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科研人员学术创业影响因素研究

2022-04-20郑旭辉李雪芬

关键词:科研人员问卷学术

郑旭辉, 艾 梅, 李雪芬

(福州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福建 福州 350108)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为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做出了一系列部署。2015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要打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增加公共产品、公共服务“双引擎”,推动发展调速不减势、量增质更优,实现中国经济提质增效升级[1]。高校科研人员作为创新创业活动重要主体,在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和技术创新成果应用上发挥着重要作用。鼓励高校科研人员积极进行学术创业是解决科研成果转化效率低下的一个重要突破口,可为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提供有力支持,从而进一步打通从科技强到产业强、经济强、国家强的通道,支撑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因此,开展针对高校科研人员学术创业影响因素的研究,剖析影响高校科研人员学术创业的关键因素,激发高校科研人员学术创业动机,为高校科研人员参与学术创业提供保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研究综述

学术创业是在有利于创业的制度背景之下,学者和学术组织不受资源制约,并准确识别与把握发展机会,最终实现个体和组织预期目标的过程[2]。具体说来它是高校的科研人员创建一个新的组织,并将其创新、发明、解决方案作为一个商业机会推向市场[3]。目前,学术界对创业影响因素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创业绩效、创业意愿和创业行为。国内外关于创业绩效研究表明,创业者、外部环境、资源、战略、团队对创业绩效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并集中从社会认知论、资源基础论、战略适应论、种群生态论进行剖析;对创业意愿影响因素则主要从企业家特质、TPB理论、创业教育、创业环境这四个视角出发。如范巍和王重鸣从个体的个性特征、个人背景对创业意愿的影响进行研究[4]。茅路洒基于TPB理论,认为个人态度、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能力感知和外部环境感知对创业意向存在影响关系[5]。Martin等认为创业教育对于个体包括创业意愿在内的创业知识和技能、创业积极感知等相关人力资本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6]。吴立爽指出包括教育培训、政府支持、市场条件和金融环境在内的创业环境对创业意愿具有重要的影响[7]。创业意愿的研究表明,个人特质、能力感知、创业教育、创业环境对创业意愿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对于创业行为的研究,国内学者从个人视角、企业视角、制度视角和宏观视角四个视角进行了分析:从个人视角,主要对资源禀赋、创业认知能力、情绪态度、创业动机等进行了分析;从企业视角出发,主要分析了创业行为与企业绩效、战略变革等的关系;在制度视角中,从工资制度、制度环境对创业行为进行了分析;在宏观视角中,则主要从国家创新战略、创业教育、互联网的发展和使用、财政政策等方面进行了论述。创业行为的研究表明:资源禀赋、创业认知能力、创业动机、制度环境等因素对创业行为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

二、变量设计

综合目前学者对创业影响因素研究以及高校科研人员群体所处环境的特殊性,许多学者研究了促进科研人员创业的因素,比如制度支持、大学政策、地方环境特征,以及个人层面的创业动机、创业能力和学术资源等。本研究拟从组织氛围、学术资源、创业服务、创业资源、创业能力、反馈制度、政策因素七个方面分析并构建高校科研人员学术创业影响因素,设置相关因变量和自变量。

1.自变量

组织氛围、学术资源、创业服务、创业资源、创业能力、反馈制度、政策因素构成了影响高校科研人员学术创业的关键变量。

关于组织氛围维度的选择,学者们的研究有不同的结论。Amabile等认为组织氛围是内部成员对其身处的工作环境的总体感知,包括整体创造性、组织自由性、工作压力以及限制创造力的妨碍因素等方面[8]。王端旭和洪雁认为组织氛围是员工对工作总体环境的特定认知,组织氛围主要从支持性和控制性两个层面来进行测量[9]。王士红等则从公平性、创新性、人际交往三个层面的感知来测量组织氛围[10]。王仙雅等在借鉴已有研究的基础上,从信任、沟通、情绪和公平这四个角度测量组织氛围[11]。参考以上学者的观点,结合高校科研人员所处组织的特点,本研究选取社会鼓励、高校鼓励、家庭支持、同事参与四个方面对组织氛围方面进行测量。

学术资源是高校科研在学术研究过程中拥有的学术领域专业知识和相关技术的统称。学术研究是高校科研人员从事学术创业的重要的动力来源。范惠明在其博士论文中提出学术研究对高校教师参与产学合作的重要影响,分别从学术成果、研究资金、参与产学合作时间三个维度进行测量[12]。综合已有研究,本研究选取技术背景、专业影响、实践经历、创业教育四个维度测量高校科研人员学术资源。

