慎德传家声
2022-04-22张山梁
张山梁
在平和谈及土楼,人们脑海中的第一个念想当然是芦溪有之、大溪有之、九峰有之……然而,很少人会想到与漳州城区相邻的文峰黄井亦有之。去年底,省里相关文物部门到平和县开展新一轮土楼普查工作,作为普查组专家的道友江夏学院龚教授参与其中,我便邀他到我的家乡实地调查慎德楼。于是乎,我的眼光、情绪再一次关注到那座曾经让我熟视无睹,如今因岁久弥敝,已是圮缺未修、杂草丛生的青砖土楼——慎德楼。
位于平和县文峰镇黄井村上峰组的慎德楼,是张氏先人肇建于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楼名“慎德”取自于《礼记·大学》的“是故君子先慎乎德。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有财此有用,德者,本也;财者,末也。”历经一百多年的风吹雨打,庇护着张氏族人的繁衍生息,到了民国七年(1918),一场强烈的地震,让慎德楼遭受了灭顶之灾,青砖外墙楼体被震裂,花岗岩材质的“慎德楼”匾额坠落,门楣裂开……张氏族人从一片废墟中站起来,措财鸠工,图拓而新之,终于民国壬戌年(1922)重修完毕,新置匾额,记曰:“乾隆己卯谷旦 慎德楼 民国壬戌重修”。改革开放之后,富裕的族人总想改变一下生活方式,大多在土楼之外新构独门独户的楼房,比邻而居,曾经楼内的袅袅炊烟不再升腾,昔日楼埕的嬉笑骂声荡然无存,唯有那迎风摇曳的杂草在诉说着昨天土楼人家的陈年往事……
眼前这座慎德楼尽管失去了往日的繁华喧嚣,但一眼看去,依然巍峨刚毅,可以说是“豪宅级土楼”。整座土楼的内外环墙均用规格一致的青砖砌筑、白灰勾缝而成,外墙底部用2.4米高的花岗岩条石密缝干砌,浑然一体,形制规整。更为特别之处是,环楼外侧屋顶檐口用4层红砖拼叠出挑,巧妙隐藏了出檐口,让整座土楼气势直冲云霄,挺然特立,大气磅礴。如此匠心设计,着实罕见,被誉为“仿夯土土楼的典范之作”。土楼外围直径38.4米,楼高三层,属通廊式圆楼,一楼为16个单元开间,开间隔墙以生土夯成,二、三层设内通廊,方便楼内族人交流,形成内聚力。楼内左侧有3开间只有不及一层的残垣断壁,貌似不完美,这中间竟然还有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记得孩提之时就经常听老人在戏说,该楼址是香炉地,从楼背后的大隙山往下俯瞰,每当人们生火做饭,整座土楼就像一个缕缕烟雾升腾的圆形香炉,大有“发炉”迹象。“发炉”是闽南人俗语,意指插满香烛的香炉发火燃烧,表示祭拜的神明满意。当慎德楼内24个单元建成完满之后,未几,便遭到火灾的烧毁,坍塌部分单元;待重建修复完满不久,又着火损坏。张氏族人认为土楼“发炉”着火,是土楼选址盖在香炉地的原因。或许,这就是“水满则溢,月盈则亏”的最好注释,人生哪有事事称我心,处处合我意,留一点遗憾未必不是好事。其实,慎德楼最初的选址还是比较科学合理的。土楼坐东向西,晨迎曦阳杳霭,夕看霞光不尽,依山就势而建,面水临田而筑,周边沃野良畴,四季稻菽翻浪,呈现了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优美画卷,可以说是在农耕社会满足张氏族人生产与生活、防御与承沿的高度统一,相互便宜的现实需求,融合了人与自然,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至于香炉地“发炉”遭灾的传说,更多的是张氏族人口口相传,以生动诙谐的故事来点醒后世子孙要谨记“满亏盈缺”之理,为人处世要谦虚谨慎,不得过于自满,才能行稳致远。
在这座慎德楼的背后,还有两个关于楼主兴衰更替的故事,流传不辍,不仅对张氏族人有教化作用,也值得人们三思。
建造此楼的楼主张氏先人是跟随开漳圣王陈政入闽平乱的武威协应大将军张虎的后裔,从云霄迁徙到文峰龙山透龙社开枝散叶,于清初移居到黄井上峰开拓基业,传说是以伐薪烧炭为生,勉强维持生计。正如杜甫所刻画“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的烧炭翁一样,每天迎着晨曦雨露,带着老婆备足的干饭,爬到村庄背后海拔582米的大隙山上,筑窑炉,伐树木,烧薪炭,直到夕阳西下,才下山回家。卖炭得钱何所营?只求换得“身上衣裳口中食”。张氏烧炭翁日复一日,累年经月劳作烧炭,养家糊口,日子过得亦是自足自满,安乐平顺。一日,这位烧炭翁像往常一样,开土凿窟拱窑,准备烧制薪炭,挖着、挖着……竟然挖到一窑乌黑发亮、材质密实的“黑砖头”。只是,这些“黑砖头”十分光滑而且过于沉重。