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教评一致:提升学生阅读思维能力的策略
2022-04-22■杨丽
■ 杨 丽
一、研究缘起
1.问题提出
情境描述:上学期期末试卷下发后,在对各题型进行得分统计时,笔者发现现代文阅读题班级达成率低。学生反映:文章读不太懂,不明白题目在问什么,太难了!
近三年来,现代文阅读的字数一直在2000字上下,选材类型与学生有一定的距离,这不仅是对学生阅读速度,更是对思维理解能力提出的较高要求。
2.问题分析
(1)“评”“教”分离,教材内容的教学没有充分挖掘教材的教学价值,无法体现新课标的要求
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审顾之川先生说,“现代文阅读教学既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手段,也是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的重要途径,因而历来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然而,由于考题中的现代文阅读篇目均出于教材之外,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师生对教材学习的偏见,认为“评”“教”是分离的,因此教师忽视了对教材的“教”,学生忽视了对教材的“学”。
(2)“教”“学”分离,教学设计的“教”没有准确考量学情的“学”
新课标的教学实践转型,要求教学过程需始终处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学校与社会之间的复杂交往与协作中。00 后的这一代学生,是伴随着电子产品成长的一代人,他们是数字化时代的原住民,在数字化、碎片化的阅读情境中,很难静心思考,深入阅读,学生更多停留在浅阅读和缺乏思考的人云亦云上,学生的阅读能力相对薄弱。
(3)“学”“评”分离,应试答题没有走出拼字数的怪圈
考试中,有的学生拿着笔迟迟写不下几个字的情况;更多的时候,许多学生写得满满的答卷却只换来1 分,甚至是0 分的结果。学生不明白命题意图,巨大的时间消耗与所得分值极不相称,加重了学生对现代文阅读的畏惧心理,同时对分秒必争的高考答题时间来说,这也是极大的浪费。
二、研究内容与过程
1.正确认识“评”——基于学科思维的评价体系
新课程标准提出了学科核心素养这一概念,它意味着学科教育不再是通过“做题”来掌握学科知识和技能,而是通过学科实践理解学科观念,发展学科思维,形成学科素养。学科核心素养的本质是学科思维。
高三的阅读复习教学时间紧,任务重,有效的复习教学离不开对高考这一评价体系的把握。为此,笔者梳理了近几年浙江高考的现代文阅读,结果发现,命题者几乎都设置了一个和考生颇有距离感的阅读情境,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1)在语言材料的选择上,呈现出时代性、典型性和多样性的特点,这无疑契合新课程的评价建议,然而对考生而言,却有跨越时间和空间的距离感。
如,《汴京的星河》创作于1984 年,作者叶文玲当时42 岁,是河南省文联的专业作家。(文本的创作时代和写作者的年龄,与考生均有距离感)
《呼兰河传》写于1940 年,作者萧红当时29 岁,故事发生的时间则是在20 世纪20 年代中期前后,叙述的是以“呼兰河”为中心场景的乡土人生的小城故事。(文本的创作时代和地域特征给考生带来不少的距离感)
《雪》的作者是上世纪前半叶的苏联作家康斯坦丁·帕乌斯托夫斯基,他创作特色中最突出的一点是善于用诗一般优美、动人的语言描写自然科学领域内的故事。(文本的创作背景、作者诗化的创作风格与考生之间有距离感)
(2)在命题语言和答案建构中,侧重考查整体感知、信息提取、理解阐释、赏析评价等极富思维含量的内容,呈现出陌生化的表达方式和打破套路的距离感。
如,同样是考查结构——2018 年考题为:从结构上分析作品为什么先写街、再写人、后写灯。2020 年考题则为:作者用了哪些手法使小说结构紧凑?这使得很多考生不知道题目考查的考点到底是落在结构上还是手法上。
同样是考查意蕴——2018 年考题为:根据全文,分析作者“感到如此新奇和庆幸”的深层意蕴。2020年考题为:钢琴的修复在作品中有哪些寓意?试加以分析。从“意蕴”到“寓意”,看似微小的变化,但是对思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考生跳过表层义,指向象征义和主题。
研究基于考试评价体系的命题特点,我们会发现,这种陌生化的考查形式正是指向新课程对思维能力的考查,而基于思维考查的评价,恰恰就是核心素养的最根本体现。
2.正确从事“教”——基于逆向设计的思维教学
(1)“教对了吗”,而不是“教会了吗”:充分关注考试的评价点
“逆向设计”这一理论由威金斯和麦克泰格提出,主要关注三个阶段。阶段一,确定预期结果,即根据课程标准,预设学生在学习后能够知道什么,做到什么。阶段二,根据学习目标预设教学评价方式、评价活动和评价标准。阶段三,设计学习体验和教学。