目前关于创业能力的维度还没有达成共识。Man和Lau认为创业能力涵盖六个方面的内容,分别是机会把握能力、关系交往能力、概念掌握能力、组织领导能力、战略分析能力和承诺履行能力[13]。蔡莉等重点将创业能力划分为机会识别能力与机会利用能力[14]。参考以上学者的观点,结合高校科研人员这一特殊的群体,分别选取机会识别能力、市场开拓能力、企业管理能力、风险管理能力四个维度对高校科研人员创业能力进行测量。

不同学者对创业资源的划分有不同的看法。林嵩根据各种资源要素在创业过程的参与程度与表现形式,将创业资源分为两大类、六个要点,分别是以资金、人才、管理为主要内容的参与创业战略制定与执行的直接资源;以信息、科技、政策为主要内容提供创业便利和支持的间接资源[15]。Brush等认为创业离不开资源的保障,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需要的资源不尽相同,企业早期发展阶段需要的是初始资源,继续跟进的是促进生存、发展需要的经营资源,而企业所拥有的初始资源至关重要,使用得当的话,能够源源不断地吸收新的资源参与进来,新资源与旧资源融会贯通,成为企业的经营资源。一般来说,创业者及其团队成员掌握着创业需要的核心资源,包括私有财产、理论知识、核心技术、人力资源、社交人脉等等,一旦企业建立起来,这些资源就要立即投入使用,从个人资源转变为组织资源,异质性和稳定性显著提高,其中,异质性资源对企业发展来说尤为重要[16]。综上,本研究选取资金因素、基础设施、社会网络、团队成员对创业资源进行测量。

目前关于创业服务维度的划分更多的是创业环境中所提供的指导和扶持。Tim等在全球创业观察(GEM)模型量表中,将创业环境分为九个方面的内容,分别是:资金扶持、创业政策、产业项目、教学培训、成果转移、商业环境、市场开放性、基础设施供应、文化认同[17]。苏益南将大学生创业环境主要分为五个维度,分别是政策、经济、教育和培训、融资、社会文化[18]。借鉴学者对创业环境的划分,本研究将创业服务分为技术支持、信息共享、人力培训、融资服务四个维度。

反馈制度对学术创业实现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董静等认为要想对创业进行科学高效的监督控制,必须加强对企业管理结构、法律风险防范、发展投资策略三个层面的监督控制,可以通过参与董事会、律师事务所协助、联合投资等路径实现[19]。在反馈制度方面,选择反馈渠道、反馈速度、反馈信息三个指标。从预期结果上看,畅通的反馈渠道、及时的反馈速度、全面的反馈信息能够有效帮助高校科研人员在创业过程中根据信息反馈制度来不断调整学术创业战略,保障学术创业的实现。

国内外学者对政策因素的维度划分还未达成一致看法。蔡莉等将政府制定的创业政策法规归纳为三大类,主要涉及人才、技术、资本三个维度[20]。李良成和张芳艳将创业政策进一步细分,划分出了五个创业政策因子,分别为商务、金融、教育、配套措施、文化观念[21]。余玉蝶等则是从创业政策的需求契合度、执行成熟度、效果效益三个维度来量化评价政策有效性[22]。综合上述学者观点,结合研究需要,本研究将政策因素分为立法保障、政策支持、制度设计、组织保障四个维度进行测量。

2.因变量

本研究的因变量是高校科研人员学术创业实现,即高校科研人员学术创业的产出。Fini等认为高校科研人员期望在创业参与过程中收获的成果,主要包括个人收入、获得威望和声誉、关系网络的发展和产生新的刺激和观点应用于科研中[23]。按照前文的定义,高校科研人员学术创业实现就是高校科研人员在政府政策引导下,积极把握机遇,优化资源组合配置,实现经济价值、学术价值、社会价值、自我价值的过程。因此,可以从经济价值、学术价值、社会价值、自我价值四个层面对因变量进行测度。

综上,对自变量组织氛围、学术资源、创业能力、创业资源、创业服务、反馈制度、政策因素与因变量创业实现的具体指标变量及操作性定义见表1所列。

表1 高校科研人员学术创业影响因素变量测量

三、问卷设计与样本统计

1.问卷设计

(1)调查对象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以理工科为主的高校科研人员。他们主要来自福建省、湖南省、江苏省、浙江省的七所高校,分别为福州大学、厦门大学、湖南大学、湖南科技大学、苏州大学、浙江大学及浙江理工大学。其中,调查对象分为两类:一是以知识投入独立创办或与校外企业合作创办的经济实体的高校科研人员;二是在稳定的业务领域持续开展产品开发、设计创意、知识技能培训及科技咨询等有偿服务的高校科研人员。为保证调查对象范围和准确性,通过联系高校科技处工作人员、产学研部门合作负责人、相关科研人员及高校教师等搜集到相关数据。

