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语文课程思政教育实践探究

2022-04-19林少玲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2年46期
关键词:古诗词教学中职语文课程思政

【摘要】根据当前中职语文课程的古诗词教学现状,分析其课程思政教育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原因,思考解决的方法,结合教学实践,尝试提炼中职语文古诗词课程思政元素。

【关键词】中职语文;课程思政;古诗词教学

随着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历史上首个语文课程标准——《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标准(2020年版)》(以下简称《课标》)的颁布与实施,中职语文教学迎来了新时代的改革。《课标》指出,中职语文应当在在学科教学中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中职语文教学课程思政教育的实践与探究顿时遍地开花,但难免良莠不齐,因语文教学主要以课文为主题内容,不同课文的内容与形式差异较大,更何况还有教师和学生两者让课堂产生更多的不确定性。学生的课堂反应须由教师当场灵活应对,不同课文的思政元素则可以提前探究、确定。相比现代文来说,古诗文教学结合思政教育更容易让教师犯难:光是让学生理解内容已经很费劲,在古诗词教学中进行思政教育更是有强行将两个时空拉拽在一起的违和感。作为语文教师,即使在教学中进行思政教育,也追求“润物细无声”的诗意。笔者调查了当前中职语文古诗词教学中思政教育的情况,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尝试结合自身实践探索可行策略。

一、当前古诗词教学思政教育现状

1.实际课时过少,课程思政教育无法实现

正如笔者在《中职动漫专业的古诗词教学探究》一文中指出的,当前中职语文课程存在课时少的客观不足,教师要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完成古诗词篇目内容、思想感情、艺术手法的讲解,而这些本不难理解的内容,因古诗词语言的特殊性,学生一时难以理解,便需要教师使用各种方法来为学生解惑,这个过程耗时颇多,往往导致课程思政教育几乎没有实施的机会。

2.教师不够重视,课程思政教育遭到忽略

有的语文教师本身专业功底深厚,喜爱古诗词,也擅长引导学生赏析古诗词,教学效果很好,但教师不重视思政教育,在古诗词的教学过程中,没有注重挖掘、提炼教学内容的思政元素。因此,虽然课堂“诗意”充足,但白白错过了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的大好时机。这就好比一个美味的蛋糕上有许多漂亮的点缀,但蛋糕却歪七扭八不成型,让人惋惜。

3.思政教育生硬,思政教育效果不佳

有的语文教师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的号召,注重在古诗词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但语言、形式生硬,让学生产生“跑题感”,达不到想要的教育效果。甚至有些教师把话题扯得太远,硬生生地把语文课变成了政治课,连原本该有的教学效果都没达到。

二、原因分析及改进预期

中职语文古诗词教学的思政教育之所以出现不如人意的现象,其原因有二:

1.客观原因:课时过少

中职当前语文课时过少,导致上课像“赶工”,古诗词的特殊性使其教学相比现代文教学而言难度更大,更需要充足的时间让教师带领学生一起“细嚼慢咽”,其教学效果绝不是“狼吞虎咽”式可比的。但“细嚼慢咽”式的教学在过少的课时这一客观限制下难以实现,更遑论再叠加的思政教育。退一步讲,假如教师不追求对古诗词的细致讲解和让学生彻底理解诗词内容的教学效果,愿意“赶工”让学生“狼吞虎咽”地学完一首古诗,外加思政教育,敢问这样“狼吞虎咽”式的思政教育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吗?或许两种目标都无法达到了。因此,许多教师在现代文教学中能结合思政教育,但到了古诗词教学中无法很好地实施思政教育这种情况,便很好理解了。非不为也,实不能也。

要解决这个问题,只能增加课时。所幸《课标》已颁布,很快中职学校的语文课时将切实增加。屆时,古诗词教学结合思政教育,将能更好地实现,也将带给我们更特别的语文课堂,从而培育出更多深爱传统文化又充满正能量的学生。

