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潘金莲看《水浒传》的婚姻与爱情
2022-04-22马芳芳
马芳芳
【摘要】 《水浒传》中详述和略述的人物大概有数百个,但所写的女性形象不足九十个。作品通过对女性的爱情和婚姻的说明,反映了当时女性所处的社会地位,体现了作家本身对女性的看法。本文以潘金莲为例,通过潘金莲来了解在以男性英雄人物为主的《水浒传》中,为数不多的女性的婚姻爱情生活,进一步体会在当时男权社会的大背景下女性在爱情、在婚姻中的地位以及他们爱情婚姻生活的真实状态。
【关键词】 潘金莲;《水浒传》;婚姻爱情
【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2)16-0010-03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2.16.003
几个世纪以来,“不守妇道”一词成了众人对潘金莲淫的一种人格标签,所以她一直都遭受到人们的指责。长期以来,她一直是中国女性的反面教材,“妓女”“荡妇”等污辱性的形象一直持续到现在。事实上,潘金莲在自己渴望的爱中经历过苦难,也因为爱而失去了生命,从她身上看到了对命运的抵抗,有着独特的悲剧性。从现在的眼光来判断,她是一个让人充满同情心的叛逆者,一个具有典型意义的悲剧性形象。
一、潘金莲的爱情婚姻观
潘金莲在《水浒传》中的种种行为表现,如:对大户纠缠的百般抗拒、对武大郎的无比不满和嫌弃、对武松的一见钟情、与西门庆的勾搭等行为的背后都与潘金莲自身的爱情观、婚姻观密不可分,正是她的心理态度和观点导致了她的行为。
(一)潘金莲的爱情观
爱情观是什么?爱情观是人们对爱情问题的根本看法和态度。什么是爱情,爱情的本质,及爱情在社会生活和个人生活中的位置,择偶标准等等都是爱情观的主要内容。爱情观也是人生思想的主要方面之一。而爱情观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表现。爱情观受到不同的经济条件,社会制度,以及思想文化的影响和制约,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时代,爱情观有着不同的内容,并且随着社会变化、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和变化。大家虽无法直接了解当时的婚姻爱情观,却能够通过对《水浒传》的阅读,看到潘金莲对爱情在个人生活中的位置以及择偶标准,这样便能够对潘金莲的爱情观略知一 二。
爱情是生活的必需:“在整个古代婚姻的缔结都是由父母包办,当事人则安心顺从。古代所仅有的那一点夫妇之爱,并不是主观的爱好而是客观的文务,不是婚姻的基础而是婚姻的附加物。”[1]虽然在当时的大环境中或许爱情仅仅是不值一提的附加物,但对于少女时期的潘金莲而言,爱情却是她愿意用一切来争取的。面对主人大户的纠缠,潘金莲并没有顺势而为跟随大户,而是尽力反抗,将事情禀告大户的主人婆。结果被大户记恨,“不要武大一分钱,白白地嫁与他。”但从这件事便能够看出,对于当时的潘金莲而言,爱情在她的生活中是十分重要的。她想要守护她的爱情,宁愿得罪权贵也绝不可能在没有爱情的前提下跟随一个男人,即便这个男人是她的主人,在当时有钱又有权势。但“金钱和权势在她看来都没有爱情重要,所以在大户和武大郎之间,她选择了武大郎,更说明了爱情对她而言举足轻重。”[2]潘金莲还有着对爱情执者追求的希望,愿意用她所拥有的一切去追求她所憧憬的爱情。爱情对她而言是生活的必需。
男人要高大威武:潘金莲在与武大成婚之后,之所以不幸,很大一部分是因为武大并不符合潘金莲的择偶标准,甚至可以说是背道而驰。书中描写武大郎“身不满五尺,面目丑陋,头脑可笑”,又说“人物猥琐,不会风流,三分像人,七分像鬼。”每个人都有对美的向往,而武大郎恰恰与美反向而行,是丑的代表。而潘金莲从书中描写大家也可知道她是一个貌美如花的女子。面这样一个代表着“美”的女子就因为大户一己私利的报复被摧毁了日后的一切幸福。她心里自然是很不甘心,这种不甘心也为她的日后的行为埋下了伏笔。
