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学习活动观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探究
——以Unit 5 My Uncle Jules为例

2022-04-20

英语教师 2022年2期
关键词:语篇细节文本

陈 洁

引言

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对语篇理解的活动设计直接影响学生的语篇理解程度、思维发展水平和语言学习成效。如今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主要问题是文本解读浅层、教学步骤混乱、教学活动低阶。下面,从阐释英语学习活动观的内涵入手,结合教学案例,探究如何基于英语学习活动观开展高中英语阅读教学设计与实践。

一、英语学习活动观的内涵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提出了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英语学习活动观,明确活动是英语学习的基本形式。英语学习活动的设计应以促进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为目的,围绕主题语境,基于口头和书面等多模态语篇,按照“学习理解—应用实践—迁移创新”的顺序层层递进,融语言、思维、文化于一体。学习理解类活动主要包括感知与注意、获取与梳理、概括与整合等基于语篇的学习活动;应用实践类活动主要包括描述与阐释、分析与判断、内化与运用等深入语篇的学习活动;迁移创新类活动主要包括推理与论证、批判与评价、想象与创造等超越语篇的学习活动(教育部 2020)。阅读教学中三类活动的特征与常见形式见下表(何亚男、应晓球2021):

活动类型 活动特征 与语篇的关系目的 形式学习理解类 了解所涉及语篇的主题、概念、核心语言及文本与学习者的经验和生活的关联/连接。KWL图表、信息分类、图表标示、梳理脉络、提取主旨等 基于语篇应用实践类了解更多文本细节,深入理解文本信息点之间的联系,解读作者意图和隐含意义及赏析文本表达方式。整理思维导图、解读隐喻、复述与转述、写作概要、评价内容、互动质疑等深入语篇迁移创新类 形成观点、输出语言、发展思维、表达思想、促进学习。评论观点、辩论、续说与续写、表演、作报告及制作海报等 超越语篇

二、基于英语学习活动观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案例

下面以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3 Unit 5 The Value of Money中的My Uncle Jules为例,探究基于英语学习活动观的阅读教学实践。

(一)文本分析

My Uncle Jules为小说体裁的文学作品。主题语境为“人与自我——优秀品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故事梗概:主人公一家穷困潦倒。“害群之马”一般的叔叔于勒离家去往美洲之后赚到了钱。叔叔的几封来信令主人公一家人认为只要叔叔回来,他们就可以变得富裕,可是当他们看见叔叔像乞丐似的在卖牡蛎时拒绝认亲。作者通过这个故事,揭露了当时社会人与金钱的关系,对资本主义社会金钱至上的现象进行了批判,告诫人们不要把希望的实现寄托在别人身上,应当靠自己努力,树立正确的金钱观,珍惜亲情。作者通过刻画主人公的心理,鼓励人们付出爱心,同情弱者,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小说围绕叔叔“由穷变富,再变穷”这条线索对主人公一家人的语言、动作、表情、心理活动进行了生动的描写,刻画了鲜明的人物形象,运用了丰富的动词、形容词、副词等描写人物情感,烘托场景气氛。

(二)教学目标

通过本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

1.通过问题链获取及梳理文本主要内容,了解My family的特点,My uncle的主要经历,以及My family与My uncle相遇时的情形等事实性信息。

2.归纳、整合文本中My uncle的故事线与My parents的情感线,理解记叙文或小说语篇的特点,分析人物情感变化与故事情节发展之间的关联。

3.通过表演、小组合作、同伴讨论、个人思考,分析与推断My parents和“我”的性格特点,内化及运用语言。

4.了解与批评当时社会金钱至上的价值观,反思金钱与亲情的关系,发表自己的见解,分析如何正确应对困难。

(三)教学设计

在研读语篇的基础上,将教学过程设计为8个步骤(见图1)。Step 1—3是基于语篇的学习理解类活动,旨在引导学生概括与整合,梳理文章细节信息。Step 4—6是深入语篇的应用实践类活动,旨在引导学生梳理My uncle的故事线与My parents的情感线,分析人物情感变化与故事情节发展之间的关联;通过思考及表演活动深入分析与判断、内化与运用文本内容;通过评价人物的活动,培养批判性思维。Step 7—8是超越语篇的迁移创新类活动,注重培养学生推理、评价、想象与创造的能力,引导其评价语篇的价值取向,赏析语篇的文体特征,运用语言技能,创造性地解决类似情境中的问题,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实现深度学习,促进能力向素养的转化。

