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大学英语教学融合专业课程有效路径探究

2022-04-22

陕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英语课程技能融合

李 宁

(西安职业技术学院 陕西 西安 710032)

一、高职公共英语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高职英语课程融合专业课程教学改革无疑有助于打破高职院校英语课程的“窘境”,使教师乐于教,学生乐于学,课堂呈现一片“祥和”的氛围。专基融合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案实施的具体举措之一,也将为新时期国家高素质技能人才的培养增砖添瓦。

(一)学生学业及职业发展的需要

高职院校学生未来从事技术行业较多,除了掌握岗位需求的行业及专业知识外,良好的语言技能及文化素养必将为其职业生涯锦上添花。而一些专业比如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高速铁路专业对英语语言技能也是有要求的,这就要求英语课程不能只是照搬教材为学生传输通用语言技能,而需要结合行业岗位需求,在课堂为学生渗透、融入行业相关英语知识,提升学生语言学习兴趣的同时,拓宽学生行业知识,行业密切相关的语言技能,为后期从事相关工作做好铺垫。掌握英语语言技能,能够听懂行业领域及工作相关英文内容,能够用流利得体的英文就专业背景知识、专业话题、行业领域热点、工作所需等进行表达,能够更好地掌握用英文阅读和撰写科技文献资料的能力,已经成为当今社会对各行各业技能人才的必然要求,因此行业语言技能学习不可缺少。此外,鉴于大多数高职院校在学生入学第一年开设公共英语,二年级开设专业英语,公共英语课中融合渗透专业知识有助于学生后期顺利开展行业英语学习。

(二)教师职业发展的需要

高职院校大部分公共英语课教师有着扎实的语言技能,良好的文化素养,然而对所教专业行业知识了解较少,课堂教学很少渗入专业相关语言知识,单一的通用语言知识讲解降低学生学习兴趣,教师授课也迷茫吃力。鉴于此,进行专基融合将会改变目前英语课堂“死循环”的现状,而从专基融合层面深化英语课堂教学改革对教师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一方面,教师会感觉备课压力增大,课前课中课后准备工作太多。但从教师自身发展角度来讲,教师在思考如何融入渗透专业课程的同时也会提升自己对行业知识的了解,每一次备课都将会成为一次学习机会,教师需找到融合角度,了解行业发展动态,学习行业术语,这将有效的促进了教师自身的职业发展。英语教师仅有的语言文化知识已不能满足高职院校英语教学的需要,除了熟悉所教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方案、教师还应了解市场对技能人才的动态需求,了解行业知识,不断调整自己的知识储备,专业能力,业务素质,使英语课程“迎合”学生未来职业所需。总之,专基融合也有助于各大高职院校公共课教师走出课本,走进系部,走进学生的专业职业岗位,增加对不同专业、行业及岗位人才需求特点的了解,将课本内容和学生的需求结合起来,培养更多的双师型教师,增强教师自身可持续发展能力。

(三)公共英语课程改革的需要

进行专基融合也是公共英语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大部分高职院校的公共英语课程运行质量一般,主要表现为学生基础薄弱,学习兴趣低下,不能很好的理解老师讲授内容,漠视英语课程教学活动,课后作业参与度较低,完成情况较差,忽视课程学习的意义。针对学生的实际学情,教师备课疑惑较多,上课难免“一言堂”,这样实际的教与学现状实则不利于英语教学的开展,不利于公共英语课程在整个高职教育教学系统中的良性循环,降低教师授课热情,因此,公共英语课程改革势在必行。而从专基融合角度来进行英语课程改革无疑是一次很好的尝试,从课前到课中再到课后每个阶段都渗入专业知识首先会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意识到这门课程对自身的重要性、职业发展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学生便会化被动的学习为积极主动的学习,会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完成课后作业。长期以来,公共英语课程这一教学实践改革便可形成高职英语课程融合专业核心课程教学案例集,实际教学活动库,教学相关课程资源等,这些教学成果可向其它公共基础科目及其它高职院校进行推广,在进行公共英语课程改革的同时,发挥高职英语引领其它高职公共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作用。

二、融合机制可行性分析

高职公共英语课程和运营专业核心课程融合研究很有必要,可促使英语教师在对运营专业的学生进行教学过程中,深入了解运营专业的特点,在英语课堂教学环节适当地加入运营专业相关的术语及行业知识等,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拓展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及交流合作能力,从而使得学生专业技术和知识的学习更有目标性。课程之间融合机制的可行性需要分析运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以及课程教学目标,在此基础上进行融合机制研究。

