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提升方式

2022-04-20孙俊燕

学习与科普 2022年19期
关键词:提升方式数学思维小学数学

孙俊燕

摘要:在以往数学教学过程中,可以发现学生数学思维是不断的变化和发展的,它主要是受到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的影响。客观因素的影响就是自己的生理特征和年龄的不同,这也就说是为什么随着年龄的影响,人们的思维能力可以得到很大的提升。主要因素的影响就是学生受到环境和生活条件的影响。这两种因素对学生日后的学习都有很大的影响。所以在小学生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全面的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关键词:数学思维;小学数学;提升方式

引言:

思维能力一直都是各种能力的核心,本质就是通过对事物的感知和事物的本体进行一定的分析、总结和概括。其中包含形象的思维能力、抽象的思维能力、创新的思维能力、逻辑思维的能力等等,这些能力擅长的注重的点是不一样的,但是对目前的小学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目前的小学教学中,小学数学是目前现阶段的教育中重要的课程,里面丰富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对这些思维模式的开发有着重要的作用,所以在这个重要的阶段,学生一定要把握好学习的机会,老师也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帮助学生思维模式得到更好的发展。

一、一题多解、变式引伸、训练思维的广阔性

发散性的思维是思维的一个特征。只要有一点细微的变化就会导致思维的混乱。学生可以在学习中进行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的形式进行训练,可以很好的帮助学生自己克服思维的局促性。也可以通过和同学之间的交流或者请教老师的基础上来激发自己的思维,,开拓学生自己更多的解题思路,让学生自己可以在这个锻炼的过程中不断的探索出解题的捷径,使思维模式得到更好的发展。

比如:3袋面粉共重90千克,6袋面粉重多少千克?解题的过程是多种多样的,比如我们可以根据题目可以很快的求出一袋面粉的重量是多少千克,也就是90除以3得到30千克,然后就可以很快的求出6袋面粉的重量,就是30乘以6得到180。同一类型的題型会有不同的解题方法,老师只是引导学生学会一种解题的思路,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延伸出更多的解题思路。在数学的教学中,解题的方式和方法是千变万化的,不能让学生在固有的解题模式下,这样只会捆绑住学生的思维,得不到很好的锻炼,不能达到最终的教学目的。在给学生布置小学数学的时候应该注意多给学生创造自由发挥的空间,必须对题型和题量做到一定的程度的考量。

二、重视沟通,经常和学生进行交流

小学生正处在一个活泼好动的年龄中,对很多的事物都存好奇的心理,所以老师要经常和学生进行沟通交流,更好的把握好现阶段学生的特点以此进行教学。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数学老师只注重讲述,不注重在课堂中和学生进行交流,这样的教学方法只会造成学生对数学不感兴趣,影响到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探索。近年来在教育的改革下,合作交流的模式值得老师进行关注,这样的教学模式要求学生通过合作交流的模式进行自主探究问题。这个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弄懂问题中所蕴含的知识。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老师要注重和学生的沟通和交流,在这个环节要给学生留有一些空余的时间让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的锻炼。

比如:在学习:“认识方向”这一课时,老师可以积极的引领学生谈论一下在日常的生活中我们遇到的那些方向和位置,让学生积极的投入到这个过程中,给学生沟通交流的机会,或者学生可以自发组织小组进行讨论,充分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让学生自主的投入到学习中,在和同学的探讨中可以了解更多的知识,同时思维也得到了适当的锻炼。

三、从精心的创设入手,诱发学生的思维。

目前的小学生对数学学习有很大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开发学习的思维模式是目前教学任务中最重要的。怎样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知识的求知欲,就需要行之有效的方法创造合适的问题,引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思考。学生的兴趣越高,学习的动机越强,学生的思维就会越深刻。思维就是从问题开始的,但不是所有遇到的问题都可以极大的激发学生的兴趣。合适的问题应该具备:学生已知的知识和自己主观的意识,才可以让学生主动的解决问题,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也要让学生不能是简单的解决问题,应该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不断的开发自己的思维模式。只有这样,学生才可以一直有一种求知的欲望,促进自己学习的的进步。

四、通过增强数学技能来培养思维能力

小学数学的重点在于知识的基本概念,它涉及的测量、规则、公式等等都是小学知识的基础,而小学数学中的图画,运算法则就是小学数学学习的基本技能。就是这些知识点,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才应该让学生重点的记住。目前的小学教学中,老师为了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一定要通过科学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在学习数学技能的同时可以更好的提升自己的思维能力。学习技能是自己学习的基础,但是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要学会思考。只有在这个思考的基础上,学生才能更好的掌握住这些知识,掌握好这些基础的知识就可以让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和成长中更加的顺利。小学数学老师在传授学生知识的过程中一定要帮助学生构建一个思维模式。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数学结构和数学概念之间的关系。比如:在学习“认识平均分”这一课时,老师可以让学生做习题,现在篮子里一共有18个桃子,平均的将这些桃子分给6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可以得到 几个桃子?为了帮助学生解决这个问题,老师可以通过画图的方式对习题进行解析,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边做边思考,最终解决问题,达到学习的目的。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思维能力的培养占据很重要的位置,在小学生理解能力还是非常薄弱的情况下,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老师需要将比较难懂的知识以一种通俗易懂的形式向学生表现,这这个过程中,小学生的思维模式就会慢慢的形成。同时也需要老师巧妙的运用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提高学生数学学习质量的重要方法。一旦学生 的学习兴趣激发出来,数学学习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总之小学数学的改革对学生日后思维的发展有很重要的帮助。

参考文献:

[1]苑忠义.浅析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1(12):67-68.

[2]陈燕容.浅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J].新课程,2021(44):208.

[3]陈慧川.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J].数学大世界(下旬),2020(05):31+8.

猜你喜欢

提升方式数学思维小学数学
探讨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
如何提高音乐广播的节目质量
让小学数学活动绽放数学思维
高等数学的教学反思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