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防范“泛娱乐化”对青年学生价值观的不良影响与教育策略

2022-04-20罗佳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22年3期
关键词:泛娱乐化青年学生教育策略

罗佳

摘 要:“泛娱乐化”现象在当今社会是不可忽视的,会对青年学生的价值观产生不良影响。“泛娱乐化”是经济体制改革与新媒体技术不断发展下的产物,如今已经扩散到社会各个领域。为了能有效抑制“泛娱乐化”对青年产生负面影响,应当从多方面对学生进行积极引导,帮助青年建立健全的人格和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本文阐述了“泛娱乐化”现象的突出表现和本质,分析了“泛娱乐化”对青年学生价值观产生的不良影响,并从学校、家庭、社会、个人四方面提出对青年学生价值观引导的教育策略,以供参考。

關键词:“泛娱乐化”;青年学生;价值观;教育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052(2022)03-0055-03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网络宗教对大学生的影响及对策研究”的阶段性成果(18BKS173)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做好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高度重视青年成长发展。如何防范“泛娱乐化”对青年价值观产生不良影响是当今社会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泛娱乐化”指的是以微信、微博,以及网站等信息化平台为媒介,以低俗搞怪的方式向人民群众传播无价值的信息,进而让人们的心灵和精神得到安抚。

一、“泛娱乐化”现象的突出表现和本质

(一)突出表现

娱乐原本存在的目的是缓解人的压力,使人们在学习、工作之后精神可以得到缓解,没有任何的公益性。但随着时间的流逝,资本主义对娱乐的影响愈来愈大,娱乐不再具有单一性,已经延伸至政治、文化、网络等多个领域,而且产生了比较多的负面影响,最为突出的负面影响就是文化娱乐化、政治娱乐化。其不仅对社会的发展起到一定的阻碍作用,而且还不利于青年正确价值观的形成[1]。

文化娱乐化。文化娱乐化指的是以篡改优秀中国传统文化和革命传统文化等优秀文化为主要手段,以获取更大利益为主要目的,诋毁为我国发展作出贡献的英雄人物,使青年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和历史不能够有正确的认识。此外,文化娱乐化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动摇青年对民族意识的认知,弱化青年的民族梦想,十分不利于青年的成长,也不利于青年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更重要的是其严重侵害了青年的精神家园。如果不能够严格控制“泛娱乐化”现象,那么在时间的不断流逝下,青年的精神世界会逐渐被“娱乐化”所占据[2]。因此青年未来的谈话方式会以娱乐化为主,甚至“娱乐化”还有可能会成为青年的文化精神。这无论对青年本身来说,还是对社会来说都是一个巨大的威胁。

政治娱乐化。政治娱乐化指的是为了让大众更加关注政治事件、政治话题,不惜打破道德底线而讨好公众的一种现象。虽然政治娱乐化凭借娱乐化的传播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群众对政治的关注,但也严重损害了国家政治的权威性、时政新闻的重要性,对国家长期稳定的发展十分不利。政治娱乐化主要表现为政治生活“非政治化”,即在人们学习政治理论时,总是表现得十分随意,而且在落实政治理论时,也过于敷衍。为了能够让更多人学习政治理论,达到一个比较好的效果,如今很多政治理论在表现形式上都呈现了娱乐化。这种过度放纵的行为会严重损害国家的利益,威胁国家的发展。政治娱乐化现象越来越突出的背景下,一些人与国家公然唱反调,不仅破坏了中华民族的内部团结,而且严重阻碍了我国的快速发展。尤其一些党员干部存在知行不一的情况,意图混淆视听,制造舆论混乱,使自己成为“网红”,进而获取更多利益。基于此,国家必须进行严格整治,对意图破坏我党团结并阻碍我国发展的党员干部,进行肃清工作。

(二)本质

“泛娱乐化”现象,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心理需求,并放松了人们的精神,却对其造成了更大的伤害,即如果人长时间生活在“泛娱乐化”中,那么便会失去独立思考的能力,同时还会丧失斗志,且不能够培养自己的理性思维。“泛娱乐化”具有廉价、低俗的特点,不利于个人素养的提升。“泛娱乐化”为大众营造了一种全民快乐的幸福假象,如果人长时间生活在这样的假象之中,那么理性思维能力将退化,并且价值观也会受到一定影响。更重要的是,“泛娱乐化”会逐渐占据人们的心理,让人对其产生强大依赖,一旦出现焦虑、不满和反抗等情绪,就会寻求“泛娱乐化”的安慰,从而慢慢成为“泛娱乐化”的“瘾君子”,这无疑是在“自取灭亡”。由此可以看出,“泛娱乐化”对人民、社会、国家产生的负面影响是比较大的,以娱乐化的方式退化了人的理性思维能力、对事物的辨识能力、对梦想的追求能力,从而严重影响了社会和国家的发展。此外,“泛娱乐化”现象也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国家的权威性、严肃性,不能保证国家的长久发展。

