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知行合一,快乐“行”“动”

2022-04-19刘晓燕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2年46期
关键词:研学劳动旅行

刘晓燕

《知行合一 ,快乐“行”“动”》——基于劳动教育的小学研学旅行课程,是我校根据广东省研学旅行指导意见、广州市劳动教材教学内容,结合广州本土化资源特色进行开发的。该课程主要从“劳动教育研学旅行基地开发”“劳动教育研学旅行课程”实践、“劳动教育研学旅行课程评价”三方面进行探索,旨在把本土化具有特色、代表性的劳动教育基地进行归类、整理,同时开发出与本校学生劳动与研学实践相结合的校本课程,从而更好提升学生劳动素养,拓宽学校劳动教育的外延,提升学校劳动教育内涵。

一、课程背景

劳动教育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基本要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知行合一 ,快乐“行”“动” 》——基于劳动教育的小学研学旅行课程,既是国家教育方针的落实,又是课程实施是劳动教育创新的有效途径。同时,课程实施也是学校发展的需要

广州大学附属小学,建校已经进入第九年,生源中约三分之二来自高校教师子女,另有三分之一来自岛上村民、事业单位及楼盘业主。学校以“德育为先,知行合一”为德育理念,始终注重学生的五育融合。尤其在劳动教育方面,学校一直进行“劳动教育四结合”,即劳动教育与学科课程相结合;劳动教育与德育活动相结合;劳动教育与研学旅行相结合;劳动教育与品格教育相结合。

经过调查,广大附小的学生籍贯是廣州市的占全校学生的8%,教师群体年轻,广州本地人仅占10%,籍贯为省外的占教师的52%,师生大多数是新广州人。不少师生学生对广府文化不了解、对番禺本土风貌不熟悉。课程的本土化开发,同时为师生走进番禺、走近广府文化、了解非遗文化打开了一扇大门。

二、课程目标

(一)依据《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等文件精神,在基于劳动教育的研学旅行课程本土化的开发与实践中,弘扬师生劳动精神、认同劳动价值、加强劳动观念,提高劳动技能,培养创新精神与责任担当,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二)因地制宜,突出广东特色,在本土化劳动教育研学路线(基地)中感受家乡独特地域文化,引领学生在研学过程中体验非遗技艺,了解祖国和广州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培养学生学科素养,激发学生乡土情怀及文化自信,促进学生学科素养与人文素养的协调发展。

三、课程内容

《知行合一,快乐“行”“动”》的课程名称,“行”即“研学旅行”,“动”是行动,也是劳动。课程名称既是学校德育理念的呈现,也体现着课程蕴劳动教育于研学旅行的目标。

依据学生年龄特点及认知发展规律,我校在此课程框架下开发六类子课程,分布于学校的三个年段,分别为:

低年段:农耕文化课程、非遗文化课程;

中年段:职业体验课程、科学探索课程;

高年段:创新实践课程、红色研学课程。

(一)广大附小《知行合一 ,快乐“行”“动》——基于劳动教育的小学研学旅行课程体系

这六大类课程下,均设立多个本土化的研学路线(或基地),且每个课程均指向“劳动教育”这一根本德育目标。《劳动教育研学旅行课程手册》,每个研学路线的课程都有清晰的研学主题、研学目标、实践探究、研学评价和拓展延伸等。在研学课程中突出“劳动观念提升、劳动技能学习、劳动精神弘扬、创新观念延展”等目标,多维度、多梯度地活动设计,深受学生喜爱。在近年开发过程中,学校已经积累了近二十个研学实践路线,因篇幅有限,在下表中,仅呈现具有代表的部分课程。

图1  广大附小《知行合一 ,快乐“行”“动”》——基于劳动教育的研学旅行课程体系

(二)《知行合一 ,快乐“行”“动”》——基于劳动教育的小学研学旅行课程安排

我校将《知行合一 ,快乐“行”“动”》课程当成学校劳动教育的有力补充。努力做到按劳动教育研学实践四定:定主题、定目标、定内容、定地点、定时间。

部分课程安排如下表:

四、《知行合一,快乐“行”“动”》课程的实施要求

(一)课程实施原则

基于劳动教育的研学旅行课程,结合学生身心特点、接受能力和实际需要,遵循“教育性、实践性、安全性、公益性” 四大原则 ,扎扎实实开展劳动研学实践,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二)课程实施保障

1.课题引领,核心团队抓落实

《知行合一 ,快乐“行”“动”》课程,由校长引领,由学校德育处及番禺区级课题“基于劳动教育的小学研学旅行课程本土化开发与实践”课题小组成立课程中心,主抓课程设计与落实。作为学校特色校本课程,将课程纳入学校教育教学计划,嵌入学校德育课程体系,契合学校“以生为本,与时俱进,培养面向未来的人才”的育人目标。

2.流程规范,全员参与有保障

课程中心制订研学计划,每学期与各年级组共同确定安全、便捷、具有教育性的研学目的地;中心组成员分别下到各年级,与年级级长和级内教师赴目的地踩点考察;随后根据现场资源与教学内容,课程中心指导各年级教师设计研学旅行课程;在制订了详细的安全预案后,课程中心向上一级教育主管部门报批;获得上级批准后,课程中心与旅行社签署合同及责任书,下发家长通知书,组织研学实践及研后总结。

