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生成长型思维对学习投入的影响:坚毅及其维度的中介作用

2022-04-21刘玉敏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2期
关键词:成长型学业个体

刘玉敏

(潍坊学院 教师教育学院, 山东 潍坊261061)

一、引言

学习投入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并表现出来的一种持续且充满积极情感的精神状态,主要表现为活力、奉献和专注[1]。 学习投入是学业成就的重要预测指标,能够直观展现学生学习的努力程度,是学生学习过程的重要观测指标,也是衡量学校教育质量重要指标之一[2]。 学习投入是学业倦怠的对立面,提高学生的学习投入可有效预防和减少学业倦怠,学习投入也因此被视为厌学、辍学等问题现象的“解药”[3]。 尤其是进入高中阶段,学业压力和学业难度加大,更需要高度投入的学习状态。 提高学生的学习投入水平,首先要明确学习投入的影响因素,纵观国内外有关学习投入影响因素的研究,多关注外部环境因素,如教师支持、同伴关系、班级氛围等[4-5],缺少对个体自身内部因素的探究。

成长型思维(Growth Mindset)是近年来教育界研究的热点话题。 Dweck 教授根据个体认为能力是否可以发展改变的信念,将思维模式分为成长型和固定型(Fixed Mindset)两种[6]。其中,持成长型思维模式的个体认为人的智力和能力并非先天固定,是潜在的、未知的,会随着努力和经历不断发展和变化,其典型特征是:聚焦自我提升和进步;坚信努力的价值;不惧失败,愿意接受挑战性的任务;将失败归因于努力不足而非智力不够;专注于掌握型目标,相比结果更注重过程等。 而固定型思维的个体则认为智力和能力是与生俱来难以改变的,把成功与失败归因于个人的能力与智力水平,其典型特征是:回避挑战性的任务,害怕失败;遇到困难容易退缩和放弃;专注于表现型目标;过分在意外界的评价等。 不同的思维模式影响着个体的认知及行为模式,使得个体在面对成功、失败、挑战等情境时表现出不同的认知、情感和行为反应,进而影响到个体的学习行为、学业成就、学习动力、学习投入等[7-9]。

成长型个体更关注过程带来的收获和体验,追求进步和自我成长。 当面临挑战任务时,会表现出更多的韧性,努力去分析自己“暂未获得”的能力,积极寻找突破方案[10],享受学习和自我突破的过程,对目标保持较高的投入水平。 为了能力的提升,他们更愿意接受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对活动目标保持高度的专注和投入,通过自我竞争达到自我激励的作用,也会因此激发潜能并获得成功[11]。 研究发现,对思维模式进行干预可有效降低差生的退学率,有助于学生形成内部学习动机,激发学习潜能[12],有利于促进对知识的学习和吸收,从而提高学习成绩[9]。 成长型思维的学生学习动机更强、成绩提升更快,学习更为投入[13]。 因此,可推论成长型思维对学习投入具有预测作用。

随着积极心理学的兴起和发展,学界开始尝试从性格优势的角度探讨人格特质对个体的影响。 性格优势理论认为,积极人格特质通过影响个体的行为、情感和认知而发挥其优势作用[14]。 而坚毅(Grit)正是这样一种积极人格特质,同时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被美国教育部评为教育事业应当培养的核心素养。 所谓坚毅,是指个体对长期目标的不懈努力和持久兴趣[15]。 它既包含了对长远目标不懈的努力,又包含了持久的热情,蕴藏着巨大的积极能量,推动个体向着目标不断克服困难砥砺前进,是学生学业表现的重要预测变量。

研究表明,坚毅显著预测个体的学习投入、学业倦怠、学习动机、学业成绩以及心理幸福感等[16-18]。 坚毅与个体的投入倾向显著正相关,高坚毅者更容易投入富有挑战性的任务,以获得心流体验[19]。 同样,在学习活动中,高坚毅水平的学生追求意义倾向的动机更强,学习投入程度也就越高[20]。 而且高坚毅者在面向长远目标时能够保持激情,努力不放弃,更容易克服学业困难,收获自信、惊喜、愉悦等积极情感体验,得到更多的支持和认可,这促使他们更愿意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享受学习投入过程带来的收获和意义。 因此,可推论坚毅对学习投入具有预测作用。

