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人物形象类试题与相关教学设计的探析
2022-04-20凌佳
凌佳
在文言文考试中,人物形象类试题是试卷中的传统试题,随着教育理念和测评理念的发展,对此类试题类型的开发也越来越丰富多样。当此类试题类型被使用一定周期后,需要对它们进行一些梳理与反思,以便在日常的文言文教学中落实这些重要的考点内容,切实提升学生的文言文的阅读能力。本文以目前已有的人物形象类试题做一些分析以及相关教学设计的探析。
一、文言文人物形象类试题分析
以以下8道试题为例分析:
1.选文通过对话,表现出晏子和墨子都具有_____和______的特点。(4分)【2020上海中考】[1]
2.根據提示,分析武训的特点及表现,在表格里填入恰当的内容。(5分)【浦东新区初三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抽查试卷2021】[2]
3.文章体现王恕“___________”的品质。(2分)【2021上海中考】[3]
4.概括第②③段所体现的桑虞的性格特点,完成下面的表格。(4分)【2018上海春季高考】
5.甲、乙两文都记录了赵豫处理民间诉讼的故事,请分析其人物形象和写作意图的差异。(4分)【2020普陀高三一模】[4]
6.文章记载的孔夫人的言语富有个性,请任举两例加以评析。(4分)【2020静安高三一模】[5]
7.在第③段中如何塑造刘铎的形象?(4分)【2020上海春季高考】
8.耶律大石是怎样的人?结合文章作简要分析。(4分)【2020奉贤高三二模】[6]
以上试题有来自于重要的考试——上海中考和上海高考,也有来自于日常考试——上海各区的期末统考。
从题型来看,例1和例3题型相似,都是以填空(概括或原文)形式考察人物形象;例2和例4题型相似,都是以表格形式考察人物形象;例5和例6题型相似,都是以分析评析形式考察人物形象;例7和例8题型相似,都以提问形式考察人物形象。
从思维过程和结果来看,这些题目之间有着共同点和不同点。共同点是例1-8的试题最终都是指向人物形象特征的感知。不同点是初中阶段的试题偏向于原文摘抄和概括,倾向于客观的概括总结,如例1-3都是要求填写相关人物形象特征的词语;而高中阶段的试题偏向于概括、分析和评析,倾向于主观的个性化解读分析,如例5-8都需要结合文本内容进行分析评价来得出人物形象的特征。例4则是要求学生通过阅读文章相应段落,从不同角度来概括人物形象特征。这类试题体现了学生文言文阅读的思维能力发展过程,从基础性阅读走向更高层次的思辨性阅读,形成系统性的语文学习过程。
文言文人物形象类试题在近两年的各类重要语文考试中持续出现并不是偶然现象。这是符合部编版语文学科学习要求的,即将初中语文学习和高中语文学习之间形成一种系统性的学习,以此来持续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这类试题注重学生的阅读体验,鼓励学生进行个性化阅读,在阅读的基础上进行表达分析。这也符合部编版语文学科学习对于文言文阅读的重视,即在初中和高中阶段的教材中都加入了更多的文言文阅读,以此提升学生的文言文阅读水平,感知更多优秀的传统文化,做到文化自信。
因此,在文言文教学中如何将文言文人物形象类试题的考点落实到日常的文言文教学中,来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思维水平有必要做进一步思考。
二、文言文人物形象感知的教学设计
有关人物故事类型的文言文在中学的语文学习中占有着重要的位置。上海中考古诗文阅读部分的课外文言文阅读是以一个人物小故事为阅读文本,考察学生的古文阅读能力和思维水平。课外文言文题目的分值不大,但区分度很高,其中的人物形象类试题亦是所有试题中得分率较低的试题之一,为初中学生学习的难点。而在高中语文文言文学习中,这类文言人物小故事转变为篇幅更长的文言人物传记。这类文言人物传记固定出现在高考文言文阅读部分的第一篇古文阅读中,占有较大的分值比重,是文言文阅读部分的考察重点。
此类试题在中学阶段是考察学生的古文阅读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在初高中的语文文言文学习中,有关人物形象类的文言文阅读形成了一个系统性的学习,那么如何让学生顺利的完成这样系统性的学习?我认为可以在初中有关感知人物形象类的文言文教学中,采用以人物为中心扩展的群文阅读的方式,帮助初中学生发展人物形象类的文言文阅读能力,提升阅读的思维品质,为高中的人物传记类的文言文阅读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课文教学注重阅读方法的总结
