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音乐在潮州工夫茶艺教学中的运用
2022-04-22麦振枝Dr.PranoteMeeson
麦振枝 Dr.PranoteMeeson
[摘要]音乐课程标准中指出:应将我国各民族优秀的传统音乐作为音乐课重要的教学内容,通过学习民族音乐,使学生了解和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增强民族意识和爱国主义情操,提倡学科综合教学,通过具体的音乐材料构建起与其他学科的联系。本文将以潮州音乐在潮州工夫茶艺教学中的运用为切入点,剖析潮州音乐与潮州工夫茶艺的关系,指出潮州音乐在潮州工夫茶艺教学中的运用现状,提出潮州音乐在潮州工夫茶艺教学中的运用策略,以此更好地传承地方传统文化。
[关键词]潮州音乐;潮州工夫茶艺;教学;运用
中华茶文化历史悠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茶艺表演作为茶文化的表现形式,具有一定的文化与艺术价值。茶艺表演不仅要求茶艺表演者要有扎实的茶文化知识和高超的冲泡茶技艺,还要具备较高的艺术修养,而音乐素养则是茶艺表演中所需的艺术修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一种独特的艺术方式来帮助茶艺表演者更好地诠释茶艺表演的思想内涵。合适的背景音乐不仅能够渲染气氛、深化主题,而且还能够促进茶艺表演者与观众的情感交流,让观众能够达到听与赏同步,更直观地感受茶艺表演的艺术魅力。
音乐课程标准中指出:应将我国各民族优秀的传统音乐作为音乐课重要的教学内容,通过学习民族音乐,使学生了解和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增强民族意识和爱国主义情操,提倡学科综合教学,通过具体的音乐材料构建起与其他学科的联系。这说明传统文化教育逐渐得到重视。潮州工夫茶作为中国工夫茶的最古老型種遗存,保留着唐宋遗风,堪称古代工夫茶的活化石。而潮州音乐作为中国传统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誉为中国传统音乐史上的“活化石”。因此,将潮州音乐运用到潮州工夫茶艺教学中,有助于更好地突出潮州工夫茶艺的文化内涵,有助于更好地继承与发扬传统民族音乐文化、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本土文化自信。然而,我国当前地方传统音乐教学开展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影响着学生素质的提升和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
一、潮州音乐和潮州工夫茶艺的关系
(一)潮州音乐的概念
潮州音乐所指的“潮州”,即原潮州府,包括粤东、闽南及部分半潮客的地区,一般可以理解为潮州方言区内各类民间器乐、唱曲的总称,并以潮州方言的声、韵、调作为其音乐语言基础的乐种。以五声为主的调式音阶,采用“二四”记谱法,被誉为中国民族民间音乐史上的“活化石”。
(二)潮州工夫茶概念
说到潮州工夫茶的概念,首先要了解“工夫茶”作为茶艺的释义,清代的俞蛟在《潮嘉风月记》记录了潮州工夫茶烹茶的基本程序,以此,“工夫茶”也被理解为“冲泡茶艺”,具有“和、敬、精、乐”的精神内涵。已经成为潮州及海内外潮人日常中不可或缺的一种传统饮食文化习俗,堪称中国古代茶文化的“活化石”。
(三)潮州音乐与潮州工夫茶的关系
潮州音乐与潮州工夫茶均兴盛于唐宋,是由中原文化带入潮州,融入到本地民风习俗,属于潮州文化重要组成部分,均为国家非遗物质文化。
潮州音乐与潮州工夫茶的各自称谓都与生活息息相关,比如工夫茶中的“茶叶”称为“茶米”,“喝茶”称为“吃茶”,而潮州音乐中的“拉弦”称为“锯弦”等,在潮州地区一带的闲间、乐馆、乐社,都会出现这种“有茶必有乐、有乐必有茶”的现象,喝工夫茶、听潮州音乐成为潮州人日常生活的休闲方式。
潮州工夫茶与潮州音乐都非常讲究传统礼仪,如在潮州,流行这样一句俗语“头杯脚席,二杯茶叶”意思是主人不喝头杯茶,表示对客人的尊重;茶不冲满杯,以防烫伤客人;客到换新茶,表示对客人的欢迎,喝茶蕴含着潮州人谦卑、谦让又好客的品德,而在工夫茶的冲泡技艺中,对冲泡技术难度的考究,比如潮州工夫茶用水讲究“滚、烫”,冲泡速度讲究从快到慢,凤凰三点头,洗杯为轮奏,冲泡程序考究,蕴含很多典故,如韩信点兵、关公巡城等。在潮州音乐的演奏中,乐器之间各司其职,有主次之分,互相谦让,在潮州音乐的演奏技巧中,有这样一句俗语“千日琵琶百日筝,半世三弦学不成”。琵琶比古筝要难学,而潮州音乐中,三弦的难度比琵琶还要难,就是用了半辈子也不一定能学会,里面的弓法程序复杂且考究,潮州音乐讲究的是音韵,而潮州工夫茶也讲究茶韵,其实就是味道和火候,都要刚刚好,重了、轻了都不行,都会破坏它们的韵。