(一)人才培养目标分析

根据城轨运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高职公共英语和运营专业核心两类课程具体人才培养目标如图1所示:

图1 两类课程具体人才培养目标

由图一可知,运营专业学生必修的以上两类课程人才培养目标有着共通性,具体表现为课程学习都强调学生在德、智、体、美、劳、人文素养、职业素养和身体素质这八方面的发展,这些培养目标的共通性使得公共英语与专业课程的融合具有可行性。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的学习除了掌握语言技能之外,更是对语言背后文化的学习。高职公共英语课程除了其工具性功能外,还承担着以语言素材为载体,向学生传递文化元素、思政元素、积极心理、正向情感态度等,培养学生良好的交际合作能力、尊重欣赏多元文化的能力、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的能力等。运营专业核心类课程除了传授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外,也是铸就学生良好人格品质、培养学生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创新进取、具有大国工匠意识的的重要渠道,因此,两类课程就人才目标而言进行融合是可行的。

(二)课程教学目标分析

就课程教学目标而言,高职公共英语课程以语言理论知识为知识目标,以能够听、说、读、写、译为技能培养目标、以文化意识、语用能力、国际视野等为素养目标;运营核心类课程以客运组织等专业基本知识作为知识目标、以行业所需实际技能作为技能培养目标、以行业发展对人才全面素质的需求作为素养目标,两类课程的培养目标看似不一,实则有着相通之处。就知识目标而言,英语课程中学生对语言知识的掌握有助于学生专业课程的学习,比如一些专业词汇英文简称或英文全称的学习实则都是需要扎实的英语语言知识。就技能目标而言,娴熟的英文听说读写译能力可助力学生更好的胜任岗位工作,比如服务外宾,比如列车运行调整过程中的英文播报等。就素养目标而言,英语课程强调培养学生的交流合作能力、文化包容意识、创新进取意识、爱国主义情怀等实则和专业课程素养培养大同小异。

综合图2、图3可得知,两类课程在教学目标方面互相联系,相互促进,因此,高职公共英语课程融合专业课程或专业知识是可行的,英语教师课程教学中应充分了解学生专业特点,行业人才需求及发展趋势,充分挖掘英语课程内容,优化教学设计,创新教学方法,尝试从知识、能力、素养及发展趋势方面进行融合。

图2 两类课程教学目标分析

图3 基于教学目标的融合维度

三、融合有效路径探讨

基于以上分析,高职大学英语课程融合专业课程教学是可行的,专基融合不但可以提升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为学生后期学习行业英语奠定基础,也对培养学生未来岗位需求的综合能力的培养意义重大,从而更好的对接行业企业用人需求。专基融合也有助于打破高职院校英语课程边缘化,被轻视化的窘境,为新时代背景下高职公共基础课程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此外,英语课程融合专业课程对教师业务能力的提升无疑也是很好的机遇,促使教师不断学习,共同探讨。

(一)知识融合

就知识层面而言,英语教师应充分挖掘授课内容,融入运营专业知识。就词汇句型及语法而言,教师在讲解每单元新词汇所涉及到的构词法、词形转化、固定短语、常用句型时,可以行业术语、词汇、知识作为例子进行展示。比如,讲后缀构词法时,可举例port加后缀able变成形容词portable, 而Portable Card Analyzer指手持检验票机,contact加后缀less变成contactless,Contactless Smart Card指非接触智能卡,学生不但直观理解了构词法,也对专业相关术语有了了解,教师也可提前做好功课,为学生用英文简单讲述手持检验票机及非接触智能卡。讲解英文七大类基本句型SP,SPO,SPC,SPA,SPOO,SPOC,SPOA时,每类句型所选例句均可和行业领域相关,学生课堂及课后练习七类句型时,也鼓励学生举例行业知识相关句子。再比如讲解平行结构时,例句和习题选择均可和行业领域相关。翻译技巧讲解时,技巧之一移植法或称直译法也可大量引入行业术语,比如服务区域 Service Area、机场换乘 Flight Transit、紧急出口 Emergency Exit、车站值班室 Duty Office等,这些行业术语都是移植翻译法鲜明生动的例子,学生学到了语言知识,也对专业行业有了更多的了解。讲解构词法时,首尾字母缩略法可选取运营行业相关专业术语进行讲解,如下图所示:

