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标背景下高中语文选修课程开发与实践探索
——以成都七中嘉祥外国语学校“语文与博物”课程为例

2022-04-21蒋昕宇

关键词:博物课程语文

蒋昕宇

(南开大学文学院,天津 300071;成都七中嘉祥外国语学校,四川 成都 610011)

一 “专题+学习任务群”的选修课程开发方案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新课标”)明确指出,选修课是高中语文课程的重要类型,是必修与选择性必修课程的延伸、拓展、深化和提高[1]。博物是人类感受、认识、利用自然的一种古老方式,相关语言文字材料也是语文教育的重要内容。在高中新课程实施的过程中,以博物为视角开展并统整学习任务群是建构语文课程、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一种有效方式[2]。基于此,成都七中嘉祥外国语学校多位语文学科教师自2018年秋季学期起面向全校学生共同开设了“语文与博物”选修课,该课程每周2 学时,以学年为一个教学周期,逾百余人次选课。该课程以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设定的18个学习任务群为依托,由任课教师根据教育教学现状和各自特长,自主设计学习任务,以专题教学的形式开展学习活动,具体设计如表1。

表1 “语文与博物”选修课程部分专题设计

续表1

高中语文新课标以学习任务群作为开展学习活动的基本形式,但这并非是将语文学习活动分解为互不联系的18 类,而是将语文学习总体任务变得具体化、具有可操作性。以上较为成熟的13个专题课程以生活中的博物学为线索,在专题内重组、统整多个任务群的学习内容与方式,开展丰富多样的语文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语文认知与运用能力[3]。

外延广泛、包罗万象是博物学的重要特点,但并不意味着在设计教学内容时作百科全书式的科学普及,高中语文课程并不适宜引向名物的考证[4]和生物学、地理学的解读[5],而要首先挖掘、选取学生熟悉的语文教材内容和日常生活中的语言素材,从博物学的新视角加以解读,较多关注学生思维视野的锻炼与提升。例如,在选修课上师生重读经典篇章《诗经·卫风·氓》,以探究“桑”与“淇水”意象文学意义为中心议题。具体的教学设计如表2 所示。

表2“《诗经》中的植物——《卫风·氓》重读”专题课程设计

纵览本堂课的教学过程,目的不在求得一个准确的答案,而是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思考角度。包罗万象的博物学知识在无预设的、对生活的真实叙述中自然流溢出来,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给予学生一次完整无预设的思维提升过程。

思维方式习得后,需要适当的理论提升推动认知的深化。这并不是要求高中生像研究者那样精熟文艺理论,而是在学生的认识达到一定程度时给予理论的支撑,实现认识的深化。如在开展《中英诗歌中的“西风”与“东风”》专题教学时,从中英诗歌文本出发,看到英国诗歌多用“西风”表现生机、活力与希望,而在中国诗歌中则是反向的“东风”。进一步探究到两国海陆分布与大气环流等自然地理因素差异后,引入孟德斯鸠、普列汉诺夫等人的地理环境决定论:“气候的影响是一切影响中最强有力的影响”[6]。地理环境的特性决定着生产力的发展,而生产力的发展则决定着经济关系以及随着经济关系之后的一切社会关系的发展[7]。

这些论述显然夸大了地理环境对文学创作的作用,因此引发学生质疑与思辨性的讨论,有助于学生形成面对名家的理论成果辩证取舍、不绝对盲从的应有态度。

二 立足语言本位创设真实生动的语文学习情境

新课标明确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祖国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8]。这就要求语文学习活动必须从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想象起步,实现对文学作品的个性化解读。本课程的目标也不是单纯走向名物的考证,而是从新视角发掘博物因素对文学经典建构的意义。《红楼梦》是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学习任务群的必读文学名著,在必修课程中学生主要从梳理情节、分析人物形象、环境描写等方面逐渐掌握长篇小说的阅读方法。在选修课程中重读该书,聚焦其中一个侧面进行专题研讨,将有助于学生的阅读走向深入。基于此,笔者在了解学生的阅读和探究兴趣之后,将《红楼梦》中的饮食描写作为学习研讨的素材,但并非要考证食物的做法和口味,而是探究饮食描写对人物塑造、情节发展、主题揭示的重要意义。如第四十一回《栊翠庵茶品梅花雪 恰红院劫遇母煌虫》中的情节:清高脱俗、纤尘不染的妙玉定要将刘姥姥用过的茶具扔掉,宝玉想着赠与刘姥姥。二人的对话充分体现了世家大族对生活品质的追求,也反映出妙玉追求近乎纯粹的洁净,侧面印证了妙玉“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的悲剧命运。在此,宝玉怜悯、关怀贫苦人的那颗“悯人之心”更显得别样可贵。同样是制作食物的过程,王熙凤给刘姥姥讲制作茄鲞的繁杂过程时那轻松的语调,显示了一个高高在上、不可一世的贾府掌权者的气势;而薛宝钗在给周瑞家的讲制作冷香丸时,那集天地四方之博大、乘日月四时之时机的“巧”也反映出宝钗的高冷和不易相处[9]。从饮食这个极近生活人情的话题窥视一部难以言说的古典小说,需要的是对语言文字的揣摩与品味,对用文字绘制的文学世界的想象和介入。

