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思政教育工作中工匠精神的渗透与运用

2022-04-21黄开东

快乐学习报·教师周刊 2022年10期
关键词:工匠精神渗透老师

黄开东

摘要:思政教育是中职“立德树人”教育的重要内容,它将塑造人格,培育学生优良道德作为目标,让每一位中职生都能够成为社会栋梁之才。近些年来,随着教育深化改革,不断地涌现新的教育思想,其中“工匠精神”是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的民族精神,也是鼓舞全国人民勇敢前进的强大精神动力。而这一思想和中职育人目标相契合,渗透在思政教育体系中,能够焕发教学活力,更好地发展学生的职业素养,为其适应社会奠定良好基础。因此,中职思政教育工作要深刻认识工匠精神,以此为方向丰富教育内容,深化实践教学活动,通过直接和间接引导模式,让这一精神理念深入学生认知,体现在学生学习行为上,真正地实现“立德树人”教育目标。

关键词:中职思政教育;工匠精神;渗透;老师;学生

“弘扬劳动精神与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这一理念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被提出。可见,工匠精神得到国家领导人重视,也成为新时代育人精神追求。中职院校以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为主,而“中国制造”的战略任务和行业发展中,“工匠精神”是重要竞争力,是每一位技能型人才必备的思想理念。因此,中职思政教育工作中需要全方位渗透和运用工匠精神,依靠理论解读和实践领悟的途径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以期学生能够在理解基础上,能够在今后的工作中发扬工匠精神。本文以此为主题,分析工匠精神在中职思政教育中的渗透意义以及渗透过程中面临的挑战,相应提出实践运用策略。

一、中职思政教育工作中工匠精神的渗透价值

(一)工匠精神的内涵

工匠精神是在专业领域追求完美、严格的思想追求,它强调精益求精、精雕细琢,表达对职业的敬畏之心。其中工匠精神包含的关键词是“一丝不苟”、“淡泊名利”、“专注敬业”以及“精益求精”。一丝不苟是指在完成作品和工作中,细致认真,全身心地投入,没有任何敷衍态度;专注敬业是在自身的领域投入精力,以热爱之情兢兢业业,将喜欢的工作作为毕生追求;而淡泊名利是指安心投入工作,享受成果,不为名利所动;精益求精是对作品和工作任务有高标准要求,细心雕琢,以达到完美效果,并且在实现高超水平的同时还兼备不断超越自身的信念。对于中职思政教育工作来说,工匠精神的内涵具有引导性与可行性,它可以塑造学生的职业态度,为今后学生适应社会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二)工匠精神的渗透价值

中职思政教育是以塑造学生正确价值观、培育优良品德为主的重要教学活动,通过传递丰富的精神文化思想,提高学生的认知程度,让他们构建积极的处事态度和职业思想,为更好地适应职场和社会生活奠定良好基础。作为意识形态和精益求精的做事态度,工匠精神显然是不可缺少的思政教育内容。首先,它是一种正确价值取向,它符合我国的主流政治观念和思想道路。让学生理解这一观念,可以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职业发展思维,产生自我激励和约束效果,由此在发展的领域形成钻研和专注精神,主动提升技术操作能力,让自身拥有良好竞争力;其次,工匠精神可以丰富中职思政教育内容,提高这一教学活动的吸引力,更好地落实育人目标。一直以来,思政教育内容单调、形式枯燥,很多学生对思政课程缺乏参与欲望,由此降低了教学效果。而工匠精神的渗透,为这一教育活动注入了新鲜活力,通过丰富形式展现工匠精神内涵,并指导学生实践的过程可以凝聚他们的注意力,让其充分理解思政课程的魅力。

