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鼻内镜与外路鼻腔泪囊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疗效对比

2022-04-19朱承裕

今日健康 2022年5期
关键词:泪囊吻合术鼻腔

朱承裕

贵港爱眼医院 广西 贵港 537100

慢性泪囊炎是眼科中的常见疾病,主要由多种病因导致的泪液排出受阻进而滞留在泪囊中促使致病菌繁殖生长,产生脓性物质而发病[1]。随着病情不断发展,导致泪液擦拭不当或者浸渍面部引起下眼睑外翻或者面颊部湿疹性皮炎,对面部美观产生一定影响,因此会影响患者身心健康。另外长期的泪囊积脓还会引发眼部感染﹑角膜溃疡等并发症。鼻腔泪囊吻合术为治疗慢性泪囊炎的首选手术方式,依照手术入路不同能够分为内路和外路两种手术方式[2]。外路手术对局部组织创伤较大,另外还可能导致面部瘢痕问题的出现,但是也存在一定的优点,外路手术的术野暴露更好,有助于辨别周边的结构[3]。随着医学的不断更新,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逐渐在临床得到广泛应用。基于此,本研究对比了鼻内镜与外路鼻腔泪囊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疗效,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20年1月-2021年10月收入的118例慢性泪囊炎患者,分成观察组﹑对照组,各59例。观察组,女28例,男31例,年龄45-70岁,均数为(57.54±3.16)岁。对照组,女29例,男30例,年龄45-70岁,均数为(57.69±3.05)岁。两组年龄﹑性别等资料比较无差异(P>0.05)。纳入标准[4]:(1)全部得到临床确诊并符合手术指征;(2)临床资料完整;(3)本次研究得到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4)患者全部知晓同意并签字。排除标准:(1)患有严重的鼻腔疾病;(2)存在严重的全身疾病﹑凝血功能障碍﹑心脑血管疾病;(3)精神﹑认知存在障碍。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外路鼻腔泪囊吻合术治疗,麻醉成功之后在患者内眦韧带上3mm﹑内眦角鼻侧5mm处将皮肤切开,依次暴露出内眦韧带﹑泪前嵴﹑泪筋膜﹑骨膜﹑泪后嵴,最后充分将泪骨暴露出来。应用小血管钳钳夹泪后嵴下端顶孔直到鼻侧,用咬骨钳咬除部分鼻骨和泪骨,形成合适的骨窗。应用探针引导,将泪囊切开,使鼻黏膜暴露出来,应用可吸收缝线缝合,将吻合口撑开,应用凡士林纱布条进行填塞,之后进行间断缝合。观察组:采取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治疗,麻醉成功之后协助患者取仰卧位,将头部适当抬高到一定位置,将钩突作为后界,在中鼻甲附着位置前端偏上前方做一1.5×1.5厘米的正方形切口,充分将泪骨前缘和上颌骨额突暴露出来,使用电钻将局部的骨质去除,使其形成1.0×1.0厘米的圆形骨窗,等到泪囊内壁充分暴露之后将探针插入进去,在鼻内镜的辅助下仔细观察探针的走向,确定到达泪囊之后再将泪囊切开,将黏膜瓣翻转,让其覆盖再骨窗的边缘。通常情况下泪道都不需要置管,但是对于有些泪道比较狭窄的患者为了防止术后出现粘连的情况,在鼻腔泪囊处要置管,还要应用地塞米松滴眼液和庆大霉素注射液对泪道进行冲洗,等吻合口通畅之后再应用电凝进行止血,应用吸收性明胶海绵对造口部位进行轻轻按压。