数据来源形式主要分为两种:一是直接向调查对象发放纸质问卷或电子版问卷。二是通过问卷星在线调查平台,依靠导师和同学的社会网络资源对学术创业的高校科研人员发放问卷链接,扩大发放的规模和辐射面积,提高问卷的回收率。最终,共发放250 份问卷,回收221份,其中有效问卷198份,有效问卷回收率 89.6%。问卷发放与回收情况,如表2所示:

表2 问卷发放与回收情况统计

(2)问卷编制 根据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本文设计了高校科研人员学术创业实现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问卷,并采用李克特五级量表对问卷进行测度,分别用 1、2、3、4、5 来表示被调查者对于各题项的认可程度,最后利用 SPSS 21.0统计软件对回收问卷数据进行分析。该问卷由三部分组成:一是个人基本情况,包括性别、年龄、职称及研究领域;二是学术创业实现的影响因素;三是学术创业实现。其中第二与第三部分是问卷主体部分,包括组织氛围、学术资源、创业服务、创业资源、创业能力、反馈制度、政策因素七个自变量与学术创业实现的因变量,并对这八个变量进行了操作性定义。

2.样本描述性统计分析

表3是对学术创业的高校科研人员基本情况的统计。性别上,与男性相比,高校科研人员中女性参与学术创业的比例较少;调查对象主要集中于36-45岁,占比60.6%,可以总结出,大部分高校科研人员都会选择在拥有突出的学术成果、必要的个人才能、充足的社会资本的基础上,再去进行学术创业,保证创业有足够的资源作为支撑,为创业实现创造更大的可能性。同时,职称为副教授也占有较大的比例,这与“36-45”的年龄区间比较相符,说明副教授职称的高校科研人员与其他职称高校科研人员对于学术创业活动在数量上和质量上都具有明显优势。同时,大多数学术创业的高校科研人员的领域集中在理工类和经管类,这说明了高校科研人员是否会进行学术创业,与其专业背景有着很大的关系。

表3 样本信息统计结果

续表

表4中极小值、极大值是变量各题项得分集中趋势的结果,平均数反映了各变量得分的均值。由表4可以看出标准差数值基本合理并且趋于稳定。

表4 变量描述性统计分析

四、问卷信度与效度检验

1.信度检验

信度是指测量无偏差的程度,它反映的是测量结果的稳定性与可靠性。在统计学中,一般以内部一致性来表示测验信度的高低。信度系数愈高表示测量结果愈一致、稳定与可靠,反之,信度系数愈低表示测量结果愈不一致,稳定性与可靠性愈低。测量本问卷信度的方法采用目前最常用的α系数法,Cronbach α系数越高则一致性和稳定性越高,即调查问卷的信度越高,见表5所列。本文问卷调查属于探索性研究,Cronbach α系数为0.737,属于很可信。

表5 可信度高低与Cronbach α系数对照表

2.效度检验

效度即测量到的结果反映考察内容的程度,测量结果与要考察的内容越吻合,则效度越高;反之,则效度越低。本研究在大量阅读国内外学术创业相关文献基础上,参考国内高校科研人员学术创业影响因素实证研究的相关成果中成熟的、可信度较高的量表[24-26];同时经过文献分析、专家意见汇总等对问卷进行多次修正,其有效性得到了广泛的验证,因此本研究设计的问卷内容效度是较高的。

KMO 值反映诸多变量属于一个整体的程度,数值越接近1说明属于一个整体的程度越高,当KMO检验系数>0.5, Bartlatt 球形检验的统计值的显著性概率sig值<0.05时,问卷才有结构效度。本文的KMO检验系数为0.836,且Bartlatt 球形检验sig 值小于 0.05,故本文设计的问卷具有一定的结构效度[27]。

五、高校科研人员学术创业影响因素分析

本文利用SPSS 21.0软件首先分析量表中的自变量之间以及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初步探讨高校科研人员创业实现的各影响因素与学术创业实现之间可能存在的关系,对模型构建的合理性做出初步判断;其次,再分析模型总体拟合情况,进一步得出具有相关性变量间的相关程度;最后,得出实证分析的结论。