二、中职思政教育工作渗透工匠精神面临的挑战

(一)中职思政教育创新不足

工匠精神尽管是时代发展的重要精神追求,也深受国家领导人重视,成为当前中职思政教育所关注的培育理念。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工匠精神的培育目标并不明确,尚未制定完善的实践教学计划,在课程中仅仅讲述理论内涵,并没有匹配与工匠精神相契合的实践训练活动,即使学生懂得工匠精神含义,如若无法将其践行,很难让自身在今后的职业发展中有所受益。此外,在新的教育环境下,中职思政教育缺乏创新性,并没有就工匠精神的培育设计创新的教学形式,以致这一教学课程缺乏吸引力和感染力,实际的育人效果大打折扣[1]。

(二)工匠精神没有得到深刻理解

工匠精神有着丰富的价值思想和精神追求,如若从价值层面来说,它是至善和至精的高度融合,在实践层面,它则是创新和创业的深度整合,在心理方面,则强调心态和心性的融合。对工匠精神的理解,将决定它在中职思政教育工作中所发挥的培育价值。然而,中职教育重心在技能的指导,思政教育本身缺乏足够重视力度,工匠精神尽管是重要的职业精神追求,但并没有得到全面理解,使其在思政教育中只能片面化存在。同时,培育过程中缺乏落实工匠精神的实践课程,即使学生懂得工匠精神的含义,也无法将其转化为外在的行为,从而降低了工匠精神在中职思政教育工作中的渗透价值。

(三)中职学生主观能动性差

传统的思政教育模式多以理论为主,枯燥乏味的说教内容较多,使学生存在抵触心理,对于这一课程体系缺乏积极性。同时,中职生在日常学习中对自我没有严格要求的意识,接收新思想的主观能动性薄弱,遇到困难,很容易出现退缩行为。这些学习上的不良反应,使得工匠精神这一理念在中职思政教育渗透中无法发挥实际育人效果,当学生无法习得相关知识,很难在行为上主动践行工匠精神[2]。从当前的教学状况来看,很多中职生并不清楚工匠精神这一概念,理解模糊,部分学生则认为在未来职业发展中仅仅掌握相应技术即可,道德文化素质并没有实际意义,无法让自身受益。所以,学生的学习认知成为中职思政教育在渗透工匠精神过程中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

三、中职思政教育工作中工匠精神的运用策略

(一)理解工匠精神,并渗透在思政教育全过程

工匠精神属于职业认知思想,其作用外在的行为表现。那么将这一理念渗透在思政教育中,教师首先要有详细理解,建构培育系统,进而与思政教育过程整合,选择每一环节渗透的方式和内容,对学生形成规模化和深刻性的影响力。课程标准中指出,中职生思政教育的内容要包括职业道德与法治、心理健康和职业生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课程,同时强调在课程中渗透工匠精神[3]。因此,教师要从基本理论着手,从原有的课程中提取与工匠精神相关的内容,并进行深入讲解,使学生能够对工匠精神的内涵有准确认知。要注意的是,作为一种职业认知,最终要转化为学生个人的职业追求和发展理念,教师不能仅仅将其局限在理论知识讲解层面。需要将它与学生的个人发展联系,让他们明确工匠精神的价值意义,从而有意识地开始培养高尚职业操守[4]。另外,对于工匠精神的渗透,要选择实际案例进行强化。即思政教育过程中,调取一些优秀毕业生在工匠精神方面的经典事例,以榜样的影响力增强指導效果,触动学生的情感,使其深刻感悟工匠精神对个人发展的意义,从而转变职业态度和价值观念,形成奋斗的动力。

(二)熏染工匠精神,注重中职思政校园文化建设

中职思政教育工作对工匠精神的运用需要拓宽路径,除了在课堂中深入表现,还需要从校园文化着手,潜移默化中引导学生认识工匠精神。比如,思政教师可以将“工匠精神”作为主题,组织学生开展宣传教育活动,讲述大国工匠事迹、观看大国工匠纪录片,或者邀请相关专家开展实训指导活动,让工匠精神能够在各个教育活动中有所体现[5]。另外,学校可以组织弘扬工匠精神的征文活动、文艺比赛,启发学生主动去了解工匠精神,在思想上加深理解。更重要的是,思政教育对工匠精神的运用需要上升至实践层面,即通过校企合作文化对学生的职业品德进行深入熏染,让其真切体会一线生产活动的要求和规程,明确企业严格的用人制度,从而主动学习工匠精神,塑造正确的价值理念。

