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岩性粗骨料对大流态混凝土抗压强度影响

2022-04-20卢京宇贺鑫鑫

铁道建筑技术 2022年3期
关键词:辉绿岩片麻岩石灰岩

郭 宏 卢京宇 贺鑫鑫

(1.山西铧兴工程检测有限公司 山西太原 030012;2.北京建筑大学 北京 100044)

1 引言

混凝土是使用最为频繁的建筑材料,其强度大小取决于以下两点:一是水泥石自身的强度,二是粗骨料与水泥石之间的粘结强度。而对于高强度等级混凝土的强度,除了以上两点,还有粗骨料强度自身大小的因素[1-3]。粗骨料在混凝土的作用主要包括:填充作用、构架支撑作用、控制收缩作用,其在混凝土体积中的比例约为50%~70%[4]。现有研究资料反映,最初的认知,混凝土结构主体是由骨料与水泥石粘结构成,而包含粗、细骨料在内的所有骨料都属于惰性材料,只是在混凝土中物理性堆积,起填充作用而不参与任何反应。但事实上,通过不断研究,发现粗骨料在混凝土中的填充作用并不像表面上那么简单,其自身的强度、颗粒形状及吸水率等性能不仅会影响新拌混凝土的性能[5],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混凝土两方面的性能,即耐久性能和力学性能[6-8]。

混凝土所用粗骨料的母岩强度,国内现行国家及行业标准、规范都做了明确规定,如 TB 10424—2018中要求:岩石的母岩抗压值与混凝土力学抗压值之比大于等于150%[9];JTG/T 3650—2020要求:岩石母岩力学抗压值与混凝土强度等级之比,C60及以上不小于200%,其余不小于150%[10]。对于普通混凝土如C50以下所用粗骨料,一般的天然岩石都满足标准、规范要求的加工条件。在配制高强度等级高性能混凝土时,特别是C80以上强度等级的混凝土,需要选择强度更高的天然岩石作为粗骨料[11]。

由于施工条件的限制,泵送混凝土被广泛地应用于实际工程中,而对大流态混凝土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在高强且大流态混凝土中,混凝土的力学抗压值是否决定于骨料的抗压强度还有待研究。

本文将探讨不同强度粗骨料对大流态混凝土力学抗压值的影响规律。

2 原材料性能

水泥:采用P.O 42.5水泥,具体性能指标见表1。

表1 水泥技术指标

粉煤灰、矿渣粉、硅灰性能指标如表2所示。

表2 粉煤灰、矿粉、硅灰性能指标

粗骨料:采用辉绿岩(产地:山西)、玄武岩(产地:山西)、片麻岩(产地:河北)、石灰岩(产地:河北)加工而成的粗骨料,性能指标如表3所示,通过对粗骨料进行分级筛余,并按照累计筛余量进行配制,使得各种粗骨料的级配大致相同;SEM观察不同岩性粗骨料的表观结构,扫描电镜照片如图1所示。

表3 不同岩性粗骨料性能指标

图1 扫描电镜放大粗骨料表观织构

细骨料:天然河砂(产地:山西斗罗),筛分结果(Ⅱ区中砂),其他指标:细度模数(2.40),空隙率(36.4%),堆积密度(1 740 kg/m3),表观密度(2 660 kg/m3),含泥量(1.7%)。

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产地(山西荣河),减水率(26.7%)。

试验用水:饮用水。

图1显示,辉绿岩、玄武岩、石灰岩三种粗骨料表面凹凸不平、比表面积较大,凹凸不平的表面可以增大粘结面积,增大啮合作用,改善骨料与水泥浆体界面过渡区的粘接强度,但是,比表面积的增大可能会降低新拌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动性。片麻岩呈现片状纹理,表面粗糙。

3 试验结果及分析

通过聚羧酸减水剂适应性试验,由不同比例的水泥、粉煤灰、矿粉和硅灰组成胶凝材料[12]。

为研究分析粗骨料对不同强度等级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趋势,在四个大流态强度等级混凝土中,使用辉绿岩、玄武岩、片麻岩及石灰岩四种粗骨料,通过正交设计,形成十六个混凝土配合比,具体数值见表4。