以部编版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世说新语》二则的教学为例,这一单元的单元导语中提到在整体感知全文内容的基础上,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而在这两则文言文教学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关键在对于这两则文言小故事中人物形象的把握。在有关人物的文言文中,把握人物形象的方法主要有品析人物描写和品析叙事情节。
1.品析人物描写
《陈太丘与友期行》[7]中对于主要人物陈元方的形象塑造是通过人物的语言描写来凸显的。通过抓住语言描写“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中“无信”和“无礼”感知这个人物形象特征是重信用和明事理,以此也体会到了作者对于陈元方的赞赏之情。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关注那些对于人物进行描写的语句,接着圈划出关键字词,最后通过关键字词感知人物形象。这种阅读方法适用于文章中对于主要人物有大量的正面描写的文言作品中。
2.品析叙事情节
《咏雪》[8]中对于主要人物谢道韫的形象塑造是通过前后情节比较来凸显的。通过抓住谢太傅提问白雪形象以及谢胡将雪比作盐的回答与谢道韫将雪比作柳絮的回答进行比较,就能得到谢道韫的比喻突显白雪颜色和形态两方面特征,比谢胡的比喻只突显白雪颜色一方面特征更胜一筹,由此展现了谢道韫文学才女的形象特征。最后又以对她身份的介绍的情节设置,表达了作者对这位名门闺秀的赞美之情。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关注那些对于人物进行相关情节描写的语句,接着圈划语句进行概括和比较,最后通过这些情节的比较总结感知人物形象。这种阅读方法适用于文章中对于主要人物没有过多描写,但有大量情节和次要人物描写的文言作品中。
课堂中师生共同总结以上两种主要阅读方法,应用到之后相关的文言阅读中。由于初中人物形象类文言文篇幅短小,故事情节简单,在教学中可进一步总结阅读方法即按照故事的复述(解决学生的字词句问题)、分析人物形象特征以及把握作者思想情感的阅读模式进行此类文章的学习。
在完成文言文人物形象类试题时,学生可以运用以上两种阅读方法。在文本阅读中发现、整合和解读重要的信息,抓住文本和题干中的显性或隐性信息,使自己能够贴合具体文本回答问题,提升答题的思维品质。教学评一致,让这类试题真正考查出学生的思维水平。
(二)群文閱读进行思维训练和积累
语文教材中所选编的人物形象类文言文的数量有限。如果要更好的掌握感知人物形象的阅读方法,提升文言人物形象感知能力,那么就需要更多人物形象类文言文的阅读,群文阅读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方法。
同样以部编版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世说新语》二则为例,课文选自《世说新语》。《世说新语》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志人小说代表作,主要内容就是一则则的人物小故事。它所包含的文言小故事与初中阶段课外文言文考试所选的文章相似,也符合初中学生文言文的阅读水平,因此将《世说新语》作为群文阅读的材料。
在学生完成语文课文学习之后,教师可进行以陈元方和谢道韫这两个人物为中心扩展的群文阅读的阅读课活动,将《世说新语》中所有有关于这两个人物的小故事找出来进行阅读。首先进行人物小故事收集,可以教师事先准备或者由学生自主收集;接着进行人物形象卡片制作或者小报制作;最后进行班级交流讨论展示,编辑成人物小传。有关于这两个人物在《世说新语》[9]中有着诸多记录,如陈元方在《世说新语·德行》“元方将车”的明礼仪,有教养的形象;“元方难为兄,季方难为弟”的才德俱优的形象;在《世说新语·言语》“唯此三君,高明之君;唯此三子,忠臣孝子”的学识渊博,口才一流的形象;在《世说新语·政事》“周公不师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的机智灵敏,大方得体的形象;在《世说新语·规箴》“遭父丧,哭泣哀恸,躯体骨立”的崇尚礼仪,父子情深的形象;《世说新语·夙惠》“炊忘著箄”的好学聪慧,诚实坦荡。如谢道韫在《世说新语·贤媛》“不意天壤之中,乃有王郎”有真性情,独立自主的形象;在《世说新语·贤媛》“王江州夫人语谢遏”中语重心长教导幼弟的长姐形象;在《世说新语·贤媛》“王夫人神情散朗,故有林下之气”的潇洒开朗,名士风度的形象。
