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命有光,教育有爱-融合教育视角下的特殊儿童教育

2022-04-22吴薇

三悦文摘·教育学刊 2022年6期
关键词:融合教育教育

吴薇

关键词:教育;爱;融合教育;特殊儿童教育

在幼儿教育中,特殊幼儿的教育,教育特别他们的身心缺陷问题更加需要人们的重视与关爱。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国民经济素质不断提高,对特殊儿童教育也越来越重视,更加关注特殊儿童的成长。指南从五个领域对各阶段幼儿提出了教育建议,对此,幼儿园可结合指南提出特殊儿童教育方案。

一、从健康领域入手,激励幼儿参与各类实践活动

特殊儿童大多处于初期多动、自闭等轻度障碍,在实践活动中要激励此类儿童积极参与,让他们在多样化活动中感受成功与集体温暖。例如在亲子趣味运动会活动中,幼儿园要鼓励特殊儿童家庭的参与,在参与中建立与家长的深度合作,促进双方增进了解,为幼儿的发展奠定良好基础。为了讓幼儿感到成功的喜悦,幼儿园可定期组织特殊儿童画作展活动,展示特殊儿童所绘制的作品,吸引更多的人欣赏他们。

二、从语言领域入手,提升特殊儿童口语语法敏感性

在教育过程中,教师与家长应注重对儿童口语语法敏感性的锻炼,通过各种方法引导幼儿将图像,声音,语音等信息整合起来,进而敏锐地发现口语与书面语的关系。例如语句,我要红色的玩具,玩具是红色的,这是两种不同的语法表达形式,在引导幼儿阅读此类语句时,要注重调动其口语经验,进而完成对语义的理解与加工,帮助特殊儿童更准确地表达自我想法或了解他人表述。再例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随机指认相同字音的字,帮助幼儿辨别字词含义,创编儿歌等语言游戏来激发幼儿对语音学习的兴趣,提高幼儿对语法的敏感程度,帮助其建立口语与书面表达的关系。另外,教师要注重将口语训练贯穿于他们的日常生活中,让幼儿多听来自外界的信息,除了教师所说,也要听同伴与父母所说,同时还要听广播语录音等,促使幼儿口语水平得到良好发展。

三、从社会领域出发,实施同伴支持策略

在融合教育环境中,普通幼儿可以直接接触到特殊儿童,并与他们一起学习与游戏。这就表明普通儿童更加了解到可是我儿童的不同支持,同时也更加能够接纳特殊儿童。因此,教师要强化对融合教育理念的应用,正确认识到此教育理念,有助于特殊幼儿的身心全面发展,同时也可以让普通幼儿在参与过程中有所收获,比如认识到自身与特殊儿童之间存在的差异,以更加包容的态度对待特殊幼儿等。对此,幼儿园教师可开展同伴支持策略,鼓励普通幼儿与特殊幼儿共同学习与游戏,在融合过程中建立相互支持与相互成长的关系,以此促进普通幼儿与特殊幼儿的共同发展。在此过程中,特殊幼儿能够进一步融合到幼儿园环境中,收获更多的友谊,建立对生活的自信。普通幼儿能够在协助特殊幼儿过程中形成良好的责任心与爱心。同伴支持策略,同时也可以减轻幼儿教师的教学压力,对此,教师要通过教育,讲座等班会活动,引导幼儿建立正确的合作意识,以系统化同伴支持教学策略,开展同伴引导。

四、从科学领域出发,借助生活案例讲解自然科学

为了让特殊幼儿更好理解自然科学内容,教师在授课中可借助生活资源开展讲解,比如以玻璃棒与纸屑为教学工具,尝试让特殊儿童拿玻璃棒在衣服上摩擦,而后将其放置于纸屑上方,这样儿童便可以看到纸屑被吸附于玻璃棒,以此讲解摩擦力知识,让特殊幼儿也能观察到具有趣味性的物理现象,有助于有效锻炼儿童的动手能力与科学探究精神。

五、从艺术领域出发,借助美术教学提升幼儿自信心

美术教学能够有效提升特殊幼儿的学习自信,特殊幼儿在语言表达与书面表达方面较为困难,而美术可以有效表达儿童的内心想法,同时也可以训练与开发儿童感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将更多的美术基础知识融合到美术活动中,以此提升特殊幼儿的能力,让特殊儿童能够通过美术多表达自身想法,将自己对美术作品的感知以绘画形式描述出来。在讲解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幼儿的生活感受能够从幼儿到角度出发,拉近与他们的距离,循序渐进地让幼儿能够掌握绘画知识与技巧,进而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综上所述,特殊幼儿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立足特殊幼儿的心理特点,从特殊幼儿角度出发,以爱为手段,用爱改变幼儿,让幼儿能够通过各类活动感知世界,增强自信心,帮助幼儿从不适合到深度融入。

参考文献:

[1]黄春春,唐如前.随班就读儿童教育过程公平现状研究——以湖南省为例[J].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2021,21(05):33-37.

[2]王艳.融合:悦纳每个特殊生命个体发展的需求——融合教育资源中心建设与使用初探[J].名师在线,2021(23):95-96.

猜你喜欢

融合教育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软件工程教育与教学改革
什么是“好的教育”?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基于融合教育视角下国内学前特殊教育发展对策
农民工子女融合教育:教师的角色与使命
特殊儿童与普通儿童的融合教育之我见
“融合教育”理念下的聋生“随班就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