表4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参数kg/m3

根据表4配合比参数指标,制备混凝土试件,按试验设计需要养护至 7 d、14 d、28 d、56 d,然后进行立方体力学抗压检测,根据试验结果分析粗骨料对混凝土立方体力学抗压值的影响。

3.1 C30混凝土

表4中C30强度等级的混凝土7 d、14 d、28 d、56 d不同龄期的力学抗压值如图2所示。

图2 C30混凝土力学抗压

由图2可知,前期,混凝土力学抗压值增速较快的为石灰岩,可达38.1%;石灰岩、片麻岩、辉绿岩、玄武岩粗骨料混凝土28 d力学抗压算数平均值分别为 42.3 MPa、41.5 MPa、40.4 MPa、39.6 MPa。力学抗压值数据趋势验证既有研究成果,即玄武岩、辉绿岩低于片麻岩、石灰岩。

由于石灰岩中含有的钙成分较多,相对于其他岩性粗骨料,一定程度上促进生成Ca(OH)2晶体及C-S-H凝胶,致使7~14 d龄期混凝土内部结构更加致密,从而提高了力学抗压值。实验表明片麻岩、石灰岩粗骨料力学抗压值低于玄武岩、辉绿岩粗骨料,但56 d龄期时混凝土力学抗压值反而较高,分析原因,无论片麻岩、石灰岩粗骨料的力学抗压值还是弹性模量,均与硬化水泥浆体对应值接近,因此对混凝土的力学抗压值的提升略有帮助。此外,石灰岩混凝土力学抗压值略高于片麻岩混凝土,主要是因其表观织构多有凹凸,不但增加了粘结面积,而且增大了机械咬合。

3.2 C50混凝土

表4中C50强度等级的混凝土7 d、14 d、28 d、56 d不同龄期的力学抗压值随龄期的变化如图3所示。

图3 C50混凝土力学抗压

由图3可以看出,28 d前四种粗骨料混凝土力学抗压值发展趋势大致相同,早期混凝土力学抗压值,片麻岩、石灰岩低于辉绿岩、玄武岩;7~14 d,混凝土力学抗压值增幅较快的为石灰岩,其次为辉绿岩、玄武岩,石灰岩可达20.5%;14~28 d,凝土力学抗压值增幅较快的为辉绿岩、玄武岩,而片麻岩、石灰岩则有所减缓;56 d时,四种粗骨料混凝土的力学抗压值则较为接近。

石灰岩、片麻岩的吸水率高于辉绿岩、玄武岩,因吸收更多的拌合水,从而减缓了水化反应速度,影响了混凝土早期力学抗压值,而辉绿岩、玄武岩则水化反应相对充分,有利于早期力学抗压值的增长;在混凝土养护后期,由于辉绿岩、玄武岩粗骨料在混凝土拌制过程中,吸收的水分较少,加之早期消耗,不能维持持续水化,致使增幅减缓甚至停止增长,相反,由于石灰岩、片麻岩吸收了较多拌合用水,后期释放反而有利于混凝土水化持续反应,因此力学抗压值持续增长,56 d后不同岩性粗骨料混凝土趋于接近。

3.3 C70混凝土

表4中C70强度等级的混凝土7 d、14 d、28 d、56 d不同龄期时力学抗压值随龄期的变化如图4所示。

图4 C70混凝土力学抗压

由图4可知,不同岩性粗骨料混凝土7 d时的力学抗压值,石灰岩、片麻岩偏低;统计整个养护期混凝土的力学抗压值增幅,7~14 d,石灰岩、片麻岩略高于岩辉绿、玄武岩,分别达23.1%和24.0%;14~28 d,石灰岩、片麻岩有所减缓,略低于另外两种岩石;28~56 d,所有岩性均有减缓趋势。此外,整个养护龄期内,片麻岩混凝土的力学抗压值均低于其他岩性混凝土。

C70强度等级混凝土配合比,由于水胶比降到0.31,在水化早期,辉绿岩、玄武岩的力学抗压值与水泥硬化力学值较为接近,在力值作用时,两者之间的应力分布相对均匀,产生的形变相对一致、差异较小,有利于混凝土力学抗压;石灰岩与片麻岩粗骨料与另外两种相比,吸水率较大,可能对用水量及外加剂等产生一定的吸附作用,减缓了水泥水化、加大了胶体收缩,从而在粗骨料与胶体界面产生裂缝,进一步影响混凝土的力学抗压值,使之低于辉绿岩、玄武岩。