通过类似人物小故事的阅读,可以训练学生在课堂上所习得的感知人物形象的文言文阅读方法,并且让学生感受到了人物形象是立体的,多面的,激发他们感知人物形象的兴趣,提升他们的文言文阅读能力。
有针对性的群文阅读,可以扩大学生平常的阅读广度、加深阅读深度,积累阅读策略,引导学生在日常学习中有意识地加强阅读,积累相关知识。阅读经验和积累的知识可以使学生在相应的试题考查中灵活应对各种情况,体现其阅读素养,而不是简单的应试刷题刷分。
在完成这两个人物的群文阅读后,还可以继续根据人物或者门类的主题进行《世说新语》整本书的阅读,进一步提升学生感知文言人物形象的能力,积累相应的语言文学知识。高中阶段所要学习的文言人物传记类文章是由一段段相应的文言人物小故事组成,通过初中阶段所掌握的文言人物类故事的阅读方法和经验,为之后高中阶段的文言人物传记类文章的学习打好坚实的基础,形成系统性学习。
三、总结
有关人物故事类型的文言文是整个中学阶段所要学习的一个重要内容。在初中和高中阶段考试中都有相应的文言文人物形象类的试题出现来考察学生对于人物形象的感知能力。结合部编版语文学科所倡导的教学评一致原则,考试中的答题思路会影响日常教学中的问题回答思路。在考试答题思路的影响下,教学容易成为一种刻板的模式化流程,尤其是经过长时间的训练后,学生的思维可能陷入一种套路化模式,如一个好的人物形象特征都以善良一词概之,忽视了个性化的人物特征,如善良人物所表现的不同方面有乐于助人,先人后己,关爱他人等等。因此,在教学情境中,教师在教授阅读方法的同时要多鼓励学生进行细致的文本解读和理解,使学生能够发展自身的个性化阅读能力,真正积累自己的阅读经验。在教学中也可以鼓励学生进行多角度思考,只要言之有据即可,不必过分拘泥某些标准答案,充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因为无论试题类型如何变化,不变的是要考察学生对此的思维方法以及所积累的阅读经验。
以上探讨了文言文人物形象类试题与相关的教学设计。在当下的教学背景下,无论是部编版语文学科要求还是双减政策要求,都指向了教学评的一致性以及切实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这一方面。因此任何一种教学设计,只有与测评结合起来,进行设计、反思、改进的发展之路,才能越来越科学有效,充分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每一个教学设计、每一堂课结合测评要求的优化,就是自下而上地为推进学生核心素养取向的测评助力。部编版语文学科要求强调教学评一致,以此让教学和测评真正、共同聚焦于学生素养发展这一根本追求上来。结合当下的双减政策,教学评一致性将更具有实现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本书编写组.2022届中考文言诗文考试篇目点击[G]上海:光明日报出版社,2021:218-219.
[2]《领先一步》编写组.文化课强化训练——上海市各区初三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抽查试卷精编[G]上海:中西书局,2021:77.
[3]同[1].
[4]陈无极,沈诗荣.上海新高考试题分类汇编语文[G]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20:157-169.
[5]同[4].
[6]同[4].
[7]温儒敏.义务教育教科书七年级上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30-31.
[8]同[7].
[9]刘义庆.世说新语 译注(上)(下)[M].1版.张㧑之,译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