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全育人”格局下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弓箭模式”研究
2022-04-19朱峰
朱峰
(绍兴职业技术学院,浙江绍兴 312000)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大学生是创新创业人才的后备力量,培养德才兼备的创新创业人才是高校的重要职责和义务。 近年来,国内高校不断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加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逐步形成了一系列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经验做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其中,上海交通大学以创业学院为载体,以专业教育和实践教育为两翼,形成“一体两翼”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以创业学院和校企合作为基础,打造了一站式、六阶式、协同式、开放式的“四位一体”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1];天津商业大学依托课内教学平台和课外实践平台,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制定特定培养目标,提出了“两平台、三层次”的创业人才培养模式[2]。但现阶段国内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依然存在局限性,一是相关研究仍停留在对创新创业含义的解读和模式的创新上,研究深度有待提升; 二是理论研究偏多,缺少经典理论支撑且缺乏具体实践路径;三是研究内容相对单一,缺少创新与创业、专业与创业、思政与创业等多维度结合研究,上述局限性导致大学生创新创业人才的实际培养效果与预期产生较大差距。 基于此,本文从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与现实困境出发,以蒂蒙斯创业过程模型为基础,将“三全育人”理念融入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全过程,总结提炼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弓箭模式”并实践应用,旨在为大学生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提供积极的推动作用。
1 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与现实困境
1.1 课程思政的价值引领作用不够凸显
大学生创业的动机、 目的和具体行为均受创业者价值观的影响。忽略创新创业的价值引领,不利于国家整体创新创业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现阶段,高校在专业课程中缺乏积极有效的价值引导和渗透。 部分高校注重激发学生创新创业的热情,关注学生创业项目的进度和经济效益,但缺少对青年大学生创新创业积极价值的思想引领。 要充分发挥课程思政的价值引领作用,积极引导青年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能为大学生创业者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使创业者明确创业动机,坚定创业信心,依法依规开展创业活动,并将自己的创新创业梦想与中国梦相融合。
1.2 全员协同培养不到位
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需要凝聚学校、家庭和社会各界的多方力量。目前,高校主要依托创业学院对创新创业人才进行综合培养,创业学院的培养注重对学生创业项目的挖掘和培育,针对学生本身的全方位综合性培养不到位。学校方面,专业创新创业师资力量仍有待加强。近年来,教育部门通过开设各类创新创业导师培养工程培训班,集中培育了一批具有专业背景的创新创业师资,但由于校内缺乏相关课程的应用场景和实践平台,学生和创业导师之间缺少有效衔接,导致有效指导偏少,部分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仍停留在理论层面。此外,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对指导教师有较高的要求,其内容不仅涉及管理学、经济学、心理学、哲学等学科,还要求教师具备一定的创业实践经历,这是现阶段部分教师所不具备的。 在家庭方面,不激进、不冒险的思想观念,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大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形成和发展。 家庭氛围对大学生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有重要的影响,部分家庭主张“中庸之道”,倡导顺势而为,大学生长期缺乏创新环境的浸润,直接导致创业精神缺失。在社会方面,政府的支持、企业的参与、全社会创新氛围的营造均有提升空间。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如何保障创新创业系列政策的落地性和有效性;在产教融合背景下,如何加强企业对大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新媒体时代,如何让优秀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案例走出校园,通过网络传递正能量,这一系列问题均值得深入探索。
1.3 过程性培养缺位
