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阅读测试的命题方向及应对措施
——2021 浙江各地市语文中考阅读试题解析
2022-04-22俞嘉丽
■ 俞嘉丽
2019 年6 月,第一届使用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的学生进入中考;2019 年11 月,教育部颁布《教育部关于加强初中学业水平考试题工作的意见》;2020 年6 月,浙江首届没有考纲指导的中考拉开帷幕,各地试卷纷纷突破常规,大胆创新;2022 年6 月,浙江省中考即将施行全省统一命题……近年来,浙江中考正经历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各地语文中考试题也大胆尝试着革新。2021 年6 月,浙江11 地中考语文卷已全部出炉,项目化学习、综合性学习、整本书阅读、群文阅读、任务驱动型写作、学习任务单、思维导图、深度学习……大量前沿的热点元素涌入浙江各地的语文中考试题之中,形式与内容均有较大的变革,同时,因改革发展方向的相似性、一致性,形成了浙江省整体性的中考语文改革大趋势。在此,笔者试从阅读材料从何而来?阅读测试目标指向何方?以何种形式进行考察?对浙江省各地市中考语文试卷中的阅读题进行了全面而细致的解析,试图把握浙江中考命题的思路和方向,并针对这些新的变化,如何开展初中阅读教学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探讨。
一、阅读试题材料的来源
阅读测试的第一步是读,读必然指向某种阅读材料。基于何种材料拟题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阅读测试的难度与基调,也隐含了命题者的教育导向。2021 浙江语文中考,各地市阅读试题在选材的类型、数量、形式上有以下这些倾向。
1.文学类材料范围扩大化
2021 年浙江语文中考文学性阅读材料偏爱童话。《仓鼠爱德华的日记1990-1990》《春天的曲子》《向前行的小龙虾》《我想去看海》均是以小动物为主人公的外国童话故事。该趋向在2020年中考时就有所显现,2021 年更为明显。与此同时,丽水卷将萧红的默剧剧本、金华卷将名著阅读《简·爱》及其导读介绍作为阅读素材编入试卷之中,标志着中考文学性阅读材料不再局限于短篇小说、散文、诗歌,长篇著作的节选及剧本均有可能成为考试内容,且选材范围还可能会继续扩大。
2.非文学性材料生活化、热点化
今年中考选取的非文学性作品在空间上,贴近学生生活,或是围绕着高话题的社会热点,诸如“六安”“新冠疫苗”“天问一号”“航空科技”“体育中考”;或是从地域特殊的地理文化出发,如“瓯江”“嘉兴/舟山的水源”。时间上,材料大多是2021 年前后新出炉的时文,实效性高,不会与学生产生时代性隔阂。
3.古诗文材料融合化、群文化
除温州卷外,2021 年各地试卷均打破了传统语文中考卷先独立考一篇文言文阅读,再单独出一篇古诗文阅读的考法。部分地区已将古诗、文言文两种体裁完全融合,整合出题。如杭州、绍兴、金华、丽水等地的中考命题。该融合通常遵循某个人文主题,比如丽水选取的古诗、文言文均围绕“墨君堂”,以形成一组相互关联的群文。部分地区则是尝试多篇选文的融合,比如衢州卷,虽没有打通古诗与文言文的界限,但在古诗文阅读中选择多篇材料形成群文——三首同样描写烂柯山的诗歌。古诗文阅读材料融合化、群文化的趋向,预示着学生需要读得更多——古诗文材料可能不止2 篇;也要求了学生想得更远——需要将不同的材料整合在一起阅读,进行关联与对比。
综上,2021 年中考阅读题的选材出现了以上三大倾向,其背后隐含着的是对学生关注多种文学体裁、了解新闻时事、熟悉家乡特色以及培养群文阅读能力的教育导向。
二、阅读命题的能力指向