鲁洁先生曾言:“教育究其实质,是一种生命与生命的相互对接与交融,也是生命与生命之间的互相摄养,这种生命间的对接、交融、摄养,也是人的生命之本性。”[10]语文教育的本质亦在于从真实生活情境中启迪学生的生命意识。春季学期,学校开展了农业体验活动,在学生们亲自插秧、播种、收菜之后,本课程随即安排了《脚踏一方土——土地对中华民族的意义》的专题教学。师生共读了学生已学习过的古代农事诗歌,《诗经·周南·芣苢》每章仅变换一字的农人动作是如此的连贯而娴熟;王维《积雨辋川庄作》中的“秀句”是他亦仕亦隐人生选择的写照;孟浩然《过故人庄》是他真心实意地成为农人的率真情怀;白居易《观刈麦》对农人的悲悯,正是新乐府诗“补察时政,泄导人情”社会功用的表现;苏轼《新城道中》令人陶醉的农家春耕图也是他诗意人生的理想图画。现代文学中的土地则多了一份对民族兴亡的忧思与挚爱,端木蕻良《土地的誓言》、艾青《我爱这土地》则是每一个中国人的由衷呐喊。而电视剧《最美的青春》中,塞罕坝林场建立和发展初期第一批知青艰辛奋斗时,主人公冯程对大家深情歌颂的诗歌片段则被赋予了时代新内涵。学生在真实体验过“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传统农业生活后感叹,“脱了鞋袜,双脚真切地踏在坚实的土地上,就好像生了根一样,内心变得坚毅了很多。”当他们再次回到教室,回味这些诗文作品后,“更加亲近、理解了古人的生命忧乐,更体会了文学直面生活、直指人心的巨大力量。”课程结束时,教师推荐学生阅读费孝通的《乡土中国》,看社会学家如何从“土”字入手,“研究中国文化模式怎样从中国农业与农村生活中产生出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一直是语文教育的重要内容,但教育效果却不尽如人意。那是因为“爱并不是抽象的情感,而是具体表现。在空洞的说教中,学生的情感找不到落地发芽的土壤,而只能虚无地展开想象。”[11]实地体验性的德育活动是真实情境中的切身感受,再由语言文字为媒介的传统文化加以深化,家国之情、生命之爱便油然兴起、生机勃勃。

三 助推学生语文学习角色的多重建构

当下的学生正处于一个更为多样、活跃的语文学习语境中。博物学所倡导的对自然万物的体认与关爱,与高中语文选修课相结合后实现了语言文字和生活世界的有效互动。良好的教学效果,究其实质,源自课程从三种向度建构了学生的多重身份。

第一,发掘地方博物资源,让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体验者和设计者。具有博物情怀的优秀文艺作品汗牛充栋,但是能否让学生读后有所触动甚至产生创作冲动,关键在于作品和某地、某校、某班、某些具有相同人生经验、兴趣爱好学生的关联程度。博物学知识和理念具有很强的地方性,选取身边的博物写作范例更有利于学生接受与创造。四川省作协现任主席阿来,曾长期生活在四川藏区,有着自然写作与科学普及的丰富创作经历,近几十年则多方面关注成都及周边的生态与社会变化,写下了很多深受欢迎的作品。因此,本课程以“阿来的博物情怀”为活动主题,师生共读《空山》《成都物候记》与《山珍三部》,从书中熟悉的环境与民俗入手,了解阿来的文学创作和科普文写作活动。阿来曾说:“文学太文学,科普太科普,科普不是文学,成了说明书,自然没有办法传播开来;文学太求词语华丽而忽视了严谨,自然也行之不远。”他的博物写作正试图融二者之长,打通文体分类。亲历地方进行细腻的描绘,文人情怀与科学精神兼备,探索人地关系与自然变化正是阿来博物写作的独特性和价值[12]。

成都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古蜀遗址、三国故事、诗圣足迹、东坡魅力随处可见,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素材都可以被充分利用,创设真实而亲切的语文学习情境。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开展了融合文学阅读与博物实践的活动。如《追寻诗圣的脚步——杜甫成都活动地图》的学习专题,就从细读杜甫的成都诗歌开始,在地图和现实情境中还原并建构起了杜甫的生活场景。杜甫笔下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以独特的方式被确认和建构,诗圣热爱生活、关心民情的精神品格也变得真切可感。

