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动作控制两种理论对篮球教学方法的研究

2022-04-22王泽孙德地

体育时空 2022年5期
关键词:篮球教学

王泽 孙德地

摘  要  篮球作为深受我国人民群众喜爱的体育运动项目之一,其具有多元化的价值和功能。本文以篮球的运球技术教学为例,基于两种动作控制理论的研究与分析。运用动作程序理论进行教学时,学生将记住的动作概念与模式在脑海中进行演示,从而形成相应的动作程序。运用动力程序理论进行教学时,更多强调的是环境、肢体及躯干的改变对运动技能学习的影响。相比传统的单一教学模式来说,将动作控制两种理论运用到教学中可以让学生更好更快速的学习和掌握运球技术的基础知识和实践运用,从而提升学生的运球技术水平,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

关键词  动作控制  篮球  运球技术  教学

自2021年“双减”政策推出以来,篮球的学习变得越来越重要,它是推动体育强国建设和群众体育发展的主要抓手。在我国,篮球正在成为亿万青少年参与最为广泛的球类运动项目之一,围绕着篮球,从竞赛表演到全民健身,从媒体传播到装备制造,篮球事业蓬勃兴起,篮球产业日益壮大。因此,探求如何更好地学习和掌握篮球技术就变得尤为重要。本文基于动作控制的两种主要理论(动作程序理论和动力模式理论),对篮球运球技术的学习和教学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和深远意义。

一、概念

(一)篮球运球技术的概念

运球技术是持球者在原地或行进中用单手连续按拍反弹起来的球的一项篮球基本技术,它是篮球的基本技术之一,在篮球比赛中无处不在,并在关键时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显然,运球不仅仅是拍球那么简单,要想拥有娴熟的运球,与大量的练习是分不开的。

(二)动作程序理论和动力模式理论的概念

依据控制系统的中心和环境所发出的指令的不同可将动作控制划分为不同的动作控制理论。前者强调运动中枢神经系统发出的指令对动作控制过程的重要作用,后者强调周围的环境信息与运动过程中肢体、躯干、神经系统间的动态联系。其中以动作程序理论和动力模式理论最具代表性。

动作程序理论是强调中心控制的理论,其核心是动作程序,它是一种以记忆为基础的结构,控制着肢体的协调运动。

动力模式理论是描述和解释协调运动控制的一种方法,其强调环境信息的作用以及躯干、肢体的动态特征。

二、动作程序理论在篮球运球技术学习和教学过程中的运用

动作程序理论是动作控制理论中具有代表性的一种,它通过在学生大脑中预演整个技术动作和流程,在学生在大脑皮层中留下技术动作痕迹,让学生在学习的时候能够检验自己所做动作的准确性。如果发现不正确可以及时改正技术动作,有利于提高学生自学动作的能力,更有利于运动技能的学习与提高,适用于运动技能学习的初始阶段(即泛化阶段)。笔者发现将动作程序理论运用于篮球运球技术教学中不仅可以增加学习的趣味性,而且還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效果。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运用动作程序理论的教学让学生更多的参与到运动技能的学习中,进度快的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和机会进行强化练习,进度慢的学生可以加快自己的进度,向着进度快的学生看齐,缩小他们之间的差距,有利于教师进行教学和课程进度安排。不难发现,学生新的运动技能的学习也要遵循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原则。在新授课时,教师先进行讲解示范,学生通过观察建立正确的技术动作概念,然后在大脑皮层下留下技术动作痕迹,在每次练习前先在大脑中预演一遍技术流程,从而有利于形成正确的技术动作模型。以运球技术为例,在教学中将它分解为身体姿势、手臂动作、球的落点和手脚协调等四个步骤。身体姿势的讲解时,教师要注意强调护球手的运用,两脚要一前一后,两膝微屈,更重要的是身体要放松,从而让动作变得更加协调有力;手臂动作则主要是掌心空出,利用手指手腕力量运球,还要注意护球手意识的培养;球的落点则在运球手一侧脚的外侧,胯下运球在胯下中间处,背后运球则在背后胯下中间处,体前变向运球在腿的前侧中间处;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则是强调手脚的协调配合,逐步提高自己的篮球技战术水平,从而慢慢达到人球合一的境界。

三、动力模式理论在篮球运球技术学习和教学过程中的运用

与动作程序理论不一样的地方是,动力模式理论主要强调是外界环境的变化对学生运动技能学习和掌握产生的影响。动力模式理论是在学生基本掌握运动技能的基础之上,通过变换环境、条件和模式等,让学生更全面地掌握该项运动技能。在正式的篮球比赛中,激烈的身体对抗是不可避免的,所以不能只是单单地会原地运球和行进间运球,如何在复杂困难的情况下,将多种运球技术组合起来,从而应对多变的比赛环境就变得尤为重要了。通过对动力模式理论的探究与思考,笔者提出了以下教学方法提高运球技术水平。