1.3 观察指标

(1)两组临床疗效相比,显效:治疗后各项临床症状消失,泪道冲洗通畅,中鼻甲前端鼻腔外侧壁鼻腔泪囊造孔成功;有效:治疗后各项临床症状有明显改善,泪道冲洗通畅,中鼻甲前端鼻腔外侧壁鼻腔泪囊造孔成功;无效:治疗后各项临床无变化甚至更严重,泪道冲洗不通畅,中鼻甲前端鼻腔外侧壁鼻腔泪囊造孔狭窄[5]。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00%。(2)两组各手术指标比较,包括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天数。(3)两组Schirmer I试验和泪液膜破裂时间(BUT)试验相比,其中Schirmer I试验的正常标准为:5分钟末的滤纸沾泪长度超过5mm;BUT试验的正常值为10-30秒,10秒以下为泪膜不稳定。

1.4 统计学处理

全文数据均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计算分析,其中均数±标准差(±s)用于表达计量资料,χ2用于检验计数资料,其中P<0.05表示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相比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8.31%,对照组96.61%,相比较无差异(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相比(n=59,例)

2.2 两组各手术指标比较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和住院天数短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各手术指标比较(n=59)

2.3 两组 Schirmer I试验和 BUT 试验相比

两组术前Schirmer I试验和BUT试验比较无差异(P>0.05),术后一个月观察组Schirmer I试验和BUT试验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三个月观察组Schirmer I试验低于对照组(P<0.05),BUT试验比较无差异(P>0.05)。见表3:

表3 两组Schirmer I试验和BUT试验相比(n=59)

3 讨论

近年来泪囊炎疾病在临床发病率逐渐上升,其中泪囊炎包括急性和慢性两种,大多数都为慢性泪囊炎。因慢性泪囊炎的发病机制比较复杂,因此常规使用局部热敷﹑抗生素药物等保守治疗效果往往不佳,临床大多主张采用手术治疗的方式来改善泪道阻塞的症状[6-7]。

有研究得出,鼻内镜下鼻腔内囊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能够建立适宜的骨孔,有助于较大鼻黏膜瓣的形成,进而使新形成的泪道比较宽大,能够有效减少术后泪道堵塞情况的发生,更利于术后康复[8]。还有研究得出鼻内镜下鼻腔内囊吻合术在鼻内镜下进行操作,术中能够有效保护泪囊的生理结构,具有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优势[9]。本研究得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8.31%,与对照组96.61%比较无差异(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比对照组少,手术时间和住院天数较对照组短(P<0.05);术后一个月观察组Schirmer I试验和BUT试验较对照组低(P<0.05),术后三个月观察组Schirmer I试验低于对照组(P<0.05),BUT试验比较无差异(P>0.05)。外路鼻腔泪囊吻合术是临床治疗慢性泪囊炎的经典手术方式,但是其存在明显的缺陷,术后会有疤痕形成,特别是疤痕体质的人更明显,患者的接受程度一般较低[10-11]。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与外路鼻腔泪囊吻合术相比,能够利用内镜系统辅助手术,不需要切开皮肤﹑内眦韧带﹑肌肉等组织,进而对周围组织的损伤比较小,能够减少术中出血量,并且术后面部不会形成瘢痕,也不会对轮匝肌的功能产生影响,有助于术后恢复[12-13]。另外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在鼻内镜下进行手术操作使得术野更佳清晰和直观,操作也比较方便,能够缩短手术时间,另外还能同时处理鼻内的其他病变。

综上所述,鼻内镜与外路鼻腔泪囊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疗效相当,但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治疗能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和住院天数,值得临床应用。但是日后还需进一步扩大研究病例范围,适当延长研究时间,对两种手术方式的远期疗效进行对比。

猜你喜欢

泪囊吻合术鼻腔
鼻腔需要冲洗吗?
慢性泪囊炎鼻腔泪囊吻合术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
鱼腥草治疗慢性鼻腔炎
下消化道切除吻合术应用胃肠减压46例临床分析
外路泪囊鼻腔吻合术联合鼻内镜治疗慢性泪囊炎59例报告
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的护理
选择性痔及痔上黏膜缝扎切除吻合术治疗脱垂性非环状痔
鼻腔泪囊吻合术后鼻腔吻合口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