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急诊护理风险中与护士相关的因素及防范措施

2022-04-21卢秋文

医学前沿 2022年4期
关键词:急诊护理护理风险防范措施

卢秋文

摘要:护理风险指的是病患在被护理的时候有可能出现的危险事件的统称,一般通过护理纠纷和病患投诉直接体现。急诊科是医院诸多工作的第一线,所面临的病患的病情都十分危急且瞬息万变,急诊科的工作任务相对于其他科室而言要重得多,表现出明显的应急性且风险性极高,护士是急诊科进行护理的主要执行者,因此也是造成护理风险最主要的因素。本文针对急诊护理风险当中护士相关的因素展开分析,并针对性的设计了行之有效的防范措施。

关键词:急诊护理;护理风险;防范措施

1 因护士产生护理风险的主要因素

1.1 未树立正确的法制观念,不能对自身形成有效保护

随着最新《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颁布,让医务人员拥有了能够进行有效的自我保护的武器,但与此同时也使医务人员的执业风险显著提升,特别是对护理工作的要求更加严格了,护理文书变成了法律层面上的有力证据。急诊科的医务工作者在抢救病患的过程中会用到很多口头医嘱,大部分急诊记录都是在诊疗结束后才补上的,这就说明未能正确意识到医疗文件的重要性,没有按照规定对护理文书予以记录,未能在第一时间记录关键病情,致使无法在产生医患纠纷的时候对自己形成保护作用,演变为潜在的风险因素。

1.2 服务意识有待提升,责任心和同情心不强

护理属于一种具有服务性质的行业,造成一些护士无法对自己的工作产生认同感,服务意识有待提升,尤其是当急诊科的病患出现病危情况,病患及其家属均会产生恐慌感,倘若护士的责任心与同情心不强,为病患提供地服务不够热心和耐心,无法对病患及其家属提出的问题予以细致的解答,无法做到换位思考,往往造成病患产生不安全感,致使其家属对医院产生不满。

1.3护士未储备专业而扎实的理论知识,操作技能不够娴熟

由于医院建立了相对完善的网络急救网络,再加上病患就医期望越来越高,急诊科的工作越发紧张、繁重和复杂,因此对护士的各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为急诊科护士的工作具有一定的特殊性,目前急诊科的护士普遍年龄较小,没有积累丰富的护理经验,专业理论知识有待完善,护理技术有待加强。急诊科的病患病情瞬息万变,倘若护士在观察病患的时候不够细致,无法准确把握病情致使病患病情加重,抑或是在救治病患的时候操作不当,对医疗设备的使用不当均会造成医疗事故出现,拖延抢救时间,使病患的生命安全受到威胁,引发医患纠纷。

1.4未与病患建立良好的沟通,没有履行好风险告知义务

急诊科的病患的病情常常具有一定的危急性与难预料性,作为急诊科的医务人员不光要负责在急诊科对病人予以救治还要根据病患的情况及时进行转移接受检查或办理住院,这一过程当中,倘若其中某个环节出现了纰漏抑或是在病患病情发生变化的时候予以不恰当的护理就会对病患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的威胁。倘若无法合病患及其建立良好的沟通,没有把操作过程中的风险在第一时间告知病患及其家属,和病患提前商量好,那么如果出现意外必定会造成医患纠纷。

1.5各规章制度未得到有效落实,操作过程不符合规程

在临床上护士的绝大多数操作都是否独立进行的倘若急诊科的各项规章制度不能得到有效的落实,或者操作过程不能和相关规程想复合,则一定会给病患带来严重的后果,威胁到病患的生命安全。

1.6护士自身的生理因素和心理因素

急诊科的护士由于长时间处于紧张的工作氛围中,所面对的病患素质存在差异,病情也比较危急,总是害怕会遭到来自病患家属的暴力对待,同时,当病患患有严重穿病的情况下会非常担心自己被传染,所以心理方面极度紧张,再加上常年需要值晚班导致生物钟严重紊乱,这都给急诊科护士生理方面和心理方面造成了压力,难免会使护理质量受到影响。

