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后疫情时代幼儿园生命教育的实践策略

2022-04-21刘敏

家教世界·现代幼教 2022年3期
关键词:生死观生命疫情

刘敏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强调,“要使幼儿在快乐的童年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要求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重视健康领域,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关注幼儿的身心健康。健康是生命教育的出发点,生命教育应渗透于幼儿教育的全过程中。

一、生命教育的起源与发展

生命教育最初的目的是让孩子建立起科学的生死观,进而发展为对生命全过程的感知教育。将“教育”贯穿于“生命”的始终,从幼儿阶段开始培养乐观的生活态度和积极的价值取向,关系到孩子一生的发展。

在欧美国家,生命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生死观,释放压力,愉快地面对生活。在日本与澳洲,生命教育倡导尊重生命、尊重他人的道德准则。在我国,台湾地区的生命教育强调人在自然环境及社会交往中发挥的积极作用;香港地区则宣扬生理与心理的和谐发展。

二、后疫情时代生命教育的新内容与意义

突如其来的全球新冠疫情对每个人的生命安全都构成了巨大威胁,同时也涌现出众多的抗疫英雄。疫情虽已基本稳定,但带来的挑战从未消失,做好个人防控,防止疫情反弹将会成为常态,这也对幼儿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除了做好常规防疫监测与预防之外,幼儿的生命教育内容也有了进一步的扩充:养成戴口罩、勤洗手的生活习惯;树立幼儿自我保护的生命安全意识;培养遵守秩序,服从管理的社会意识;正确理解生死观,了解抗疫英雄的生命价值等等。

三、后疫情时代幼儿园生命教育的实践策略

(一)构建连贯完整的生命教育园本课程并不断更新

幼儿园阶段的生命教育虽受到了重视,但目前仍未有明确的指导规范及活动课程,这也造成了许多教师对于生命教育内容虽有所了解,但并不能贯穿到教学活动中去。部分教师对于生命教育的范围理解存在偏差,往往仅将视野放在身体健康教育和安全教育上,而忽视了对科学生死观、生命价值等方面的熏陶。《早期教育》刊登的“我和蛋的课程故事”的课程,教师带领幼儿全程参与小鸡的孵化过程,活动中孩子们通过感知、操作、体验,真切感受到生命的奇妙和珍贵,在获得知识的同时他们也逐渐懂得了热爱、尊重和保护每一个生命。类似的生命教育课程应不断完善、更新。

生命教育还可以从社会热点话题中汲取新的养料,在与五大领域融合的基础上不断完成动态发展的自我更新。在后疫情时代的背景下,全民抗疫的精神、积极的志愿者与勇敢的医护人员、个人防护的生活习惯以及遵守防疫要求等都可以成为生命教育的好素材。

幼儿教育要符合孩子的年龄特点,不同年龄段的孩子身心发展特征与认知能力决定了生命教育的园本课程应形成连贯的、螺旋上升的体系。例如,小班应侧重于了解生命的概念,学会爱护自然、珍惜生命;中班应侧重于体会生命的过程,对生命的诞生和终结有基本概念,初步形成科学的生死观,学会保护自己、关心他人;大班应侧重于感悟生命的价值,弘扬积极的人生观,学会热爱生活、探索世界。在教学活动中,应紧扣“生命”与“安全”两条主线,激发孩子的主动性,尊重个体需要,以实现生命教育的目标。

(二)注重自然体验互动过程,将“随机教育”融入生活

生命来源于自然,大自然是最好的老师。对于自然角、饲养角的观察及出游的过程,可以使幼儿更加直观地获得对生命的理解与感悟。鼓励幼儿自主性探索与求知,抓住“随机教育”的契机,善于把握教学过程和生活中出现的随机事件并及时解答疑问。