高校尚未形成完善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链,部分环节存在缺位,且各个环节之间缺乏有效衔接。从面向全体学生的创新创业普及教育,到面向创新创业实践者的创业精英教育,创新创业人才培养链包含创新启蒙阶段、项目研发阶段、项目调研阶段、项目运营阶段等多个环节。 期间对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涉及启蒙阶段的思创融合、研发阶段的“专创融合”、调研阶段的科创融合和运营阶段的产教融合,通过各个阶段的打磨,对创新创业人才进行循序渐进的培养。 创新创业相关的课程教学、项目研究、竞赛实训、项目孵化等,任何一个过程性环节的缺位都会影响人才培养的整体效果。目前单一过程环节培养均存在示范模式和案例,但全阶段综合性培养的落实仍有提升空间。
1.4 多方联动培养受限
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尚未形成联合培养、 优势互补的育人格局。针对创新创业人才多方位的联动培养,涉及物质文化建设和精神文化建设的联动、 线上线下的联动、专业课程与实践课程的联动等多个维度,同时涉及学校、政府、企业、行业等多方资源。现有育人格局缺乏对各个维度资源的整体配置,且尚未形成将各专业、企业和行业的优质育人资源动态结合的一体化工作格局。在高校立德树人实践要求的基础上,应加强物质文化建设和精神文化建设的联动。《孟子·尽心上》中提到“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高校不仅要培养学生从“穷”到“达”的能力,更要帮助他们树立“独善其身”和“兼善天下”的意识,使其能够“蓬勃生长”。随着数字经济时代的到来,从创新创业课程角度出发,在传统课堂教学基础上,应加强线上线下的联动培养,将优质微课、慕课资源融入传统课堂教学,编制纸质教材、配套多媒体课件、系列慕课视频相结合的“立体化”教材。在产教融合背景下,从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角度出发,应加强专业课程与实践课程的联动,逐步搭建整合学校、政府、企业、行业资源的创新创业资源生态圈,实现协同育人和联合创新的双重目的。
2 基于“三全育人”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弓箭模式”探索
2.1 “三全育人”为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赋予新内涵
201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提出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要求。“三全育人”的提出不仅体现了党和国家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高度重视,也是高校对育人方式进行改革创新的内在要求[3]。当代大学生是在“新媒体”“大数据”等环境下成长的,他们思维活跃,富有想象力,发展潜力巨大且可塑性强。 在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目的,以“育人”为中心任务的“三全育人”理念引导下,通过全员参与形成合力,全过程有效衔接,全方位有机联动,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不断提升大学生的政治觉悟和基本素养,坚持培养德才兼备且以德为先的创新先行者和创业实践者。
从全面提升育人格局角度思考,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过程中的突出作用,实现德育与智育融合发展。 两者的融合发展不仅能拓宽思政教育的渗透渠道,厚植学生信仰之基,还能加强思政实践教学,提升课程思政的针对性和思政课程的有效性。从培养高素质创新创业人才角度思考,将立德树人作为人才培养的根本任务,通过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大学生坚定“四个自信”,增强“四个意识”,做到两个维护。注重培养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创新创业人才,引导大学生将创新创业目标与基本国情相结合; 将创新创业项目发展规划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相结合;将创业梦和中国梦相结合。充分调动全体教育工作者和高校各部门的工作热情,共同构建起“大思政”育人格局[4],全力培育“五育并举”的复合型创新创业人才。
2.2 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弓箭模式”探究
1974年,蒂蒙斯 (Jeffry A. Timmons)在其所著《New Venture Creation》一书中提出创业过程模型。 蒂蒙斯认为,创业管理过程中要重点关注创业机会、创业团队和创业资源三方面要素,创业本身就是在这三个要素基础上创造出新的价值产物,通过合理搭配各个要素,实现创业项目发展的动态平衡[5]。 创业的全过程从创业动机开始,经过创业团队组建,不断整合必要的创业资源,从而保障创业计划的顺利开展。创业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发现和评估创业机会是创业过程的起点。创业资源为创业过程提供了保障和支持,创业者应合理配置创业资源,精心设计项目发展战略,有针对性地组建综合素质过硬的“柔性”创业团队,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6]。
