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加强环境地质、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的研究
2022-04-20周庆飞
周庆飞
摘要:随着国民经济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过度的追求了社会发展进程和经济效益而忽视了环境和资源的有限概念,使得生态环境破坏日益严重,各种地质灾害频发,水土污染也严重影响着人们的身体健康,给人类社会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和制约。随着人类社会的飞速发展,人们对于能源以及资源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与此同时,给环境带来的污染程度也越来越大,使得人类的生存环境受到威胁。本文对环境地质、水文地质以及工程地质进行了研究分析。
关键词:环境地质;水文;环境污染;环境保护
一、我国环境地质、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现状
近年来,我国加强了环境保护力度和灾害防治工作,但是我国仍面临环境地质和灾害地质日益恶化的问题。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合理调配是今后我国值得注意的重大问题。此外,地下水日益短缺,水质不断下降,过量开采还引起地面沉降、海水入侵等一系列地质灾害。土地利用不当,带来了水土流失、石漠化和沙漠化问题。一些跨世纪的重大工程,对区域的生态平衡和环境也存在着巨大的影响。因此,开展地下水资源和地质环境研究对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具有重大意义。加强区域地质—地球化学环境、生物地球化学特征、生态效应与系统控制,为人类健康与发展农业服务。围绕重要经济区和国土整治区、重要城市、重点工程项目、重要交通干线和重点矿山,开展地下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科学管理水资源与环境协调发展、区域地壳稳定性、地质灾害预测与防治、地质—生态环境效应、污染的防治等方面的研究,为合理利用水资源、改善和保护环境、减轻地质灾害、促进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
二、我国地质环境和灾害问题研究分析
当前,我国的地质环境以及灾害问题非常的严重,亟待解决。所以,为解决和降低灾害对人类生存环境的威胁,国家应积极研究治理办法,加强对地质环境的保护。我国干旱区面积占全国面积四分之一以上,其中主要包括新疆大部,内蒙古、甘肃以及青海西部和宁夏等地区,降水量不足200毫米。这些地区的土地资源以及矿产资源非能源和气候资源都比较丰富,并且对于农业和工矿业发展有非常大的潜力。但是,水源问题确是制约这些地区发展的最大的问题。所以,必须要加强对西北干旱地区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以及对这些地区水资源的保护和研究,这对开发西北地区的战略有非常重要的研究意义。
我国的西南地区属于典型的裸露岩溶区,该地区是我国重要能源以及有色金属的基地。但随着今年来石漠化发展的速度加快,生态环境日趋恶劣,人们的生活贫困潦倒,所以西南地区是我国最为贫困的地区之一,岩溶石山生态环境的恶劣化,严重制约着这些地区的经济以及社会的发展,甚至还使长江以及珠江中下游地区的生态发展以及生态平衡受到严重额威胁。所以,为了改变这些区域岩溶山区落后面貌,應对这些区域展开科学合理的研究,探索出一个可行有效的治理方法,改善这些区域岩溶山区的落后面貌,并不断的促进西南地区持续发展
三、水文地质环境地质以及工程地质的科技化发展趋势
水文地质环境地质以及工程地质的科技化应该以国家重点工程为载体,比如南水北调等大型工程,其影响深远,也为国家长治久安、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在隧道工程中涉及的范围也比较广,比如水利工程、公路工程、地下工程等等,而这些工程中水文地质环境地质以及工程地质都得到了一定应用,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比如铁路建设过程中会面临隧道建设问题,这一过程最显著就是岩溶地层止水问题,有很大可能引发涌水涌砂事件,使铁路严重瘫痪。对于隧道深层岩溶治水技术的研究应该成为科学化发展中突出的内容。在岩石边坡中的应用涉及到水库回水、水利工程坝基建设、铁路工程等,可以保障工程建设以及后期投入使用的稳定与安全性。影响岩石边坡的因素也很多,比如河谷外鼓、频繁的采煤活动、长河谷下沉影响边岸的稳定性等,这些都应该作为水文地质环境地质以及工程地质科学化发展的研究内容。近年来,国家快速发展,而水文地质环境地质以及工程地质必然是要为规划服务的,比如中国地质灾害图、城市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等等,更好的为工程建设提供规划以及与充足的资料,保证工程建设有效性,这也将成为水文地质环境地质以及工程地质科学化发展中应该予以关注的问题。近年来,为了城建规划及地理规划,水文地质、环境地质工作一各种各样的形式逐步的发展起来。其中包括国地质灾害图、全国环境地质图系以及图文结合的中国重点城市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对策等,这位今后的工程建设以及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并提供出科学合理的资料依据。
结束语
目前来看,我国的环境态势严峻,污染情况不容乐观,在这种情况下,水工环面临着严峻考验,关于水工环的研究工作要持续深入,利用水工环的研究和发展,解决当前的各种社会性问题,进一步的发挥出水工环的重要作用,同时,干旱地区也要采取合理措施,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积极的推行节水技术,沿海地区要加强地质环境监测,消除地质隐患,通过对水工环的持续研究,推动社会经济与环境生态的协同发展。
参考文献:
[1]杜雄进.浅谈工程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问题[J].大众科技,2009(12):78-79.
[2]李能芬.工程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问题的危害探讨[J].甘肃科技,2011(12):34-35,91.
[3]赖安超,舒珩.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的科技发展趋势分析[J].数码设计,2017,6(10):82.
[4]王瑞久.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的科技发展趋势[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16(03):1-5+13.
[5]崔启鑫.工程地质勘察中的水文地质危害分析及对策探讨[J].科技资讯,2019,17(11):4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