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小学中高年级语文教学中落实单元语文要素
2022-04-20谌水萍
谌水萍
摘要: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思想和行为发展的黄金时期,在这一阶段对他们的言行进行良性引导,有助于完善学生的人格,引导学生养成正向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本文将以小学生的成长为切入点,立足于语文课堂的设计,分析单元语文要素落实的方法和措施,希望能够给相关教学工作者带来一定的参考和帮助,仅作抛砖引玉之用。
关键词:小学语文;单元语文要素;落实方法
引言:
在素质教育和新型课程改革深入发展的大背景下,当下国家在宏观上对学校课堂的要求相较于以往而言,也有了更加明显的调整和转变,不再以简单的理论知识背诵为本位,而是更加强调能力的延伸和拓展,这种变化也给教师的创新提供了更加鲜明的思路。语文作为培养学生文学素养和人文情怀的重要基础,在这种情况下也应当受到更加高度的重视和关注,特别是就小学生来讲,要尤为强调单元语文要素的细化落实,进一步激发出学生的人文意识。
一、做好内容上的拆解和划分
从统编版教材中可以看出,单元语文要素的表达具有清晰且简明的特点,大多都是以简短的句子作为介质的,从知识的角度来看,单元语文要素展示的都是一些陈述性的理论,并没有提及程序性和策略性的要素,这也就意味着,教师需要把语文要素进行转化,实现陈述性向程序性的过渡,确保实践的可操作性。首先,教师要解析语文要素中的关键词语或者是关键句子,例如,五年级下册第1单元的语文要素就是: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对于体会这一词语,教师要反复的揣摩,并不能停留在较为浅显的理解层面上,而是要抓住这一用语背后的目的和意图,这一词语的内涵是尤为丰富的,传递着编者的阅读期待,分别强调读者的体验和领会,要求学生在体验的基础上分析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牵涉到一定的学习程序。这也就意味着,教师先思考学生需要体验什么,然后再引导学生从表面看到背后,深入文字,与作者感同身受,产生思维和情感上的共鸣。其次,教师要对内容作出分解:程序性知识牵涉到语文要素的落实流程,教师要明确语文要素的落实需要经历哪些基本的步骤,需要使用哪些方法,由此来进行分解,进而转化为具体的教学目标。例如,在落实五年级下册第1单元的语文要素时,教师就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拆解目标,包括读懂课文内容,了解写作背景,分析作者生平经历,结合人文主题等等,这几个步骤的顺序并不是全然固定的,教师要在实践的过程中做出灵活调整。最后就是教学步骤的设计,如果学习任务依然十分明确,教师就应当思考任务之间连接的通道。例如,在学习《祖父的园子》这一篇文章的时候,教师就可以把教学顺序划分为以下几个部分:作者对园子的喜爱和赞美;作者在园子里的自由生活场景;作者对童年生活的回忆和留恋;作者对祖父的感激之情,以上这些目标呈现出螺旋上升的趋势,是根据学情由浅入深的结果。
二、结合学生的需求和向往
教师要想凸显出学生的主人公地位,就要思考学生的需求和期待。因此,在落实单元语文要素的时候,教师还需要根据学情做好方法和途径的具体化设计。首先,教师要思考学的起点,对于单元语文要素来讲,学生并不是一无所知的,他们必然在之前的学习中有了相当程度的理解,他们也可以在阅读的时候有自己的探索,并尝试性的去独立解决问题。例如,《祖父的园子》,《月是故乡明》,《梅花魂》这三篇课文都是对“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这一要素的阐述,学生需要对作者的思乡之情有所感知。这也就意味着,教师不能只是让学生浅薄的感知表层的思想,而是要带领学生深度进行探究,分析在同一思想主题下,不同课文,不同作者在传递思绪时的特色与区别,不能让学生对语文要素做出概念化的理解,而是要进行比较和辨析,获得更加丰富的人生体验和感悟。其次,教师要把学的难点连接到一起,帮助学生梳理每篇文章可能遇到的挑战,有针对性的答疑解惑,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最后,教师就要选择学的方法和路径,教师应当考虑到学习方法的多元化和完整化,要明确课标意识和课程意识,保证学生的学习活动能够更加顺利的进行下去[1]。
三、坚持因材而异的原则
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文章,挖掘文本的个性,推动单元语文要素的进一步细化。首先,教师要探究作者的不同风格,《祖父的园子》是由萧红所著,写作个性是尤为鲜明的,运用了反复的手法,教师可以让学生重点关注文章中运用反复手法的段落,体会作者在文字背后所传达的思想感情,加深学生对重难点知识的印象和理解。学生在阅读这篇文章的时候,也要感受到萧红在长短句之间的灵活搭配,由此来对应作者在祖父的园子中感受到的自在和自由的氛围。其次,教师要让学生抓住文章的细节性部分,从字里行间品读作者的思想感情,挖掘课文的秘密之处,揣摩背后的情谊[2]。例如,在阅读《月是故乡明》这一篇文章的时候,学生就可以从季羡林先生小月亮和大月亮的论述中,思考作者对童年和当下生活的比较。最后,教師也要让学生对比不同文章的主题,在同一个语言要素和单元编排下,体会其中的细微之处。也就是说,如果把上文中三篇文章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统一的归结为对故乡的思念,那么解读就是尤为浅显且不负责任的。即便是在同一语文要素的引导下,这三篇课文表达的感情也存在明显的差异。《祖父的园子》是对特定人物的怀念,《月是故乡明》是对村子的感慨,《梅花魂》是对国家的想念,所以从思想表达的对象上来看,这三篇文章是呈现出阶梯状的排列顺序的,有内在的逻辑搭配规律,学生在阅读的时候,也会感受到更加强烈的家国之情。
结束语
本文通过内容的重整与分解,学情的分析,细节性的解读这几个角度,论述了单元语文要素落实的方法,充分结合了小学语文的基本知识点,尊重了学生的话语权和主动权,具有理论上的合理性与实践上的可行性,能够作为教师的参考依据。在未来,教师也需要让学生勇于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结合文章内容勾勒出具体的画面。
参考文献:
[1] 穆娟弟. 如何在小学中高年级语文教学中落实单元语文要素[J]. 2021(2020-34):73-74.
[2] 穆娟弟. 如何在小学中高年级语文教学中落实单元语文要素[J]. 学周刊, 2020(34):2.
【此论文为福建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立项课题《小学语文落实单元要素的策略研究》(立项批准号:FJJKXB20-466 )研究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