等疾病;(4)患者具有正常认知功能且能够配合服药进行治疗。
排除标准:(1)具有严重精神疾病难以配合治疗患者;(2)存在药物过敏史患者;(3)妊娠期或哺乳期女性患者。
1.2治疗方法
两组均进行常规基础治疗。包括合理膳食,予以高营养、易消化、低脂、低渣食物,必要时予以肠外营养支持,注意纠正水电解质平稳紊乱。对照组予以美沙拉嗪肠溶片(葵花药业集团佳木斯鹿灵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9980148,规格0.25kg×24片),餐后口服,3次/日,1.0g/次。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自拟清肠和胃饮。具体方药为白头翁20g,秦皮10g,黄柏10g,黄连5g,白芍15g,赤芍15g,黄芩12g、槟榔6g,木香6g,炙甘草6g,大黄5g。便血严重者,加牡丹皮凉血止血;腹痛加重者,加白芍、甘草缓急止痛;腹泻明显者,加用炒白术、山药。文火水煎致400mL,早晚各温服200mL。两组均治疗3周。
1.3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有效率、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及改良Mayo评分水平变化。患者症状消
失时间,记录便血消失时间、腹痛缓解时间。(2)改良Mayo评分标准参照《炎症性肠病诊断与治疗的共识意见》。医师总体评价:0分为正常;1分为轻度病情;2分为中度病情;3分为重度病情。以上分数相加为Mayo评分总分,评分≤2分,且无单个分项评分>1分为临床缓解;3~5分为轻度活动;6~10分为中度活动;11~12分为重度活动。(3)疗效判定标准:显效为无临床症状,大便进行检测后,各项指标正常,肠黏膜经过结肠镜检查后,其病理学表现正常;有效为临床症状较前消失明显,大便常规各项指标较治疗前基本恢复正常,充血水肿的肠黏膜炎症较前减轻,轻度炎症;无效为临床症状无明显变化,大便常规检查为阳性,结肠镜检查及病理学检查未见改善好转。治疗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4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驗。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比两组临床疗效
对照组有效率为72.09%,治疗组有效率为90.69%,两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比较
两组治疗前血清IL-6、IL-8、TNF-α水平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血清IL-6、IL-8、TNF-α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3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改良Mayo评分比较
治疗组的改良Mayo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讨论
UC是一种临床上常见消化系统疾病,其病程一般慢性迁延难愈,反复急性发作,是一种较为难以根治的炎性肠道疾病。其发病人群广泛,发病率高。对于其发病原因具有多种可能,但目前认为UC的病因无准确定论,主要是考虑与以下因素有关:其发生有一定家族遗传概率;患者本身肠道的免疫功能降低,难以产生有效免疫应答作用;长时间饮食不规律导致外界环境因素也有一定影响;此外,由于肠道微环境的改变导致菌群失调、肠道黏膜屏障损伤、细胞因子失衡等[6]。但近年来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精神压力日趋加重,我国关于UC的报道逐渐增多,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7]。目前对于UC的治疗方法有很多,但多以水杨酸柳氮磺胺吡啶类药物、糖皮质激素药物辅以免疫抑制剂为主[8]。美沙拉嗪目前作为临床一线治疗用药,其主要作用成分为5-氨基水杨酸,其作用机制是肠道内活跃的各种致炎因子如前列环素、白细胞三烯等,而其主要作用就是抑制炎症因子生成,清除活跃的自由基,从而起到抗炎的作用[9]。虽临床有不错的疗效,但是长期使用对于肝肾功能、胃肠道甚至神经系统仍有一定的副作用,其主要表现是肝肾功能的影响。对于部分患者来说,容易出现上消化道不适症状,多表现为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由于药物不良反应随着时间延长逐渐增多,故难以长期使用。
中医药治疗UC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朱丹溪在《丹溪心法》中论述痢疾的病因为“湿热为本”,主要致病因素为湿热。随着中医药对于UC的深入研究,2017年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发布《溃疡性结肠中医诊疗专家共识意见(2017)》[10],UC根据中医辨证论治分为7个亚型,其中湿阻大肠,热炽气滞为大肠湿热型;湿热郁结,热而生毒即热毒炽盛证;此两种为实证。脾失健运,湿气内生而為脾虚湿蕴证;寒热往来,嘿嘿不欲饮食为寒热错杂证;肝气郁结,脾虚失运化为肝郁脾虚证;脾阳不足,肾阳亏虚,时而日久,阳亏及阴,导致血亏,迁延难愈。其中大肠湿热型临床最为常见,其发病机制为湿热蕴结于大肠,湿热熏灼肠道,脉络受损,血腐成脓,故下痢痴白脓血,湿热下注,水谷传导失司,清浊部分,故爆注下迫,色黄而臭;湿阻大肠,热炽气滞,大肠气机不畅,故泻而不爽。舌红苔黄腻热像;湿重于热,脉象多濡数;热重于湿,脉象多件滑数。故急则治其标,以祛邪为主,清除肠道湿热。大肠湿热证在慢性期治疗原则为调和气血、清热利湿、行气和中。其中清热利湿类中药根据现代医学研究,大多数具有抑制、杀死肠道有害菌群,并能够促进有益菌群的生长,能够维持菌群平衡。其中最为明显的可抑制大肠杆菌的活性,杀死沙门氏不同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从而恢复胃肠道的菌群平衡。自拟清肠和胃饮具有清热除湿、凉血止痢、调气行血作用。