阅读测试,可以基于各种数量不同、体裁不同、内容不同、作者国籍不同的材料出发,但关键还是在于它所指向的能力目标。2021 年浙江各地语文中考卷,其阅读题测试的目的是多元的,已远不止于传统的“读懂”,具体指向以下四个方面的能力。
1.阅读理解分析能力
阅读理解分析能力是中考阅读题考察的首要目标。然而,阅读理解分析能力是什么?有哪些?语文界尚没有统一明确的定论。国际学术评价项目(PISA)是一份国际公认的学生能力测验标准,信效度都比较高。其中,阅读是它重点考察的对象之一,同时它面向全世界15 岁左右的学生,学段与我国中考接近,因为国际化的文化代沟较小,因此极具参考价值。笔者试借助PISA 界定的阅读素养策略框架,分析了2021 年浙江各地语文中考阅读题所指向的阅读理解分析能力,结果如下:
表1 PISA 阅读素养策略框架下2021 年浙江11 地中考语文阅读试题分布情况表
(由于部分题目指向的阅读策略难以归类或存在交叉,如1.1、1.2 通常会在同一道题中同时出现,因此该统计较为粗略,只能反应大致趋向。)
由表1 可知,依据PISA 阅读素养策略框架,2021 年浙江各地中考阅读题在阅读理解分析能力方面主要考察的是“文本理解”,典型题目有“理解字词涵义”“理解人物形象”“分析文章主旨”“判断选项正误”等;其次是“信息定位题”以及“评估和反思”类中的“反思内容和形式”策略,主要考察题型是填情节图、填空完成句子与分析文章某个形式上的特点及作用;“评估和反思”的“检测和处理冲突”关注的地区略少,以温州卷第10 题为例:“‘热点话题对对碰’展板上,要回应‘新冠疫苗的保护效果会在6个月后消退’的传言。若用材料三画线处的信息来回应,你认为对相信传言的人可能产生哪些作用?结合画线处回答。”考察频率最小的是“评估和反思”中的“评估质量和信誉”,只有绍兴卷第16 题有所涉及:“‘必读社’网站将本文推荐给读者,评论区留言中,大家认为这篇小说能反映社会生活,内涵丰富。请结合小说内容,谈谈你的理解。”基于此,我们需要正确认识浙江中考阅读题关于阅读理解分析能力考察的总体倾向,以及其存在的上升空间。
2.阅读方法运用能力
2020 年浙江语文中考,就出现了“变‘关注阅读结果’为‘关注方法、关注过程’”的改革趋势。在2021 年浙江各地中考语文阅读题中,这一特点仍体现得尤为明显,各个地区都或多或少地出现了这种指向阅读方法运用能力的阅读测试题,形式大多为先给予学生一定的阅读方法支架,再考察学生是否能运用这一方法完成某一任务,比如以思维导图法概括文章情节(宁波卷第五题、金华卷第五题、丽水卷第八题);以语境推敲法、成语推断法、课内迁移法等理解文言字词(金华卷14 题、宁波卷第9 题、湖州卷第6 题、湖州卷第6 题、温州卷第13 题、嘉兴卷第4 题);绍兴卷第15 题则是直接以一张阅读策略表整合出了4道阅读试题,更为直观地考察了学生阅读方法的运用能力。
对于学生来说,得到某一篇文章的阅读结果并不是关键,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拥有良好的阅读过程才是高阅读能力的体现。并且,对方法的培养考察应不同于事实性的知识。华东师范大学吴刚平教授认为要把学习方式与知识类型联结起来,严格区分在“记中学”的事实性知识与在“做中学”的方法性知识。对于阅读方法,无论是教学还是考试,都不应再停留在背诵、默写某一方法的概念或特点,而是要在实践中运用,培养或考察学生当面对不同场景、借助不同工具时运用方法解决实际阅读问题的能力。2021 年浙江各地语文中考阅读题中普遍出现的阅读方法运用型题,较好地诠释了这一点。
3.阅读经验迁移能力
同时,2021 年浙江语文中考还普遍出现了与课内阅读篇目相关的阅读题,旨在检测学生过往阅读经验的迁移能力。比如湖州卷第17 题考察学生课内文言文范仲淹《岳阳楼记》的迁移能力,第11 题要求学生迁移课内名著阅读经验,结合非文学性阅读材料完成任务;衢州卷第7 题要求学生迁移课内古诗《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判断它是否符合阅读材料中所创设的对应情境;丽水卷第12 题考察学生是否能模仿材料重新组织课内阅读选文《阿长与〈山海经〉》《五猖会》《藤野先生》。
