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早期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术后患肢淋巴水肿预防的研究

2022-04-19陶燕萍武聪琚蓉蓉徐文潘慧蓉

今日健康 2022年5期
关键词:淋巴乙组甲组

陶燕萍 武聪 琚蓉蓉 徐文 潘慧蓉

桂林市人民医院 广西 桂林 541002

目前乳腺癌是我国女性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且越来越趋向年轻化。外科治疗作为乳腺癌重要组成部分,其术后并发症患肢淋巴水肿也越来越受到广泛的关注和重视。部分患者术后可发生不同程度的淋巴水肿表现,一旦发生并发症会影响患者生理﹑心理健康﹑活动能力﹑生活自理能力[1-2]。乳腺癌患者术后发生淋巴水肿的特点包括病程长﹑逐步发展﹑症状严重等,患者长时间受到疾病困扰,严重降低生活质量[3-4]。文章纳入70例乳腺癌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评价早期护理干预效果,现作以下论述: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甲组均为女性,年龄平均为(47.1±11.0)岁,患病部位:左侧19例﹑右侧16例;乙组均为女性,年龄平均为(47.8±11.2)岁,患病部位:左侧20例﹑右侧15例。2组基线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甲组在乙组基础上应用早期护理干预:1.给予淋巴按摩治疗,取仰卧位,抬高患肢,保持向外伸展,暴露颈部皮肤,以向心性方向按摩患肢,先内侧再外侧,先前臂再上臂,护士用指腹轻柔按摩患肢,以环形按压手法对颈部淋巴结群部位皮肤﹑锁骨区进行按压,重复按摩15-20次,避开腋窝部位,每日淋巴按摩1次。2.术后第3d开始指导患者取平卧位,应用血压计袖带为患肢提供加压护理,自手臂中部开始,间隔5分钟加压肘部,间隔5分钟加压肘上部,反复上述动作2次,控制压力在10-20kPa,护士应用弹力绷带为患者束臂10分钟,以患者感受舒适无痛为宜,每日操作2次[5]。3.术后7-10d应用治疗泵(p2000珠海海马医疗器械),手法结束后应用气压泵气囊包裹,调节适当压力在患肢远端向近端进行循环充气加压处理,设定7-10kPa的压力,每次治疗30分钟,完成后应用低弹力绷带包扎患肢,治疗后为患者提供皮肤清洁护理。4.护士利用宣传册﹑海报﹑视频﹑图片等方法,带领患者学习美国国际淋巴水肿网站(NLN)2005年提出 的“淋巴水肿预防行为指南”中的指导意见,为患者普及相关知识,讲解危险因素﹑症状﹑预防措施﹑护理措施等,强调临床尚无法治愈,仅可采取措施缓解,提高患者认知能力。护士为患者详细解释,带领患者正确看待淋巴水肿与康复训练,耐心解答患者问题,保持积极心态,培养应对方式,让患者感受到人文关怀。

乙组应用常规护理模式,遵医嘱用药,监测生命体征变化,正确吸氧,做好引流管护理,妥善固定,避免压迫﹑扭曲引流管的情况,定时挤压,调节有效负压,及时清理伤口渗液,记录引流情况,判断伤口恢复表现,带领患者进行自主锻炼,教会患者练习康复操,术后24h内带领患者做伸指﹑握拳﹑屈腕动作,每日3-4次,每次5分钟,术后3天收缩患侧上肢肌肉,术后4-7d增加肘部屈曲动作,术后1-2周开始摆臂锻炼。

1.3 观察指标

评价两组淋巴水肿发生情况,观察项目以测量上肢周径为准,轻度水肿:患肢上周径增粗≤3cm;中度:患侧上肢周径增粗3-5cm;重度:患侧周径增粗≥5cm[6]。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评价术后患肢淋巴水肿情况

甲组无水肿占比高于乙组,P<0.05;见表1。

表1 比较术后患肢淋巴水肿情况[n=35,n(%)]

3 讨论

乳腺癌疾病对患者生理﹑心理健康造成严重危害,外科手术作为临床主要治疗方法之一,在发挥治疗作用的同时也会影响上肢血液与淋巴循环,因手术切除腋下淋巴结,术后继续放化疗﹑继发感染等因素影响会阻滞局部区域淋巴回流,上升间质液内蛋白浓度与滤过压,增加毛细血管通透性,进而导致间质内进入液体,最终形成水肿。

乳腺癌患者患肢水肿会进一步阻碍巨噬细胞﹑淋巴细胞循环,降低机体免疫力,更易导致继发感染,最终导致恶性循环。临床认为一旦发生患肢淋巴水肿后治愈难度高且病程时间长,且现代国民对生活品质要求提高﹑愈来愈重视自身健康,临床治疗乳腺癌的目标不仅仅局限于提高疗效,也进一步要求术后各项功能良好恢复。如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甲组无水肿占比高,P<0.05;分析原因发现,甲组应用早期护理干预,两组均给予康复训练,可帮助锻炼肢体功能,减轻多种因素引起的肢体肿胀,加速肢体淋巴﹑血液回流速度,降低皮下积液﹑积血﹑皮瓣坏死风险,加速愈合伤口。甲组在此基础上联合淋巴按摩,通过按摩颈部淋巴结群部位皮肤,促进淋巴液流动,按摩患肢皮肤,改善水肿表现,纠正患者不适感,且操作安全性高。护士为患肢提供向心性按摩,按摩患肢内侧﹑外侧﹑前臂﹑上臂,指腹轻柔按摩,运用环形按压手法按压加速流动淋巴液,减轻肿胀表现。护士为患者提供患肢加压护理措施,通过均匀柔和的压力加速患肢静脉血液回流,间歇时促进血管重新吸收潴留液体,对深层组织进行大面积按摩挤压,加速局部血液循环,促进清除致痛物质,挤压血管与淋巴管促进循环,降低淋巴水肿风险,且操作简单,适宜日常护理。同时护士辅助应用治疗泵,为患肢提供由远端向近端的挤压干预,模仿肢体静脉淋巴系统,确保肢体淋巴液与静脉血向正常生理方向回流,有规律的对患肢进行充气﹑膨胀﹑放气干预,有效预防肢体水肿。

综上所述,临床应用早期护理干预可降低乳腺癌手术患者术后患肢淋巴水肿发生率,从而有效提高患者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淋巴乙组甲组
综合护理淋巴消肿疗法在降低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发生率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一笔业务,组、村、镇三级的会计凭证编制
一题多解求总量
宫腔填塞水囊与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产后宫缩乏力产后出血的观察
观察莫西沙星治疗急性鼻窦炎的临床效果
运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
豚鼠、大鼠和小鼠内淋巴囊组织学的差异
富含脂肪及淋巴组织的冰冻切片制作体会
谢靖开创新纪元 唐丹四度擎金杯
肺淋巴上皮样癌一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