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932的年代叙事

2022-04-22陈子铭

闽南风 2022年4期
关键词:漳州

陈子铭

1932是一个特殊的年份。

一个年轻的党,一支年轻的军队,一群年轻的战士,在1932,他们经历了什么?

那一年的春与夏,发生了两场战事,战场相距几百公里,两个城市,两种结果,许多年以后,研究者提起那个年份,仍然会把两者联系在一起。

中央红军的三个军团,红一军团、红三军团、红五军团分别出现在这两个战场,将星闪烁,万众向前,那是一个历史性的时刻。那支经历过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平江起义的队伍,高举过井冈山的红旗,此时,已经在闽赣之间,撑起一片艳阳天,未来令人遐想。

赣州,是所有叙事的源起;龙岩,是叙事的衔接点;漳州,是故事的高潮。

3月,红军在赣州折戟沉沙,英雄泣血。4月,他们掉头东进,一路高歌。思想的交锋,艰难曲折,映射在前方战场。

我们的叙事重点,是漳州。

漳州,兼具中原与蛮夷血统,建于唐垂拱二年。那是一个由中原府兵建立的城市,在九龙江边立城一千三百多年。曾经地处蛮荒,身在化外。至宋有朱子过化,始成“海滨邹鲁”。大航海时代,漳州商人扬起风帆,与西方航海人在太平洋傲然交汇,在他们的时代,作为中国最早放眼看世界的人,创造无数的财富与梦想。他们说的中原古音,也因此传播南洋,生根台岛,自成一系。城市因九龙江而生,由海洋贸易而盛,人文荟萃,商业发达,风物为一时先,也因此成为兵家喜争之地。此前经历过大清王朝与明郑军队的交锋,遭受过太平天国李世贤部的战火,却也不曾黯淡。

这座因数个世纪财富积累而呈现出闲适生活气息的城市,在每一个时代的节点,都有自己的奋斗经历。没有那些英雄人物和传奇故事,这个城市将失去她磅礴的生命力。

1918年,护法运动爆发,孙中山派援闽粤军进人漳州,建立“闽南护法区”,连绵闽西南十七县,漳州为首府,挑战北洋军,一时成为南方革命中心,再造共和重地。于是,有一场颇有意义的社会变革,推行新政,“提倡新文化,建设新社会”,群英汇集,名士如云,实践地方自治,出版进步刊物,推动教育改革,社会风气为之一变。知识分子对社会变革的关注,成为东南大城的一道景观。

这是个经济和思想都十分活跃的城市。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北大师生派出观摩团从策源地来这里考察;马克思主义传播,这里被苏联报刊称作“远东的莫斯科”;1926年底,漳州团支部、党支部相继成立;1927年初,闽南部委建立;年底,中共福建临时省委在振成巷诞生。在世界潮流滚滚涌动的时候,曙色灿烂若烟霞,染红城市的上空,令人为之一振。

1919年的现代城市改造,建公园,修道路,兴起南洋风,漳州成了一座没有城墙的城市,对于一座工商城市来说,这是非常具有前瞻性的,就好像当年的广州城一样。不过,城市发展不再受围墙束缚,她的防务也变得脆弱。1920年之后,这个城市便没有再发生夺城之战,因为已经无城可守,这倒也省了许多折腾。这座城市的命运,便交给她的屏障——天宝大山。

天寶大山雄踞于漳州城西北郊,从西而北,连绵起伏,三峰峻峭,周围百余里,派闼十二峰,迤逦而来,止于紫芝山,结成郡城。母亲河九龙江南北溪绕城而过,以这山做它们的分水岭,蜿蜒向东涌人大海。山、河、海成就东南大城,地理人文历史,暗中左右她的命运。

天宝大山便成了1932叙事的节点。

漳州从一场春梦被惊醒,是在1932年4月,那是一个大雨连绵的季节。

19日,天未亮,枪炮轰鸣,震颤天宇,数个小时惊心动魄,中央红军越过天宝大山,出现在漳州平原。嘹亮的军号,奔跑如风,穿越暮春的原野,一座富裕的工商之城,向他们敞开大门。短短三十几天,军队与城市,经历过什么?产生过什么样的碰撞?影响了什么?我们引以为荣的城市精神,为什么是今天这个样子?革命基因,怎么在其间推波助澜?当青春遇到城市,发生了什么?红星照耀,岁月流金。

红军东征是1932年的一个重大事件。在赣州战役失利之后,毛泽东率领中央红军夺取这座漳州工商之城。那是一次成功的城市战役,数百里奔袭,红旗高扬,短暂停留,满载而归。无论是对于巩固中央苏区,还是之于开拓闽南革命根据地,漳州战役都影响深远。