之后武松的到来就如同在潘金莲无望的婚姻生活中亮起了一盏明灯,武松身躯凛凛,相貌堂堂,一双眼光射寒星,两弯眉浑如刷漆。胸脯横阔,有万夫难敌之威风,而且当时已是赫赫有名的打虎英雄。这样一位有胆有识的英雄男儿才是潘金莲心中所期望的爱情对象。他的出现让潘金莲有了焕然一新的表现,一改对武大郎的颐指气使,对待武松亲亲热热,细致照顾,又是洗手做汤羹又是缝补做衣裳,都是潘金莲在向武松表达自己的爱慕之情。高大威武是潘金莲的择偶标准,也是潘金莲的爱情观。
男人要懂风情:“本来潘金莲在封建社会,卖身为奴的下人能够嫁给普通百姓从此成为自由之身,是值得庆幸的事。”[3]但武大郎外貌的丑老给对爱情充满希望的潘金莲迎头痛击。但潘金莲对武大郎的不满绝不仅仅是因为外貌,在描写武大郎时,作者还特别突出了他性格懦弱,不懂风情。而潘金莲正值妙龄,需要爱情的滋润,还怀揣着“有情饮水饱"的爱情幻想。而武大郎既无貌也无才甚至连哄得妻子开心的知冷知熱也没有。“在这段婚姻中潘金莲既得不到物质上的享受,也得不到精神上的慰藉。”[4]如此,在面对一个笨嘴拙舌,懦弱的武大郎时更是厌烦无比,而之后与西门庆发生关系,某一方面也是因为西门庆常年流连于花丛,对女性颇会投其所好,颇为风流,又是灵言巧语,哄得潘金莲开心。
(二)潘金莲的婚姻观
婚姻观就是人们对婚姻和家庭的看法和态度。在不同思想生活环境下的人会有着完全不同的婚姻观。而潘金莲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女使,但是,随着故事的推进,她的内心世界充满了矛盾并步步转变。即她原先是不攀附权贵拒绝大户,勇于向被附属的命运抗争,她希望能够拥有自己所希望的爱情婚姻,希望要摆脱旧有的不公平的婚姻而大胆地向武松表达心意。而当她失败后,她心中的不甘使她更加叛逆,她看到了符合她择偶标准的男子后就更加无法忍受自己这段不幸的婚姻,最终她选择毁灭自己的婚姻,也毁灭了自己。
但是如此敢爱敢恨的一个女性,得到的卻不是她所盼望的幸福,而且是接连不断的醫耗,斩断了她的人生之路。先是因貌美而被大户觊觎,然后又被爱而不得的大户报复,从而被迫进入不幸的婚姻。之后碰到武松勇敢表白得到的却是硬邦邦的拳头,等到她与西门庆双宿双飞时,却又落入封建恶势力之手,终于迈向了杀人的深渊,最终走上了一条杀夫的不归路。然而更可悲的是,杀夫不但不能让她摆脱无爱的婚姻,反而使她被封建势力夺去了性命。大家与其谴责辱骂潘金莲,认为她是个不折不扣的恶毒妇人,不如憎恶那个黑暗的封建社会。
作为男女之间合情合理结合所必然产生的婚姻生活,在潘金莲和武大之间是不并不存在的。因为“他们的婚姻是大户和武大郎之间的“买卖婚姻”,潘金莲是这场买卖婚姻的牺牲品。”[5]他们之间缺乏男女结合起码的必备的条件——相互吸引和爱慕。武大郎作为张大户为潘金莲挑选的“乘龙快婿”,与潘金莲可以说是极不相配。这样的两个南辕北辙的人怎能生活在一起,生活在一起又怎能和谐。很显然,武大郎终究是武大郎,他不仅仅只是身体外貌的欠缺,他更缺乏的是一种男子气概,一种潘金莲最为需要的男子气概。
二、是真情还是肉欲
潘金莲所谓的淫妇形象是特定社会环境和特定人生际遇的特定产物,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化,随着社会对于女子贞洁观念的放开,随着社会对女性个体意愿与需求的尊重,自然会重新审视潘金莲与武松和西门庆的关系。
(一)潘金莲与武松
从文本的叙述中可以看到,潘金莲拒绝了大户对她的纠缠。一方面可以说这是潘金莲拥有敢于反抗权势,不为权势所诱惑的正直品质。但另一方面也是潘金莲自身对爱情的追求。正是因为潘金莲对爱情有所追求,所以她才追求内心最真实的想法,拒绝大户,希望可以获得自己心仪的如意郎君。可最终,她难逃命运的捉弄。但威风堂堂的打虎英雄武松的出现却叩开了潘金莲的心房,他符合潘金莲的择偶观身材高大、气势成猛,出于人所共有的喜欢美的天性和对英雄的渴望心理,潘金莲曾有的对生活的憧憬和向往,梦和幻想又开始复苏了。武松唤起了潘金莲隐藏已久地对爱情的渴望和情欲,甚至认为“嫁得这等一个,也不枉了为人一世”[6]。