(一)通过变换训练环境来提高运球技术

众所周知,视觉在篮球运动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在运球练习中利用黑布将持球者的眼睛蒙起来,让他看不见篮球在哪里,然后进行原地运球练习如高低运球、胯下运球、背后运球和体前变向运球等等,如此就大大降低了他的视觉感知能力。在这种条件下进行练习,可以变相锻炼和增加手指对篮球的控制能力,进而提高他的运球技术水平;还可以通过半蒙眼的方式进行练习,利用眼罩挡住持球者的眼睛与篮球视线,与此同时又可以让持球者看见周围的环境,通过这种方式,迫使持球者更加关注篮球与运球手的感觉,从而预判篮球运动的轨迹,增强练习者接球时对球的控制能力还有运球球感,达到在较短的时间里快速提高篮球运球技术的目标。具体的动力模式应该为把一个眼罩沿着水平中线向下对折,持球者戴上这个眼罩,达到遮挡住下面的视线,而上半部的视线仍然存在,就可以利用它来观察球场远方的情况,从而进行各种运球技术练习如高低运球、胯下运球、背后运球和体前变向运球等等。除此之外,与传统的教学训练模式不同之处还有实战练习,可以与比自己强大的对手进行比赛,在激烈的比赛中提升自己的运球技术,以赛代练,赛练结合。

(二)通过变换训练条件来提高运球技术

先进的训练条件对运球技术的学习和教学有着积极的影响,通过对动力模式理论的学习与研究发现,将这一理论运用于篮球运球技术的学习和教学过程中,采用变换练习的方式进行教学,让学生在学习中体会到练习条件的变化,如将篮球用塑料袋套起来进行各种运球练习,增强手指对球的控制能力以及灵活运球的能力。另外,还可以增加防守者,持球者从底线双手运球出发,防守者利用球或者是手抵挡住持球者的胸部,阻止他前进,对持球者施加小强度的干扰和对抗;进行原地运球练习的时候(如高低运球、变向运球、背后运球和胯下运球等)防守者可以在运球者不经意间用手击打运球者运球的前臂对其造成干扰,或者在身后推运球者的臀部,在练习的时候运球者要注意核心收紧,避免受伤;对于一遇到干扰就失去运球节奏的情况,两人肩膀相对夹住胳膊,两人夹住胳膊,一人左手运球,另一人右手运球然后往前运球,球不要掉;两人背对背,然后臀部相对,然后同时相对相顶走,都要发力并收紧核心,以此来提高持球者在复杂困难的情况下,保持自己运球节奏的能力。

(三)通过变换訓练模式来提高运球技术

与传统的单一训练模式不一样的是,通过动力模式理论进行指导学生运球技术学习,起着事半功倍的效果,虽然正是篮球比赛中只有一个篮球,球员们也只需要运一个篮球。但是在日常的学习与教学中,应该采用多球练习,左右手同时运球,例如双手原地运球(一高一低、变向运球、胯下运球、左右拉球和前后拉球等)和双手行进间运球(一高一低、变向运球、胯下运球、左右拉球和前后拉球等);引进国外先进的运球练习理念,在运球的学习与教学中,加入网球这另一种球类进行辅助练习,在学生运球练习的自动化阶段,提高学生运球的注意力与反应力。如果出现身体跟不上大脑反应的情况,想必是缺少反应力的练习,将注意力集中在网球的抛接上,弱化学生对球的注意力。训练内容:(1)原地低运球加上网球抛接球,学习的过程中,节奏不能乱;(2)低运球加上网球对墙的回弹练习,练习时运球不断,网球不掉;(3)在非持球手抛球击墙的同时,做一次体前变向练习;(4)原地运球的同时,在网球弹起的同时接住网球,强化护球手的运用;(5)双人练习中,一人持网球,另一人将网球抛向持球人,持球人在做一次组合运球之后立马接住网球并回传给同伴。通过这些练习,可以大大增强学生在运球技术学习的自动化阶段对球的反应能力和控制能力以及强化护球手的运用。

四、结语

本文对动作控制理论中动作程序理论和动力模式理论进行了学习与研究,并将其大胆地运用到学生运球技术学习与训练中,探求如何快速有效地提高学生掌握某项运动技能的能力。现在的篮球教学更多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提出疑问、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该理论也可以运用到篮球其他技术的教学与学习中。除此之外,也不可以忽视学生日常的体能训练,应将它们巧妙地结合起来,使学生更快更灵活地掌握运动技能,并在正式比赛中发挥出来,以体现这种学习方法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张英波.动作学习与控制[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3.

[2]张忠秋.动作技能学习与控制[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

[3]唐广宁.互动教学模式在篮球专修教学中的实验研究[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7,25(02):46-48.

[4]孙民治.现代篮球高级教程[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

[5]孙海勇.运动技能学习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8.

猜你喜欢

篮球教学
篮球36计之瞒天过海
篮球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篮球控
我爱篮球
篮球辉煌(中篇小说)
过了把篮球瘾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
初中50米迎面接力跑教学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