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上河图》密码
2022-04-20吴钩
吴钩
每到清明时节,我们马上就能想起来的唐诗,是杜牧的那首《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而在清明时节我们马上就能想到的宋画,则是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这幅著名的风俗画长卷,让我们今天仍能真切感受到北宋汴京扑面而来的繁华。
我这几年再三把玩《清明上河图》,深藏于故宫博物院的原画还没有机缘观摩到,好在通过网络资源,可以搜寻到超大、高清图像,仔细观察那些放大的图像细节,再参照《东京梦华录》等宋人笔记的记载,我们可以一窥鲜活而生动的宋人生活。
1.驮炭毛驴
《清明上河图》的开端,是清晨时分,两名山里人赶着几头小毛驴,驮着木炭,往城里贩卖。木炭是宋朝市民的常见燃料,不过有个信息图画没有表现出来,那就是,在北宋汴京,煤碳已经被大量使用。南宋初年,庄绰在《鸡肋编》中回忆说:“昔汴都数百万家,尽仰石炭,无一家燃薪者。”石炭,即今日的煤碳。汴京居然是家家户户用煤碳而不用木炭。
2.客船
汴河上的客船非常庞大,船舱至少有三层:底舱大约装货;中间那层船舱载人,提供卧铺;顶层则应该是船工、水手休息的地方。宋人热爱旅游,寄情于山水的士大夫自不待言,寻常百姓也有出游的兴致。比如洛阳的牡丹天下闻名,花开之时,“士庶竞为游遨”,“都人士女倾城往观,乡人扶老携幼,不远千里,其为时所贵重如此”。在汽车、火车与飞机发明之前,乘坐客船无疑是最为舒适、快捷的出游方式。
3.表木
在汴河虹桥的四角,立有四根木杆。这些木杆是干什么用的?这叫作“表木”,是一种市政管理标志。宋代城市商品经济非常活跃,小贩可以自由经商,于是难免出现乱摆摊位、占挤街路的情况,宋政府想出了一个治理办法:在街道两旁测量距离,竖立“表木”,“表木”之间连线之内侧,允许设摊、开店,但不得侵出连线之外。我们看图上虹桥两边,小商贩开设的摊位,都在“表木”的连线之内,中间留出通行的过道。这样,既照顾了商贩的生计,也不致妨碍了公共交通。
4.测风仪
虹桥四角的“表木”顶上,都有一个鸟形之物。这又是什么?这叫作“五两”,因为是五两重的鸡毛所制。它不是用来装饰的,而是古代的测风仪。只要看鸟头朝向哪个方向,便可知道风向。宋代水运发达,船只主要靠风力行驶,辨清风向对于船运而言非常重要。
5.送外卖
酒店的伙计不知正往谁家送外卖。——宋朝时候就有送外卖的活计吗?没错,当时的饮食店已经开始提供“逐时施行索唤”“咄嗟可办”的快餐、叫餐服务了。汴京餐饮业极为发达,“处处拥门,各有茶坊酒店,勾肆饮食。市井经纪之家,往往只于市店旋买饮食,不置家蔬”。宋代都市的小白领、小商人,跟今日的城市白领一样,都不习惯在家做饭,而是下馆子或叫外卖。
6.灯箱广告
虹桥附近的“脚店”是一家酒店,门口设置了一个灯箱广告,上书“十千”“脚店”四字。由于这种广告牌应用了照明技术——内置蜡烛,夜间明亮照人,特别引人注目。灯箱广告在现代商业社会不过是寻常事物,但许多人未必知道宋朝已出现了灯箱广告的形式。
7.茶坊
这是开设在汴河边的一家茶坊。跟现代人爱喝咖啡一样,宋朝人爱饮茶,宋代城市中茶坊到处可见,如同今日的咖啡馆。这些茶坊名字非常有个性,如俞七郎茶坊、朱骷髅茶坊、郭四郎茶坊、张七相干茶坊、黄尖嘴蹴球茶坊、一窟鬼茶坊、大街车儿茶肆、蒋检阅茶肆。名字都起得很酷,很抓眼球,很有广告效应。
8.轿子
《清明上河图》上,骑驴、骑马的人比乘坐轿子的要多。这是因为,宋人出行,习惯坐马,不习惯乘轿。《东京梦华录》说:“寻常出街市干事,稍似路远倦行,逐坊巷桥市,自有假赁鞍马者,不过百钱。”租马很方便。北宋士人以乘轿为耻,他们认为,轿子“以人代畜”,乃是对人的尊严的侮辱。他们不允许自己将他人当成牲口来使用。可见宋人的价值观,极富人道主义精神。
