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数字化背景下的城市公共艺术及其交互设计
——评《日本公共艺术研究》

2022-04-19JiaWei

家具与室内装饰 2022年2期
关键词:艺术作品雕塑日本

■贾 潍 Jia Wei

(天津师范大学,天津 300387)

书名:《日本公共艺术研究》作者:王燕斐出版社:上海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20年9月

公共艺术出现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它指的是安装在城市公共空间的一系列艺术作品,这些作品可以被大众以各种方式感知和欣赏,在文化上反映了城市的气质和精神,在外观上具有明显的艺术特征。公共艺术在某些方面与艺术美学的概念重叠,但它也有自己的特点即作为一种艺术表现手段,以传达内在的精神诉求和时代审美为基础,将公共空间作为展示的场所。就具体的表现形式而言有很多不同的类型,从功能上分为城市公共建筑、建筑装饰、标志、雕塑、壁画和装置艺术。虽然在艺术的范畴内有许多不同的表现形式,但公共艺术是一个决定性的概念,它因其特有的公共性而区别于其他艺术形式,主要体现在其两个主要特征之中:艺术性和公共性。

公共艺术与传统意义上的环境雕塑有所不同,它密切相关于城市的建立和发展。随着人类社会分工的发展,大量市民聚集在一起生活,居住环境密度也随之提升,同时伴随着商品交换的产生,这一过程导致了城市的发展,这也为公共艺术的出现奠定了基础。我国的公共艺术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随着城市公共空间的逐步形成和发展中作为一个相对较新的概念进入人们的生活。它融合了艺术符号、审美语言、公民权利以及公民义务的复杂交汇点,也是城市文化和公共领域的学科交汇点。近年来,随着我国的城市建设蓬勃发展,对公共艺术这种艺术形式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

公共艺术仍然是国内设计艺术领域的一个热门话题,关于公共艺术的专著和书籍也不断面世,与此同时艺术学术界在公共艺术领域也存在着很多争论。许多学者认为,公共艺术就是“大艺术”,所有出现在公共空间的艺术作品,如公共建筑、城市景观、雕塑、壁画等,都属于公共艺术范畴。

在当代城市发展中,公共设计在经历现代化的城市中创造了新的文化空间。公共艺术包括城市景观规划、城市自然和人文等多种元素,其设计理念和表现方法都是非常规的。公共艺术立足于城市自然生态和文化生态,用全新的表现形式提升城市的文化氛围,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日本公共艺术研究》一书从“设置型”公共艺术和“艺术项目型”公共艺术两个部分详细分析了日本公共艺术的发展过程和其独有的运作模式,并讲述了其艺术特点,兼具学术性和实践性,特别可贵的是作者对中日两国不同的公共艺术实践均发表了大胆的见解,见仁见智,该书能够给公共艺术领域读者带来一定的启示。

在日本,公共艺术被定义为安装在博物馆和美术馆以外的公共空间的艺术作品,目的是为了提高公共空间的吸引力。它还具有反映城市或地区的历史、气候和思想的作用,并具有促进城市发展和提高城市文化价值的作用。

二战后,破坏严重的日本开始了城市的重建过程,日本文部省提出了“从振兴文化艺术开始建设和平日本”的规划方案。在此过程中伴随着对战争的反思以及对和平的渴望,公共艺术以露天雕塑展的形式开始出现。50年代以后,艺术家以和平、自由等新意识形态为主题,在公共空间建立了众多人体像和母子像等艺术实践作品,此类艺术作品表达出了战后日本人民的新价值观,这种类型的活动也被一些地方政府倡导“地区时代”和“文化时代”的时候作为其雕塑项目的一部分而开展。

到了20世纪70年代,社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这一时期许多户外雕塑被安装在公园、道路两旁、火车站前和公共建筑中,在改善当地环境和创造美丽景观方面取得了一些成功。这种安装户外雕塑的行动通常被作为公共工程的一部分。

1970年的大阪世界博览会提供了一个完美的机会,为了向世界其他国家展示日本战后的经济突破,政府开始实行街区艺术化改造的建设方案。公共艺术从此开始具有本土性和地方特色,逐渐形成了日本文化理念影响下的街区艺术再造艺术理念。

艺术再造街区的计划使户外雕塑的体量迅速增加,日本的公共艺术也从城市的附属物进化到与城市共同发展,最终成为现阶段遍布城市各个街区的艺术项目,同时反映了当地居民的生活状态与思想发展。

街区艺术再造的基础功能是推进经济发展,同时在文化、社会和其他意识形态领域也有着重要作用。如,公共艺术项目可以为平凡景观增添新的价值,建设成为地区旅游资源,扩大游客人数并引起社会关注。能够增强居民自豪感,使他们对共同生活的社区更有归属感并继续发展为社区共同意识,进而能够挖掘出地方传统在新时代的文化内涵和社会意义,提高居民传承、保护并发扬传统文化的积极性。

街区营造不仅旨在解决当地问题,使居民与环境融为一体,而且通过公共设施的艺术改造营造新的景观。例如艺术化改造的经典案例“井盖文化”,公共设施成为了公共艺术的创意来源和实验的主题。

从90年代开始,受到美国公共艺术发展的影响,日本也开始将公共艺术纳入到城市开发的一部分,并开始在公共场所设置艺术品。随着日本泡沫经济破灭,其经济实力开始下降,许多地方政府安装户外雕塑的运动就减少了。

