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自信视域下公共图书馆地域文化建设探析
2022-04-20易婧琪
易婧琪
关键词:文化自信;公共图书馆;地域文化;湖湘文化
摘 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国坚定文化自信的首要任务。地域文化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分支,在中华民族的历史进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文章以湖南图书馆为例,探讨了公共图书馆地域文化建设的新思路与新策略,以期实现地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推动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发展。
中图分类号:G25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588(2022)03-0029-03
1 文化自信的时代背景与内涵
自党的十八大召开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出要弘扬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并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1]。我国文化底蕴深厚,坚定文化自信就是坚定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以不断提升我国的文化软实力,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进程,让中华民族永远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2 文化自信视域下公共图书馆的定位与担当
2.1 公共图书馆是增强文化自信的坚实阵地
为了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于2016年12月25日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以法律的形式明确了公共图书馆在促进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及支持开展全民阅读、开展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活动等方面的义务和责任[2]。2018年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开始实施,在法治层面要求公共图书馆大力弘扬和传承优秀文化,进一步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相关法律的出台不仅规范和指导了公共图书馆各项工作的开展,还提升了公共图书馆的社会地位,为我国文化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2 公共圖书馆是增强文化自信的资源保障
作为文化传承的载体,公共图书馆以丰富的馆藏资源在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发挥着先锋作用。截至2020年年底,我国的公共图书馆数量达到3,212家,藏书总量达到117,929.99万册,为增强文化自信提供了强有力的资源保障[3]。
3 湖南图书馆地域文化建设现状
3.1 湖湘文化的发展情况
湖南省内的水资源丰富,因洞庭湖和湘江得名“湖湘”,经过长期发展,湖湘文化成为湖南文化的代名词。古时,湖南远离中原,位置偏僻,为“南蛮”之地,大量少数民族居住于此,随着频繁的战乱和天灾,大批难民相继涌入,他们带来的文化促进了湖湘文化的发展。隋唐以后,国家走向统一,社会安定,湖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逐渐兴盛。宋代,周敦颐开创了理学先河,胡安国、胡寅、胡宏父子开创了以“经世致用”为核心理念、以理学为基本内容、以“兼收并蓄、综合创新”为学术特征并致力于弘扬民族精神的“湖湘学派”,确立了湖湘文化的基本架构。元代,因民族矛盾尖锐、文化冲突,湖南地区的文化发展速度缓慢。明代,湖南地区的农业经济发展迅速,推动了文化的发展。清代统治者重视儒学,带动了湖湘文化的繁荣。晚清以后,中国社会面临重大危机,一大批仁人志士纷纷涌现,在戊戌维新、辛亥革命等一系列救亡图存的事件中崭露头角,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社会的历史发展进程,使湖湘文化大放异彩。湖湘文化经过长期传承发展,具有诸多精神特质,如经世致用、自强不息、兼收并蓄、敢为天下先等。自近现代以来,湖湘文化的精神特质不断鼓舞着湖南人民在历史舞台上留下难以磨灭的身影,推动了我国社会的发展。
3.2 湖南图书馆推进地域文化建设的举措
作为湖南省内唯一的省级公共图书馆,湖南图书馆多年来一直致力于推动湖湘文化建设,在对馆藏资源的挖掘整理和对外宣传推广方面取得了较多实绩。
3.2.1 重视对地方文化资源的收集。湖南图书馆设有采访分编部,负责地方文献的征集整理,每年数次前往各地开展地方文献的征集与宣传工作;设有保存地方图书、报刊的地方文献阅览室及专藏湘籍名人著作的湖南名人文库,收藏了大量的地方特色文献资源,如毛泽东著作、徐特立藏书、张舜徽藏书、湖南省姓氏家谱等,种类繁多,奠定了其整理研究地域文化的资源基础。