9.猪
在城郊的柳荫处,张择端画了几头猪,这里应该是汴京城郊的一处养猪场。汴京是一个常住人口超过100万的超大城市,市民每日对肉类的消费量非常惊人,肉铺遍布街市,每一日从南熏门赶进城内的肉猪,多达数万头。据《东京梦华录》称:“民间所宰猪,须从此(南熏门)入京,每日至晚,每群万数。”汴京内的“杀猪羊作坊,每日担猪羊及车子上市,动即百数,可见市民消费之旺盛。
10.卖鲜花
这个小摊,看起来好像是在卖花。宋朝市民以插花为生活时尚,汴京的春天,“万花烂漫,牡丹芍药,棠棣香木,种种上市,卖花者以马头竹篮铺开,歌叫之声,清奇可听”。爱花的时尚,使宋朝形成了一个庞大的鲜花消费市场,有的花农,“一早卖一万贯花钱不啻”。没有一个朝代的市民像宋人这么热爱鲜花了,今日的城市“小资”大概也莫过于此。
11.红栀子灯
这是“孙羊正店”大门挂着的红栀子灯。宋朝的酒店,门首通常都悬挂着红栀子灯,以为标志。如果这红栀子灯不论晴雨都盖着竹叶编成的灯罩,则表示这家酒店还提供色情服务,有点类似于今日某些国家和地区的“红灯区”。《都城记胜》记载,有一些酒店,“谓有娼妓在内,可以就欢,而于酒阁内暗藏卧床也。门首红栀子灯上,不以晴雨,必用箬盖之,以为记认”。
12.小夫妻
在“孙羊正店”大门前,有一对小夫妻正在买花,小娇妻亲昵地将她的胳膊搭到丈夫的肩膀上,跟现代情侣没啥区别。从“孙羊正店”门口经过的一顶轿子,轿夫的眼睛盯着这对亲昵的小夫妻看,结果路都走弯了。我们以为古时男女人前不可有亲热之举,否则就不合礼教。其实在宋朝,小夫妻之间表现出亲亲热热,是比较寻常的。有一首宋代民间女子写的诗为证:“月满蓬壶灿烂灯,与郎携手至端门。”小夫妻元宵出门看花灯,是手牵手的。
13.客店
这块“久住王员外家”的招牌,又是做什么生意的?是宋朝的客店,又叫邸店。“久住”是宋时旅店业的常用语,这家旅店大概是一个王姓富户开设的,因此叫作“久住王员外家”。宋朝流动人口多,自然是“邸店如云屯”。宋政府对客店立有一条极富人道主义的规定:旅店如发现住店的客人得病,不得借故赶他离店,而是要就近请大夫给他看病,并报告县衙,由政府报销医药费。
14.小吃摊
这是汴京街市上寻常可见的一处小吃摊子。汴京可以说是美食家的天堂,《东京梦华录》载,宫城朱雀门外,“当街(卖)水饭、熬肉、干脯”,是饮食一条街。宋人对饮食非常讲究,寻常的饮食摊子,也很注意干净、卫生,“凡百所卖饮食之人,装鲜净盘盒器皿,车檐动使奇巧,可爱食味和羹,不敢草略,……稍似懈怠,众所不容”。
15.饮子
这个路边摊,挂着一个招牌,上写“香饮子”。“香饮子”是什么呢?就是饮料。宋人以喝饮料为时尚,市场上当然就有各色饮料出售。如果是六月天,还有冷饮解暑。《东京梦华录》说,六月时节,汴梁的“巷陌路口、桥门市进”都有人叫卖“冰雪凉水、荔枝膏”,“皆用青布伞,当街列床凳堆垛”。
16.匹帛铺
这块招牌,写的是“罗锦匹帛铺”。宋朝的匹帛铺,不仅仅销售绫罗绸缎,通常還兼营金银兑换、交引交易。交引,指盐引、茶引、香药引等有价证券。因此,匹帛铺又叫“交引铺”,类似于今天的证券交易中心。《东京梦华录》载,汴京的“金银帛交易之所,屋宇雄壮,门面广阔,望之森然,每一交易,动即千万,骇人闻见”。宋朝货币经济之发达,由此可见一斑。
17.医馆
《清明上河图》结尾处,是“赵太丞家”医馆。张择端其实画了好几处药铺、医馆,从街边药摊到“杨家应症”,再到“赵太丞家”,构成了一个多层次的医疗服务体系。《东京梦华录》里面提到的医馆也很多,如专治儿科病的“柏郎中家”、产科病的“大鞋任家”,还有“国太丞”“丑婆婆药铺”“熟药惠民西局”。其中“惠民局”是政府开办的医药铺,带有公益性质,以市场价的三分之二售药,政府给予财政补贴:“每岁糜户部缗钱数十万,朝廷举以偿之。”因此,宋人说生活在汴京的人有“病福”。
(林冬冬摘自长江文艺出版社《生活在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