教育活动中,小班可侧重于观察动植物的外形及活动,发现不同的生命需要不同的环境;把动植物拟人化,引导幼儿意识到生命与自然环境需要人的呵护等。植物应尽量选择贴近生活的经济作物,教育活动可与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卫生习惯相结合。中班可侧重于观察动植物的变化,如植物的萌芽、花落状态、小动物的出生等,了解动植物与人类的关系;让幼儿参与到养殖、饲育的全过程中,并进行分工与合作。动植物应尽量选择具有一定生长特殊性的,强调人对自然的影响,感悟父母的养育之恩,社会各职业的分工及付出。大班可侧重于对植物的食用、药用价值的了解,观察比较不同的养殖方式,发现动植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弘扬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可选用具有药用价值的中草药等进行讲解,了解英雄、伟人的事迹,珍惜生命,学会感恩,热爱生活。

(三)引导幼儿阅读绘本和观看影视作品,建立正确的生命意识

绘本可通过符合幼儿认知水平的直观图像,化抽象的教育理念为具体的图文表达,在生命教育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生死观念的教育往往会受到传统刻板认识的阻碍,而绘本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途径。绘本《妮妮的蒜苗》让孩子感受到生命成长的过程,从而想要探索更多的未知世界。《喂,小蚂蚁》这个故事,以小孩和蚂蚁分别阐述自己的心声为主线,教孩子们敬畏生命、爱护生命,学会换位思考。

选择影视剧作品时,应避免出现暴力和易引起错误模仿的元素。幼儿在家庭中可能会接触到虚构、夸张、超现实的影视信息,教师要帮助孩子区分现实与虚拟世界,强调现实生活中生命的可贵。辨别信息真伪,区分虚拟与现实也应纳入生命教育的范围内。

(四)开展角色扮演等游戏活动,尊重幼儿的自我表达

角色扮演等游戏作为生活的情境映射,深受孩子们的喜爱。了解生命个体在社会中发挥的作用及正确面对社会关系也是生命教育的主题之一。

在表演活动中,根据幼儿的表达能力,选择适龄的剧本。小班适宜进行儿歌童谣等表演活动,倡导孩子对动植物进行模仿,体会到生命的珍贵。“小兔子乖乖,把门儿开开……”等深入人心的歌谣里蕴含着生命安全教育的道理。中班宜进行绘本剧、童话剧的表演,如“小蝌蚪找妈妈”等经典章节,体验自然与生命的全过程。如扮演医生和病人,让幼儿了解到生、老、病、死的自然过程和养成良好习惯的重要性。大班可进行舞台剧的表演并鼓励孩子自主制作道具,浅析“生命循环”的概念。在教学过程中可融入社会的热点话题,选择正能量的人物形象进行扮演,如在疫情期间的钟南山院士、张文宏医生等。引导孩子将表演获得的感悟带出幼儿园,如指导孩子们绘制爱心卡片并赠送给防疫工作者,挖掘社会资源进行生命价值的教育。

(五)家园共育,为幼儿创造潜移默化的生命教育环境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紧密的家园沟通是开展生命教育的必要条件。幼儿园应帮助家长理解生命教育的意义,提高家长的有效参与度,携手家庭与社区,努力为幼儿创造生命教育环境。

教师引导家长开展家庭种植,让孩子感知阳光、空气、水和植物,感受生命的萌动;鼓励家长多带孩子出游,走进自然、感受自然;幼儿园定期举办亲子活动,鼓励家长全程参与,渗透生命教育理念,积极促进家长间的互动,通过沙龙的形式分享生命教育。例如,我园家长中有驰援武汉的医务工作者,抗疫一线真实经历的讲述感染了其他家长,也加強了他们对于生命教育的重视。还可以通过家园共研课题、家委会观点分享等方式进一步做好家园共育,及时获得孩子的表现、反馈并调整教育教学内容和形式。

疫情是全人类面对的挑战,却也可以成为普及生命教育的契机。要始终以幼儿为中心,正确认识社会热点问题在幼儿生命教育中的反映。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生命教育可以更好地将幼儿与社会联系起来,同时影响教师与家长,成为可持续发展的、对社会有贡献的终身教育。

猜你喜欢

生死观生命疫情
战疫情
Dancing for theDead
话语杂糅中的生死观建构——“生前契约”语类分析
抗疫情 显担当
疫情中的我
这是用生命在玩自拍啊
可遇不可求的“生命三角”
我国医学院校生死观教育的困境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