于是,这位烧炭翁每天下山时,便顺手挑几条“黑砖头”回家,积少成多,用它在屋檐下筑起一间鸡舍。不知过了多长时间的一个雨天,难得在家休息的烧炭翁遇到一位上门行讨的乞丐,顿发怜悯之善心,便让乞丐入户避雨,还给一碗热气腾腾的干饭。乞丐临别时,看到这户家境一般的主人竟然用如此贵重的“黑砖头”筑鸡舍,百般不得其解。毕竟乞丐是吃百家饭、受万人嘲的,也算是见过世面,自然懂得这些乌黑发亮的“黑砖头”是一种特别的黑金,价值连城。于是,便试探性问烧炭翁:“可否送一块鸡舍的‘黑砖头’给我?” 烧炭翁爽快答应。乞丐心里明白,这户人家根本不知道“黑砖头”就是价值不菲的黑金,于是便向这位烧炭翁挑明“黑砖头”的价值所在。烧炭翁非但没有讨回所送的那块“黑砖头”,还加送一块,以表谢意。之后,这位烧炭翁将这些“黑砖头”兑现成真金白银,成了十里八乡有名的富翁“张百万”。娶妻生子起大厝,是闽南人一生追求的三件大事。于是乎,这座土楼在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竣工落成,横空出世。为了彰显家财万贯,更为了将土楼建成坚不可摧的家园,成为庇护后世子孙的永远栖息地,便选用大青砖建筑而成。同时,还漳州府城延聘书塾先生为新构青砖土楼命名。书塾先生详闻建楼经过,深深被这位心忧炭贱、目不识丁,但心怀怜悯、德性充盈的烧炭翁所打动,于是就以《大学》之“君子先慎乎德”的“慎德”命名,用张氏族人从日讨三餐的卖炭翁到家财万贯的富翁的财富积累,是得益于悲悯善行,更是德行大树上结下枝叶花果的实实在在事例,告诫张氏后人必须明白德行是每一个人安身立命的根本所在:有德行的人,定能聚集起很多的人才,事业就会发展起来,自然就有了财富积聚。是的,一个心怀怜悯、德性充盈的人,一定会受到老天的眷顾!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经过几代人的传承发展,张氏族人始终保持良好的家风,可谓是家大业大,但也出了一位颠覆家族命运的不肖子孙。到了清末年间,社会动荡,兵灾连年,盗匪时常出没拦路抢劫,逼得百姓出门都得提心吊胆,多加乔装打扮,甚至以乞丐行头装饰。某一天,慎德楼内的一位张家少爷要到漳州府城逛游购物,为了躲避田坑、石隘一带土匪的抢劫,将银元包在草绳中,绕在身上,外面穿着一件棉絮露外的破棉衣,给人感觉就是一位流落街头的乞讨者。张家少爷就这样穿着脏兮兮的棉衣走进府城最大的那家丝绸店,东瞧瞧、西看看,这边摸摸绸缎、那边问问价格,惹得柜台小姐很不耐烦,跟这位张家少爷说:“店里的绸缎都很贵,买不起就不要乱问了。”被看衰了的张家少爷当场跟柜台小姐吵了起来,店家老板赶紧从楼上跑下来,一看是乞丐一般的少年人在惹事,虽说是和气生财,但也从心里瞧不起,便跟张家少爷和气地说:“年轻人,没钱就不要打扰我们做买卖,还是请出去吧。” 张家少爷动怒地说:“谁说我没钱!别说一匹两匹绸缎,就是整个丝绸店也买得起。”店家老板想不到这位“乞丐”竟如此口出狂言,便说:“你若买得起整个丝绸店,我折半价盘给你。”这位张家少爷不慌不忙地解开破棉衣,拿出缠在身上的银元,以“全场半价”买下全店的绸缎。也许是年轻气盛,或是遭受白眼后的怒火冲昏了头脑,抑是以“视绫罗绸缎为粪土”来表达财大气粗,这位乖张的张家少爷竟然做出了一件令人匪夷所思的举动,将买下所有绸缎拉到九龙江边的八卦楼前,付之一炬,尽数烧毁,化为灰烬。吁!真是暴殄天物!从此,家财万贯的张家开始衰败,无论经营什么行业,都以亏本告终,一败再败,过不了几年,家道中落,以变卖家产为生,从到家财万贯的富翁沦为一贫如洗的穷苦人家,回到只求“身上衣裳口中食”的昔日光景。
如何得到財富?财富是从哪里来的?财富又是如何用得恰到好处?这是我们每个人很关心的切实问题。“君子先慎乎德”,告诉我们德性是事业成功之基,而德性之根需要一颗悲天悯人的仁爱之心。扎好德性之根,是先儒理想人格的规范,也是我们当下每一个人必修的人生课程。慎德,不仅是张氏族人再振家业的根本,更是放四海而皆准,亘古今而不穷之信念。
普查是为了保护,回望是为了前行。借由这次新一轮土楼普查工作,唤醒了今日张氏族人的保护意识。我回到家乡召集开会,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居中调停,以“一事一议”的办法,发动群众投工投劳,保护性地修葺青砖土楼,确保屹立不倒。今天,慎德楼依然耸立不倒,挺拔俊秀;明日,“君子先慎乎德”的思想必将化为一股精神养分滋润人们心田,融入人们日常的一言一行之中,变为良好家风,代代相传,流传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