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特殊儿童随班就读现状分析及对策思考

2022-04-22王兆平柳忠孝张咏桂

基础教育论坛·上旬 2022年3期
关键词:随班就读对策思考特殊儿童

王兆平 柳忠孝 张咏桂

摘要:目前,特殊儿童随班就读主要存在学校和教师对随班就读认识不足、随班就读师资力量薄弱、管理不到位和资金投入相对不足等问题。为了提高随班就读的教育质量,从学校、教师、家长到社会都要转变理念,提高认识;加强随班就读师资力量;严格落实个别化教育计划;借助外力,形成教育合力;利用活动挖掘潜能,增强信心。只有这样,才能切实改善随班就读特殊儿童的教育问题,使他们都能接受良好教育,提高教育质量。

关键词:特殊儿童;随班就读;现状分析;对策思考

随班就读是当前我国解决特殊儿童教育的一项重要措施,更是我国发展全纳教育的重要方式。目前,它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相对落后地区特殊教育发展的主体形式。可以说,随班就读支撑着特殊教育的“半边天”。但令人遗憾的是,目前农村学校随班就读问题较多,直接制约了特殊教育质量的提高,只有解决这些问题和障碍,才能落实好随班就读政策,更好地服务于特殊儿童。针对当前随班就读现状,笔者谈谈自己的一些思考。

一、特殊儿童随班就读现状分析

1.对随班就读认识不足

制约农村学校随班就读发展的关键因素是认识问题。在普通学校,从领导到教师,对随班就读认识不足,普遍认为对特殊儿童的教育是特殊教育学校应尽的义务和责任,把这些特殊儿童放在普通学校随班就读,不仅影响了普通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而且还对特殊儿童的成长极为不利。在学校,特殊教育教学的研究与改革一直处于无人牵头、无人主管的空白领域。普通教师对特殊儿童教育工作消极对待,影响了个别化教育的效果,也影响了随班就读特殊儿童潜在能力的挖掘与开发。

2.随班就读师资力量薄弱

随着随班就读政策的落实,农村大部分特殊儿童都能就近入学,实现随班就读。但是,我们也发现普通学校大部分教师教学理念陈旧,不具备特殊教育专业知识,也没有采用合适的方法解决特殊儿童存在的问题,并对于教学产生消极情绪。这些都是导致随班就读教学质量偏低的原因,教师队伍建设有待加强。

3.随班就读管理不到位

各个学校虽然随班就读的学生不多,但是对随班就读工作也不能马虎。但在实际工作中,很多随班就读的教师或管理人员对管理工作不细致,未能根据特殊儿童的实际情况制订出具有针对性的管理措施。在制订教学计划时,他们只是按照普通学生制定、落实教学计划,并没有考虑特殊儿童的特殊需求,使个别化教育只停留在口头上。对特殊儿童管理工作不到位,导致特殊儿童的需求得不到及时解决。

4.随班就读的资金投入相对不足

要想提高随班就读的教育质量,就需要配备大量的教学用具,建设资源教室,更需要为特殊儿童提供随班就读的基础教学设施等,以满足各类残障儿童的不同需求,辅助教师做好随班就读儿童的教育教学工作。但是,目前农村很多学校办学经费紧张,用于特殊教育的资金投入有限,学校无法为特殊儿童的学习提供相应的设备,导致特殊教育无法落实到行动上,随班就读质量得不到保证。

二、提高特殊儿童随班就读教育质量的对策

1.转变理念,提高认识

全力推行随班就读的全纳教育思想,给特殊儿童提供较为合适的学习和成长环境,其中学校、教师、家长和社会对随班就读的认同是取得成功的关键。只有全社会都能正确对待随班就读这一现象,学校和教师才能正确地接纳随班就读特殊儿童,随班就读的教育工作才能正常、顺利地开展。

首先,学校要创造条件,积极筹措资金,加大投入力度,建立健全保障特殊儿童随班就读的基础设施,建立资源教室,充实用于特殊教育的器材和设备。一方面,为教师的教学提供良好的平台;另一方面,为随班就读特殊儿童提供特殊教育需要的设备资源。学校领导和教师要积极转变教育理念,彻底摒弃特殊儿童只能到特殊学校就读的传统观念,正确对待随班就读,让特殊儿童能融入正常儿童这一大集体中,让他们能够快乐地成长。

