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适合的教育背景下小学音乐课堂学生个性化培养的方法分析

2022-04-21邹琼香

中学生报·教育教学研究 2022年11期
关键词:个性化教学有效方法小学音乐

邹琼香

【摘要】在适合的教育背景下,培养小学生音樂素养、艺术素养和自我管理的主要方式就是构建音乐个性化课堂,促使学生个性化发展。笔者通过有效的解读教材、设定合理的教学目标,从培养学生个性化发展的意义、方法策略等切入来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突出学生个性化的自我管理,提高学生的音乐能力和水平。

【关键词】适合教育;小学音乐;个性化教学;有效方法

“教育规划纲要”提出“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为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对于学生的个体化发展要求来说具有重要意义。由于成长环境、教养方式等外界因素的不同,使得小学生的个性存在一定的差异。当下的音乐教学现状,大多教师过于强调理论知识,以及乐器演奏的技巧等,对于基于学生差异的个性化培养缺乏重视。在这种情况下,会造成小学生缺乏学习音乐的兴趣,从而降低课堂效率,当然也没有办法培养学生的音乐创造思维。当前适合的教育和新课改背景下,研究小学音乐教学对学生个性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音乐课堂教学应当转变教学思维,以个性化教学为主,保证每一个学生都能够拥有正确的审美观和自我管理能力,从而提高个人综合艺术修养。

一、小学音乐课堂学生个性化培养的意义

个性化的音乐课堂,是能够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在教学中,教师只是起到指导作用,以学生自我管理为最终目标,教师的教学不再是强迫性的,而是依靠学生的自觉性,使音乐课堂更加生动,用多样化、趣味性的方法代替硬性规则制度,能够使课堂管理达到更高的水平。个性化的课堂管理具有创新性,与音乐课堂的教学内容相匹配,能够提高课堂教学的管理效果。教师也可以通过使用个性化管理方式,使音乐课堂充满个性,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对学生的音乐素质的培养,有着重要作用。在小学音乐课堂中,教师合理使用个性化的管理方式,开拓个性化的课堂,对于教学的改革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核心素养的要求下,还能促进学生的素质教育顺利完成。

二、小学音乐课堂培养学生个性化的方法策略

(一)从教学内容着手,不断进行打磨研究

对小学音乐个性化课程进行内容创新,不仅能够体现学校的音乐特色,还对个性化教学的改革具有推动作用。但是在教学内容的创新环境下,教师对教材内容的拓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个性化音乐课程的过程设计,需采用层层递进的方式,将内容分成若干个板块,在保证课程进度的同时,有目的开展教学。教师需对教学内容进行不断地研磨,对小学的音乐个性化教学,进行不断地调整。音乐课程的调整过程,教师与学生互相配合,互相发展。教师设计的教学内容,不一定能直接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要教师不断调整、补充教学内容,以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作为参照,遵循音乐教学的核心规律。对于音乐个性化教学内容的选择,将影响课堂开展的效果。在课堂教学方式的选择上,应该侧重于学生的兴趣爱好,教师可以设置多个备选内容,在其中选择最合适的音乐资料,作为课堂内容进行教学。

例如,在讲授四年级下册第五课“五彩缤纷的音色世界”时,教师可以首先从技能方面切入,让学生选择乐器,乐器的类型不作强制要求,为学生提供适合的乐器教学内容,使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乐器演奏技巧。教师也可以借助网络,为学生展示带有民风民俗的音乐资源,增加学生的文化意识。音乐教材体现了不同地区的特色,但并不是体现全部的地域风格。教师转变教学观念,要重视在音乐教学内容中,对不同地区的音乐进行渗透,不应该只局限于单纯的歌曲教学,应该加以文化、风土习俗的渗透。

(二)增强学生自我意识,教师选择合理教学方式

教师可以设置比拼竞争制度,促使学生进行自我管理。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自我管理意识较为薄弱,性格比较活泼,所以音乐课堂的秩序很难维持。不能够一味地尊重学生的个性,放纵过于自由的学习氛围,造成过于杂乱的课堂秩序,使学生不能够真正掌握音乐知识。但如果教师使用强硬的手段,给予学生一定的惩罚,强迫学生遵守制度,也只是起到一段时间的效果,从长远来看,效果并不明显,还会导致小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形成恶性循环,影响小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这时,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的好胜心,制定互相比拼竞争的制度,学生之间相互促进,形成自我管理的自觉性,使良好的个性化音乐课堂得以有效进行。

例如,在讲授四年级下册第二课“多彩的乡音”时,先进行歌剧《图兰朵》片段的播放,能够提高课堂的氛围,不过如果教师掌控不当也可能导致课堂纪律失去控制。所以在观看前,教师可以先设置要求,让学生在规定的人数内自行分组,并选出每组的组长。在课程结束后,对每一小组的课堂学习情况和表现进行打分,并且公布名次。根据小组成员能否遵守课堂秩序,进行小组打分,前五名的小组成员可以获得相应的奖励。小学生都渴望得到老师的肯定,并且希望能够表现自己,在这种制度下,不仅能够满足小学生的心理需要,使学生能够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也能够维持课堂纪律,提高学生在音乐课堂上的学习效率。

总而言之,个性化教学不仅仅是放放音乐让学生听听而已,在小学的音乐课堂中,个性化的教学需要具有创新性、开放性、多样性等方式。教师在音乐课堂的实践活动中,采取合理有效的教学方式,充分重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营造个性化的音乐课堂环境,不断促进学生音乐素质发展。小学音乐课程个性化的探索,对教师和学生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对于教师而言,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音乐素养和教学能力,正确看待个性化教学的价值,等待与学生进行沟通,尊重小学生的音乐体验,选择更加多样化的音乐教学模式,从而形成个性化课堂教学特色。对于学生而言,自身必须勇于认知自己的特点,不断融入到音乐课程中,不断培养自己正确的审美观和自我管理能力,提高个人综合艺术修养,从而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本文系“适合的教育背景下小学音乐课堂个性化研究”(课题编号:NSJYKYZ2021085)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姜宝君.小学音乐个性化教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8

[2]杨慧.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个性化管理[1]教学与管理,2018(14):47-49

[3]曹文慧.浅析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个性化设计[1]教书育人,2017(25):64.

[4]阚莉莉.在音乐教学中不断滋养学生的个性[1]北方音乐,2016,36(17):118.

[5]刘仰勋.互联网+教育背景下,微课在跳高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2020.

[6]黄梦妮.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小学“教非所学”音乐教师专业素养提升策略探究[J].2020.

猜你喜欢

个性化教学有效方法小学音乐
高中体育特长生培养策略研究
浅谈儿童音乐教育方法
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
创新高中语文教学模式,实施才情个性化教学
开启学生智慧,构建快乐课堂
如何走出小学音乐教学的困境
网络环境下的商务英语课程资源库的建设研究
增强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究
素质教育背景下音乐欣赏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无人驾驶智能车障碍检测方法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