“逆向设计”是一种在国家课程标准、课程内容、学情基础上的,围绕学习目标的评价任务前置的教学设计模式,强调以清晰的学习目标为起点,评价设计先于教学活动设计,最终实现目标教、学、评的一致,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 年版)》提出,教师要“依据评价结果反思日常教学,优化教学内容,调整教学策略,完善教学过程,为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就高考备考而言,考试评价体系在前,那就需要依照考试评价设计与之匹配的教学活动。教师认真学习课标精神,研读考题,引领学生正确复习。一节课后,不能只关注“教会了吗”,更要问问自己“教对了吗”。
(2)用课文教,而不是教课文:充分挖掘教材的教学价值点
相较于传统的单篇精读教学形式,新课程标准提出了“学习任务群”这一概念,在学习任务群下,课文是资源,用课文教,而不只是教课文。
深入研究教材,教师需要明白,教材是课程的载体,亦是考试评价的原点,基于这种认识,教师才能充分挖掘教材的教学价值点,进行有效的课堂教学。
如,2018 年《汴京的星河》的考题中“十个一”的表达,曾经难倒了不少的学生。细读教材,我们会注意到,在苏教版必修一《江南的冬景》一文中也曾出现过类似的句子:
你试想想,秋收过后,河流边三五家人家会聚在一道的一个小村子里,门对长桥,窗临远阜,这中间又多是树枝槎垭的杂木树林;在这一幅冬日农村的图上,再洒上一层细得同粉也似的白雨,加上一层淡得几不成墨的背景,你说还够不够悠闲?若再要点景致进去,则门前可以泊一只乌篷小船,茅屋里可以添几个喧哗的酒客,天垂暮了,还可以加一味红黄,在茅屋窗中画上一圈暗示着灯光的月晕。人到了这一个境界,自然会得胸襟洒脱起来,终至于得失俱亡,死生不问了;我们总该还记得唐朝那位诗人做的“暮雨潇潇江上村”的一首绝句罢?
故而,教师在授课时要结合考试评价要求,引导学生关注语言特点及其表达效果,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敏锐而细腻的语感,进而助于学生提高阅读思维,消除与变化多端的考试题目之间的距离感,以不变应万变。
(3)教“思维”,而不是教答案:着力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阅读复习教学中,大家都十分重视对高考真题的了解,有的老师甚至让学生背参考答案。无疑,背诵有助于理解,但是停留在背诵答案这一形式的教学,无疑是对学生思维品质和创造力的扼杀。正确的做法应该是让学生知晓“考试评价”任务,教师根据任务特点确定教学重点,进行思维品质的训练。
根据对近三年浙江高考现代文阅读的考试评价研究,在教学中,笔者着重关注了以下思维品质的培养。
(1)成人思维
基于对试题的分析,我们发现,很多时候,学生读不懂文章是因为文章和学生的生活有距离,学生做不出题目,是因为命题语言和答案设置和学生的思维层次有距离。因此,读成人作品,就要走进成人的生活世界,知人论世。读成人作品,就要了解它们的思维方式和表达习惯,设身处地。
教师在引导学生阅读优秀的作品时,要教会学生知人论世,分析作品背后的时代因素,尽可能多的了解不同时代、不同国度的代表作家的精神世界和写作风格,摆脱低幼化、碎片化的网络阅读,摒弃不良的阅读习惯,学会用成人的思维形式理解情感表达和语言建构。
(2)命题思维
研究高考真题,首先要吃透考点,从命题材料的选择、能力的考查、命制的特点、答案的建构等多个角度分析命题。
其次,能把握文章主旨,更能知道作者是如何表达主旨的,从而知晓命题者会设置的出题点,并进而能够自己命题,拟定答案。
例如,在教学《会明》(2016 高考江苏卷)这篇现代文阅读时,教师从整体感知入手,引导学生进行了文本的结构梳理,并讨论了每一道题目的命题意图,帮助学生读懂命题点。通过讨论,学生发现考题的设置和作者的匠心相互关联,不禁叫绝。
这时,教师可以因势利导,引导学生结合文本特点,尝试加以命题补充,通过讨论,有的小组给出了这样的自命题,并自拟了答案:
请结合文章中关于“鸡”的描写,谈谈它在文中的作用。(6 分)
参考答案:
①象征。鸡是村中所常见的,“鸡的家庭”代表着浓郁的生活气息。
②推动情节的发展。“鸡”的出现,改变了会明的精神世界,使他的内心由空虚转为满足,使他从热衷战争转为“非战主义”者。
③丰富了文章的深层意蕴,使文章由描写战争转而到关注战争背景下人的精神世界的改变。
在后来的学习中,同学们发现,《会明》中“鸡”的形象和沈从文另一篇小说《三三》中的“鱼”的形象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从而对物象的作用这一知识点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当学生的思维品质提升到一定的高度之后,教师可以尝试给学生一篇高考试题,让学生进行4 道题的完整命题,并解说命题意图。
题不在多,贵在精;练习同样不在多,而在于掌握。以经典试题、经典文本为依托,撬动思维品质的发展。这样的教学,让学生有了一种居高临下的视野和把控文章的踏实感,再遇到陌生的文章时,不至于手足无措。
3.目标明确地“学”——基于“学”“教”“评”一致的思维学习
(1)像专家一样思考:通一篇,会一类