二、“泛娱乐化”对青年学生价值观产生的不良影响

(一)文化价值观功利化

文化价值观指的是对文化好坏程度的判断。在信息技术十分发达的时代,很多传媒公司都会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噱头,消耗主流文化,实现自身的利益最大化。而高雅文化一旦成为传媒公司获利的工具,在市场上就会变成人人都可以消费的文化商品,导致文化“泛娱乐化”[1]。这种现象会导致人们从内心深处抵制高雅的主流文化,反而喜欢沉浸在娱乐化中。传媒公司看重的是自身利益,因此并不在意对青年文化价值观的影响,经常向青年传播娱乐至上的文化价值观,十分不利于青年的成长。比如,在互联网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网红文化十分火爆,因此部分青年将网红作为人生的奋斗目标,这与我国对青年的教育价值观是相违背的,不利于国家日后的发展,如果不及时制止这种“泛娱乐化”现象,那么很有可能会阻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再比如,现在有很多相亲节目都会邀请一些物质女嘉宾,如果青年观看了这类节目,那么很有可能会影响其价值观,认为婚恋观应该是物质化的。这些只看重自身经济效益的传媒公司,会导致青年的文化价值观越来越功利化,从而失去对主流文化的思考与判断。这对青年传承中国传统文化,起到了一定的阻碍作用。

(二)历史价值观随意化

历史价值观是历史观和价值观的结合,主要指的是我们应当在尊重历史的前提下,以客观和公正的态度看待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2]。但随着传媒行业的快速发展,我国影视行业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架空历史剧和穿越历史剧,不利于青年正确认识历史。与此同时,部分导演和制片人为了减少影视剧的创作成本,实现利益最大化,在拍摄之前并没有聘请资深的历史老师指导,导致很多历史影视剧没有任何历史价值,并且知识含量“泛娱乐化”。虽然这样的历史影视剧得到了观众的喜爱,但是严重影响青年对历史价值观的塑造,使青年对历史有错误的认知。青年具有容易接受新鲜事物、随波逐流的特点,如果使其长期浸泡在“泛娱乐化”的影视剧中,将会导致青年历史价值观随意化,即青年没有正确的历史价值观,就不能带着敬重和尊敬的心态看待历史。

(三)人生价值观漠视化

人生价值观指的是人在评价一个活动时所具有的看法和观点。青年在使用网络时,更多的是为了满足自身的精神需求,而不是利用网络进行学习。这种行为不仅不利于青年自身的学习,还会让虚拟世界走进青年的生活,渗透青年的人生价值观。长此以往,青年还会漠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丧失为他人着想的能力。随着“泛娱乐化”现象越发严重,导致社会出现了很多佛系青年,这些佛系青年持着“无所谓”的态度在社会中生存,对社会没有任何贡献,严重影响了我国社会的发展。在“泛娱乐化”现象下,每个青年都秉持利己主义,不仅对集体主义没有任何概念,也没有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四)道德价值观失范化

道德价值观指的是人对道德价值的追求和认识,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自身的行为。在如今的社会上,网红和明星经常是人们侃侃而谈的主题,比如明星造假学历、明星出轨等,这些不正确的道德价值观对青年产生了非常大的负面影响。究其原因,网红和明星通常有着比较高的颜值、比较高的收入和比较高的人气,在这个喜欢攀比的社会,自然成为青年的追求和偶像,因此部分青年向网红和明星进行学习,“泛娱乐化”现象也越发严重。更为严重的是,有部分青年为了出名,抛弃了道德价值观,经常做出一些违背道德信仰、对社会产生负面影响的行为。“泛娱乐化”现象给人们带来了一种幸福生活的假象,严重阻碍了青年建构正确的道德价值感。

三、基于“泛娱乐化”对青年学生价值观的教育策略

(一)学校层面

学校不仅是传授青年知识的重要场所,还具有帮助青年建立正确价值观的功能。加强对学生的素质教育,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提供基本条件,能够有效帮助青年防范“泛娱乐化”现象,使其建立健全且积极向上的人格。

第一,学校要充分认识到对青年进行价值观培养的重要性,即除了要对学生进行智力教育之外,还要对学生进行价值观教育。面对“泛娱乐化”现象,教师和学校都不可操之过急,否则容易起到反作用,使學生更加沉浸在“泛娱乐化”现象中。教师作为学生重要的引导者,应当为学生起正面的带头作用,充分宣扬马克思主义精神,帮助学生正确认识“泛娱乐化”的危害,使其能够自觉抵制低俗化的事物。与此同时,教师还应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三观,养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价值观是抵制“泛娱乐化”的重要途径。