其次,随班就读教师要提高思想认识,转变对待特殊儿童的态度,不排斥、不消极对待,切实提高随班就读教育质量。另外,学校要强化激励措施,调动参与随班就读的教师对特殊儿童进行教育的工作积极性,使他们能在自己的教育教学中多想招、想妙招,提高特殊儿童的教育质量。

2.加强随班就读师资力量

教师是特殊儿童随班就读的最终执行者,他们是否具备特殊教育的专业知识和教学能力,将直接影响随班就读特殊儿童的教育工作。据调查,当前特殊儿童随班就读的最大问题就是教师的问题,大部分教师没有接受过特殊教育的专业培训,缺乏有针对性的教育方法。因此,学校要选派责任心较强的教师外出学习,参加特殊教育短期培训,返校后进行学习成果扩大再培训;或举办特殊教育教师培训班,利用暑假集中培训随班就读教师;或邀请特殊教育方面的专家进行专题讲座,普及特殊教育的基本常识与技能,建设一支具有特殊教育专业知识的教师队伍,能有针对性地实施特殊教育,不断提高特殊儿童随班就读的教育质量。

3.严格落实个别化教育计划

特殊儿童由于智力、身体、接受能力等方面都与正常儿童存在差异,教师必须根据个体差异制订适合随班就读特殊儿童的个别化教育计划,以个别辅导、激发兴趣为手段,从特殊儿童的实际出发,实施个别化教育。在教育教学方法的选择上要有针对性,因材施教,要实行差异化教学,千万不能一刀切,为随班就读特殊儿童的发展搭建健康成长的平台。

4.借助外力,形成教育合力

首先,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教师要通过班级微信群、电话等渠道,通过家访或召开家长会等方式,让家长了解家庭教育对随班就读特殊儿童的重要性,传授特殊儿童家庭教育的方法与技巧,收集特殊儿童家庭教育的成功案例,让家长学习借鉴,提高家长的认识,使家长能真正重视对孩子的教育,进而使特殊儿童能享受到家庭的温暖,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其次,发挥助学小伙伴的作用。教师要充分运用合作学习模式,指导小组学生给予特殊儿童学习和行动上的帮助,为特殊儿童带去关怀,使特殊儿童在与身边人的交往互动中,学会适应生活、适应社会。

5.利用活动挖掘潜能,增强信心

学校要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丰富特殊儿童的校园生活,并鼓励特殊儿童积极参加活动,激发他们对生活的热情,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在选择活动内容时,学校要充分考虑不同残障儿童存在的问题,使他们能参加、能做好,让这些特殊儿童意识到“我也很棒”。另外,通过各种活动挖掘特殊儿童的潜能,使他们有展示特长的平台,从中体验成功的喜悦,感受集体的温暖,增强学习和生活的自信心。

三、结束语

如何改善特殊儿童随班就读的问题是所有从事特殊教育工作的教师需要研究的课题。作为教育工作者,绝不能因为教育对象是特殊儿童而輕视,要积极转变教学理念,客观对待特殊儿童随班就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积极探索合理的解决方案,为每名随班就读特殊儿童提供平等受教育的机会,让他们都能接受良好的教育,切实提高特殊儿童随班就读的教育质量。

基金项目:武威市“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2020年度课题——提高特殊儿童随班就读教育质量实践研究(WW[2020]GH002)。

参考文献:

[1]张军.农村学校“随班就读”智障儿童教育现状及对策[J].中学教学参考,2018(3).

[2]郭文君.普通校园随班就读学生教育现状分析及对策思考[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9(11).

[3]凌东山.特殊儿童随班就读差异教学模式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08.

猜你喜欢

随班就读对策思考特殊儿童
论政府在随班就读支持保障体系中的职能
普通小学教师对随班就读的态度调查
浅析特殊儿童管理的教育困境及解决对策
西安市特殊儿童教育权法律问题研究
特殊儿童早期教育中的立法制度建设初探
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
关于中高职联合办学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