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顶卸压开采巷道矿压分布特征研究
2022-04-20冯烜
冯 烜
(山西省地质矿产研究院, 山西 太原 030001)
近年来,切顶卸压沿空留巷无煤柱开采技术以其回采率高得到了广泛的应用[1-3]. 沿空留巷在经历本工作面采前、采后及下一工作面超前强烈采动,留巷顶板离层量大且破碎难以形成承载结构,致使沿空留巷顶板变形破坏严重甚至发生冒顶垮落事故,严重影响工作面安全生产[4]. 顶板一旦破坏失稳将直接导致沿空留巷失败,因此,为保障沿空留巷段巷道的安全稳定,学者们对其矿压显现特征进行了大量研究。武精科等[5]针对深井沿空留巷顶板提出了“多支护结构”控制系统。赵萌烨等[6]研究表明,无煤柱切顶留巷巷道矿压随工作面的临近而逐渐增大,采动过程中靠近采空区侧的巷道矿压显现程度更为剧烈,表现出明显的非对称性特征。巷道矿压显现的主要过程集中在快速变形阶段,需加强对巷道围岩的控制。迟宝锁等[7]采用现场实测的研究方法,对留巷及留巷复用期间的支护结构受力和顶板变形特征进行了研究;留巷期间巷道变形与切顶护帮支架压力演化过程可分为初始稳定期、剧烈变形期、缓慢过渡期、压实稳定期4个阶段。然而,由于切顶卸压沿空留巷服务期间顶板变形破坏影响因素多、控制难度大、突发性冒顶危险性系数高,对于此类巷道仍需要根据矿井具体情况进行矿压分布特征研究,为沿空留巷巷道施工与支护设计提供指导。
1 工程概况
某矿煤层平均厚2.6 m,属稳定可采煤层,1306工作面标高978~964 m,工作面倾向长460 m,走向长200 m,工作面倾角2°~6°,采用长壁式采煤方法,垮落法管理顶板。煤层基本顶为灰岩,直接赋存在煤层上方,厚8.9~16.36 m;直接底为泥岩,厚1.8 m. 工作面综合柱状图见图1.
图1 工作面综合柱状图
工作面采用切顶卸压无煤柱开采技术,设计沿空留巷360 m(图2). 该技术取消巷旁煤柱或充填体(岩柱)的存在,充分利用采空区上方顶板岩石的碎胀特性充填采空区,转移巷道顶板上方的应力集中。为保障沿空留巷安全可靠,需研究其矿压显现特征,为巷道施工及支护设计提供指导。
图2 1306工作面平面图
2 切顶卸压开采施工工艺
对于切顶卸压开采工艺,当工作面形成后,巷内及采空侧采用恒阻大变形锚索进行支护,恒阻锚索支护完成后,超前工作面一定距离施工聚能爆破钻孔,并进行双向聚能拉伸爆破,在采空区侧顶板形成预裂切缝面,通过双向聚能拉张爆破,形成“切顶短臂梁结构”,切断采空区顶板与沿空巷道顶板的应力传递路径,消除采动应力对沿空巷道顶板的影响;待工作面煤层回采后,及时紧贴爆破切顶线布置单体支柱和工字钢(或U型钢)进行挡矸支护,巷内采用高强度支架或密集单体支柱进行支护;此时采空区顶板在自重及矿山压力作用下,沿切缝面自动垮落形成巷帮,而回采巷道顶板在支护作用下得以保留;待顶板充分垮落压实后,逐步回撤巷内临时支护,并对垮落形成的巷帮进行喷浆处理,用以密闭采空区。技术原理见图3.
图3 切顶卸压开采技术原理图
3 切顶卸压巷道矿压特征分析
3.1 锚索受力特征分析
根据现场施工及工作面推进情况,共布置10个锚索应力计,相邻应力计间距为50 m,布置方式见图4,1#—4#测点位于卸压区,分布范围170 m,5#—10#测点位于卸压区,范围达270 m,其中3#和6#锚索应力值随工作面推进位置变化曲线见图5.