3.2.2 重视对馆藏资源的整理与开发。湖南图书馆通过征集、采购、接受捐赠等方式,收藏了大量地方文献资源。为了摸清家底,湖南图书馆耗时多年对馆藏资源进行清点分编,陆续整理出版了《湖南图书馆单幅文献目录》《湖南图书馆古籍线装书目录》《湖南图书馆民国图书期刊报纸目录》等多套馆藏图书目录,方便读者查阅及进行相关研究。同时,湖南图书馆还依托其馆藏资源,建设开通了“天下湖南网”,旨在荟萃人文经典、传承湖湘文化;建设了湖南地方戏剧资源库、湖南红色记忆多媒体资源库、湖南近代人物资源库、湖南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库等多个具有地方特色的数据库,方便人民群众更深入地了解湖南省的历史和文化。为了顺应时代发展趋势,湖南图书馆打造了“难得湖图”品牌IP,以馆藏名家字画为蓝本,推出了系列文创产品,如书签、背包、手机壳、红包等美观实用的生活用品,深受读者喜爱。
3.2.3 开展系列文化活动。湖南图书馆打造了“湘图讲坛”等文化品牌,开展了一系列有关湖湘文化和湖南名人的讲座活动,广邀韩少功、王跃文、何顿、谭伯牛等湘籍名家,与读者进行文化交流分享,提升了自身的公共文化服务能力,扩大了社会影响。湖南图书馆多年坚持举办各类有关湖湘文化的展览,如:周敦颐诞辰1,000周年纪念系列活动,湖南图书馆藏部分进士著述、碑帖、信札、字画展,湖南图书馆藏王闿运及其生徒著作、字画、信札展,王船山诞辰400周年纪念暨馆藏著述版本展等,这些展览活动多层次、多角度地展现了湖湘文化的魅力,加深了公众对湖湘文化的理解。
4 公共图书馆地域文化建设策略
4.1 深挖地域特色,彰显文化价值
4.1.1 建设地方特色资源数据库。公共图书馆馆藏的地域文化资源丰富,有地方志、古旧字画、名人手札、文史资料等,其应对这些资源进行整理、分类、提炼,并进行数字化加工,建设具有地方特色的地域文化资源数据库,在为读者提供检索查阅服务的同时,为相关的学术机构、组织等提供学术资源服务。
4.1.2 开发文创产品。近年来,故宫博物院的文创产品爆红网络,带动了我国文创经济的发展。公共图书馆可将地域文化元素融入文创产品,以实物的形式诠释地域文化内涵,实现对地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开发文创产品不仅有利于公共图书馆充分利用館藏资源,还有利于提高人民群众对地域文化的兴趣。
4.2 加大阅读推广力度,提升人民群众的文化认同感
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碎片化阅读成为一种主流的阅读方式。公共图书馆可利用微信公众号等网络平台,满足读者的碎片化阅读需求,有针对性地分享地域文化相关的书籍、视频、新闻等信息,以提升人民群众的阅读素养和对地域文化的文化认同感,使他们更加尊重、认同、热爱家乡的地域文化。
4.3 开展文化活动,展现地域文化魅力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4]。因此,公共图书馆应尽力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完善、优质的公共文化服务,满足他们的精神文化需求。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既是公共图书馆实现该目标的最直接的方式之一,也是公共图书馆最常采用的一种文化传播方式。公共图书馆可结合戏曲、传统技艺等地方特色文化开展系列文化活动,展现地域文化魅力,扩大地域文化的影响力。
4.4 拓宽地域文化传播渠道,扩大服务范围
随着时代的发展,短视频成为当今社会主流的分享交流方式。公共图书馆应与时俱进,与短视频平台合作,拓宽地域文化传播渠道,实现互利共赢。除微信公众号、微博、网站等网络平台外,公共图书馆还可利用最新的5G高清视频技术对文化活动进行直播,并与网友实时互动,有效扩大服务范围。
4.5 推动基层文化建设,增强地域文化活力
基层公共图书馆应转变发展理念,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规划,积极寻求与社会力量的合作,并取得政府等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推动文化共享工程建设,早日实现文化惠民。同时,省、市级公共图书馆应加大对基层公共图书馆的扶持力度,给予其人才、技术等方面的支持,提高基层公共图书馆的服务水平,以推动基层文化建设,增强地域文化活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5 结语
随着我国进入“十四五”规划时期,公共图书馆应明确发展方向,顺应时代发展趋势,利用先进技术,推动地域文化建设,实现地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打造地域文化品牌,弘扬和传承优秀地域文化,增强人民群众对地域文化的认同感,坚定文化自信,使社会主义文化更加繁荣兴盛。
参考文献:
[1][4]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N].人民日报,2017-10-28(001).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J].当代兵团,2017(5):43-46.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2020年文化和旅游发展统计公报[EB/OL].[2022-01-05].http://www.gov.cn/xinwen/2021-07/05/content_5622568.htm.
(编校:冯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