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气扬波 清厚古雅
——高岩书法品评
2022-04-22李慧斌
□ 李慧斌
高岩,1970年生,山东即墨人。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山东省书法家协会理事、隶书委员会秘书长,山东印社理事,青岛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
高岩学书,上追三代金文,下摹汉唐碑刻,旁及魏晋法帖,可谓涉猎广博,但他最擅长的是隶书。其隶书,初学《张迁》《礼器》《乙瑛》《史晨》,后涉猎《石门颂》《西狭颂》《杨淮表记》《祀三公山碑》及诸多摩崖刻石,并于简牍及清隶多有用心。在风格上,尚摩崖气,取篆籀意,追质朴风。
自古言隶者,多以汉为古雅幽深,是正宗。张怀瓘《六体书论》评“八分”有“点画发动,体骨雄逸,作威投戟,腾气扬波”语,意在说明隶书在用笔、结体与气势上的特点,尤其“腾气扬波”一语,更是点睛之笔。刘熙载评汉碑用“气厚”一词,又言“书尚清而厚,清厚要必本于心行。不然,书虽幸免薄浊,亦但为他人写照而已”。于此观高岩隶书,亦可得之。其隶书,笔体清厚而气格古雅,秉承的是汉隶气息醇和而骨气洞达的境界。他不仅深谙汉碑隶书之笔法,而且又得摩崖书法之开合与浑厚。在用笔上,深得古人“隶取势险节短,以奋笔为之”之理,在方圆之中,融入摩崖的苍劲,力实气畅、疾涩得法,加上枯笔和宿墨效果,颇具雄浑之感。侧笔取妍以生奇,中锋质实而复正,在中锋与侧锋的交替与转换中,似正而奇,似奇而正。在结体和点画形态上,亦得古人“大小”“疏密”“肥瘦”之旨趣,如夏云奇峰,变幻莫测。
高岩照片一组
在隶书之外,高岩于篆书、楷书、行草、篆刻亦有心得。当代书法,专攻一体者多,而兼擅诸体者少。高岩是在尝试着走一条古人“诸体兼善”的路子。但这势必注定他要比别人下更多的工夫进行临摹和研究,要更能耐得住寂寞,深入传统中去汲取营养。古人有言,书法立格,当以古雅筑基,古则具质朴磊然之资,而通乎骨气洞达之境;雅而能附守于大美,得乎大众通感。当然,很多时候书法的格调和境界不只在苦学,还和人品、学养、悟性有关。高岩的书法,既能够坚守传统,又有意识地通过读书问学来涵养,所以能写出新意。正如苏轼所言:“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书法得此境界,善矣哉!
当代书坛,对于中青年书法家而言,普遍存在后劲不足的问题。他们不缺“写”,而缺“学”,不缺皮肉骨血而缺精气神。具体说来就是,不缺少书法学习与创作的实践,缺的是学术与学养,是对书法和传统文化的一种研究的眼光和坚守。只有当“学”对“写”有所滋养和助力的时候,才能够真正体会“以学养书”的重要性。何绍基说“从来书画贵士气,经史内蕴外乃滋”,翁振翼曾指出“学问无止境,工夫浅薄,得半为足,能执笔便谓过人,终身无进益”;甚至以为“学书且勿放肆,平日工夫粗疏,一活动必走作。古人十分工夫,却得偶然放肆;今人无一分工夫,却须刻刻无忌惮如此”。这于当下书坛,可谓一语中的。
自古以来,书法的精进不仅仅是“技”的娴熟,更在于学问文章的涵养,也就是“道”的提升。高岩在其学书、创作的过程中,已经注意到了这一点,并有意识地去弥补。不仅在书论研读上下了工夫,而且在广泛阅读国学经典文本中寻找书法文化的根基。除此之外,于篆刻理论、金石学亦有研究。这就是黄庭坚所说“圣哲之学”“养于胸中”于书法的意义,而这些也正是支撑他书法不断提升水平的“源头活水”。
如此,才能在“技”与“道”的互补中找寻书法艺术的真谛。“技”靠练,要熟;“道”靠修,要沉。惟其如此,“技”“道”两合,才能共进。自苏东坡首倡“技道两进”观后,元人郝经在此基础上又详细论述了“由技入道”“以道进技”的方式和途径:“淡然无欲,翕然无为,心手相忘,纵意所如,不知书之为我,我之为书,悠然而化然,从技入于道”;“然读书多,造道深,老练世故,遗落尘累,降去凡俗,翕然物外,下笔自高人一等矣。此又以道进技,书法之原也”。这或许是医治今日书法俗弊之“药石”。刘熙载称“写字者,写志也”。我想,高岩若能够在此一境界上有更高追求的话,其书法的精进亦在眼前。
高岩 杜甫诗《戏为六绝句》二首 180×90cm 纸本
高岩 孟浩然诗《洗然弟竹亭》 纸本
高岩 自作诗《即兴一首》 纸本
高岩 李白诗《听蜀僧濬弹琴》 纸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