本院自拟清肠和胃饮中白头翁、黄芩、黄连、大黄可清胃火、泻热毒,具有较强抗菌能力,能够有效的抑制炎性反应,并能够消除胃肠道黏膜充血水肿,促进胃肠道动力,白芍、赤芍、木香具有调和气血、消肿止痛,能够缓解里急后重等疼痛不适感,符合中医急则治其标之法则。诸多药物配合使用,能够最大程度消除胃肠道炎症,改善胃肠道乳糜水谷精微物质能力,上下调整气机平稳,通畅肠胃道。其中白头翁为治疗热痢常用药物,白头翁汤出自《伤寒论》,其中白头翁濡大肠经,尤其善清胃肠湿热和血分热度,乃治热毒血痢之要药,为君药。黄连苦寒,泻火解毒,燥湿厚肠,为治痢要药;黄柏善清下焦湿热而止痢,两药共助君药清中焦胃火,治疗痞满所致寒热错综所致燥湿,为臣药,秦皮味苦,性寒,清热燥湿,止血痢,收敛止泻,为佐药。本方为主治热毒,但临床上常湿热并重,湿热郁而阻于肠道,血腐而热毒入里,故于自拟清肠和胃饮。其中芍药养血和营,缓急止痛;木香、槟榔行气导滞。“通因通用”其泻下通腑作用可导湿热积滞从大便而去,清热燥湿同时调和气血并进,使“行血则便脓自愈,调气则后重自除”。体外抑菌试验显示,自拟清肠和胃饮汤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副伤寒杆菌均有抑制作用[11],并且对于降低IL-6、IL-8等炎质因子的水平有一定作用。同时现代药理研究[12]表明,白头翁、黄柏、黄连同为清热类中药,可对于炎性因子具有调节作用,可降低血液中IL-6和IL-8的水平,达到抗炎作用。网络药理学相关研究表明[14],自拟清肠和胃饮能够减轻炎症反应的作用,并且能够控制免疫应答作用,减少免疫细胞作用。其作用原理主要是通过控制某些特殊炎症因子相关的靶点,从而直接干扰炎症反应的途径来起到作用的。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对于UC治疗总有效率为90.70%,高于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72.09%;治疗组治疗后患者血清中IL-6、IL-8、TNF-α含量低于对照组;改良Mayo评分进行疗效评估,治疗组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0.05)。表明在治疗大肠湿热型UC上中医药的优势,能有效提高治疗效率,毒副作用小,有一定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张纨,孙建慧,李娅,等.国医大师李佃贵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经验[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9,34(4):1504-1506.
[2]曾智力,王行宽,黄柳向.王行宽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经验[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8,25(9):117-119.
[3]张声生,沈洪,郑凯,等.溃疡性结肠炎中医诊疗专家共识意见(2017)[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7,32(8):3585-3589.
[4]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炎症性肠病学组.炎症性肠病诊断与治疗的共识意见(2018年·北京)[J].中华炎性肠病杂志(中英文),2018,2(3):173-190.
[5]李军祥,陈誩.溃疡性结肠炎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意见(2017年)[J].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18,26(2):105-111,120.
[6]Neurath MF. Cytokines in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J]. Nat R ev Immunol,2014,14(5):329-342.
[7]赵文畅,刘羽丹,沙磊.溃疡性结肠炎的免疫机制研究进展[J].医学综述,2018,24(22):4421-4426.
[8]张瑞芳,陈朝晖,刘漪沦.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机制及其治疗进展[J].生命的化学,2018,38(2):241-249.
[9]赵亚绘,张赫然,王彦竹,等.美沙拉嗪结肠靶向制剂研究进展[J].中国新药杂志,2015,24(12):1387-1392.
[10]张声生,沈洪,郑凯,等.溃疡性结肠炎中医诊疗专家共识意见(2017)[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7,32(8):3585-3589.
[11]时维静,路振香,李立顺.白头翁不同提取物及复方体外抑菌作用的实验研究[J].中国中医药科技,2006,13(3):166-168.
[12]宋立武.自拟解毒凉血汤灌肠联合美沙拉嗪栓治疗直肠型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6,9(20):51.
[13]马琪.基于代谢组学和网络药理学的白头翁汤治疗湿热泄泻的作用机制研究[D].兰州:甘肃农业大学,2018.
(收稿日期:2021-0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