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学习理论下的“U”型模式教学设计
2022-04-22蒋凤琴
蒋凤琴
[摘要]在教学中运用适合的教育促进学生思维水平的发展,使学生从浅层学习向深度学习转化,在教学过程采用“U”型教学模式,下沉环节学生体验与内化,潜行环节学生探究与归纳,上浮环节知识迁移与升华。文中以《对数的概念》教学设计为例谈如何进行高中数学U型课堂教学,培养高中生数学抽象素养。
[关键词]深度学习;U型模式;核心素养;数学抽象
适合教育的实施,有利于核心素养的培养,“U”型教学模式是导向深度教学的有效教学模式。《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提出:“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包括: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直观想象、数学运算和数据分析。这些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既相对独立、又相互交融,是一个有机的整体。”[1]
U型模式是对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的经验教学过程理论的概括,由三个基本环节构成:下沉、潜行、上浮。一般,数学虽然需要直观的观察,以具体的模型作为理解的基础,但是数学更多地要依靠抽象思维,概念最终需要抽象概括,数学规律要求进行形式化表达,证明必须符合抽象逻辑推理。因此,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要着眼于提高学生分析理解的思维水平,使其从浅层学习向深度学习转化。
一、教材分析
(一)内容
对数的概念(人教版普通高中教科书A版数学必修第一册第122页至第123页,第128 页至第129页阅读与思考)。
(二)内容解析
对数的发明要早于指数,这是数学史上的珍闻,16-17世纪,天文、航海、工程、贸易等社会科技快速发展,对大数的计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数就是基于简化大数计算而产生的。本节课是对数章节的起始概念课,对上承接指数、指数函数,对下为对数函数的学习做准备。
教科书沿用了指数函数章节的问题1,通过改变旧情境的已知量和要求量,让学生感受
到引入与指数幂运算有关的另一种运算的必要性,由3个特例抽象出已知底数和幂求指数,即 的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给出了对数的概念,包括定义、符号表示、读法和两个特例,再由对数的定义和指数与对数的对应关系,得出对数的有关结论。最后,通过例1指数式与对数式的互化,进一步让学生理解两种表达式的意义,通过例2求解对数表达式中真数、底数及对数的具体数值,让学生进一步认识指数运算与对数运算之间的关系。教科书第128页至第129页阅读材料《对数的发明》,让学生感受到对数发展史的神奇力量。这样的学习路径,不仅可以加强学生对对数概念的理解,而且体现了知识学习的整体性,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学生的数学抽象能力,培养数学抽象核心素养。
知识结构框图如下: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对数的概念及指数式与对数式的互化。
难点:抽象对数的概念。
二、学情分析
首先,知识结构上,学生已经学习了幂函数、指数、指数幂的运算和指数函数,具备一定的知识基础,并熟悉研究的基本路径。能力水平上,学生经历了前面章节的学习,具备了一定的分析、归纳、概括的抽象能力。
其次,对数涉及新符号的引入,获得对数概念的过程比较抽象,学生虽然具有一定从特殊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的思维品质,但抽象对数概念,理解对数中的“对应”关系还是有一定困难。
三、教学过程
数学抽象的行为表现是:形成数学概念和规则,形成数学命题与模型,形成数学方法与思想,形成数学结构与体系。
(一)下沉环节:体验与内化
学生首先要将书本知识还原,还原为经验,还原的过程即知识的“下沉”过程。下沉环节是对知识表征化、表象化和具体化的过程。下沉一方面有助于学生理解知识的背景和现象,另一方面有助于建立起书本知识与学生个人经验的关联性,从而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性。
师生活动:题1、题2投影学生学案,教师针对性点评,关注学生书写规范。题3学生独立思考,分组交流讨论。
[设计意图]题1是关于指数式与对数式互化的问题,目的在于让学生了解两类表达式的意义,体会底数、指数(对数)、幂(真数)三者之间的关系。题2通过指数幂运算求对数表达式中的真数、对数和底数的具体数值,目的是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对数运算与指数运算之间的关系。题3构建模型,这是一个抽象到具体的过程,使学生更进一步认识对数模型的数学内涵,体会对数模型的适用性,从而加深对数概念的理解。
环节六:小结归纳,构建网络
问题5 请同学们带着下列问题回顾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并给出回答:
(1)你能归纳一下本节课我们是按照怎样的路径研究对数的吗?
(2)你认为利用对数可以解决怎样的问题?
(3)你是怎样理解对数的?它与指数有什么关系?
(4)我们是用什么方法获得对数性质的?
师生活动:学生先独立思考,组内交流,再全班交流,教师总结、点评、补充。
(1)通过情景由指数引出对数,类比指数,确定研究内容和研究路径。
(2)对数是达到某一数量所需要的时间。
(3)从“乘方的逆运算”、“数”、“对应”三个角度加以理解对数的概念。整体把握 数学模型,知二求一的变换,体会指数与对数的互化关系。
(4)从对数的定义,指数与对数的关系,对数几个元素之间的特殊关系,和元素特殊化获得的性质。
[设计意图]通过问题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梳理,使学生头脑中形成关于指数、对数的认知结构。通过研究路径、方法、策略的总结,把研究内容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提炼出来,使学生的高阶思维得到发展,培养数学核心素养。
以上教学设计体现出U型教学模式更适合学生的学习规律,结合深度学习理论能够更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知识自主建构,我们在U型教学模式中可以有多个U型循环,在大U型中设计小U型。在下沉环节,学生能建立起与自身生活体验相关的联系,迅速进入学习状态;在潜行环节,学生通过自主探究、逻辑推理,在老师指导下层层递进,提高分析能力;在上浮環节,通过例题变式设计,实现对知识的反思和进一步深化。因此,要做适合的教育,要以能否满足每一位学生成长需求为标准,不能丢掉了数学的根本,使用U型教学模式,能够提升思维,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2]郭元祥.深度教学研究[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9.10:228-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