“三全育人”格局下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弓箭模式”,以蒂蒙斯创业过程模型为基础,联合学校、企业和社会力量打造创业团队,实现全员育人;通过充分整合创业课程、场地、师资等相关资源,助力创业团队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实现知、情、意、行有机统一,保障全方位育人; 重点关注学生广泛参与的各类项目,分阶段、有针对性地对接创业资源,让学生“带着项目学习,带着企业毕业”,实现全过程育人。 “弓箭模式”主要由创业机会、创业团队、创业资源、创业动机和创业行为五部分组成(见图1),创业团队和创业资源两点一线,形成富有弹性的弓臂,以创业动机为箭羽,创业机会为箭杆,创业行为为箭头,三点一线,有的放矢。 “弓箭模式”要求高校通过不断提高创业服务水平、强化创业团队管理和创业资源整合能力,保障弓臂弹性; 搭建平台,创造更多创业机会;坚定理想信念,明确创业动机;保持创业激情,行动成就梦想。
图1 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弓箭模式”
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弓箭模式”要求创业动机明确且坚定、创业机会能直击市场痛点、创业行为谨慎且果断、创业团队合理且互信、创业资源丰富。 创业起步阶段,创业者需要在明确创业动机的基础上寻找市场痛点,抓准创业机会。 创业成长阶段,创业者要根据创业机会组建创业团队,并充分整合创业资源,期间创业团队和创业资源要顺应创业机会的变化和创业项目的发展,进行实时调整,在调整的过程中巩固基础、增强互信、优化资源。 创业发展阶段,在稳定的创业团队和丰富的创业资源保障下,创业者要继续深挖创业机会,坚定创业行为,保持创业激情。
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弓箭模式”的主要特点是,将创业团队和创业资源作为创业项目发展的基石,同时也作为大学生持续创业的基础保障。 高校聚焦立德树人,通过思想引领,帮助大学生明确创业动机,在信息快速迭代的新时代背景下灵活应对更多创业机会的挑战,将“箭弦”拉满,最终助力大学生创业行为持续更久,走得更远。
3 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弓箭模式”的创新实践
3.1 明确动机,激发后疫情时代创新创业内生活力
创业动机是创业者内化于心的目标愿景,是外化于行的行为导向。 科学研究表明创业动机可以通过四个维度衡量,分别是外在的报酬、内在的报酬、独立与自我控制、家庭保障(Kuratko& Naffziger,1997)[7]。 外在报酬体现在经济收入,内在报酬用于自我证明和接受挑战,自我控制追求个人的自由,家庭保障方面关注个人和家人的生活保障。创业动机来源于创业者特质,明确创业动机有利于创业者识别真正适合自己的创业机会,并持续产生内在动力,是助力大学生持续创业的有效保障。后疫情时代,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更应关注创业者的心理特征,深挖潜在创业动机,并结合创业动机帮助其设立较为明确的目标,激发源源不断的创新创业动力。在全球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创新创业教育生态呈现新特征,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机遇与挑战并存。随着在线教育成为新常态,“云创业”平台成为新亮点,绿色科技创新成为新风尚,构建创新创业共同体成为新共识,大学生的创业方向和动机正悄然发生转变。“直播带货”“斜杠青年”“副业刚需”,大学生在后疫情时代正努力用自己的方式创造更多的价值,不断尝试在危机中育新机,在变局中开新局。 面对新形势、新阶段、新理念、新格局、新要求,创新创业人才培养需紧扣时代脉搏,通过抓准创业机会、明确创业动机,不断激发创新创业内生活力。
3.2 优化团队,构建“三导师”工作机制
组建创新创业课程教师团队、专业教师团队、校外创业导师团队,构建“基础创新+专业创业+行企指导”的创新创业导师库。 探索创新创业项目多对一辅导工作机制。基础创新导师负责开展创新创业普及教育,依托相关社团、必修课、选修课、讲座、论坛等平台,专注品质育人,厚植“双创”基因。在充分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的基础上,挖掘成长潜力,系统实施“卓越人才培养”“综合素质与能力培养”等育人举措,引导和鼓励学生“做最好的自己”。 专业创业导师负责“专创融合”教育实践,依托课程思政、专业工作室等载体,激发学生的“双创”梦想。深化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合,优化完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结合院校特色开发一系列“专创融合”的校本课程,对学生创意阶段的项目进行专业化的评估和指导。 行企创业导师负责把行业企业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新标准等融入专业教学和“双创”实践,丰富育人模式,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职业精神、专业技术技能和社会责任感,深入推进创新创业项目化实践。 利用现有资源优化“创业导师库”,寻找更多大学生身边的优秀创业典型。 在优化导师队伍的同时,举办更多创业经验交流分享、 案例分析、俱乐部聚会等活动,真正实现对大学生创业的全方位指导。
3.3 深挖机会,打造“四层阶梯式”孵化链