成长型思维和坚毅都是作为非智力因素成为近年来教育学、心理学领域的研究热点。 研究证实,成长型思维与坚毅显著正相关[21],培养成长型思维是塑造坚毅人格的有效途径之一[22]。 当个体认为智力和能力是可以随着努力和学习而改变时,不会因暂时的挫折和失败而沮丧甚至放弃,而会当作一种历练,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向着目标不懈努力,表现出较高的坚毅性[23]。 成长心态有助于增强内心坚韧性和抗挫折能力,收获更优秀的学业成绩和学业表现[24]。 Lee 和Kwon 在研究中也表明,成长型思维能够正向预测坚毅,并通过坚毅对高中生学业成就产生积极影响[25]。 同时,蒋文等在研究中揭示了坚毅通过学习投入影响学业表现[16]。 可见,坚毅在成长型思维和学习投入之间可能存在中介作用。

本研究着眼于成长型思维和坚毅两种积极心理品质,也是重要的非智力因素,从个体自身内部因素探究对学习投入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即坚毅在成长型思维和学习投入关系之间的中介效应,从而为学习投入的干预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研究模型如图1 所示。

图1 研究模型

二、研究方法

(一)被试

采用整群抽样法,研究对象为山东某普通高中学校的在校生,以班级为单位对其发放问卷。 共发放问卷403 份,回收有效问卷365 份,回收率为90.6%。 其中高一127 人(34.8%),高二125 人(34.2%),高三113 人(31.0%);男生180 人(49.3%),女生185 人(50.7%)。

(二)测量工具

1. 成长型思维

采用Dweck 编制的思维模式量表[6],量表由成长型思维和固定型思维两个维度共6 道题目构成,采用Likert 5 点计分,得分越高,表明相对应思维模式水平越高。 本研究仅选取成长型思维分量表,测得的信度系数为0.72。

2. 坚毅

采用Duckworth 等编制的简式坚毅量表测量学生的坚毅水平[15]。 该量表共8 道题目,由不懈努力和持久兴趣两个维度构成。 采用Likert 5 点计分,得分越高表示坚毅水平越高。 本研究中测得的信度系数为0.79,其中,不懈努力维度为0.82,持久兴趣维度为0.71。

3. 学习投入

采用方来坛翻译修订的学习投入量表测量学生的学习投入水平[26]。 该量表共17 道题目,由活力、奉献及专注三个维度构成。 采用Likert 7 点评分,得分越高,表示投入水平越高。本研究中测得的信度系数为0.92,各维度分别为0.81、0.83、0.86。

(三)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5.0 与Amos 22.0 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首先采用Pearson 相关分析各变量之间的关系,然后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成长型思维、坚毅和学习投入的关系进行路径分析,并采用Bootstrap 法对坚毅在成长型思维和学习投入之间中介作用的显著性进行检验。

三、结果

(一)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由于本研究采用自陈式报告,故首先采用Harman 单因素检验法对可能存在的共同方法偏差进行检验。 检验结果为特征值大于1 的因子有16 个,且第一个主因子解释的变异量为17%,低于40%的临界值[27],因此不存在明显的共同方差。

(二)高中生成长型思维、坚毅、学习投入相关分析

对各变量进行Pearson 相关分析(见表1)。 结果显示,高中生的成长型思维与坚毅及其维度、与学习投入及其维度皆呈显著正相关,坚毅及其维度与学习投入及其维度之间皆呈显著正相关。

表1 高中生成长型思维、坚毅和学习投入之间的相关关系(n=365)

(三)中介效应检验

以成长型思维为自变量,学习投入为因变量,坚毅为中介变量,利用Amos 22.0 软件,采用最大似然估计法,探讨坚毅在成长型思维和学习投入之间的中介效应,结构方程模型如图2。结果显示,结构方程模型的各项模拟指标为χ2/df=1.57,CFI =0.991,AGFI =0.963,RMSEA =0.040,IFI=0.991,模型拟合良好。 对路径系数进一步分析发现(见表2),除成长型思维对学习投入的路径系数不显著外(β=0.05,p>0.05),其余各路径系数均达到显著水平。 成长型思维显著正向预测坚毅(β=0.38,p<0.001);坚毅显著正向预测学习投入(β=0.58,p<0.001)。 这些结果表明,坚毅在成长型思维和学习投入之间具有完全中介作用。

图2 坚毅的中介效应模型(标准化)

表2 模型的路径系数

采用Bootstrap 方法进一步检验坚毅中介效应的显著性。 抽取样数为2 000,结果显示:成长型思维→坚毅→学习投入的95%置信区间为[0.137,0.427],未包含0,间接效应值为0.22。由此验证了中介效应成立。

