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高中英语核心素养教学探究
2022-04-22刘智慧
刘智慧
摘要:在新一轮的高考和英语考试中,每位英语老师都在思索怎样才能真正落实新的英语课程。文章首先通过对新的高考试卷的解析,论述了在新的高考改革背景下,对英语课堂的具体需求进行了详细的论述。
关键词:英语核心素养;课堂实践活动
一、核心素养的内涵
2021年的江苏高考试题,全面体现了《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和《中国高考评价体系》要求,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注重考生的全面发展,强调对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和学科素养的考查。选材基于新课标,强化对于主题意义的探究。本套试卷紧紧围绕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三大主题语境展开,满足新课标中提出的“所有语言学习活动都应该在一定的主题语境下进行”这一要求。试题着重考查考生的综合语言的应用思辨能力,包括二语语言技能、英语国家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方面。试题紧扣新课程标准,全面考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思维能力,突出考查考生运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立足基础的同时,强调能力立意,在突出新课标导向的同时,确保甄别新旧试题的功能;在继承传统的同时,彰顯新课标理念,渗透学科核心素养。选材均围绕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的三大主题语境,依据高考评价体系的总体要求,考查英语主干知识和关键能力,学科素养的四个要素,即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得到了充分且有效的考查。
有专家指出,核心素养不仅仅指的是传统概念上的教育领域和本学科领域上的知识和能力的掌握和提升,还涵盖了学生态度与情感价值观念。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从学生的全面发展考虑,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来华的学生更好地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培养孩子们的核心素养是为了让学生能够成为更健全的社会个体,并为终身学习打下基础。进入英语学习阶段的青少年,客观上有长时间的家庭、学校、社会活动的教育和锻炼,主体意识初步形成。总的来说,这种主体意识是会随着学习的进展得到不断的增强。但这不是说,主体意识是随着年龄和受教育的时间的增长而自动增加的,这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帮助。确立学生的主体意识,是对教师而言的,是指要把学生当人,是有自觉能动性的人,是有一定认识能力的主体。
二、课堂实践中以核心素养为导向进行教学
《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提出要培养中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那么我们在教学中就要坚持以核心素养的养成为目标,推动和指导自己的课堂教学。
1.对情境互动提出新的要求。
所谓的素养,其中一个要求就是在人与情境的互动中得到检验,所以,在英语教学中情境的设置必不可少。最常见的情境设置法就是教师首先对文本进行理解、加工和分析,然后结合日常生活中的常见语境,设定语言使用情况,让学生身临其境地去感受,体验学习。
在全球化不断发展的未来,教师可以综合运用各种高科技手段来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运用和学习英语的热情,让学生在语境中想说英语、想用英语,提高学习效率和知识获取的广度。在设置情境的时候,围绕本单元的主题设置一个情境任务,教学环节中的每一个小情境的设置都围绕这条主线,从而构成一个情景链,教学各环节环环相扣,从听、说、读、写、译各个方面来考察学生的运用能力,帮助学生说英语。成功的课堂取决于教师妥善的组织。在过去陈旧的填鸭式教学模式中,教师通常主控制课堂,通常是自问自答,学生对课堂活动的内容和方式没有发言权。新的时代对高中英语课堂提出新的要求,倡导教师成为课堂活动的策划者,要求教师首先要转变教育观念,按照新课标的要求学习新的教学理念,在设计教学目标和教学活动的时候,既要考虑到学生的语言需求,又要结合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兼顾其他学科素养,引导学生开展小组探究式学习,在设计课堂教学的时候,要有助于提高学生英语基础、语言技能和语言运用的能力,促进全体同学的进步。而失败的情境设置的典型问题在于,缺乏整体性,导致课堂教学环节的碎片化,学生思维受阻,从而不能很好地实现教学任务的达成。课堂活动的之间的连续性能够很好地体现教师思维逻辑。根据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理论,认知领域的教育目标有六个层次:记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和创造。
2.变单一性评价者为过程性督导评价者。
传统的英语教学中,评价的主体是单一的,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唯一的评判人。评价手段和评价方法比较单一,除了检测和考卷之外,几乎没有其他评价方法。在过去应试教育的影响下,看重的是期中、期末和升学考试的成绩,忽视了其他过程性的评价手段。为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课堂教学环节除了情境设置互动性以外,每个活动结束以后的评价应由学生实施,评价方法要多样化,评价的方式有很多,不能仅限于口头表扬,有时一个无言的交流,比如眼神上的肯定、轻拍肩膀,都会使学生的自信心得到增强,让孩子下次还想去主动参与课堂,养成敢于开口、乐于开口的好习惯。心理学研究也证明,一个人的自信心与他的成功成正比,成功越多,自信心越强。能够熟练地复述课文语句,圆满地回答教师的问题,圆满地完成了某一项练习,这些成绩看似微小,却因个体的差异,都会让他们感到满足和兴奋,同时树立起“我能行”的自信心,不再自卑,改掉难开口的习惯。任务的布置要因人而异,不要因为某些同学基础比较薄弱、害怕耽误课堂时间,对这部分的同学的任务可以适当简单而基础,只要他们顺利完成,就要给予一定的肯定,这样他们以后会更加乐意参与到课堂中来。同时,教师在课堂活动结束的时候,一定要给学生一个简短的评价,哪怕短到一分钟,主要评价学生的语言运用和情境中所反映出来的语言素养。评价不一定非要来自教师,同学之间的互评,也非常重要,同伴间的肯定,有时候更能让学生增强自信。
结语
纵观近几年各地的高考试题,对学生核心素养特别是思维品质的考查逐渐增多,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利用和抓住每个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机会,一步一步地发展学生的思维,全面综合地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然而,世间万物并非是一种固定的模式,英语教学也是如此,每节课、每个话题或者学生群体的改变,那么课堂活动内容的设置就要相应的发生改变。正如高洪德所指出的:“英语学习活动观并非某种固定的活动模式,而是一种相对宏观的学习途径。”
参考文献:
[1]张红梅.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英语听力教学形成性评价分析[J].中学生英语,2021(44):98-99.
[2]李海玲,张振强.分层指导模式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J].中学生英语,2021(44):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