漳州是红军自建立中央苏区后攻取的最大的城市,此前此后,农村一直是他们的广阔天地。在他们进人城市以前,有艰苦的斗争,漫长曲折,血沃大地。他们在城市的经历,影响了未来的政策。

那一天,红军沿江而下,从内地来到海边,唱着歌列队进城。那是那支军队青春期的一次出行,风尘仆仆,新鲜活泼。几十年后,当那些老去的人,挂着耀眼的将星,回忆往事,你似乎看见他们的嘴角,泛着年轻时的笑意。

东征,东征,16000名战士,跟着他们的领袖,就这样和城市骤然相遇。那时,他们那么年轻,梦想无边。但是,三年以后,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已经牺牲在战场,只留下寥落的名字、无尽的传说。而他们的事业,已然是星辰大海。

常想九十年前那些红星照耀的年少军人,那些今天的我们也曾经历的青春时光,被焦糖一样的阳光包裹着,即便烟熏火燎、满目血色,许多人的人生匆匆开始,匆匆结束,一样散发出好闻的味道。

有一种激动,让我忍不住想去重新寻访那些我们早已听过无数遍的故事,寻访那些故事里的动人细节。在那个激情飞扬的大时代,一群人从山间走来,迎着炮火,笑容灿烂。那时,山河壮丽,春天如歌。

时光倒溯,走进1932年的暮春时节。我特别想知道,一个成立于1921年的政党,一支建立于1927年的军队,经过百年奋斗,成就一个盛大的事业的队伍,她青春年少时的样子。

战争叙事只是故事的开始,梳理一个个人物和历史细节,在那个热血沸腾的年代,一支年轻的军队和一座工商城市遇合,彼此发现,彼此接纳,青春飞扬、激情燃烧,梦想交织。我们感受信念的力量,引导人们前赴后继,勇敢向前。牺牲是令人震撼的,1500名漳州青年加人红军,最终等到春暖花开的寥寥无几。找不到多数人的名字,但我们可以从盛大的事业看到他们站立的英魂。城市为中国革命的付出是巨大的,不仅奉献儿郎,也奉献了数目巨大的黄金、银圆、物资,它们构成红色金融的基石,伴随红军走完长征路。我们甚至看到家国情怀在这一时期在海峡两岸掀起的波澜,看到台籍共产党人的家国情怀和台籍女战士年轻的身影。

烙印一直留在城市的记忆里,16000多个年轻的战士出现在这座城市,信仰的光芒、青春的气息,会一直留在城市的岁月里,生生不息。今天你我,仍然能够伸手揽住那些昨日意象,芝山、红楼、古城,和暖的日光,明朗的微笑,欢快的歌声,那都是他们离开时留下的影子。我仿佛听见,红楼自1932发出的恢宏的声音,穿过历史,走进时代。

今天,我们栖身的城市,那些令人肃然起敬的地方,记忆九十年前发生的事,和人间烟火交织在一起,构成普通百姓对幸福生活的理解,那是这个千年古城的最生动的细节。

重返1932,是一次意义非凡的探寻。那时,整个世界都在感受潮流涌动的震颤。西方,正在经受世界性经济危机;东方,日本加紧侵华战争,淞沪会战爆发。共产党人在海滨,向外面的世界,发出一声响亮的呼喊,万众瞩目。

1932只是一个时间节点,矛盾冲突,是她的叙事前奏。我的眼光离开1932,追随那支军队的前进方向。我发现,岁月波澜壮阔,看似瞬息万变,一切实有迹可循。透过战争的硝烟,我意识到,有一种年纪叫青春,有一种岁月叫奋斗,有一种成长叫艰难。

1932,只是许多故事的开始,更多的故事,发生在1932之后,我们看见,个人的命运、军队的成功、国家的变迁,看见所有的这些事中,一个海滨城市的倒影。

回溯我们出生之前的那段红色历史,即是对美好生活的期待,也是对未来变化的备忘。

今天,叙事里的人都已经不在了,回望、追忆、感动,已经发生的,比我们知道的多得多,在大事件发生的那个木棉花开时节。

猜你喜欢

漳州
心中的一座城
情调漳州
林语堂的漳州情结
漳州的水
漳州理工职业学院作品
漳州红色文化旅游可持续发展探讨
漳州外省籍大学生语言使用状况调查
漳州市特色现代农业发展研究
中国民间美术之美
ECFA背景下漳州市台商农业创业园发展思路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