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刍议幼小衔接中家长的作用及对策分析

2022-04-20任秀萍

科教创新与实践 2022年1期
关键词:幼小衔接家庭教育学前教育

任秀萍

摘要:幼小衔接教育作为终身教育的重要部分,家长的参与必不可少。当前,家长参与幼小衔接教育存在诸多问题,文章从转变家长观念、明确幼儿园职责、回归幼小衔接教育初心等方面提出了解决策略。

关键词:学前教育;家长;家庭教育;幼小衔接

《幼儿园工作规程》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都明确指出了幼儿园要加强幼小衔接工作。已进入征求意见阶段的《学前教育法》也指出了“幼儿园与小学应当相互衔接配合,共同帮助儿童做好入学准备和入学适应”同时强调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积极配合、支持幼儿园开展保育教育,也就是说,幼儿园各项工作的开展,包括幼小衔接教育,都离不开家长的参与和配合,然而,现阶段由于家长自身、幼儿园、社会等多方面因素,导致家长参与幼小衔接教育存在诸多问题,本文对此问题展开讨论,寻求解决对策。

一、家长参与幼小衔接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家长参与幼小衔接教育存在诸多问题,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幼儿园阶段向小学阶段的顺利过渡,概括起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家长对幼小衔接的认识及实践存在偏差

1.责任主体不明确

在我国,大多数家长能够意识到幼小衔接教育的重要性,却认为幼小衔接教育的主要责任在幼儿园和小学,即助儿园和小学的衔接,忽视了家庭教育在其中的重要作用。家庭作为动幼儿的第一所学校,家长作为幼儿的第一位老师,家长在幼小衔接教育中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家长的参与是幼小衔接教育顺利实现的关键因素之一。

⒉衔接内容不清晰

大部分家长虽然意识到了幼少衔接教育离不开家长的参与,但却不清楚从狐些方面进行衔接,存在认识片面或认识有情差的情况。一部分家长认为,幼小衔接主要是数学、外语、拼音识字等智力发展课程的衔接,忽视了其他课程和能力的衔接;一部分家长认为幼小衔接除了包含各种课程内容的衔接,还应该包括幼儿的适应能力,但只考虑到了幼儿语言表达、行为自控等学习适应能力的衔接,忽视了生活自理、社交能力等其他适应能力的衔接。当然,也还有一小部分家长,他们只知道需要幼小衔接,却不清楚衔接的内容,于是向社会教育机构寻求帮助,机构有邬些课理,推荐鄠些内容,他 们就选择哪些内容。这些问题,究其根本,其实是家長对幼儿园教育和小学教育区别认识不到位、不透彻造成的。

(二)幼儿园在幼小衔接教育中对家长的引领作用不够突显

目前的幼儿园,尤其是私立幼儿园,出于招生等多方面因素的考虑,在幼小衔接教育过程中过于迁就家长的想法。家长觉得智力发生课程重要,就开设智力发展课程,家长觉得别人家孩子都学习了汉语拼音,我们也应该学,幼儿园就开设汉语拼音,幼儿园在各种压力之下,放弃了自身在幼小衔接教育过程中更为专业一方的地位,没有对家长起到引领的作用,而是一味地迁就家长。

(三)社会“功利主义”教育思想导致家长对幼小衔接的理解进一步窄化

幼小衔接对于很大一部分家长与幼儿来说,需要做的就是在教育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怎样能够进入更好的小学,获取优质的教育资源,让幼儿在幼升小的过程中,又实现了一次所谓的提升。幼升小过程,要完成对幼儿的筛选,就需要对幼儿进行一定的评价。而现今的评价,出于各方面因素考虑,内容还主要是知识和学习能力,这就使得家长对于幼小衔接教育的理解存在极大的功利主义倾向,并进一步窄化。

二、解决家长参与幼小衔接教育存在问题的对策

家长参与幼小衔接教育存在的问题大多是家长自身、幼儿园、社会等多方面因素造成的,因此,寻求解决策略也应该重点从这几个方面进行考虑。

(一)家长转变观念,增强幼小衔接教育的有效性

1.明确主体责任

家长作为幼儿的监护人,要承担起对幼儿照料与教育的双重任务。在幼小衔接教育中,家长有着当仁不让的责任。家长要积极参与幼小衔接教育,只有家长与幼儿园、小学及全社会共同努力,才能实现幼儿园阶段与小学阶段真正意义上的衔接。

2.树立正确认识

家长应该通过自我学习、请教专家等各种途径增进对幼小衔接教育的理解。幼小衔接需要提高幼儿的综合能力,主要包括信息输入能力、功能输出能力和维持保障能力。具体来说,信息输入能力主要指幼儿的视知觉和听知觉能力;功能输出能力主要指幼儿的数学准备、语言沟通、运动协调和知觉转化等能力;维持保障能力主要指幼儿的学习品质和社会适应能力。三大方面作用的发挥遵循“木桶效应”,即幼小衔接教育效果究竟如何,取决于各项能力中水平最低的一项。因此,家长对幼小衔接内容选择的时候,既要全方位考虑,不能顾此失彼,又要针对幼儿自身的特点,查找问题,补齐短板。

(二)幼儿园明确职责,加强对家长幼小衔接教育的指导

1.做好自身幼小衔接工作

幼儿园应首先明确,在幼小衔接教育涉及的各方因素中,幼儿园应起到绝对意义上的示范作用。幼儿园只有挺起腰杆,坚定教育理念 ,才能够赢得家长和社会的信赖,可能短时间内会存在经济效益等方面的问题,但从幼儿园长远发展的角度来看,这样的做法才是更有益的。幼儿园应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采取适合的幼小衔接方法。如小学的规则性较强,并加入了考试和分数机制,这就需要幼儿具有一定的规则意识和完成任务的能力。教师可以设计各种规则游戏,要求幼儿遵守游戏规则,理解破坏规则后的不良后果。小学教育属于义务教育,具有-定的强制性,不能自由选择。幼儿园可以在大班着重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如正确的坐姿,保持课堂纪律,培养幼儿对学科的兴趣等。

2.加强对家长幼小衔接教育的指导

幼儿园应利用自身优势,在幼小衔接教育中发挥对家长的示范引领作用。幼儿园可以针对家长对幼小衔接内容不了解的情况,通过家长会、家长联系簿、家长群等方式与家长进行沟通。幼儿园也可以聘请幼儿教育专家,针对幼小衔接教育中的问题开展研讨,指导家长做好幼小衔接教育。

结语

家长作为幼小衔接教育中的重要一方,应承担起责任,幼儿园和社会也应抛去杂念,为实现儿童从幼儿园阶段向小学阶段真正意义上的衔接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苗伟霞.幼儿园幼小衔接教育质量提高对策[J].小学生(下旬刊),2021(11):53.

[2]徐莉.幼小衔接的“症状”与“诊断”[J].山西教育(幼教),2021(10):73-74.

猜你喜欢

幼小衔接家庭教育学前教育
简谈大班幼儿跳绳能力的培养
家、园合作是幼儿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初中生家庭教育与心理健康
家庭环境对中学生性格及成长的影响
农村幼儿园“幼小衔接”的“五步走”
浅论五年制师范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管理
论语言教学活动中教师的引领艺术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