图4 地铁行业常用术语中英文对照

(二)能力融合

能力融合是指如何在培养学生语言技能及语用能力的过程中,进行运营核心课程所需专业、职业、岗位相关能力的培养。运营专业学生应具备通用能力及专业职业岗位相关能力,通用能力主要指独立思考,主动工作,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沟通协调、团队合作与工作适应能力,终身学习、自我发展及创新能力等,这些能力可贯穿在整个英语教学活动中。比如课前的在线回答问题,话题讨论、课中的小组讨论、个人陈述、组间竞争、课后的自我评价、章节测试等都会促进学生通用能力的培养。而对于岗位相关实际专业能力的培养也可通过丰富活动的设计进行训练。比如在学习《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三版第一册第九单元New Jobs Today时,课前线上发布以下话题讨论:你最喜欢的工作是什么,自己未来要从事的职业是什么,对职业的理解,在校期间应注重培养自己哪些方面的品质和能力从而更好的胜任未来工作等。学生在线回答,积累与岗位职业话题相关的语言知识,思考自己未来从事的岗位职业。在此基础上,课中教师对学生进行分组,组内学生自己选定角色,基于未来实际工作场景进行情景会话,实操训练。比如教师在线给定任务,以地铁三号线站务安检或行车值班为场景,两名学生一组分别扮演工作人员及乘客,就该场景下乘客实际乘坐地铁过程中会遇到的一些问题用英文进行会话,课中展示,学生可辅以ppt,音频视频等多模态媒介,课后在线布置作业,鼓励学生用英文写出未来岗位职责,在校期间如何培养岗位相关能力等,学生语言技能及职业相关技能的训练通过课前课中课后的翻转教学模式得到了全面的训练和提升。

(三)素养融合

素养融合归根结底是指两类课程在育人过程中除了各自知识目标的实现,还需注重培养学生在非智力因素方面的发展,注重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与全人教育的渗透,使得学生在获取语言及专业知识的同时,情感丰富,心里健康,积极向上,善于交流,能够合作,乐于助人,爱岗敬业,创新进取,树立正确的三观,具有服务意识,大国工匠意识等。英语课程中,教师可对比中外文化,在培养学生欣赏尊重多元文化的同时,加深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培养学生能够用英语讲好中国文化、中国故事的能力、英语课堂活动的设计教师应注重学生通过参与活动交流合作能力的培养,创新意识的渗入、批判性思维的形成,比如在讲解《新视野大学英语》Celebration of Holidays时,教师可引导学生探讨我国每个节日的文化内涵及传承意义,增加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传统节日文化传承意识等。再比如该册书中第四单元聚焦科技主题,通过语言材料的学习培养学生爱岗敬业,开拓进取、不断创新的工匠精神,为我国科技的发展尽自己的微薄之力。因此,英语课程在素养方面的育人目标与运营核心类课程是相通的,融合可行。

(四)发展趋势融合

高职公共英语课程和城轨运营专业核心课程的发展趋势融合是指充分利用语言学习这个平台和相关语言学习渠道,结合学生运营专业发展趋势及未来国内外职场需求,帮助学生实现更高层次的发展,为学生及时掌握相关领域最新发展及技术前沿提供有力有效的语言帮助,借助语言的工具性及桥梁性,充分利用各种语言线上线下学习平台和学习软件,理解城轨运营行业领域相关前沿技术,国内外最新技术文献,能进行书面及口头交流,能在行业语境下正确运用语言获取与传播运营相关知识。[5]运营专业本身的发展及国际化的快速进程,运营专业领域高端人才需要具备一定的外语语言能力和外语交际能力。因此,城轨运营专业课程与大学英语的融合是建立在学生发展的需求上的,旨在培养更多高端型、复合型的技术技能人才,让学生能够更好的胜任未来高水平的工作,以及培养具有终身可持续性学习能力的学生。

四、结语

通过对运营核心课程人才培养目标及其与高职公共英语课程教学目标对比发现,两类课程的融合具有可行性,并且可从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素养目标及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融合。全球化背景下,区域向外型经济高速发展,高技能人才需求量日益增加。高职英语课程融合运营专业核心课程能够激发学生内在学习动机,拓宽其行业相关英文知识面,提升就业实践能力,为职业发展提供服务。此外,大学英语课程融合专业课程也符合公共基础课程自身改革的需求。高职英语融入专业课程体系构建有助于改变当前高职院校的公共基础课教学的“窘境”,让学生意识到基础课程在其学习规划及就业准备中的重要性,真正实现基础课程的教学及育人价值。

猜你喜欢

英语课程技能融合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以高级英语课程为例
《融合》
劳动技能up up!
秣马厉兵强技能
拼技能,享丰收
金融英语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大学英语课程委婉语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