1.变量的相关分析

相关分析是衡量变量之间关联程度的分析方法,尽管相关关系无法判断变量的因果关系,但可以判断各变量间是否具有相关关系。利用SPSS 21.0软件分析变量间的相关情况,各变量间相关性分析结果如表6显示:创业服务、政策因素、创业资源、创业能力、反馈制度、组织氛围、学术资源均与创业实现具有相关性。

表6 变量间相关性分析结果

2.回归分析

在回归分析中,R2判定系数是所有自变量能解释因变量变异性的百分比,其他未被解释的信息是误差,R2越大表明拟合程度越高,标准误是所有数据偏离回归模型的程度。F值是对方程整体显著性的检验,在实际操作中通常将自变量进行中心化,以减少多重共线性。回归模型的系数检验结果显示:R系数为0.756,决定系数R2为 0.572,调整R2为0.556,标准估计的误差为 0.245。可知决定系数R2数值较大接近 1,自变量对方程的贡献率为57.2%;标准估计的误差数值较小,回归模型对样本数据的拟合程度较好。表7是对模型的方差分析,表中F 值为36.220,sig 值<0.01,通过了模型方程的显著性检验。

表7 方差分析

由表8可知,创业服务、政策因素、创业资源、创业能力、反馈制度五个影响因素的 T 检验的显著性小于 0.05,拒绝回归系数0的假设,具有统计学意义,对创业实现具有显著性影响。而组织氛围、学术资源两个影响因素的T检验的显著性大于0.05,不拒绝回归系数0的假设,结果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对创业实现无显著性影响程度。同时,模型中解释变量的方差膨胀因子(VIF)最大仅为2.018,低于 10,说明模型不存在严重的多重共线性问题。

表8 回归系数

3.实证分析结果

本研究在相关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多元回归分析。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创业能力、政策因素、创业资源、创业服务和反馈制度这五个变量对高校科研人员学术创业实现的影响显著,表明本研究假设得到支持。学术资源与组织氛围这两个变量对学术创业实现的影响不显著,这与本研究假设不符。

创业能力对高校科研人员学术创业实现的影响产生显著正向作用,表明高校科研人员具备一定的创业能力极大地影响了学术创业的实现。高校科研人员不仅需要持有技术,更需要有一定的商业意识和管理经验,只有具备机会识别能力、市场开拓能力、企业管理能力、风险管理能力去面对学术创业过程中出现的所有困难,才能提高学术创业成功率。

政策因素对学术创业实现的影响仅次于创业能力。说明从宏观角度看,政府以法律形式出台高校科研人员学术创业相关政策并提供政策支持很大程度上影响科研人员进行学术创业;从微观角度上,学校内部制定鼓励和扶持学术创业的意见办法提供组织保障,同样也对科研人员的学术创业产生重大影响。

创业资源的系数为0.193,对学术创业实现的影响排第三。创业资源包括硬件与软件资源,说明了充足的资金和完善的基础设施直接决定学术创业实现的可能性,而软件资源上如高校的品牌效应、校友资源、人脉资源以及创业团队的数量与质量等间接影响学术创业实现。

创业服务的系数为0.151,与创业实现呈现正相关关系。可见,任何类型的创业都需要技术上的支撑,学术创业也不例外,并且提供学术创业团队所需的人力资源培训服务也是必要的,搭建好创业融资服务平台吸引风险投资可扩大资金来源。另外,完善的信息共享服务也对学术创业实现产生影响。

反馈制度对创业实现的影响也是显著的。结果显示:反馈制度的系数是0.105,这说明,反馈的渠道、速度以及反馈的信息都对创业实现产生影响。

学术资源与创业实现的系数是0.084,在P值为0.05的水平下不显著。一般而言,科研人员如果具备丰富的学术资源其创业成功率就会大大提升,且样本统计分析表明,学术创业的科研人员主要集中在36岁至45岁,个人技能及专业背景趋于稳定和成熟,但学术资源对创业实现没有产生显著影响。这说明,学术资源越丰富的高校科研人员,其学术创业实现的可能性越小,这可能是因为学术创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加之高校科研人员个体素质的差异,学术资源越丰富的高校科研人员更可能继续选择学术研究,从而学术创业的可能性越小。