考察学生过往阅读经验的迁移能力,一方面是考察了学生课内学习的情况,引导教师与学生重视教材,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命题者对于阅读不仅要会读,还要会用的教学理念,也应成为教师未来阅读教学的新方向。
三、考试命题形式
明确了2021 年浙江语文中考阅读测试的命题特点及命题方向,还要了解命题的路径与方式,这一点体现在试卷中就是试题呈现的形式。情境化,是浙江语文中考一贯的特点。浙江省教研室章新其老师2020年就曾分析总结了浙江省近年中考试卷中情境设置的三种形态:“整份试卷构成一个主题式大情境、根据不同内容板块设置不同主题的板块情境、单个试题的特有情境。”2021 年浙江语文中考阅读试题在形式方面,同样也遵循了情境化的特点,力图在微观、中观、宏观各种层面运用情境创设、线索构建、项目形成三种方法,将阅读试题放置于一个真实阅读情境之中,从而考验学生是否能解决真实的阅读问题。
1.微观:试题内部创设情境
在试题内部创设微观小情境,契合度高且出题难度较小,一直以来是中考语文卷中较为常见的形式。2021 年浙江各地语文中考阅读题中,主要出现了两种在试题内部创设情境的形态。其一是间接转述情境,比如湖州卷第6 题;杭州卷第15 题。这种形式是在题干中描述某个情境,比如“某同学遇到了……问题,你能帮他解决吗?”以一种间接转述的方式呈现,真实性低但操作性高,几乎所有阅读测试题都能在简单地包装后快速获得一个微情境。第二是直接对话情境,比如台州卷第12 题,此类情境是以人物对话的形式构建。命题者需先拟定两个虚拟人物在某一特定情境中的对话,且对话必须在一个轮次及以上,再要求考生在对话合适的位置上填空,补全的内容指向某一与阅读相关的能力。该类情境更为直观真实,同时拟题的难度也大大上升。
2.中观:试题之间构建线索
传统的阅读题,即使是基于同一篇材料,题目与题目之间也是割裂独立的,很少存在关联。2021 年浙江语文中考题中,部分地区尝试构建线索,将零散的试题串联起来。比如金华卷设置了四个有连贯性的板块:“整书回顾”“精读赏析”“思辨研讨”“拓展延伸”串联起了文学性作品阅读的6 道试题;衢州卷则是以“阅读散文要善于联想”“阅读散文要善于想象”“阅读散文要从字里行间体察作者的情感”“阅读散文要理解作者的构思”“阅读散文要积累语言”5 个有关联性地短句串联起5 道阅读试题,使之形成系统。围绕某一主题形成线索,将原本独立的试题联系在一起,构成整体,形成了一个中观情境,使得考生置身于该情境中,完成的任务环环相扣,解决的问题前后关联。
3.宏观:试题整体形成项目
部分地区还尝试将单篇或者多篇阅读题设置为一个复杂的项目,以丽水卷第一篇文学类材料阅读试题“戏剧舞台”为例。首先,命题者构建了详细的项目背景——与戏剧社的同学研读剧本、揣摩角色、创作剧情,并按照整个项目的活动步骤,设置了五大活动板块——“戏剧冲突”“戏剧语言”“戏剧形象”“戏剧评议”“戏剧创作”,且板块之间存在严密的先后顺序,循序渐进,宛如台阶般层层上升,最终指向大项目的完成。同时,在每一个板块中,都设置了一道与阅读能力相关的试题,题目的设置兼备情境性,贴近生活中为完成戏剧研究创作的真实活动,比如第9 题为演员解说表演。
最后,考试还需完成项目的成果。在丽水卷的项目中,项目成果为剧情创作,该项目成果与前期板块的活动关联性强,且符合项目呈现之初导语部分的背景,同时还指向了学生过往经验的迁移能力等。丽水卷项目化的阅读试题为我们展现了一个宏观大情境的阅读试题形态,同时也给学生带来了更为沉浸的真实体验,是未来阅读试题情境化设置的发展方向。
2021 年浙江11 地语文中考阅读试题为我们展现了浙江整体性的阅读试题改革趋向,也引导了浙江各地语文阅读教学未来的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