2.主观原因:教师对“课程思政”认识不足

上面说到的有些语文教师在古诗词教学中不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或进行“生硬”的思政教育,这两类教师均是对“课程思政”认识不足。前者只注重语文学科教学,忽略了学生接受教育并不只为增长知识,更是为了成为“完整的人”的实际需求;后者虽留意到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要求,也尝试在学科教学中完成思政教育,但对思政教育理解不够准确,以为思政教育就是上政治课,无法做到“润物细无声”,从而导致思政教育和学科教学的割裂感,这种做法有时甚至引起学生的不耐与反感,与思政教育的初衷背道而驰。

要解决古诗词教学中教师主观因素导致的思政教育不足,重点在于让教师了解“课程思政”的理念,明白新时代中职教学改革中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明白“课程思政”并非简单粗暴地将思政教育手段与语文古诗词教学进行捆绑或是在课堂教学中灌输思政内容。相反,若能做到高度提炼语文古诗词的思政因素,巧妙地融合在古诗词教学中,让诗意的引领与锻造学生思想的神圣使命同向而行,形成“润物细无声”的协同效应,这才不辜负古诗词的隽永魅力。

三、古诗词思政教育元素探索

笔者赞同学科教学课程思政的理念,也留意到了自己和身边语文教师在中职语文古诗词教学融合思政教育时的不足之处,不断思考改进,尝试探索出古诗词的思政教育元素,以期让古诗词教学的课程思政更自然、更有效。

1.视爱国诗人为楷模,榜样力量引领爱国情怀

中职语文教材中的古诗词作者往往是名流大家。这样的诗人大多心怀天下而其人生经历又往往复杂曲折,更让人赞叹的是诗人们百折不改初心的壮志或历经磨难仍豁达洒脱的胸襟。教师借助古诗词教学带领学生认识了解这些才华横溢又品性坚韧的诗人,让学生明白中华民族历史上不同时期都有相似的优秀爱国诗人为国忧、为国乐、为国夙兴夜寐乃至奋不顾身。这样的榜样在前,作为中华儿女,自当为国为家为社会而努力学习,方不辜负先人的努力与期望。

2.析内容赏经典,传统篇章树立文化自信

语文教材中的诗词选的都是中华诗词的经典篇目,几乎每一首都是一个流派的巅峰之作,这样的作品无论是内容、思想感情还是语言艺术都独树一帜、无可挑剔,而将这些呈现出来的就是我们的汉语言文字。在带领学生研读经典、品味语言的同时,教师对专业、对祖国文化的热爱与解析足以带动学生进一步了解、热爱我们的传统文化,进而为自己身为华夏子孙而自豪,因自己民族的璀璨文化而自信。

3.化内容为形式,劳动教育贯穿教学过程

除了常规的在课前课后借助网络学习平台发布学习任务让学生完成外,笔者还尝试创作课本剧,并让学生分角色扮演。学生自己选角色、背台词、租服装、录视频,整个过程教师除了必要的指导,其它工作都由学生自己完成。这个过程没有教师喋喋不休的思政灌输,但学生需要完成许多工作,不知不觉间接受了劳动教育,可谓“润物细无声”的完美呈现。

四、思考

课程思政教育并不只是枯燥的灌输,中职语文古诗词教学与之相结合并不违和。相反,只要教师能够把握新的改革理念,积极投身教学改革,提炼好古诗词的思政元素,不断思考探索新的专业教学与思政教育有机融合的方法,就能让中华古诗词这棵“古树”焕发立德树人的蓬勃生命力,将学生培养成新时代优秀的接班人。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标准(2020年版)[S].高等教育出版社,2020.

[2]汪永智,谭河华.中职语文课程中思政元素的挖掘与提炼——以韩愈《师说》为例[J].思政视角,2021.

[3]林少玲.中职动漫专业的古诗词教学探究[J].广东教学报(下旬刊),2021,3648(4):21.

责任编辑  胡健文

猜你喜欢

古诗词教学中职语文课程思政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浅析古诗词教学中意象教学的策略
以学生为本的中职语文课堂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立足文本,给中职语文阅读教学搭建解读支点
中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有效策略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