(三)实践与创新结合,提升中职思政育人效果

工匠精神在中职思政教育工作中的渗透,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塑造优良的职业品质,能够在个人发展中体现工匠精神。因此,思政教育需要在理论讲解的基础上组织实践活动,并不断地创新教学模式,以与时俱进的理念提升中职育人效果。一方面,教师要通过多个角度让学生了解工匠精神在行业中的实际表现以及获取的成就,进而组织学生实地参观,感受工匠精神在各行各业的运行状况,体会现实生活中这一理念的存在形态,以形成具象认知;另一方面,锻炼学生的工匠精神,结合实际情况组织练习活动,让学生尝试将这种职业精神转化为个人的实践行为,从行动中感受精益求精带来的精神魅力[6]。

近些年來,各行各业对岗位人才有了更高标准的要求,除了技能技术,还需要人员具备优良的职业精神和道德品质。对于中职教育来说,技能型人才是核心培养目标,但同时思政教育是必不可少的内容。职业发展中,一些中职生面临被辞退的困境,而这往往不是技能原因,更多是职业道德素质差所导致的结果。所以,中职思政教育需要明确学生的现实发展要求,以创新培育理念来塑造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使其具备大国工匠的价值观念,懂得敬业精神,并在岗位中精益求精、守正创新,以形成核心竞争力[7]。教师可以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力量开展思政教育工作,收集与工匠精神相关的媒体视频,通过更生动有力的方式来加强渗透效果。比如指导学生观看纪录片《大国工匠》,认识当代工匠对精湛工艺的追求,心生敬佩之心,并主动学习他们的职业精神理念,在未来更好地指导个人的发展方向。

结语

工匠精神在中职思政教育工作的渗透具有现实意义,作为正确的职业价值取向,它能够为学生提供积极的职业精神追求,在学习中建立专注和求精的信念,以为今后的职业发展奠定良好基础。同时,运用工匠精神的过程,有利于丰富中职思政教育内容,落实立德树人的培育目标。但目前中职思政教育对工匠精神的渗透存在多种问题,认知缺乏深刻性,学生主动性不足,加之片面化的提及,很难让学生对工匠精神有系统性理解和深刻感悟,更无法让其从中受益。所以,中职思政教育需要创新改革,深入解读工匠精神内涵,并与思政课程整合,全方位进行渗透。同时,结合校园文化的熏染力量和多种实践活动来实施思政培育工作,得以让学生积淀工匠涵养和深厚的职业品质。

参考文献:

[1]范莉.“互联网+”时代中职思政教育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品位·经典,2022(01):130-131+141.

[2]汪书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新时代社会主义接班人——中职思政教育与传统文化融合的实践探索[J].现代职业教育,2021(34):10-11.

[3]李爱玲.新时代中职思政教育问题与创新策略研究[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21(15):43-44.

[4]岳莹.工匠精神培养与中职思政教育的有效融合研究[J].黄河.黄土.黄种人,2021(13):58-59.

[5]邹筠.工匠精神融入具有“三基色”文化特质的思政课程的路径研究[J].市场论坛,2021(05):86-89.

[6]冯宪军,阮传伟,何荣杰.优秀传统文化如何融入中职思政课教学[J].文教资料,2021(12):77-78.

[7]陈燕飞,刘海燕.工匠精神与中职思政教育的融合[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21(04):165-166.

项目编号:2020年度广西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GXZZJG2020B271)+《县域中职学校“圆梦班”学生德育“五方联动、全程帮扶”模式的建构与实践》。

猜你喜欢

工匠精神渗透老师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德日“工匠精神”,中国怎么学
政府官员也需要“工匠精神”
老师,节日快乐!
老师的见面礼
六·一放假么
在印度佛教大会感受日本“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