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从创意到落地并长期运营,需要发挥高校各类平台在各个阶段的关键作用。 创新启蒙阶段,依托专业工作室,实现学生项目从创意到策划的转变。将“双创”理念融入专业课程,培育学生立足专业的创新和创意,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创新引导、探索服务。 创新实践阶段,依托大学生创业园,实现项目策划到工作室的转变。助力“双创”实践,面向完成创业策划且有实践意愿的学生,搭建创新创业体验和实践平台,为创业初期项目提供基础保障和辅导服务,通过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立项申报、 创新创业竞赛项目路演答辩、创业园项目入驻评审等形式,不断优化项目策划直至落地。 创业起步阶段,依托校内众创空间,实现工作室到创业实体的转变。期间突出项目孵化功能,通过为“双创”项目和团队提供场地、设备、专业指导等,帮助“双创”项目梳理业务体系,明确目标客户,并实现“自主造血”功能。创业成长阶段,依托“共创园区”,保障大学生创业实体的长期存活。在开放共享的理念下,主动对接校外众创空间、孵化器,通过资源整合,设立共享、共管、共商、共建的校内外“共创园区”,助力学生项目走出校园,向社会化运营过渡。 同时联合创业校友、校外导师资源,组建“双创”教育智库,持续有效地服务创业学生。
3.4 整合资源,规划“四方联动”培养路径
充分整合“校、政、企、行”四方资源,构建“四方联动”“双创” 人才培育路径。 以高校和龙头企业紧密融合、联合培养为基础,政府、行业和其他企业积极参与,共同建设基于专业的创新创业主题产业学院,通过企业实训基地、创新实验室等载体创建,将对应行业的技术链、生产链、服务链、产品链打造过程融入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实现职业素养养成与职业能力培养的有效融合,使创新创业教育理念真正落到实处。学校层面重点是结合专业学科特点,培养职业综合素养、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等,通过通识教育主题讲座,拓宽视野、培养心智、提升境界,激发创新创业意识,唤醒追求创新的意志,树立积极向上的态度和生活目标。借力政府,打好政策“组合拳”。形成与政府部门全方位合作的机制,全面梳理创新创业政策,打造创新创业人才“生态圈”,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创业机会,为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创设更多的应用场景。构建校企合作“命运共同体”。 有效的社会服务和持续的技术创新,离不开校企的相互信任、相互支持、相互借力。 通过深度绑定高校和企业,形成“命运共同体”,联合培养创新型人才,让专业方向对接产业发展、教学过程对接企业运营、课程标准对接岗位要求。从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和学生、学校、企业、社会的根本利益出发,通过“双元”协同育人,将教学融入实践,提高学生的岗位胜任力、知识迁移力。立足产业,依托平台,顺应行业整体发展。 将区域经济发展和行业企业转型升级相结合,充分发挥高校特色、专业特长,成立产学研中心,发挥中心科技创新、智库咨询、精英培养等功能,助力学生创新创业。
3.5 持续创业,落实“N+10”人才跟踪培养计划
大学生持续创业的行为是内外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内在因素主要体现在创业动机、创新精神、创业技能等,外在因素则体现在创业环境、创业政策、创业资源等。“全程化”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要求将创新创业教育所有环节作为一个整体,贯穿于学生整个在校期间,并在学生毕业后有效跟踪,持续培养。“N+10”人才跟踪培养计划中“N”指的是在校学习的时间,“10”是概数,描述的是学生毕业后至长期。 持续创业者应具备快速迭代的创新能力、 杰出的组织管理能力和迅速准确的决策能力,在扎实的专业背景基础上,还要了解经济、金融、管理、法律、人力资源等知识点,从而构建全方位的创新创业知识体系。 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在专业教学的基础上,加强通识教育,通过非专业、非功利的通识教育,激发学生的潜力和创造力,同时坚定创新创业的决心,培养肯吃苦、不怕累、敢于挑战、不怕失败等品质。组织管理能力需要通过校内外活动实践反复训练,在不断总结复盘的过程中逐步提升。决策能力的训练需要结合现实情境,不断调整决策环境因素,增加决策练习次数,从而提升学生的决策能力。 毕业后创新创业人才的跟踪培养需要结合高校校友会建设,持续保持与创业校友的联系。基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共同体思维,通过学缘共同体建设,建立人才汇聚的卓越创业校友团队;通过文化共同体建设,打造创业校友、校友企业与母校之间的文化纽带,保障各类资源对母校发展的长期支持并形成“马太效应”;通过发展共同体建设,将校友自身事业与学校发展同步,两者相互支持、相互促进,形成发展共同体模式[8]。
4 结语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高校应始终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通过“三全育人”,培养德才兼备的创新创业人才。高素质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关键在于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性,基础在于真实培养环境的营造。实践证明,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弓箭模式”在强调创业机会、 创业团队和创业资源的蒂蒙斯创业过程模型基础上,通过“三全育人”理念,帮助学生明确创业动机,规范创业行为,将素质教育和专业教育相融合,将专业“产业链”和技术“创新链”相对接,依托“三导师”工作机制、“四层阶梯式”孵化链、“四方联动”培养路径、“N+10”人才跟踪培养计划等策略,不断完善优化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环境,进一步加强育人成效,努力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合格的创新创业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