2 防范措施

2.1注重对护士的护理风险教育,增强法治意识

按期将护士组织起来开展医疗法律的相关培训,让医护人员了解法规的变动情况,清晰的掌握护士与病患有合法权益,及时检讨自身在工作时出现的违规或违法行为,准确鉴别风险,提升预见风险的能力,便于能够采取有效且具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做好防范工作。

2.2 培养护士人员的道德素养,提升职业道德水平。通过有关的思想教育活动,使护士人员具有敬业和慎独的精神,以及良好的作风和态度。坚持“病人第一,質量第一,服务第一”的思想理念,强化护士人员的时间观念,五分钟之内就必须对重病患者进行接诊和治疗,让绿色通道保持开放状态,让患者能够在检查、治疗或者抢救等多个环节进行衔接。对其服务的观念进行转变,避免因服务态度问题而引发的纠纷。

2.3提升护士与患者之间的交流水平,实施相应的制度,在医疗和护理的过程中,充分尊重患者,培养与不同性格和层级的患者进行交流的能力,利用与患者之间在情感上的沟通,获得患者的信任,让患者能够积极主动的配合医疗工作。尤其针对病情的变化比较快的患者。这就需要医护人员按照患者文化水平的不同,使用家属及患者本人能够理解的、通俗易懂的话语来落实相关的告知制度,对患者及其家属尽可能的提前说明治疗时可能会出现的意外、解决的方法、以及一些注意事项等,让患者提前做好思想上的准备,承担其风险,进而减少护士人员与患者间可能出现的矛盾。

2.4 大力培训专业技能,定期开展护士培训活动,终身学习,不断提升医护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平,掌握新理念、新知识和新技术,开展“三基”的培训项目,以定期考核、查房护理、晨会提问等多种方式,锻炼护士人员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与此同时,规范人工呼吸、洗胃、吸氧以及吸痰、胸外按压等多种救护措施的动作,让每一个人都掌握使用除颤仪、心电图机、呼吸机以及心肺复苏机等仪器。进一步提高医疗能够和技术水平,从根本上减少相关医疗事故。

2.5完善急诊的管理体系。护理相关的工作规范就是护理规章制度,也是保障护理水平的基本要求。必须落实相关制度,对护士的行为进行约束。急诊科最重要的就是管理安全制度、隔离消毒制度、抢救制度、分级护理制度、查对以及交接班的制度等,这些制度必须得到落实。除此之外,也需要制订和完善交接班之前的自查制度、危重患者的管理制度以及抢救药品的专人管理制度等。便于发现潜在问题,及时进行解决。完善重要的急诊和抢救的流程,使其规范化。同时,提前制订应急的预备方案,防患于未然。

综上所述,护理有关的工作和职业其实都有着一定的风险。护理出现风险的状况非常常见,这就要求护士人员必须提高防范意识,增强自身的责任心,提高专业技能水平,将技术护理与心理护理进行结合,预防发生护理事故。

参考文献:

[1]冯梅.急诊科护理风险影响因素及防范措施研究[J].饮食保健,2019,(4):148.

[2]刘黎.急诊科护理风险影响因素及防范措施研究[J].养生保健指南,2019,(5):136.

[3]赵铭育.急诊护理过程中风险因素分析及防范措施探讨[J].养生保健指南,2019,(3):104.

[4]周芳秋.急诊科护理风险影响因素及防范措施研究[J].心理医生,2018,(30):185.

猜你喜欢

急诊护理护理风险防范措施
夏季开空调,怎样才能不生病?做好这些防范措施很重要
心脑血管内科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探究
舒适护理模式在小儿急性哮喘急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神经外科护士的护理风险及防范对策
骨科护理风险因素分析及管理对策
论综合性ICU的护理风险与防控
循环内科常见护理风险分析及对策
主动脉夹层患者应用急诊护理临床效果分析
老年急腹症患者就诊特点和急诊护理干预
综合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救治过程中的护理效果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