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红色文化旅游发展策略
2022-04-21杨子泉朱洪涛
□文/杨子泉 唐 辉 朱洪涛
(信阳学院土木工程学院 河南·信阳)
[提要] 红色文化旅游是新时期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载体。河南具有丰富的红色文化旅游资源,在新时期要实现红色文化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可从充分发挥好政府的主导作用,全方位、多维度挖掘红色文化精神内涵并赋予其时代性,将红色文化旅游与区域特色旅游紧密结合起来,运用现代信息技术逐步实现红色文化资源数字化等四个方面制定策略。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在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带领中国各族人民为民族独立、为建立新中国展开艰苦卓绝的奋斗中,逐步积淀出来的中国文化,蕴含着丰富的中国革命精神和厚重的中国历史文化。红色文化旅游具有相应的独特性,游客通过游览,感悟革命精神,参加红色旅游项目,既能放松身心,也能传承红色文化时代精神。本文分析河南红色文化旅游资源分布特征,从不同侧面分析制约新时期河南红色文化旅游发展的因素,从而探讨红色文化旅游发展策略。
一、河南红色文化旅游资源分布概况
迄今,河南全省红色资源主要由名人故里或旧居、革命历史事件旧址、纪念馆三类组成,已有649 处被确认了县级及以上文物保护单位,其中有52.2%(339 处)的红色资源开发建成红色旅游景区,具有代表性的景点如表1 所示。(表1)
表1 河南省具有代表性的红色文化旅游景点一览表
河南红色文化旅游资源分布呈现出“南北两片、中间一线”的特点,南北两片分别是河南省的信阳、安阳,中间一线是洛阳、郑州、开封、商丘。
二、河南红色文化旅游发展制约因素分析
(一)红色文化旅游定位不够恰当。红色文化旅游与其他形式的旅游存在较大的区别,通过革命遗迹、红色故事、红色歌曲等载体向游客传递红色文化精神,促进人们提升精神境界,有助于构建和谐社会。因此,红色文化旅游在兼顾经济效益的同时,更应倾向于社会效益。河南省红色文化旅游资源较为分散,一部分在革命老区,地处偏远,红色文化旅游资源的保护、开发、建设等方面资金压力较大,其资金主要来源于游客门票、游客参与体验项目收费、餐饮服务,营业收入基本与景区运营成本持平,这样无形中使得一些红色文化旅游景区将经济效益摆到了首要位置,对红色文化资源蕴含的育人元素开发深度不够,开发的旅游项目不足以吸引游客,从而达不到通过感悟红色文化精神荡涤内心世界的育人目的。
(二)红色文化精神挖掘深度不够。红色文化精神主要指通过革命遗迹、人物、故事、文艺作品等反映出来的一种文化认同,如大别山精神、红旗渠精神。红色文化精神所蕴含的热爱祖国、艰苦奋斗、团结友爱、无私奉献、理想信念坚定等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相一致。红色文化精神内涵应随着时代的发展而被赋予新的时代意义,这样才能彰显出强大生命力和鲜活力。目前,依然存在对红色文化精神挖掘深度不够的现象,如红色文化精神中倡导的艰苦奋斗,在艰苦的岁月中,无数的有志之士依然坚守信念,为了理想克服难于想象的苦难,不懈奋斗。今天,中国经过70 多年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物质条件有了质的变化。红色文化旅游景区如果没有对以表达“艰苦奋斗”为主题的景观进行深入挖掘和表达,没有在当今的环境下阐释“艰苦奋斗”,只是简要地陈列或讲解,那么对游客的冲击力就会大幅度地减弱。
(三)开发的旅游项目单一,游客体验性不够。红色文化旅游景区应对景区内特色的、独有的红色资源进行全面地研究,弄清与其相关的名人、伟人,革命事迹的发生、经过、结果,对其折射的红色文化精神进行高度的概括和提炼,在此基础上开设特色旅游项目,形成相对独立的、完整的游览项目体系,多维度、多方位、立体地进行宣传,扩大红色文化旅游品牌效应,才能对游客产生吸引力。红色文化旅游项目多为瞻仰革命遗迹,常常是“静态展示”或者“静态展示+导游解说”,形式较为单一,游客往往在较短的时间内跟随导游介绍,跑马观花式地游览景区,不能留下深刻印象。游客参与式、体验式的项目较少,有些地区红色文化旅游还不能很好地与区域其他特色旅游形式结合起来,与游客心中期待存在一定差距,那么游客在下一次旅游时可能就不再选择红色文化旅游。
(四)红色文化旅游资源数字化程度不够。红色文化旅游资源数字化主要是指采用现代信息技术将红色文化资源中如革命遗迹、伟人故居等资源转化为数字模型,可以将这些数字模型与现代虚拟技术结合起来,可开发新的旅游项目。红色文化旅游景区基本都建有网站,但是部分红色文化旅游景区网站设立的栏目较少,多为景点、游览线路介绍,其中景点介绍多采用图片或者图片+简要文字说明的静态方式,网站内容缺乏对红色文化精神内涵方面的介绍,在浏览这些网站时难以获得红色文化景点所蕴含的时代精神内涵,同时还存在网站内容很长时间没有更新的问题。将景区特色红色文化景点拍摄成短视频放在网站上的很少,对游客的吸引力不足。
三、新时期河南红色文化旅游发展策略