武松与潘金莲并未发生肉体关系,而潘金莲也并没有因为两人未发生肉体关系就怠慢武松这位小叔子。潘金莲对武松的感情是炙热的、真诚的,一日三餐,面汤茶水,无微不至,“情意十分股勤”,这是她第一次碰到自己心仪之人,展开自己对爱情的追求。而武松自然是不会破坏风俗人伦同自己的嫂子纠缠。他用拳头回绝了潘金莲,也呵退了潘金莲对小叔子的念想。潘金莲的第一次真情流露也就是以失败而告终。
(二)潘金莲与西门庆
武松打退了潘金莲对自己的非分之想,但潘金莲对于自己“三寸丁谷树皮”丈夫的不满,因武松而爆发的爱情情欲,是任由武松拳头再硬也打不回去了。而这时,西门庆的出现,恰使潘金莲的这种感情得到了某种转移和补偿。或许在潘金莲心中西门庆不足以同武松相较,但西门庆也是仪表堂堂,有钱大方而且常年流连于花丛,对女性颇会投其所好,比自己“矮穷矬”的丈夫胜过百倍。因此潘金莲不久就投入西门庆的怀抱。而潘金莲与西门庆应该也是有真情存在的,若潘金莲仅仅只是一个追求肉欲的女性,那么她当初为何不肯委身于大户还反被报复呢?况且从潘金莲的择偶观中也能窥知一二,西门庆年轻帅气且懂得风情,也是潘金莲所钦慕的对象。
对于潘金莲与武松和西门庆二人,潘金莲应该都是有真情的,潘金莲对他们的钦慕也并非只是由于肉体的寂寞,而是在潘金莲与武大郎的无爱婚姻中,爱情对于她来说是根本无法想象的。她只有维系已有婚姻关系的义务而没有追求个人幸福的权利。潘金莲心中无比渴望爱情,这才会有与武松和西门庆的交集。
三、从潘金莲看《水浒传》婚姻爱情观
潘金莲在《水浒传》众多角色中只是一个篇幅短小,着墨不多的小人物,然而从她身上却能够以小窥大地看到《水浒传》中的其他女性角色。
(一)厌女思想
在《水浒传》中,在当时思想观点影响下,作者也受到“女人祸水论”的影响。中国历代有“女人祸水论”的说法,就连孔子也说过:“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而日积月累的这些的观点渗透到当时的社会中,成为时代主导的一种文化心理。所以在《水浒传》中英雄好汉大多表现出了对女色的漠视甚至是厌恶的思想。而这也体现出了《水浒传》的某方面婚姻爱情观。
在作者的笔下,未进入婚姻生活的各路好汉都对女色不屑一顾: 武松面对潘金莲花容月貌丝毫不动心,甚至要动手:晁盖整日最爱枪棒,不娶妻室……而进入了婚姻生活的好汉们作者也要将他们描写成不懂风情,于女色上不十分在意这种无欲无求的英雄形象。女性被他们视为异物,所有的女性都被贴上了“祸水”的标签,似乎若是一位英雄喜爱女色那便有辱了英雄好汉的名声。英雄们或忙于公务,或勤于练功,以约束自己不近女色。而这些就决定了他们在婚姻中对妻子的漠视,只有对妻子漠不关心方能彰显自己不近女色的英雄本色。林冲遇事就毫不犹豫休掉相伴多年的妻子,这还是恪守妇道的美丽女子的下场,而对于那些不守妇道的女性例如潘金莲、潘巧云则施以更残酷的惩罚。
(二)男性主导婚姻的开始
从一开始,潘金莲因为“颇有些颜色”所以被大户主人所缠,潘金莲“意下不肯依从”,于是把这事告诉了这个大户的主人婆,这个大户就记恨在心“不要武大一分钱,白白地嫁与他”。到宋江为了收买人心大包大揽将还处于热孝之期的扈三娘许配给贪财好色、无才无德、无品无貌的手下败将王英。再到郑屠户强娶翠莲做妾、张清将程万里杀死等,“这三十多桩婚姻大多都由男性主导且都在不同程度上带有强制性、被迫性或勉强性。”[7]