兵法有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整体感知文意、理清作者思路、概括文章要点、品味作品语言、理解文本所表达的思想、观点和感情,既是现代文阅读教学的主要内容,也是高考现代文阅读试题的考查目标。”
在今年的高考阅卷中,考生的答案呈现出对题目中的术语理解不够透彻,不知道答题方向,迁移能力薄弱等问题。
如果想高效的学习,跳出题海,就需要主动梳理高考试题的题目类型,从而在心理上有一种题型意识,把学科专家获得、应用知识的方式转化为自己的学习方式。
如,赏析类题目是深受命题者青睐的一种题目类型,学生通过自主梳理可以发现,在近九年的高考考查中,有八年都考到了赏析题,而在最近两年,赏析题由整体的赏析细化到了对语言的赏析。
2017 年:11.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5 分)《一种美味》
2018 年:10.作者的兴奋情绪在文中画横线部分表现为怎样的语言特点。(4 分)《汴京的星河》
2019 年:10.简析文中画线部分的语言特点。(4 分)《呼兰河传》节选
通过更广泛的搜集,引导学生发现不同文体的题型之间的互通性,树立大阅读意识。比如赏析题,既可以出现在现代文阅读中,也可以出现在诗歌鉴赏中。如,2016 年浙江高考诗歌鉴赏题:
北来人二首
(宋)刘克庄
试说东都①事,添人白发多。寝园残石马,废殿泣铜驼。
胡运占难久,边情听易讹。凄凉旧京女,妆髻尚宣和②。
【注】①东都:指北宋都成汴梁。②宣和:宋徽宗年号。
21.赏析第一首中的画线句。(3 分)
又如,在2021 年高考诗歌题中出现的对叙述的考查,在2016 年和2017 年的诗歌鉴赏题中也分别出现过。
赏析、叙述等考点的反复出现,恰恰说明了该考点的价值所在,说明了该考点对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意义所在,学生如果能够站在命题专家的角度,从考试评价的方向去思考这些问题,无疑会更加通透。
心中有了底,做题时也就有了方向,也就不会出现茫然无序、乱答一通的情况。
(2)形成学科思维:答题有序,评分有据
高考作为一种选拔性考试,在参考答案的拟定、评分参考的设计中必然体现着不可或缺的效度、信度与区分度。而高考阅卷现场反馈的阅卷报告则体现着阅卷组结合考生答题情况做出的对试题答案的把握,所以考生最终的分数既取决于命题者参考答案的设置也取决于阅卷现场的评分标准。
研究评价标准,以“评”促“学”,通过分析高考试题的答案,学生能够明白答案之间的逻辑层次关系,思维更趋缜密;给自己评分,或者互相评分,可以找到自己思维的漏洞,及时弥补。
三、研究结论
1.形成“闭环”,提高了学习效能
闭环(闭环结构)也叫反馈控制系统,是将系统输出量的测量值与所期望的给定值相比较,由此产生一个偏差信号,利用此偏差信号进行调节控制,使输出值尽量接近于期望值。
“学”“教”“评”一致,其实就是整个学习过程中的不间断的循环呼应,收集,研判。三者的一致性和循环往复形成了一个相互作用的学习闭环,在这个“闭环”下,“评”是基于学科思维的评价体系,“教”是基于逆向设计的思维教学,“学”是基于“学”“教”“评”一致的思维学习,环环相扣,疏而不漏。
2.提升思维,促进了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地
以学生为主体、以精准的学习目标定位为前提,以科学的考试评价体系为依托的“学”“教”“评”一致性,让学生在做中学,用中学,创造中学,使得学生的学科思维能力得以切实高效的提升,避免沦为做题的机器,这对于高考复习的难点——阅读思维能力的提升无疑具有巨大的意义,也使得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的思想理念得以体现,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得以真正落地。
要处理好家校合作与家校边界的关系。“双减”作为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的深度参与。对于家庭而言,需要家长实现教育理性回归,遵循孩子成长规律,不做孩子成长的旁观者。家庭教育促进法已正式实施,它将家庭教育由传统的“家事”上升为新时代的重要“国事”。在此背景下,我们应在法律框架下厘清家校边界,开展家校合作,形成教育合力。
持续推进“双减”落地,要在把时间还给孩子的同时,打开学习空间。应秉持“空间即教育”的理念,打开学习空间,赋能学生成长;要在抑制不合理需求的同时,扩大优质资源供给。“双减”政策规范了教育培训市场,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家庭的不合理、焦虑性培训需求。但同时,我们要不断扩大公益性优质校外教育服务供给,从供给侧为“双减”助力;要在学生减负的同时,推进教师减负,要进一步优化教师资源配置,增加教师参与课后服务的经费保障、健全教师减负长效机制,真正让教师从政策的被动执行者转变为主动参与者。
——王欢,《中国教育报》2022 年02 月25 日02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