二、潮州音乐在潮州工夫茶艺教学中的运用现状
上文提到潮州音乐与潮州工夫茶艺之间的关系,说明两者之间的结合,并不是生硬的拼凑或是填充,而是有机的结合,如何将潮州音乐整合并合理地运用到潮州工夫茶艺教学中,其意义深远。然而,笔者通过调查发现,在大大小小的潮州工夫茶艺表演中,引用潮州音乐作为背景音乐的作品极少,这也造成潮州工夫茶艺表演停留于形式化的表现,欠缺文化内涵,纠其原因:目前,潮州工夫茶艺教学中并没有涉及潮州音乐相关课程内容、学生对潮州音乐了解不深、学习兴趣不高,任课教师传统音乐素养较低,导致在潮州工夫茶艺教学中,并没有真正运用到潮州音乐。
(一)教师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
受五四新文化运动和西方外来音乐文化思想影响,我国音乐教育很长一段时间主要以西方音乐体系教学为主,这就导致音乐教师在传统音乐方面的素养存在欠缺,特别像潮州音乐这种具有地方特色音乐,如果教师只是照搬教材内容,没有结合当地的民俗、民风等进行讲解,这就造成授课内容单一空洞,难以引起学生对传统音乐的兴趣,更加难以引导学生在潮州工夫茶艺创编中引用潮州音乐,这是教师能力不足或是对待地方传统音乐重视程度不够造成的。
(二)学生对传统音乐重视程度不够
在这个快速发展、多元文化的时代,受影视、短视频、网络、手机等媒体的影响,以及欧美、韩流等流行音乐的冲击,学生的审美观也慢慢发生变化,对比传统音乐,像潮州音乐这种古朴典雅、需要深入了解才能感受歌曲独特韵味和无穷魅力的音乐,加之潮州音乐使用的是古谱“二四”谱记谱法、地方方言演唱的方式,学生会认为老土、不时尚、难以接受、无法提高兴趣。
(三)学校对潮州音乐教学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
1.缺乏系统可供学习潮州音乐方面的资料
潮州音乐历史悠久、内涵丰富,具有浓厚地方特色的音乐,潮州音乐的传播途径主要是以口口相传的教学方式为主,传授者一般为当地民间艺人,在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这种教学模式传播面相对较窄,可供查阅有关潮州音乐方面的书籍、文献、音频、视频等资料相对较少,关于潮州音乐方面的教材、教学参考资料更是几乎为零,缺乏一些供了解潮州音乐的途径。
2.教学方法单一
目前,开设有茶艺专业的一般为中职类院校、高职类院校及各大茶艺培训机构,在本科类院校较少,在传统音乐教学中,应该对学生进行学情分析,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及心理特点,而不是一味采取“灌输式”的教学方式或是随意的运用一种教学方法,没有实质性地把传统音乐融入进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处于云里雾里的状态。
三、潮州音乐在潮州工夫茶艺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一)培养一支具备综合素质的教师团队
教学过程是一个教师与学生双边互动的过程,不仅包含学生的学习,而教师自身的业务素养及综合素质同样需要不断提升。想要更好地开展传统音乐教学,在潮州工夫茶艺教学中运用得当,一支具备综合素质的教师团队是必不可少的。学校可以聘请相关潮州音乐艺人到学校任教,并安排具备一定音乐基础的教师跟随学习,这样学生可以学到原汁原味的教学模式,而学校教师可以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驗,把潮州民间艺人的授课内容加以汇编、整理运用到潮州工夫茶艺教学中,既可以让潮州音乐得以传承,也可以让潮州工夫茶艺的文化内涵得以提升,也可提高教师对潮州音乐的了解与掌握,只有教师能较好地掌握潮州音乐知识,才能确保潮州工夫茶艺的教学中运用到潮州音乐。
例如:教师在讲授潮州工夫茶艺的冲泡过程中,可以把潮州音乐中的潮州歌谣作为背景音乐运用在教学中,通过潮州歌谣,联系到潮州的民俗、潮州音乐与潮州工夫茶之间的关系讲授给学生,然后再让学生自选一首其它的流行音乐运用到潮州工夫茶艺中,让学生通过对比,加深学生对潮州音乐这种具备地方特色音乐的掌握。
(二)创造符合学生学习特点的潮州音乐元素
