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立德树人视角的小学语文德育教学策略探索
2022-04-20张琪
张琪
摘要:新时代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教师在开展教学的同时,也不能忘记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秉持从小打基础的传统理念,小学时期的思想品德教育尤为重要。开展德育工作不仅能使学生领会中华传统美德,还能激发学生潜力,使其立志成为国家栋梁之材。本文对小学语文德育的重要性与研究如何开展小学语文德育的解决措施进行讨论。
关键词:立德树人;小学语文;德育
前言:
素质教育的普及,改变了以往小学教育的教学形式,更加注重对小学生思想道德方面的培养,能够实现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的全面培养,适应时代发展需求。教育的目的不仅是让学生学习知识,还要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语文课程具有较强的基础性、人文性和工具性,在渗透德育方面有着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优势。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在教学设计上进行更深入的调整,适当、有效地对学生进行德育,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还能学到为人处世的道理,為健全学生的各方面素养奠定坚实的基础。基于此,本文主要对立德树人背景下小学语文德育的渗透策略展开思考。
一、利用故事教学,树立正确的爱国思想
教师想要高效开展爱国教育,就不能单纯地将教学内容停留在课本上,而是应该从课文出发,对教学内容进行延伸,这样既可以达到预期目标,又能够丰富学生的认知。特别是在小学语文课堂开展爱国教育的时候,很多课文都和爱国有关,但是如果教师只是让学生自己去感悟,他们是无法体会到其中所蕴含的爱国情怀的。为此,教师可以以此为基础进行延伸,利用相关的故事来引导学生,让学生认识到革命先辈是如何解放祖国、建设祖国的,同时也为他们树立正确的爱国理想。例如,以《延安,我把你追寻》为例,本课是以诗歌的形式呈现的,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自己阅读课文,然后结合延安的一些历史,为学生播放相关的视频,让学生更加深刻地感受诗歌中想要表达的情感。但是对小学生来说,诗歌是比较深奥的,他们很难理解诗歌中所提到的内容。教师就可以利用革命故事进行教学,为学生讲述毛泽东同志以及众多革命先辈在延安时所发生的事情。另外,教师还可以结合红军长征来引导学生,让学生了解延安是长征胜利的落脚点等。为了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其中的延安精神,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回家后问一问自己的爷爷奶奶知道哪些与延安有关的故事。在学生寻找故事、倾听故事的过程中,他们会逐渐养成良好的爱国精神,并且他们还会从中找到榜样,从而树立正确的爱国理想。
二、结合时代背景,弘扬爱国精神
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比较迷茫的时期,他们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读书,也不知道自己读书是为了做什么,所以教师要为他们指明方向,让学生知道学习的意义,并引导他们了解什么是爱国。很多学生一提到爱国会理所当然地想到一些比较大的事情,比如为国争光、保卫祖国等,所以他们会感觉自己没有为祖国付出过什么。面对学生的此种回答,教师要及时纠正,要让学生知道,他们现在所做的很多小事都是爱国行为,如不乱扔垃圾、爱护花草树木、好好学习等,都是在为祖国的发展做贡献。例如,教师在对《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一课进行教学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弘扬爱国精神的同时,帮助他们形成爱国精神。首先,教师以对学生进行提问:“大家认为我们应该如何通过读书来为祖国做贡献?”然后让学生结合教师的提问进行阅读,并从中找到答案。在整个过程中,学生会积极地投入其中,并且会边阅读边反思。在阅读结束后,学生不仅能够确定自己读书的意义,还会找到自己以后努力的方向,比如有些学生会希望自己成为一名教师,为祖国培养更多人才,也有学生希望自己成为一名医生,救助更多的人,还有学生希望自己可以成为一名科学家,为祖国做贡献。
三、平等、公正的教育
在小学教育中,教师应当形成公平、公正的教学理念,不能因为学生的成绩好坏而有态度区分。更不应当在心里对学生进行分层,不能偏袒心中的好学生,如此才能做到为培养社会人才尽一分力。作为一名小学教师,必须做到平等地对待班级中的每一名学生。每位学生的身上都有他的闪光点,教师应当作为一个发掘千里马的伯乐,挖掘每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并将其放大。教师需要去发现学生的价值,学生有着不同的个性,这在小学生身上更为明显,有的调皮,有的乖巧,有的活泼,有的内向。遇到调皮的学生教师可以稍微约束一下,但绝不是打骂,而遇到内向的学生,教师更应当用关心与关爱去软化他的内心。
四、结合实例开展德育
许多小学教师为完成德育的目标,开设课堂与学生讲道理。然而这种教学方法带来的效果微乎其微。小学生有多少能听懂呢?所以小学教师更应当结合生活中的实例来开展德育。如之前有一户家庭,母亲买了2个苹果,一个又大又红,另一个却十分小,母亲让2个孩子挑选苹果,弟弟抢先一步说道:“我要那个大的。”母亲瞪了一眼弟弟,说道:“就不懂得谦让一下哥哥,把大的给哥哥吃吗?”这时哥哥灵机一动说道:“把大的给弟弟吧,我吃小的就行。”母亲夸奖哥哥,将大的苹果递给了哥哥。从此哥哥开始慢慢地骗父母,骗陌生人,逐步开始骗、偷、抢,最后进了监狱。教师可以通过用讲解此类故事的方法让学生懂得要有良好的品行。同时,在讲解完之后,让学生自己理解其中的道理并进行提问,而不要直接告诉学生,自己理解的道理更加深刻,最后给学生做一个总结,告诉学生,不能像这个哥哥一样耍小聪明,最后败坏品德。
五、结合课外实践活动完善德育
仅仅依靠理论上的知识还不能让小学生理解如何做一个思想道德良好的人,教师可通过课外时间带领学生清扫学校花坛、帮助老师搬运资料等活动展开教育,为学生树立尊敬师长的良好品德。同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教师甚至可以带领学生走出校园,体验环卫工人的辛苦,让学生懂得自己随手扔的垃圾也是需要有人费心处理的。教师还可以带领学生集体坐一次公交车,以身作则给年纪大的老奶奶老爷爷让座等,以这些基础的小事培养学生对社会公德的认知,并进行教育。
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教师应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完善语文德育,做到因材施教,对不同个性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带领学生走进社会,在完善学生个人公德的前提下,使更多学生学会与理解社会公德,从而强化德育效果,为培养出色的社会人才打基础。
参考文献:
[1]秦晓丽.立德树人理念下小学语文德育课堂的构建[J].西部素质教育,2020,6(08):48-49.
[2]周生年.立德树人背景下小学语文德育渗透思考[J].课程教育研究,2020(0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