(一)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组织有关机构对省内现有的红色文化旅游发展进行系统梳理,从区域红色资源优势、市场需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存在的问题等诸多方面做全面、细致的调查,制定发展规划。制定相应的配套政策,投入资金改善红色文化旅游景区及周边基础设施建设。一是提升红色文化旅游从事人员的职业素养。一方面可以委托相关单位对红色文化旅游从业人员进行培训;另一方面可以在高校旅游专业中开设红色旅游专业方向,开设红色文化旅游相关课程,培养能胜任红色文化旅游需求的人才。二是通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旨在营造自觉学习、传承红色文化的浓厚社会氛围。如,开展“传承红色基因”微型党课比赛,举办“唱红歌”比赛,在学校中开展以“学习、传承、弘扬红色文化”为主题的团日活动。三是将红色文化旅游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2020 年,新县红色文化旅游产业综合收入达到69.3 亿元,红色文化旅游成为革命老区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引擎。四是将发展红色文化旅游产业与建设新农村紧密结合起来。通过实施“百村传承·百村振兴”行动,把红色文化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与农村民生建设结合起来,将红色文化传承与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结合起来。目前,河南省已经建成25 个红色文化旅游村,在建设新农村的同时,有效地推动了当地红色文化旅游发展。
(二)深入挖掘红色文化资源蕴含的红色精神。红色文化旅游景区要对景区红色景观相关的红色故事进行深入加工,对事件经过加以整理、提炼出所要反映的红色文化精神。景区在建设中,其建筑模式、布局、材料、园艺、色彩等应与红色文化旅游资源从整体到局部,从局部到细节,要做到相得益彰、协调一致。红色文化管理部门可以成立相应机构,专门负责对发生在河南这边土地上的红色故事进行搜集。红色文化旅游景区可以将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凝练为专项课题,尤其是有关红色文化的理论问题,采用招投标的方式或者设立基金项目,红色文化研究机构、红色文化研究者投标或者申报项目,对红色文化的理论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为讲好红色故事做好理论研究,红色文化景区将其研究成果运用到景区的规划建设中。红色文化旅游景区可以委托影视公司将革命事迹改编为红色歌曲、电影、电视剧、歌剧等人们乐于接受的艺术作品,在景区长期进行演出,放在网站上醒目的位置,有助于全方位提升红色文化旅游形象,加快形成红色文化旅游品牌。
(三)红色文化旅游与区域特色旅游紧密结合起来。为了增加游客的游览获得感,近几年不少红色文化景区通过“红色+绿色”“红色+乡村”“红色+研学”“红色+科技”“红色+农业”等形式与当地的区域特色旅游结合起来,收到了很好的效益。如,在大别山革命老区——信阳在发展红色文化旅游时,将红色文化旅游与自然风光旅游景点南湾湖、鸡公山,信阳独特的“茶文化”,信阳具有豫南典型特色农家乐联合起来,形成区域优势,让游客在游览过程中,既可以瞻仰革命遗迹,传承红色精神,也可以观赏信阳独特的自然风光,放松身心。红色文化旅游景区可以尝试开展一些具有趣味性的、具有教育意义、氛围活泼、游客体验性强、参与度高、获得感好的活动,让游客在参与活动中,体味红色精神,感悟红色精神,使得红色精神入脑入心。
(四)逐步实现红色文化旅游资源的数字化。红色文化景区应使用现代网络信息技术进一步完善景区网站建设,丰富网站内容,对景区主要景点进行较为系统的介绍,尤为突出其红色精神。对红色文化景点建筑物、纪念物、革命遗迹等通过航空摄影、激光三维扫描等方式建立数字模型,既可以将数字模型与其他结合起来,开发新的旅游项目,也有利于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同时可以制成宣传影像资料。随着5G网络、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日渐成熟及广泛应用,以5G+的智慧新兴旅游得以实现。如,在安阳红旗渠精神VR 体验馆,将先辈们修建红旗渠的场景、故事情节通过虚拟技术建立为数字模型,让游客在游览时身临其境般的感受当年能够修成红旗渠实属不易,这种方式让游客耳目一新、印象深刻。目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已成常态化,在“五一”“十一”以及寒暑假红色文化旅游景区严格控制游客数量,致使一部分游客就不能如愿红色文化旅游实地游览;如果景区将景点以及红色故事数字化,并在其网站设立对应栏目,开展红色文化数字化旅游模块,游客就可以根据需要选择数字化的红色文化旅游项目。
综上所述,红色文化旅游已经成为人们旅游时的主要形式,游客在游览过程中潜移默化地传承红色文化精神,让红色文化精神融入到实际生活,有助于构建和谐社会。河南红色文化旅游发展面临定位不够恰当、红色精神挖掘深度不够、红色文化旅游项目单一、红色游资源数字化不足等问题。在新时期,河南红色文化旅游可从发挥好政府主导作用,全方位、多维度挖掘红色文化旅游资源蕴含的红色精神内涵并赋予其时代性,将红色文化旅游与区域特色旅游紧密结合起来,运用现代信息技术逐步实现红色文化资源数字化等几个方面出发,实现红色文化旅游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