1.学习理解类活动——感知文本,理解语篇主题

首先,教师围绕语篇,通过图片、视频等多模态形式激活学生与文本话题相关的已有知识和经验,铺垫必要的语言,让他们感知文本话题。然后,教师以问题链的形式,引导学生梳理、概括、整合语篇结构与细节信息,建立细节间的关联,感知并理解语言表达的意义和语篇所承载的文化价值取向。

Step 1—2:Lead-in and Prediction

首先,教师呈现学生在九年级语文课中学过的课文《我的叔叔于勒》中的图片、作者的图片及故事情节相关图片,并提问:“What do you remember about this story?Who is the author?How much do you know about him?What is his writing style?”激活他们的已知,唤起他们对课文、作者及其写作风格的熟悉感,同时铺垫相关英语表达,如My Uncle Jules、encounter、criticism、unexpected ending 等。

然后,教师提出问题:“What difference do you expect from the English reading passage?”引导学生预测“本堂课即将学习的课文和语文课中学习的课文有何不同?是否有unexpected ending?”激发其阅读兴趣,使其形成阅读期待。

Step 3:1stReading for the structure and details

梳理文本信息是课堂一切活动的基础。在小说语篇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图示和问题链等方式引导学生梳理文本内容。问题链是教师为实现特定教学目标,根据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针对他们学习过程中将要产生或可能产生的困惑,将教材知识转化为层次鲜明、目标聚焦的一连串教学问题(王后雄 2010)。在本环节,教师以问题链的形式引导学生梳理、概括、整合文本细节信息,建立细节信息之间的关联。

首先,教师让学生扫读文章,划分文章结构,认真阅读每个部分的开头和结尾,找到关键句,并结合关键词对每个部分的中心内容进行概括。文本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My family的基本情况,第二部分介绍My uncle在和My family相遇前的主要经历,第三部分讲My family和My uncle相遇时的情形。

其次,教师在学生把握文本的总体结构和主要内容后,紧扣文本主线,设置以下问题链,引导其深入阅读文本。

(1)How is my family?Please describe two characteristics of it.

(2)What happened to my uncle?

(3)How did my parents think of my uncle before the encounter?

(4)How did my parents think of my uncle after the encounter?

(5)Why did my parents’attitudes changed?

(6)What was the connection between my family and my uncle?

在学生阅读后,教师组织他们围绕问题链进行小组讨论,梳理、概括、整合文本细节信息,建立细节信息之间的关联。

2.应用实践类活动——深入文本,分析文本,运用语言

Step 4:2ndReading for deep understanding(story line and emotion line)

教师在上一步学生小组讨论的基础上,要求他们逐个回答问题链中的问题,引导其进行detailed reading。学生每回答一个问题,教师就相应地展示本问题所涉及的阅读部分,帮助他们提炼结构化知识。比如,针对问题链中的第一个问题:“How is my family?Please describe two characteristics of it.”教师以思维导图(见图2)的形式呈现答案:poor、keep up appearances,并要求学生通过 detailed reading两人合作完成思维导图中这两个特点相关的supporting details,完成对my family members基本情况的了解。针对两个特点,教师提问:“为什么家里穷,却还要装面子?”本问题并不急于立刻让学生回答,为的是埋下伏笔。通过思维导图,学生对第一部分的主要结构及内容有了非常清晰的了解,教师在此强调段落发展规律,即topic sentence+supporting details,帮助其在分析、拆解段落主要信息与细节时能够更加有章法。

小说类文本通常会有一条故事线,即明线,以及一条情感线,即暗线。通过问题链中的第二个问题,教师引出贯穿整个故事的故事线(story line),帮助学生梳理文中提到的My uncle主要的三段经历,分别为squandered all their inheritance、set up a business、shuck the oysters as a tramp。然后,通过问题链中的第三、四个问题引出情感线(emotion line)。为了培养学生的概括和分析能力,教师让他们通过detailed reading及两人合作,完成对情感信息的提炼,并通过投影的方式呈现讨论结果。教师给予针对性评价,最后给出答案。

问题链中的第五、六个问题旨在引导学生分析人物情感变化与故事情节发展之间的关联,明确随着My uncle“由穷变富,再变穷”的变化,My parents对其的情感也在发生变化,即当My uncle穷时,My parents认为他是the black sheep of the family,a useless thief,当My uncle富时,My parents认为他是a good and honest man。My parents的态度随着My uncle的钱多钱少分别呈现“hopeless—hopeful—hopeless”的变化(见图 3)。然后,教师引导学生结合提炼的结构化知识和当时的社会现实,分析当时的人对金钱的价值观及人性,并对其进行反思及批判,同时,回应Step 4中埋下的伏笔,解释“为什么My family穷,却还要打肿脸充胖子?”此环节为下一步细致地分析人物性格特点作好了铺垫。