随着学界对坚毅研究的深入,近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坚毅的二维结构不能使坚毅在预测行为表现时发挥最大效用,坚持努力维度比持久兴趣维度能更好地预测行为表现,单独检测效果更好[28]。 有学者指出坚毅两个维度的作用和意义不同,建议把坚持努力和持久兴趣作为独立的两个部分来进行研究[29]。

因此,为深入分析坚毅的两个维度(坚持努力、持久兴趣)分别在成长型思维和学习投入之间的不同作用,以坚毅的两个观察变量作为模型的中介变量,再次构建成长型思维对学习投入的结构方程模型(如图3)。 结果显示,各项模拟指标总体良好(χ2/df=2.16,CFI =0.955,AGFI=0.917,GFI=0.943,RMSEA=0.056,IFI=0.955)。 进一步对路径系数分析发现(见表3),除成长型思维、持久兴趣对学习投入的直接路径系数不显著外(β=0.02,p>0.05;β=0.03,p>0.05),其余各路径系数均达到显著水平。 成长型思维显著正向预测坚持努力(β=0.39,p<0.001);成长型思维显著正向预测持久兴趣(β=0.29,p<0.001);坚持努力显著正向预测学习投入(β=0.57,p<0.001)。 这些结果表明,坚持努力在成长型思维和学习投入之间具有完全中介作用。

图3 坚持努力和持久兴趣的中介效应模型(标准化)

表3 模型的路径系数

通过Bootstrap 方法进一步检验坚持努力中介效应的显著性。 抽取样数为2 000,结果显示:成长型思维→坚持努力→学习投入的95%置信区间为[0.144,0.318],未包含0,间接效应值为0.22。 由此验证了中介效应成立。

(四)中介效应结构模型的性别差异群组分析

首先,分别检验了男生与女生的中介效应模型。 结果发现,男生模型各项拟合指标为χ2/df=1.53,CFI=0.956,GFI=0.956,RMSEA=0.054,IFI=0.957;女生模型各项拟合指标为χ2/df=1.63,CFI=0.955,GFI=0.919,RMSEA =0.058,IFI =0.956(见表4)。 两个模型均可接受,可进行跨组比较[30]。 在此基础上,采用结构方程模型中多群组比较的方法设定等值模型,各模型的拟合结果如表5 所示:模型M1 与M2 间Δχ2/df=16.29,模型M2 与M3 间Δχ2/df=29.46,模型M3 与M4 间Δχ2/df=1.64,且各模型两两间拟合指数差异ΔTLI<0.05,ΔCFI 均小于0.01(ΔTLI、ΔCFI 为两模型的TLI、CFI 差值所得),说明各等值模型成立。 这表示坚毅(坚持努力、持久兴趣)的中介模型在男生和女生中具有相同的意义和潜在结构,即中介效应具有跨性别的一致性。

表4 中介效应模型比较

表5 中介模型两组等值性拟合指标

其次,经过参数差异临界比率值的比较发现,成长型思维对坚持努力的影响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c.r.=-2.44,绝对值大于1.96,p<0.05。 成长型思维均显著正向预测男生和女生的坚持努力(男生:β=0.50,SE=0.10,p<0.001;女生:β=0.29,SE=0.06,p<0.01)。 成长型思维对持久兴趣的影响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c.r.=3.51,绝对值大于1.96,p<0.05。 成长型思维显著正向预测男生的持久兴趣(β=0.49,SE=0.11,p<0.001);成长型思维对女生的持久兴趣的预测不显著(β=0.06,SE=0.11,p>0.05)。 坚毅对学习投入的影响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c.r.=-3.08,绝对值大于1.96,p<0.05。 坚毅均显著正向预测男生和女生的学习投入(男生:β=0.38,SE=0.11,p<0.001;女生:β=0.72,SE=0.17,p<0.001)。

男生和女生的结构方程模型如图4 所示。 坚持努力在男生、女生的成长型思维和学习投入之间皆起到完全中介的作用。 进一步采用Bootstrap 法检验坚持努力中介效应的显著性。抽取样数为2 000,结果显示:95%置信区间均未包含0,中介效应值分别为0.19 和0.21(见表6)。由此验证了中介效应成立。

图4 男女生中介效应模型(注:括号内为女生)