第二,加强对青少年媒介素养的教育,加强学生对媒介的利用能力。媒介是学生获得信息的重要途径,因此教师应当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使其能够自觉抵制低俗且无价值的信息。首先,学校应当加强校园网络的覆盖,为青少年构建红色文化的网络服务平台。其次,校园网应当与学生的电话号码和微信等登录账号进行绑定,严格监控学生的上网行为,这种行为不仅会在潜移默化中帮助青年形成正确的行为习惯,还会为学生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促使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第三,学校应经常带领学生参加积极向上的实践活动,切实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此外,学校还应将中华传统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中,如展开诗词大会、书法比赛和诗朗诵比赛等,不仅可以让中国传统文化潜移默化地渗透到学生的内心之中,同时还能够帮助学生构建正确的价值观。丰富的实践活动既可以减少学生接触“泛娱乐化”现象,还可以帮助学生形成积极向上且热爱生命的生活态度。

(二)家庭层面

德国著名的教育家福禄培尔·弗里贝尔(Friedrich Wilhelm August Fr?bel)曾说,国家的命运不是掌握在当权者手中,而是掌握在母亲手中,足以说明家庭教育对青年的重要性。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应当对青年的心理状态和行为进行仔细观察,一旦发现其有错误的价值观,便要进行正确引导。父母作为青年的第一任教师,不应当将教育子女的重任完全交给学校,应当与学校共同承担起教育青年的任务,即父母应当对学校的工作给予支持和配合。与此同时,学校应当加强与青年父母之间的沟通,使青年父母可以正确认识“泛娱乐化”现象。父母为青年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青年健康成长。与此同时,父母多关注孩子的心理和行为,加强与孩子之间的沟通和交流,还能有效促进亲子关系。除此之外,家庭教育应当避免出现过度保护的行为。家长要引导孩子构建正确的价值观,如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要让孩子过度依赖于父母。加强家庭教育,不仅可以有效防止“泛娱乐化”现象出现,还能够促进青年正确价值观的形成。

(三)社会层面

从社会层面上来讲,为了能够更好地实现学校、家庭和传媒的融合,国家应当积极发挥主导作用和引导作用,即国家应当为青年提供一个良好的、具有正确价值观的成长环境,使其能够健康成长。具体来说,应当加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主要体现在对学校办学理念、家庭育人观念和媒体运营方向进行正确引领。即学校要始终坚持“立德树人”的基本任务,全面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家庭要成为学校的有力后盾,全面助力青年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传媒公司应当加强自身对“泛娱乐化”的认识,不以自身利益为主要目的,应当在社会中传递积极向上且有助于青年成长的内容。社会可以将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政府教育有效结合起来,为青年构建一个具有正确价值观的成长氛围。在这之中,缺乏任何一个主体,都会导致其他主体处于孤立和分散的状态,其对青年的教育力量和引导作用将难以发挥。建立多重主体的合作机制,可以对青年进行正确引导,使其成为一个有担当、有责任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四)个人层面

“打铁必须自身硬”,就目前的青年发展现状来看,部分青年不能清楚地认识学业的重要性,导致其在完成学业的过程中不认真,很容易被无价值的信息吸引,不仅浪费了自身的宝贵时间,而且还使“泛娱乐化”现象愈发猖狂。究其原因,青年抵制“泛娱乐化”现象的主体意识缺失。基于此,青年应当加强理论方面的学习,使自身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高水平的思想道德品质。此外,青年应当对“泛娱乐化”现象警惕,并充分认识其对自身造成的负面影响。习近平总书记告诫青年,面对外部诱惑,要保持定力。这就要求青年在日常生活中,具有比较强大的定力,保持不随波逐流的本心。在面对“泛娱乐化”现象时,应当下意识地抵制诱惑,做到即使没有人监督也能够严格规范自己。与此同时,青年应当深刻分析“泛娱乐化”现象产生的原因,并反思自己的行为,主动远离低趣味。青年作为社会主义的接班人,应当充分认识自身所承担的使命,并树立远大的理想,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远大的理想和抱负不仅能够为青年指引正确的人生方向,还是青年努力的重要力量。在远大的理想面前,青年要自觉抵制“泛娱乐化”现象,明确自身所承担的责任。

四、结语

青年决定国家的未来,为全面防范“泛娱乐化”对青年学生价值观的不良影响,全社会必须构建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全面保证青年的成长。社会的各个机构需要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传统文化,使每个青年能够自觉抵制“泛娱乐化”现象,砥砺前行。

参考文献:

[1]欧庭宇.“泛娱乐化”现象对青少年价值观教育的消极影响及其应对[J].理论导刊,2020(4):123-128.

[2]仰义方,陈沛珊.网络泛娱乐化现象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及应对[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4):92-98.

(责任编辑:董维)

猜你喜欢

泛娱乐化青年学生教育策略
网络直播热发展中的冷思考
论社会实践对农业类院校青年学生的素质提升的作用
长征精神对于构建当代青年学生精神家园的启示
以“四进四信”教育引领校园文化研究
论五四时期青年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探索历程
谈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
中小学美术教育的价值取向及教育策略探析
对新环境下中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与探索
略论整体性视角下的思想政治教育
泛娱乐化思潮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挑战及应对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