组织氛围的系数为0.063,在P值为0.05的水平下不显著。说明高校科研人员进行学术创业即使受到社会、领导、同事、家庭的影响,但影响程度较弱,另一方面也可能是社会及高校没有积极营造有利于学术创业实现的良好组织氛围。另外,家庭和同事如果没有给予相应的鼓励和支持,即使有创业的想法也很难付诸行动。

六、结论与建议

1.研究结论

本文根据回归方程的系数和显著性检验结果来判断影响高校科研人员学术创业实现的研究假设,通过实证分析得出以下结论:一是政府与高校是制定相关政策、加大学术创业资源投入、完善学术创业服务及反馈制度的两大能动主体,对科研人员学术创业的实现产生正向促进作用。二是创业能力强且学术资源丰富是促进学术创业实现的双重保障。创业能力是影响创业实现的最显著因素,而学术资源并没有对创业实现产生显著影响。一般而言,学术资源丰富的科研人员其技术背景、专业支持、实践经历及创业教育都更丰富,进行学术创业其成功的可能性就越大,这说明学术资源丰富的科研人员进行学术创业的积极性没有被有效调动。三是具有年龄优势的科研人员其学术创业的意愿普遍更强,对学术创业失败的顾虑可能更小,但却缺乏丰富的实践经历和创业经验。四是围绕高校科研人员学术创业的组织氛围尚未形成,虽然组织氛围对学术创业行为并不会产生直接影响,但会对科研人员的心理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间接推进科研人员进行学术创业。

2.对策建议

(1)高校内部要出台具体的实施细则,并联合政府加大对科研人员学术创业资源的投入 高校根据政府出台的创业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贯彻落实国家和地方政府部门相关学术创业的配套政策,将学术创业政策最后一公里落实到实处,共同保障科研人员进行学术创业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另外,政府与高校要加大对科研人员学术创业资源的投入,并拉动社会多方参与投资。创业资源对于创业企业的创立、续存与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在激烈的竞争和复杂的环境下,创业资源越充裕,高校科研人员学术创业实现更能有效提升。

(2)政府与高校要紧密联动,从创业服务及反馈制度方面共同推进学术创业的实现 通过研究结论可知,政府与高校是影响高校科研人员学术创业实现的两大能动主体因素,两者之间有机融合、相互促进是保障学术创业实现的关键。从创业服务方面,政府与高校联合可提供技术支撑,完善科研人员创业配套服务。创业服务为高校科研人员学术创业活动的开展提供了便利的条件,积极建立健全以技术交易市场、知识产权交易市场、创新驿站等为主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提高平台的专业性与服务水平,大力推动科研成果价值评估、转化指导、创业咨询、推广营销等中介服务机构的发展,将更多更好的成果、技术、人才全部推向市场,实现科学理论向科学生产力的成功转化。从反馈制度方面,建立健全学术创业信息数据库,完善学术创业信息反馈制度。反馈制度能够给予高校科研人员学术创业所需要的信息反馈,及时掌握市场需求的信息,反馈渠道的畅通、反馈信息的完善、反馈速度的迅速,使得高校科研人员能及时获得各方的信息反馈,发挥自身的技术优势。

(3)有针对性地激励创业能力强及学术资源丰富的科研人员进行学术创业 实证表明,创业能力是影响学术创业实现最显著因素,而丰富的学术资源是学术创业实现的保障,因此,应有针对性地重点鼓励创业能力强及学术资源丰富的科研人员积极进行学术创业,并通过制定相关创业实现政策及奖励细则,进一步推动科研人员进行学术创业,保障学术创业的权益,打消其学术创业可能失败的顾虑。

(4)对学术创业意愿强但学术资源不丰富的科研人员进行投资和培养 对明显有强烈创业意愿的但学术资源还欠缺的科研人员针对性地提供如创业教育、技术培训或相关实践工作的机会等,使其丰富自己的学术资源,在一定程度上可提高学术创业成功率。

(5)营造良好的有利于学术创业实现的组织氛围 学术创业的实现不仅需要实质性服务的跟进,更需要社会及组织营造积极向上的、有利于创业实现的组织氛围,特别是学校内部要对科研人员进行学术创业给予大力支持,通过一些学术创业的成功典型案例,营造良好的学术创业氛围。

猜你喜欢

科研人员问卷学术
科技部等五部门联合发文开展减轻青年科研人员负担专项行动
科研人员揭示油桃果实表皮不长毛的奥秘
学术动态
学术动态
中国实践的学术在场
企业科研人员激励问题及对策研究
快来看,科学家都支持睡懒觉啦
问卷大调查
问卷你做主
学术出版创新:基于大数据的知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