想要学生喜欢并接受传统音乐文化,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有效融入传统音乐知识,通过创设符合学生学习特点的教学方式把传统音乐高效地运用到教学中。首先,学校需要合理设置课程,并组织专业人员结合学生专业特点与学习特点,汇编一本通俗易懂又能运用到教学中的校本教材,如:在潮州工夫茶艺教学中,融入潮州音乐方面的学习,内容包括潮州文化建筑、民俗民风以及潮州音乐常用的乐器,并配备相关的音频、视频、图片等,让学生更加直观、深刻地了解和掌握潮州音乐文化。其次,在潮州工夫茶艺创编教学过程中,选择合适茶艺主题的潮州音乐,可以是一首也可以是多首,把曲子重新组合、剪辑,在保持乐曲原有的乐种、韵味和曲风的情况下,融进现代元素进行创编,这样就发挥了潮州音乐的兼容并蓄、雅俗共赏的优势,在传承与创新中不断向前发展,提高学生学习潮州音乐的兴趣。最后,开展丰富多彩的传统音乐文化活动或比赛,通过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的方式,让老师与学生都重视起来,让传统音乐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承与发展。
(三)多种途径完善潮州音乐教学体系
1.采取“引进来、走出去”的方式
引进来:邀请潮州音乐方面名家、传承人到学校开展教学、讲座、表演,结合潮州音乐独具一格的“二四谱”读法、潮州民间民俗的介绍、潮州乐器的吹奏、潮州歌曲教学,并把这些教学、讲座、表演等录制成视频,作为教材参考资料。
走出去:带领学生一起去到潮州当地,感受当地的风土人情,走入潮州当地的音乐乐坊,感受潮州人对潮州音乐与潮州工夫茶的热爱之情,让学生更直接、更深入地了解地方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2.多种教学模式相结合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多地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增加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让学生有效参与课堂教学,成为课堂教学主体,如:在潮州工夫茶艺教学中,教学可以给学生设置一个茶艺主题,为学生分好组,通过任务教学法,让学生领任务,在规定时间内,按照给出的主题去寻找符合这个主题的背景音乐,并创编成一个茶艺表演作品,其它组成员为其打分,教师进行最后的点评,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也锻炼了学生的组织能力、创新能力。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通过查找、理解等过程,又加深了对传统音乐文化的了解和掌握。
四、小结
总而言之,潮州音乐作为地方传统音乐,需要学校、老师、学生对传统音乐有一个较好的认识,要想传统音乐得到更好的开展,学校需要设置该门课程,有一支具备综合素质的教师团队,有系统的教学体系,能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这样们才能让传统音乐文化,特别是地方传统音乐,得到更好的传承与发展。
参考文献
[1]叶汉忠.中国(潮州)工夫茶艺师[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17.
[2]祁蒙.高校音乐教学中传统音乐的运用探析[J].艺术品鉴,2017(06).
[3]许鹭.传统音乐与现代音乐在音乐教学中的融合[J].戏剧之家,2022(07).
[4]刘颂章.用传统音乐文化,打造地方特色艺术教育——以客家山歌文化走进校园为例[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中旬刊),2020(06).
[5]唐素.地方音乐素材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运用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21(29).
[6]姜楠.中职学校音乐教学中传统音乐文化融合的现状与对策探析[J].当代音乐,2020(08).
[7]李恬. 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教育在中学合唱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武汉:江汉大学,2021.
[8]郑尧.潮州音乐的影响和传播[J].黄河之声,2015(22).
[9]肖宏,曹亮.浅析潮州音乐的特点[J].北方音乐,2019,3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