第二,从具体情境出发,培育传统文化的认知与传承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博大精深的丰富内涵,在有限的专题教学中需要教师萃取其中精华,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活环境作研讨探究。如电视剧《琅琊榜》中,主人公梅长苏用玉蝉为信物,请来大儒周玄清助力朝堂论理,奠定梅长苏地位的情节,可抽绎、延展出对古代玉文化的探讨。《西游记》开篇的猴王出世,《红楼梦》开头的青梗峰下遗石入世一游,甚至反映农民起义的《水浒传》开篇都和玉相关——伏魔殿的大青石板被掀开,放出了天罡地煞星,引发了后续的连环故事。古典四大名著有三部的开头都以玉为引子,可见古人对玉的喜爱。返璞归真、怀瑾握瑜、切磋琢磨、玉树临风等成语更可见古人高尚的情感追求。阅读廖文豪所著的《汉字树》系列丛书,学习运用树形图梳理和“玉”相关的汉字和词汇,能使学生深入认知“比德于玉”的传统,努力让自己也成为温润、沉静的人。

热播剧《长安十二时辰》的片名包含着古代计时法的知识,古代刻漏以百二十为度贯穿古人生活的一日,古诗夜间听漏声的描绘,多是官员寓直或思妇孤单时无聊寂寞的情感写照,是度日如年的烦躁。而“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的感慨,就是韶光易逝、时不我待的忧思。孟子“斧斤以时入山林”的理想和日出、食时、隅中等十二时辰的别称,可见古人适时而为、适逢其时的生活理想状态。有此认知基础后,再引导学生从班级、宿舍、家庭、学校中选取具有最佳意义的场景,用镜头和文字加以记录,成为寄寓个人审美理想的专属“十二时辰”。

第三,通过教师的引导和指引,促使学生成为个人成长的探究者。在每节课上,教师都会提出一些供学生深入思考的话题,希望同学们以小论文写作或博物创作的方式加以探究,取得成果。在初次调查学生选题时,多数同学选择了“诗文中的动植物意象”这类他们相对熟悉、资料较多的话题。当教师提出全面搜集、分类统计意象使用情况的要求时,不少同学便“知难而退”,从更为广阔的博物学世界中寻求探索主题,并根据教师提出的相应指导要求,形成了如表3 所示的代表性学习成果。

表3 “语文与博物”选修课程代表性学习成果

如此,学生从单纯的“多识鸟兽草木之名”的知识体认、诗文意象与情感的标签化对应阶段,逐步深化了语文学习的内涵。“诗文意象”和“生命感悟”类成果,则立足重读和细读,设身处地去感受文学作品所展现的生命情怀。“博物影视”则引导学生做有文化的有心人,从影视剧镜头中捕捉历史文化信息。“时事品析”和“成长反思”的目标聚焦于理性认识文化现象和形成应有的价值选择。

学生的个人博物生活档案《我与兰》,记录了与兰花的不解之缘:居住的“春兰路”街道、小时候把花坛里的植物都叫“兰花”、爱吃的川菜“兰草肚丝”、爷爷养的君子兰、阅读胡适《兰花草》的感悟、心情不好就听雅尼的With An Orchid……颇得梁实秋《雅舍小品》之神韵。有同学关注了流行全社会的“拜锦鲤”现象,考察了人类“物”的崇拜史,全面理性看待了“杨超越现象”,最后发出“幸运交给锦鲤,努力成就自己”的呼喊。一位自小精熟《周易》的同学,在静心阅读了原著和哲学史论著后,在《世界洋流与〈周易〉中的“生气”》一文中不再将世间万物全部统摄于“易”之下,逐渐认识到《周易》只是古人认识和理解世界的一种解释话语,不应被神化或妖魔化。

很多同学在学完一年的课程后,开始关注人文素养、科学精神与人的全面发展。达·芬奇的物理学探索与雕塑、绘画造诣的相辅相成;木心的诗书画艺术汇通;林徽因古建筑研究与小说创作的融会贯通;梁思成文艺素养对古建筑研究的影响;竺可桢打通气象学、历史学、地理学、生物学的边界,开创物候学研究的新气象,对教育前沿理论探索与中国实践助益良多;李四光不仅对新中国地质学作出了开创性贡献,还谱写了中国最早的一首小提琴曲……这些全面发展的伟人大家也逐渐成了同学们的偶像,大家坚定地认为:理科生需要人文素养。

“以博物为载,观语文之彩”是一位同学的论文题目,文中说道:“十多年语文学习的最大收获不是背诵诗文的数量和应试技巧的提升,而是发现语言文字中有广博的生命和生活世界,前人记录咏叹的场景会在不经意间重现于眼前。当我们用‘博物’的眼光留心关注这些东西时,黑白的铅字便有了斑斓的色彩。我们也就像苏轼那样‘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百年来,语文教学的“低效”论不绝于耳,究其本源在于语文与学生生活的疏离[13]。博物学所倡导的是一种拥抱大千世界的生动姿态,这正与语文教育的生命本质高度契合。立足语言文字本位的博物选修课程从真实生动的学习生活情境出发,通过创新专题研讨与探究的实践方式,促进学生语文学习主体身份的多重建构,是颇有价值与效果的语文教学新方式。

猜你喜欢

博物课程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课程思政在专业基础课程中的实施
《管理学原理》课程中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改革
课程思政在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博物馆奇妙页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Forbidden Money
安吉博物志最美不过长知识
《最美最美的博物书》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