表6 男女生模型中介效果检验

四、讨论

(一)各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

成长型思维、坚毅与学习投入之间皆存在显著的正相关,这与以往的研究结果相符[16,21]。即越是持成长型思维模式的学生,拥有越高的坚毅人格,学业表现更为投入。 成长型个体关注自我成长和进步,认可努力的价值和意义,不会因为任务难度的增加可能导致失败而轻易放弃。 而且越是成长型思维的个体,越注重自我成长,自我效能感越高[31],敢于接受挑战,不怕失败,在此过程磨砺了意志,提升了心理韧性,具有较高的坚毅人格。 而高水平的坚毅有助于促进学业发展,坚毅与情绪调节呈正相关[32],对学业压力和学业倦怠具有调节作用[17],可促使学生在面向学习挑战和困难任务时更加充满动力,减少消极学业情绪的产生,在学习活动中更加专注和投入。 坚持努力和持久兴趣是学习投入的助推剂,正是这种对目标的热情和执着努力促使学生在充满挑战性的学习任务中全身心地投入其中。 当个体被对象本身吸引时,在活动中会更加积极主动,表现出持久的热情和坚持力,激发更多的探索行为和内在动力。 再加上坚持努力通常会带来知识的累积和能力的提升,因此越是坚毅水平高的学生越愿意通过具有挑战性的任务促进自身进步,在此信念的支持下学生的学习投入度和参与度也得到提升[33]。

(二)坚毅及其维度的中介作用

第一,坚毅在成长型思维和学习投入关系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 坚毅作为一种人格特质,受到认知信念的影响。 成长型思维作为一种积极的思维模式,对坚毅品质的神经机制产生积极的影响[34]。 成长型个体所持有的内部积极信念促使个体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更加坚定和努力,更加富有激情,表现更加坚毅。 即便在遭遇挫折也不放弃,而是合理归因,付出更多努力和自我监控以克服困难。 成长型个体认为在挑战任务中解决分析问题的过程正是一种自我学习和自我超越的过程,更倾向通过挑战性的任务提升自己,在不断克服难关的过程中锻炼和磨砺了坚毅的人格。 因此,成长型思维对个体的坚毅人格养成具有积极作用。

坚毅作为一种积极的人格特质,是个体处于情境压力下的心理和行为保护因子,可减少不利因素的干扰,为学习投入创造了良好的心理条件。 坚毅对学习投入具有积极作用,高坚毅水平的学生具有更高的与学习相关的认知、情感和行为投入程度[16]。 坚毅和学习投入都有着对目标的执着和热情,都强调目标的重要性。 所以坚毅性越高,越不容易被逆境所困,积极调动更多的心理资源投入到学习活动中。 而坚毅性不足的同学易受负面情绪的困扰,耐挫力较低,难以维持高水平的投入。 由于坚毅个体愿意为实现目标付出努力,因此更可能将学习结果归因于内部努力,具备较高的内部动机,从而对学习活动产生较高的情感卷入,在行为投入上表现出更多的努力和坚持[35]。 而且,学生坚毅水平越高,克服困难获得成功的可能性越大,进而收到的支持反馈又增加了学习的动力,在学习活动中越是投入。 总之,坚毅作为一种积极的人格特质,能够充分发挥其优势作用,促进个体学业发展。

第二,通过坚持努力和持久兴趣的多重中介模型发现,仅坚持努力在成长型思维和学习投入之存在完全中介作用,说明成长型思维主要通过坚毅的持久努力特性对高中生的学习投入产生间接影响。 研究结果更加证实了先前研究中指出的坚毅的两个指标的不一致性,进一步验证了Credé 等在研究中提到的,坚毅的预测作用主要是坚持努力这一维度起作用[28]。 这不禁使人对坚毅的两个维度是否如实反映了坚毅这一概念产生疑问[36],因此有学者认为坚毅的持久兴趣维度的题目设置及区别效度上有待改良深化[37]。

持久兴趣在成长型思维和学习投入关系之间的中介效应不成立,尽管成长型思维显著预测持久兴趣,但持久兴趣对高中生学习投入的影响不显著。 从侧面反映了对于高中生而言,相比兴趣,持久性的努力在学习投入中起到的作用更重要。 梳理其背后原因:高中生面临繁重的学业压力,教育环境中的竞争和评价机制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学生的学习兴趣[38],然而面对竞争激烈的升学压力和应试教育体制,父母、教师的期待以及自身对未来前途的思量,又促使自己不得不在学习上保持上进和投入。 因此,相比兴趣,坚持努力对学习投入的作用和意义更大。