而后日本的公共艺术开始探寻新的发展思路,在有大量预算的项目中,如在市中心的大型重建项目中,在有限的空间里一起安装艺术家的艺术作品变得越来越普遍。艺术家们由此衍生出了新的公共艺术形式,包括服务城市形式、市民参与形式和艺术项目形式公共艺术。

服务城市形式公共艺术,作为城市的象征,与地域有着密切的联系,并依据时代背景的变化而进行设计。其表现形式包括大型雕塑和装置,还包括展览空间和户外其他项目。这种类型的公共艺术项目赋予作品以城市象征的功能,并能够衔接街区等公共设施,融合建筑和城市空间,关联并协调周边环境。

北川富郎的立川项目和南条文雄的新宿岛公共艺术项目是城市发展型公共艺术的典型案例。立川市议会计划设计建造有规模性的公共艺术作品来扩充人口并吸引投资,因此他们进行了艺术策展人的公开招募并确定为艺术家北川富郎。北川富郎在两年的建设周期里积极尝试跨境和跨文化合作,招募了来自36个国家的92名艺术家,其中包括让g皮埃尔g莱奥纳尔(Jean-Pierre Lionel)等著名艺术家,耗资1000万美元设计制作并安装了109件作品,该项目获得了日本城市规划协会的规划奖。

市民参与型公共艺术是表现社区历史或社会运动的艺术,需要广大公众的参与,埼玉新城项目就是一个最好的案例。关东信越地区埼玉政府机关搬迁新址时同步设计了环境艺术总体规划。在濑康志等五位在当代艺术领域的艺术家组织下,以“政府办公室开放街道”的创意设计安装了一系列公共艺术作品。其中最为特殊的是这个项目不仅仅只有艺术家的参与,还有东京都内的284名学童也加入了创作集体,共设计创作出了10类艺术作品,分布在埼玉县的人行道上。

最后的艺术项目型突出的特点是强调艺术在解决社会问题方面的重要功能。艺术家在设置公共艺术作品的同时反映和解决社会问题,例如促进社区建设,重新发掘当地艺术资源,并且加强保护当地的自然环境。日本各地的公共艺术家们在公共空间设计展览表现当代艺术,进行了一场以共同创作为亮点的艺术活动。

北川富朗先生在2000年策划了大地艺术节,即越后妻有艺术三年展。越后妻有地区拥有美丽而独特的风景,但也面临着人口减少、低出生率和人口老化等社会问题。越后妻有艺术三年展针对该地区特有的问题,使艺术作品与当地社区、公共空间和自然环境紧密联系起来。这种艺术节的模式在日本掀起了一股“艺术之旅”潮流。其影响力波及艺术界以外的更广阔的领域,深受公众的欢迎。一些日本的时尚杂志也纷纷推出专辑,介绍这种同时享受自然和艺术作品的新体验。

这三种类型的公共艺术形式在创作中也给城市引入了独特的特征。发展至今,日本公共艺术已经成为加强公众参与,紧密结合地域文化,体现公共艺术人文关怀的有效手段,并成功的提振了当地文化经济,提高了当地居民的社区自豪感。

基于以上日本公共艺术发展的历史背景,总结出以下三点可以作为公共艺术未来发展的途径。

1,人们的意识已经发生了转变,从认为单一的纪念碑(雕塑)应该象征性地放置在广场上,到认为公共艺术的任务是创造与建筑和景观相结合的作品,并与周围的建筑和环境和谐共处。

2,公众应该能够参与到公共艺术项目的最初概念阶段,并参与其维护和管理。换句话说,虽然一直强调公共艺术的“艺术”部分,但作为积极参与者的“公众”部分的意义将在未来将受到更多重视。

3,当今社会的公共艺术不仅要使用传统材料,如青铜和石料,还要使用新的技术和材料,例如今天的数字技术和互联网。

换句话说,看待公共艺术不仅仅要把它看成一个已安装完毕的艺术作品,而且看作是一个“行动”,包括从构思、规划、创作、安装和维护的过程,以及在这个过程中一系列的公众参与。可以说,公众正在从被动的观看者转变为从构思到维护过程中的参与者,公共艺术也从为观看而安装的艺术转变为与公众互动的艺术。

城市发展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重要部分,对公共艺术作品的要求是能够作为视觉文化符号传达城市文化、历史和背景,能够体现大众审美,能够作为城市象征的城市公共艺术作品。

现今,城市公共艺术随着数字技术的引入,形式也变得更加多样化,可以更方便的与受众发生互动甚至引入虚拟形象。比如最近流行的“元宇宙”概念,元宇宙(Meta verse)是整合了多种新技术而产生的新型虚实相融的互联网应用和社会形态,通过利用科技手段进行链接与创造的,与现实世界映射与交互的虚拟世界,具备新型社会体系的数字生活空间。具体而言,它指的是“完全沉浸”“体验”“沉浸”和“情感交流”,即观众可以通过各种感官手段与智能化艺术作品进行即时互动。

互动性是信息时代公共艺术最重要的特征,各种新颖的互动方式可以使受众获得最佳的用户体验,并得到更丰富的有效反馈。它们将受众视为公共艺术作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重视观众的参与和作用,而且参与者在进行这些互动活动时也可以给作品本身带来变化,从而创造出实时变化的艺术效果,这种动态的艺术效果恰恰反映了数字技术时代城市公共艺术的互动性质。

猜你喜欢

艺术作品雕塑日本
巨型雕塑
日本元旦是新年
丁 雄艺术作品欣赏
王立新艺术作品欣赏
王立新艺术作品欣赏
探寻日本
我的破烂雕塑
王立新艺术作品欣赏
写实雕塑
《黄金时代》日本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