Step 5:3rdReading for language style

对于小说语篇,在阅读、分析时不应过分注重事件发展过程的外部形式,因为仅仅知道“开端—发展—高潮—结局”这几个阶段是难以进行阅读鉴赏的,更应将注意力放在情节类结构的内部机理上,同时不能忽略构成情节的最基本单位——细节。细节是形成人物性格的基础,是判断人物性格特征的线索。对细节描写的分析,能帮助学生更好地体味小说作为一种文字形式所应有的魅力(谢忠平 2017)。

文本中有大量丰富的人物动作、语言、情感、表情及思想状态的细节描写,通过分析这些信息,学生可以更好地把握人物性格特点。为了引导学生更好地分析这些细节,教师在本环节主要设计了一个结构图(见下页图4),要求其从文中找出My parents在与My uncle相遇前、后不同的语言、动作等信息,并完成表格。

学生不难发现,语篇中有大量的动词(如moaned、muttered等)和表情(如pale as a sheet)与情感(如furious)描写。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完成表格后,根据表格内容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分析人物性格特点。在本环节的最后,教师给出丰富的用于描述人物的词语及语块,供学生学习、积累,为读后续写作铺垫。

Step 6:Acting

首先,教师提出问题:“What if my parents encountera rich uncle?What would happen?How about other possibilities?”引导学生根据不同人物的性格特点对文章第三部分父母与叔叔相遇的场景进行改编。这一活动设计既不脱离文本特点,又具有趣味性,能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激发其想象力,使其内化及运用所学知识,达到应用实践的目的。

在学生完成改编任务后,教师引导他们对文章中主要人物My parents和“我”对My uncle不同的态度作具体分析,对人物的性格特点进行总结与批判。教师引导学生思考:“What if you had a poor uncle like Jules?What would you do if you were‘I’of the passage?”同时为读后续写作铺垫。

3.迁移创新类活动——超越文本,解决问题,升华主题

教师通过提问,转换思维角度和对象,引导学生针对语篇的价值取向与作者态度进行推理与论证,加深其对语篇主题的理解。通过网络热门话题,鼓励学生创造性地利用本堂课所学,解决新情境中的问题。通过读后续写,鼓励学生基于新的知识结构,综合运用语言技能,实现深度学习,促进其能力向素养的转化。

Step 7:Discussion and Reflection

在本环节,基于上一步学生反思及批判的内容,教师结合网络中比较热门的一些关于金钱和亲情的话题,提问学生:“What would you do if you were in the same situation?What does money mean to us?What should you do when you have little money?”引导他们讨论、反思,进行迁移创新,提升其学习能力,并帮助其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和价值观。

Step 8:Assignment

由于文本最后写到“我”非常期待再次见到叔叔,教师设计了以下读后续写作业:

Please continue the story by describing how I helped my uncle and the reunion of my family and him.

Paragraph 1:I wanted desperately to see my uncle Jules again,so I went to look for him below the deck.

Paragraph 2:My uncle was well aware of his mistakes and determined to work hard,which finally moved my parents.

作业的设计旨在引导学生发挥想象,运用所学语言知识进行迁移运用,设计积极、正面的故事情节发展,落实立德树人的教学目标。

三、教学反思

基于英语学习活动观设计阅读教学能够让课堂教学更系统、有层次,有助于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目标。传统的阅读教学往往是教师带着学生读,注重文本的理解,缺乏文本的升华与批判,也缺乏迁移和创新。在英语学习活动观的指导下,教师在课堂上注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锻炼他们梳理与概括、分析与总结、批判与创新的能力,让课堂“活”起来,而不是简单地回答问题和寻找答案。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应遵照英语学习活动观的要求,按照“基于文本—深入文本—超越文本”的顺序,层层深入地指导学生解读文本,引导其挖掘文本的深层内涵,感悟作者的写作意图及文本所传达的价值观与人生观,达到“立德树人”的教学目的。同时,教师要提升阅读教学水平,关注教学领域新的教学思想,并不断反思和总结教学经验,敢于突破创新,探索更加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与方法。

猜你喜欢

语篇细节文本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新闻语篇中被动化的认知话语分析
以细节取胜 Cambridge Audio AXR100/ FOCAL ARIA 906
基于文本挖掘的非传统文本批评话语研究
作为“文本链”的元电影
留心细节处处美——《收集东·收集西》
细节取胜
从语篇构建与回指解决看语篇话题
语篇特征探析
走进文本 走近大师 走出文本 走向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