第三,对中介作用的性别差异研究发现,同样仅坚持努力的中介作用在男生和女生样本中均达到显著水平,且为完全中介。 就各路径的系数来看,男生组的成长型思维不仅能显著正向预测坚持努力,还能显著正向预测持久兴趣。 然而女生组的成长型思维仅对坚持努力具有正向预测作用,且预测力明显低于男生。 可见就智力和能力增长观上,男生似乎比女生表现得更加自信。 另外,受性别角色和社会文化期望影响,男性刚毅、坚强的形象更符合社会对男性形象的期待。 因此,男性一般独立、勇敢、大胆,追求成功的动机更强烈,而女生一般比较细腻、敏感、认真[39-40]。 所以,男生相信自己的能力可以通过努力得以提升时,更愿意挑战有难度的任务,在不断挑战的过程中努力探索和培养兴趣爱好,发展坚毅性。 但是,坚持努力对学习投入的预测作用,女生组明显高于男生组。 也就是说,虽然成长型思维对男生坚毅人格的影响更大,但是坚毅的坚持努力特性对女生学习投入的影响更大。 原因可能在于,女生心理发展较男生更为成熟,相对于男生天性好动、爱玩的特性,女生在学业上通常更加刻苦认真,付出更多的努力,在学习活动中持久性更强,专注度更高,学习状态更投入。 但总体而言,不管是男生还是女生,坚毅的坚持努力特性在成长型思维对学习投入的关系中均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五、教育启示

本研究从个体的积极心理品质出发,揭示了影响学习投入的内部因素以及作用机制,拓展了性格优势理论,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首先,唤醒对非认知因素的培养意识。 越来越多的研究已证明非认知因素比认知因素更能预测一个人的未来成就。 教育教学中,应当弱化智力至上的观念,重视学生人格、意志等非认知因素的发展,注重性格优势的挖掘和培养,充分发挥积极人格的优势作用。 诸多研究证明了成长型思维和坚毅在学生学业发展的可干预性及积极作用。 平时应当注意培养成长型思维模式,让学生明白大脑具有极强的可塑性而且是持续终身的,摒弃智力是天生固定的消极观念。 当学生一旦认为智力无法改变,往往在学习上感到无力和无助,遇到困难时,容易消极归因为智力和能力不足而放弃努力,尤其在高中生学业负担加重的情况下这种情况更为凸显。 在教育活动中要让学生相信且感受到坚持努力的积极作用,进而推动学业的参与热情和投入力度。 同时赋予学生自我探索发展的机会,学会在挑战性的任务中通过不断思考和解决问题来塑造大脑的机能和结构,提高认知水平。 并且肯定和赞扬学生努力的过程,及时给予建设性反馈,让学生总结过程中的经验、收获和不足,引导积极归因。 此外,要着重加强对女生成长型思维的训练,鼓励她们大胆探索自身兴趣爱好,提升自信感。

其次,提高学习投入可从塑造学生坚毅人格进行干预。 性格优势理论认为个体都有其独特的性格优势,要善于发挥性格优势的作用。 坚毅人格作为相对稳定和优秀的人格特质,具有“促进积极”的倾向。 可通过培养学生的坚毅人格来改善其在校的品行表现,充分发挥其性格优势的作用,促使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业情绪,深化对学习价值的认识,从而呈现出更多学习相关的行为、情感和认知卷入状态,进而促进学业提升。 学生的坚毅水平越高,心理弹性也就越强,身处高压困境时,通过自我调节努力保持积极心态,为学习投入提供了良好的心理条件。 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明确和关注长远学习目标,注重过程积累。 通过多样化、趣味性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的长久热情,通过布置相应的任务培养敢于挑战不言弃的精神。

本研究考察了坚毅在高中生成长型思维和学习投入关系之间的中介效应,并就坚毅的两个维度分别作了检验,进一步证实了坚持努力维度的效力大于持久兴趣维度,坚持努力在成长型思维和学习投入之间具有完全中介作用,且其中介作用在男生和女生样本中均达到显著水平。 因此,提升高中生学习投入,可考虑从培养学生的成长型思维和塑造坚毅人格,特别是训练努力的持久性等方面进行干预。

猜你喜欢

成长型学业个体
艰苦的学业
成长型思维模式如何在校园落地生根
音乐提升学生学业表现
树起学业担当之心
关注个体防护装备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用成长型思维助力孩子一生
成长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对经营绩效影响的实证检验
How Cats See the World
从金河水务看成长型企业内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