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外宣翻译中的策略

2022-04-20蔡诗云

科教创新与实践 2022年1期
关键词:能动性译者文本

蔡诗云

摘要: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使译者主体性从“隐形”走向“彰显”。根据外宣翻译的定义、特点和检验标准,外宣译者在外宣翻译实践过程中,应当在尊重源语基本信息的前提下,为实现跨文化交流和塑造国家形象的双重目的,以译入语为归宿,采用灵活的翻译策略,创造性地发挥主观能动性。

关键词:外宣翻译;翻译策略

1 前言

翻译观的发展史是一部译者主体性从“隐形”逐渐走向“彰显”的历史。传统的翻译观以原作为中心,把翻译视为一种跨文本、跨语言的活动,译者的职责是在译入语中从内容到形式忠实地再现原文,因此,对等或忠实与否成为评判译者水平的重要尺度,而译者应该是隐形的,在翻译活动中处于从属地位。德国功能翻译理论代表人物之一弗米尔(H.J.Vermeer)首倡的翻译目的论 (Skopos Theory)对传统翻译观提出第一次挑战,他把翻译视作受翻译发起人委托赋予译者某种目的的行为,从对语言和文本的研究转移到对翻译行为的研究,从而抛弃忠实、对等的翻译神话,打破了原文中心论的桎梏。西方自上世纪70年代开始兴起的翻译研究“文化转向”中,安德烈·勒菲弗尔(Andre Lefever)、苏姗·巴斯奈特(Susan Bassnett)、 西奥·赫曼斯 (Theo Hermans)为代表的操纵学派(Manipulation School)主张“翻译就是文化改写”,提出面向译入语文化的文化学派翻译理论,彻底颠覆了传统翻译观,为我们认识翻译提供了全新视角。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成为译者的文化身份及译者主体性的重要理论背景。从此,译者从边缘走向中心,其文化地位及主体性成为翻译研究的重要课题。

作为一种具有明确目的的跨文化交际行为,外宣翻译更多涉及译者的选择与操纵的行为,因此,译者主体性研究对外宣翻译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对提高外宣翻译质量、发挥外宣效果起着指导意义。

2 译者主体性

根据方梦之《译学辞典》定义,译者主体性(subjectivity of translator)亦称“翻译主体性”,指译者在翻译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本质特性,即翻译主体能动地操纵原本(客体)、转换原本,使其本质力量在翻译行为中外化的特性。译者主体性亦即译者的主观能动性。客观制约性包括双语差异、不同的文化语境和政治语境等。译者主体性贯串翻译活动的全过程,不仅体现在译者对作品的理解、阐释和语言层面上的艺术再创造,也体现在对翻译文本的选择、翻译的文化目的、翻译策略和在译本序跋中对译作预期文化效应的操纵等方面(方梦之, 2011:91)。

查明建、田雨在《论译者主体性》一文中对译者主体性进行了深入的阐述,两位学者从翻译活动的目的性特点指出,“译者主体性是指作为翻译主体的译者在尊重翻译对象的前提下,为实现翻译目的而在翻译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主观能动性,其基本特征是翻译主体自觉的文化意识、人文品格和文化、审美创造性。”(查明建, 田雨, 2003:19)

屠国元、朱献珑把翻译目的性具体化为满足译入语的文化需要,认为:“总体而言,译者的主体性就是指译者在受到边缘主体或外部环境及自身的影响制约下,为满足译入语文化需要在翻译活动中表现出的一种主观能动性,它具有自主性、能动性、目的性、创造性等特点。”(屠国元, 朱献珑, 2003:9 )胡庚申则在《“译者主体”到“译者中心”》一文中则从“原文—译者—译文”的关系指出,译者处于这个三元关系的中心地位,是翻译活动的主导者(胡庚申, 2011:5)。

根据以上论述,笔者认为,译者主体性是指译者在面对客观条件制约时为实现翻译目的而发挥主观能动性,在翻译过程中自主、自觉、创造性地选择和解读原文,选择翻译策略,决定翻译方法。

3 外宣翻译的性质对外宣译者的要求

根据张健教授的观点,外宣翻译是以完成那些以对外宣传材料的翻译任务为基本内容的翻译实践活动的总称。外宣翻译的特殊性在于“外宣”二字。其中,“外”指的是外宣翻译活动的目的地,“宣”指的是外宣翻译活动的传播方式。外宣翻译是以“外宣”为方式和手段,来发挥其政治、经济、科技和文化功能,从而实现其翻译目的。在我国,外宣翻译的主要任务是将汉语译成英语或其他外语,让世界了解中国。这些翻译任务都是以“外宣”命名、以“外宣”为基本特征的翻译活动(胡兴文,张健,2013:101)。外宣翻译重在宣传,宣传是其最终目的,翻译是其应用手段。目的决定手段,具体的翻译便成了为达到此目的的平台和渠道,同样,手段反作用于目的,良好的翻译手段是信息传递的前提和必备,外宣翻译的质量高低直接影响外宣的效果。笔者认为,结合外宣翻译的对外传播功能,外宣翻译的目的可以进一步深化为:在国际上創造有利于我国的舆论环境,塑造我国的正确形象,让世界了解中国,加强各国同我国在经济、技术、文化、政治等方面的合作,维护最高国家利益。由此可见,外宣翻译是一种特殊形式的翻译,是发生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以信息传递为内容、以各种媒体为渠道、面向外国民众以及境内外国人士的跨语言、跨文化交际活动,其基本目的是为了让世界了解中国,最终目的是为了塑造国家形像,维护国家利益。

根据以上对外宣翻译的定义,外宣翻译在本质上是一传递信息为主的应用翻译。法国翻译理论家Jean Delisle 对应用翻译的定义是:“以传达信息为根本目的,运用语用学的原则来翻译实用性文本。它特别区别于传达有较强情感意义和美学意义的文学翻译。”(方梦之, 2003:1) 因此,外宣翻译兼有应用翻译的两大特点,即信息性和匿名性。信息性是指:“突出传递真实世界的客观信息和现象, 在形式与内容的关系上, 它往往重内容而轻形式,为突出信息传递的效果不惜改变原文形式(贾文波, 2004:1)。匿名性是指:“这类文本大多缺少个性, 大有‘官样文章’、‘安民告示’一类文本的特征, 作者的身份往往处于一种匿名的地位。(贾文波, 2004:1)。外宣翻译还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即基本上都是中译外,也就是把大量有关中国的各种信息从中文翻译成外文。外宣翻译的目的是让其译文读者准确无误地理解译文所传递的信息,让中国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中国,以取得良好的宣传效果。外宣翻译的这三个主要特点为外宣译者发挥主体性提供了更大的空间。检验外宣翻译得失成败的标准,则是国外读者通过我们的对外宣传,有没有听懂来自中国的声音,有没有形成关于中国的真实全面的印象,有没有帮助树立中国正面的国际形象。

参考文献:

[1]方梦之.译学辞典[M].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2]胡兴文,张健. 外宣翻译的名与实——张健教授访谈录[J]. 中国外语, 2013(3): 101.

[3]屠国元. 朱献珑, 译者主体性:阐释学的阐释[J],中国翻译2003(6):8-14.

猜你喜欢

能动性译者文本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英语教师负向能动性及其应对策略
挖掘文本资源 有效落实语言实践
搭文本之桥 铺生活之路 引习作之流
文本与电影的照应阅读——以《〈草房子〉文本与影片的对比阅读》教学为例
英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摘要
项目教学法在《微机原理》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