3.4 C90混凝土

按表4配制C90强度等级混凝土配合比时,如果仅采用P.O42.5水泥是非常困难的,为确保其力学抗压值达到设计目标,除了通过选择较低的水胶比和较大的胶凝材料用量,还需选择活性更强的硅灰来实现,因此要确保水泥早期水化有充足的水分,为此还需要通过改变养护方式,以减少混凝土试件表面水分的散失。具体做法是制作混凝土试件后立即带模养护24~48 h,然后拆模进行标准养护,按实验设计龄期,进行力学性能检测。7 d、14 d、28 d、56 d不同龄期各组混凝土力学抗压值随龄期的变化规律如图5所示。

图5 C90混凝土力学抗压

由图5可知,混凝土的力学抗压值统计结果为:7~14 d,石灰岩相对于其他岩性混凝土发展最快;14~28 d,玄武岩、辉绿岩的增幅相对于另两种岩石较快;28 d时,四种岩性混凝土平均力学抗压值从小到大依次为片麻岩、石灰岩、玄武岩、辉绿岩,力学抗压值均达到90 MPa以上,均值为102.2 MPa,与均值最大差值为4.6 MPa,力学抗压值分别为:97.6 MPa、102.9 MPa、103.8 MPa、104.5 MPa。

另外,石灰岩混凝土在7~14 d内,不仅增幅最大而且力学抗压值相对较高。分析原因,可能如前文所述是由于石灰岩中含有较多的钙质成分,一定程度上有利于Ca(OH)2晶体和C-S-H凝胶填充物的生成,减少了空隙,改善了混凝土内部结构,使之更致密,从而提高混凝土的力学值。在14 d时,不同岩性混凝土的力学抗压值相差10 MPa左右,介于90~97 MPa之间,石灰岩混凝土的力学抗压值相对较高的原因,可能是石灰岩粗骨料与硬化浆体在受到应力作用时形变较为一致,承受应力能力更强,宏观上,是两者更趋向于一个整体决定的。14~28 d内,混凝土力学抗压值增速变化趋势为玄武岩、辉绿岩略大于石灰岩,玄武岩、辉绿岩含有较多的硅质成分,在水泥水化过程中,可以提供充足的硅,水化生成凝胶体填充物较多,从而提高混凝土力学抗压值。

4 结论

本文探讨了4种岩性粗骨料对混凝土力学抗压值的影响和变化规律,结论如下:

(1)在配制C30强度等级较低的混凝土配合比时,从统计数据看,石灰岩粗骨料混凝土力学抗压值不仅在7~14 d内增幅最快,且在7~56 d各龄期阶段均相对较高。

(2)在配制中等强度等级C50混凝土配合比时,混凝土力学抗压值统计数据反映,7~14 d内,石灰岩增幅最快,可达20.5%;28 d时,四种岩性粗骨料混凝土增幅基本接近,相对于辉绿岩、玄武岩,另两种岩石,尤其是石灰岩有所减缓。

(3)在配制较高强度等级C70混凝土配合比,进行28 d时力学抗压值检测时,辉绿岩与玄武岩基本相同,均高于石灰岩,而片麻岩最小。

(4)在配制高强度等级C90混凝土配合比,进行28 d力学检测时,不同岩性粗骨料混凝土力学抗压值由小到大:片麻岩<石灰岩<玄武岩<辉绿岩;但混凝土力学检测数据统计结果也显示玄武岩低于石灰岩,可能因为玄武岩母岩较坚硬,在加工成粗骨料过程中内部出现细微裂缝所致的缘故。

猜你喜欢

辉绿岩片麻岩石灰岩
辽宁红透山铜锌矿床含矿岩系地球化学特征及找矿指示
某石灰岩矿区岩溶涌水治理处理方法
水泥企业石灰岩矿山采矿权纠纷解决思路
SN 地区辉绿岩下弱信号宽方位采集与成像
阜平辉绿岩饰面石材矿废石利用简析
Dyeing a “Blue Lagoon”black
柴北缘牦牛山地区辉绿岩体锆石U-Pb年龄及地质意义
石灰岩
密怀隆起
顺北区块辉绿岩侵入体钻井液技术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