流程如下:

(三) 深入走访,资源体系齐助力

课程中心依托广东丰富独特的自然风貌、历史文化遗产、创新创意文化、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南粤古驿道,以及科研机构和高科技企业、知名院校、综合实践基地等资源,结合域情、校情、生情,深入走访,遴选了一批适合广大附小的劳动教育研学旅行课程实践基地。以基地为重要依托,设置农耕文化、非遗文化、职业体验、科学探索、创新实践、红色研学为六大课程,陆续打造了绿水滴牛巴巴营地、农科院南沙基地、岭南印象园、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广东省科学中心、番禺区海心训练基地等研学旅行精品线路。在制订研学线路与课程设计中,与广东省青年旅行社、广东省国基教育发展研究院、广东省科学中心、广州市档案馆等单位展开了深度合作,为我校校本课程的落实提供了场地保障和多元化选择空间,确保了研学旅行课程的顺利实施。

五、《知行合一,快乐“行”“动”》课程的实施模式

《知行合一 ,快乐“行”“动”》课程模式,涵盖“课程准备——课前探究——实践体验——交流反馈”四部分,各子课程会因目的地及研学内容不同有调整。

以低年段农耕文化课程《秋收冬藏万物长——绿水滴牛巴巴营地》为例,在课程准备部分,由学校研学旅行课程中心组与年级长定下课程目的地,并亲自到该地点进行实地考察,定下此次研学的目标为“农耕历史,感受田园风光,认识农作物,学会简单的农耕种植技术,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培养积极劳动态度和良好劳动习惯。”同时定下了此次研学中的活动与线路。

课前探究部分,涉及了不同学科的知识,如,语文教师提前在课堂上进行《悯农》古诗的学习,涉及“农作物生长、农具、五谷杂粮”等知识链接,可在研学前由科学教师在课程上进行讲解,为学生出行提前储备知識。课前探究部分还包括了与安全知识密切相关的“紧急联系电话填写”与出发前“安全自我小测试”提高自我能力的“物品准备清单”填写登记等。总之,让学生带着期待、带着安全意识、带着学习任务开始愉快的研学旅行。

图2 《秋收冬藏万物长——绿水滴牛巴巴营地》课前探究

实践体验部分,教师与研学导师一起巧妙进行了多个活动。如,在“认识农具”研学活动中,学生在研学基地观看完农具后,在研学手册上进行连线。教师在设计课程时,还细心地把学生不会的字用拼音标注,方便学生识记。“耕种南泥湾”体验活动,是让学生学习八路军第三五九旅的艰苦奋斗精神,进行农耕体验活动,运用工具亲自进行种植体验。植物拓印和五谷贴画和磨豆浆三个活动,则让学生体验劳动创造的美好事物,劳动创造的美味食品。劳动技能学习、非遗文化、地域美食等融入一个个活动中,学生在兴趣带动及任务驱动下,自主完成了多个劳动项目的挑战,大大发挥了学生的主动能动性,感受到劳动人民的智慧。

图3 《秋收冬藏万物长——绿水滴牛巴巴营地》课中实践

交流反馈部分,是此次研学的课后部分。在研学手册中,教师针对低年级学生设计了收获分享与作品展示,引导学生整理研学收获,升华目标。研学归来一周内,教师组织学生进行研学后的交流与汇报 ,达到“认知——体验——感悟”的教育目的。

图4 《秋收冬藏万物长——绿水滴牛巴巴营地》课后反馈

行前有初探,行中有目的,行后有反馈,让学生真正理解掌握研学旅行中的相关知识与技能,真正沉浸体验劳动过程,学习劳动知识,从而形成正确的劳动观念,促进学生学科素养与人文素养的协调发展。

六、课程评价

本课程以多元评价促进研学旅行中劳动教育效果的落实,以形成性评价为主,注重体验与感悟;兼顾趣味性与灵活性统一,过程性与表现性统一,注重了学生身心发展,深受师生家长好评。

基于劳动教育的研学旅行课程,已经成为我校教育常态,受到学生及家长的普遍欢迎及一致好评,并产生了良好的教育效果和社会效应。学校成立了研学旅行课程开发中心,申报的广州市番禺区课题“基于劳动教育的小学研学旅行本土化开发与实践”获得立项。《知行合一 ,快乐“行”“动”》——基于劳动教育的小学研学旅行课程,已开发有多本校本教材,很好地促进了课程的实施。该课程极大开阔了学生眼界,提高了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增强了学生劳动意识,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劳动习惯,提升了学生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关于推进中小学研学旅行的意见[OL].https://baike.so.com/doc/25760119-26894534.html.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OL].http://www.gov.cn/zhengce/2020-03/26/content_5495977.htm.

[3]吴颖惠.研学旅行学校指导手册[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

责任编辑  吴华娣

猜你喜欢

研学劳动旅行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The Visit to Youth Science and Education Center研学是最美的相遇
快乐研学之旅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基于研学旅行的地理综合思维培养例析
紧绕目标定位 开发研学课程
热爱劳动
小黑的旅行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
夏日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