在《水浒传》所处的封建时代中,吃人的封建礼教紧紧地捆绑住了当时的女性。导致了女性对于婚姻没有自主选择的权利,婚姻只能被男性主导,女性只能服从分配。无论是被人冠以“淫妇”之称的潘金莲又或是柔弱美丽的翠莲,还有出征战场的扈三娘等等。虽然他们样貌不同、个性不同、身份不同,但都没能逃脱被男性任意安排婚姻的命运。在“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封建社会,男权文化下的女性没有任何的思想和自由可言,她们没有把控自己婚姻的能力,只能承受被男性摆布的命运安排。
(三)婚姻之中夫权至上
武大郎诚然貌丑懦弱,但更加龌龊和唯利是图,在婚姻上尤其如此。武大郎欣然接受在张大户与他进行买卖婚姻后,他自以为取得了对潘金莲的主权,更力图把这一权利发挥得淋漓尽致。对于潘金莲貌美而招致的风波后,他便自我决定带着潘金莲搬离,也从未与潘金莲商讨。虽然书中描写潘金莲性格泼辣,看似他们的婚姻是阴盛阳衰,潘金莲在家庭生活中处于主导角色。但现实是,“潘金莲仍落入了封建社会中难以质疑的夫权控制。”[8]潘金莲不满于和武大郎的夫妻生活,但除了武大郎主动提出休妻之外,她并没有资格能够摆脱武大郎妻子的身份。本是作为夫妻婚姻生活中的另一半,但潘金莲却丝毫无法控制这段荒唐婚姻的开始与结束。对于这段毫不般配的婚姻只能遵从“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的不公平附庸命运。这种不合理的制度造成了一个又一个的女性悲剧,而这些悲剧表明,她们以对人性是自然的追求向男性的特权提出了大胆的挑战,但在追求中她们走进了黑暗,迷失了原本纯真自我的本性,她们的死正是男权统治对女性人性要求的扼杀。遗憾的是,《水浒传》的作者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反而极力维护这种婚姻观。他们认为冲突来自个人怨恨,而不是来自婚姻观念本身。
综上所述,在《水浒传》中,在男权背景社会下,女性对于婚姻、爱情是没有自我选择的权利的,更多的是被迫接受。潘金莲对爱情婚姻的强烈追求与当时的社会环境是矛盾冲突的,也与作者极力维护的丈夫权利极不一致。在当下,此话题也是社会讨论的热点,全社会也应该关注。“小说是社会的一面镜子,当潘金莲在她的世界里淋漓尽致地表演时,实际上也就折射出了她所处时代的女性的命运。而当代社会也应该引以为戒。”[9]封建社会的“天理之存、人欲之灭”要求这种矛盾被限制在两性的婚姻框架之内,而潘金莲的反抗又超越了婚姻框架,必然会受当时社会环境的惩罚。《水浒传》中描写女性婚姻悲喜剧所表达的婚恋观虽然不可避免地带有封建主义的痕迹,但也有一部分地揭示出了新的民主思想因素,具有进步性和典型性。
参考文献:
[1]龙耀明.《水浒传》的婚姻爱情观[J].衡阳师专学报(社会科学),1997,(01):59-61.
[2]柏俊才.堅冰下的暗流:《水浒传》女性意识的觉醒[J].山西师大学报,2007,(03).
[3]张亮雪.浅析《水浒传》中潘金莲的悲剧形象[J].山东女子学院学报,2012,(04):64-66+85.
[4]丁丽.无奈与反抗——论《水浒传》中潘金莲的悲剧命运[J].西安欧亚学院学报,2011,9(04):74-77+85.
[5]张一.《水浒传》申潘金莲的悲剧命运[J].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08,(05):135-136.
[6]施耐庵.水浒传[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5.
[7]田同旭.论《水浒传》的多元婚姻文化[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04):42-47.
[8]郭英.徘徊与抗争——浅析 《水浒传》中潘金莲的命运[J].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11).
[9]韩玺吾.女性地位之历史变迁:从潘金莲到王熙凤[J].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