对于3#锚索,其初始预紧力约为275 kN,超前工作面锚索所受应力平稳,超前影响不明显。受超前支撑压力的影响,滞后工作面0~60 m锚索压力变化明显,表明在此范围内顶板发生折断运动,在滞后约10 m处,锚索压力最高约为325 kN,随后急剧降低,在滞后40 m处最小,约为122 kN,随着滞后距离的增加,锚索压力逐渐增加,滞后距离达100 m时趋于稳定。对于6#锚索,压力变化趋势与3#锚索相近,初始预紧力约为260 kN,滞后工作面0~40 m锚索压力变化明显,锚索压力最大约为310 kN,最小约为140 kN,滞后距离达90 m后趋于稳定。
监测结果表明,随着工作面推进,受顶板覆岩周期断裂冒落的影响,在滞后工作面0~40 m变化显著,可达310~325 kN,此时恒阻器作用明显,巷道变形发展趋于平稳后,预紧力快速降低,最低可达122~140 kN. 在恒阻器保护作用下,锚索在工作面超前位置发挥吸能作用,恒阻锚索变形卸压效果显著。
3.2 顶板离层变化特征分析
为研究顶板离层变化特征,在顶板适宜位置布设10个顶板离层监测站,每个监测站布置深部与浅部两个监测点,深部距顶板10 m,浅部距顶板4 m,其中2#与6#离层仪监测结果见图6.
图6 顶板离层监测变化曲线图
基于切顶卸压区的2#离层仪监测结果,超前工作面顶板完好,基本没有发生明显离层;随着滞后工作面距离的增加,离层呈“S”型曲线发展,滞后工作面0~90 m离层显著,随后离层发展趋于稳定,深部顶板离层程度高于浅部,深部最大离层量达159 mm,浅部最大离层量达138 mm;对于未卸压区的6#离层仪监测情况,整体变化趋势与2#离层仪监测结果相近,不同之处在于,主要离层发展位于滞后工作面0~120 m,深部最大离层量为155 mm,浅部最大离层量为78 mm,二者相差较大。
监测结果表明,受采动压力影响,卸压区内顶板离层发展较均匀,能够快速断裂冒落充填采空区,未卸压区顶板离层主要以深部断裂冒落为主,离层影响范围更大。
4 巷道围岩变形特征
4.1 巷道顶底板变形特征
为分析沿空留巷内巷道顶底板位移变化情况,采取十字监测法进行布点监测,每20 m布置一组测点,布设方式见图7.
图7 十字测点测量方法图
不同测点的监测结果见图8. 从图8可以看出,不同测点顶底板位移量不同,对于卸压区内的2#测点,顶底板最大位移达295 mm,顶板下沉量最高达235 mm,底鼓量达60 mm;对于未卸压区内的6#测点,顶底板最大位移为380 mm,顶板下沉量最高为250 mm,底鼓量为130 mm. 卸压区的变形发展位于滞后工作面120 m范围内,巷道顶底板变形发展速率较大,矿压显现显著;未卸压区的变形发展位于滞后工作面160 m范围内,影响范围及变形量均大于卸压区,顶板下沉过程中在滞后工作面120 m位置出现短暂的停滞现象,随后快速发展。
图8 巷道顶底板位移变化曲线图
4.2 巷道两帮变形特征
沿空留巷内巷道两帮位移变化监测结果见图9. 巷道两帮位移呈现波动增长趋势,变形发展主要取决于煤帮侧的位移变化。对于卸压区内的2#测点,两帮变形影响范围约为180 m,最大位移量达26 mm,切缝处的位移主要为负增长,滞后工作面130 m后平稳发展;在滞后工作面80~120 m,煤帮侧帮鼓速率增加,矿压显现显著。对于未卸压区内的6#测点,变形影响范围约为170 m,两帮最大位移达57 mm,在滞后工作面60~100 m,煤帮侧帮鼓严重,矿压集中显现,矿压显现部位也要超前于卸压区,进一步体现了切顶卸压的作用。
图9 巷道两帮位移变化曲线图
5 结 论
1) 通过对切顶卸压巷道矿压特征分析,受采动压力影响,顶板离层呈“S”型曲线发展,卸压区内顶板离层发展较均匀,能够快速断裂冒落充填采空区,未卸压区顶板离层主要以深部断裂冒落为主,离层影响范围更大。
2) 通过对随工作面推进矿压特征分析,工作面滞后20~100 m,煤壁侧应力与顶板累计沉降值显著增加,此阶段顶板岩梁运动剧烈,需要加强支护;滞后工作面100~160 m,应力与累计沉降值变化趋于平稳,所发生的轻微变形主要受高应力作用影响。
3) 通过对巷道围岩变形特征分析,卸压区巷道顶底板变形发展速率较大,矿压显现显著,未卸压区的变形发展影响范围及变形量均大于卸压区,矿压显现部位也要超前于卸压区;巷道两帮位移呈现波动增长趋势,变形发展主要取决于煤帮侧的位移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