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劳筋动骨,方能明德知礼

2022-04-19张华忠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2年46期
关键词:劳动教育小学学生

张华忠

【摘要】劳动创造世界,劳动创造幸福。无论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都应当重视并践行劳动教育。劳动教育能强健学生的体魄;能磨练学生的心智;能团结人心,增进集体凝聚力;能促使学生学会担当,懂得感恩、孝顺……爱劳动、善劳动,才能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才能学会科学学习、灵活处事、正确做人。

【关键词】小学;劳动教育;学生;良好品行

在日常教学工作中,教师们常会开玩笑地说:“现在的学生真是一届不如一届。”社会在发展,科技在进步,现在的学生生活物质丰富,营养均衡,为什么会“一届不如一届”呢?

纵观近些年社会上出现的“巨婴”、抑郁、校园霸凌、虐宠等失德劣品的问题行为。我们不断学习先进、优良的教育理念,不断丰富教学手段,以期促进学生良好品行的养成。回首古今,但凡家庭全员日常多有体力劳动生产活动者,其家庭成员的品行多是“朴实、善良、互助”,品行德智均不会太差。正所谓“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一个人要想真正地成长,需先“劳其筋骨”后才能“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如今生活水平越来越高,许多家庭都不再需要学生参加体力劳动,甚至连家务活都很少让学生做。如此不“劳其筋骨”,又怎么“苦其心志”?如何“增益其所不能”?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离开劳动,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劳动创造世界,劳动创造美好的生活。劳动能强健学生的体魄,磨练学生的意志,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心,使学生懂得担当、感恩、孝顺……热爱劳动才能树立正确的“三观”,才能学会做人的道理。

一、劳动教育能强健小学生的体魄

近年来,在繁重的学业和教育焦虑思想的“内卷”之下,学生们每天捆绑于繁重学习、作业中,鲜有体育锻炼、玩耍时间。长期以往,小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直线下降,近视、肥胖、脊柱侧弯等健康问题逐渐增多。生命在于运动。小学阶段是学生们身体发育成长的旺盛阶段,学校开展劳动课程,能大大增加学生的活动量,强健学生们的体魄。达到“育体(魄)”的“育人”目标。

于学校而言,我们不但要认真贯彻课间操、大课间活动,开足、上足体育课,还可尝试每周开设一节劳动课。劳动课可以开展校园清洁整理活动,营造舒适的学习环境;可以依照时节开展植树活动、耕种活动,学习掌握环保知识及传统节气、农耕知识,了解、培养现代农学科技文化知识;也可以开展与学段、课程、兴趣相切合的劳动技术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及动手能力。最关键的是,劳动课增加了学生每周在校的运动时间和运动量,对放松学生的身心,促进学生体格及身体健康的发展,都非常有益。

于家庭而言,首先,家长不应过度包揽包干。家长应根据学生的年龄阶段,教授学生相应的家务技能,并放手让学生“承包”家务。其次,家长们可以适当利用节假日,带领学生参加公益志愿活动:到敬老院搞卫生,到社区清理杂草、清扫街道等。如此,学生在校、在家都有劳动锻炼,体质自然能得到充足的锻炼提升。

充足的劳动、运动量,才能让学生身体健壮,体格健美。有了健康的身体,学生才能高效学习,健康成长。

二、劳动教育能磨炼小学生的心智,“增益其所不能”

劳动创造财富,更能磨炼人的心智,促使劳动者在劳动中增长智慧与能力。

(一)劳动教育能培养学生积极向上、阳光开朗的性格

在过度教育焦虑的当下,小学生抑郁、厌学、离家出走等心理脆弱问题现象时有发生。我们除了加强心理疏导,调整教育导向外,更应该推进劳动教育,以磨炼小学生的心智,提升抗挫能力。

现代医学证明,劳动者在参加适当的劳动活动时,身体的交感神经会逐渐兴奋,人体处于应激状态,从而促使身体合成血清素并分泌肾上腺素和多巴胺,使人体处于开心愉悦的状态。学习生活中的不快、郁闷都会因此得到缓解和消除,从而帮助人们改善抑郁状态,舒缓各种压力,正所谓“劳动使人快乐”。

此外,学生在参与劳动实践活动时,会产生相应的情感体验。当经过努力后,欣赏着自己的劳动成果时,学生内心必然激动、开心,体会到劳动带来的幸福和满足感,从而爱上劳作。而劳动过程的曲折、艰苦,也磨炼了学生面对困难、解决困难,坚持不懈的坚强意志,大大提升了学生的抗挫能力。

(二)劳动教育能历练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专注力及创新思维

在日常教学中,我们时常会遇见“积懒成笨”的现象:学生个体发育良好,但学习习惯极差,尤其是懒散成性。平日总不专心学习,不主动完成功课。日积月累,拉下的功课越来越多,基础知识完全没有习得,如此恶性循环,造成自我否定。笔者认为,要纠正学生“懒行懒言”的恶习,得让他多参加劳动实践活动。(下转第21版)(上接第20版)劳动能促进身体机能降低皮质醇的含量,进而帮助人体提高记忆力和专注力,提高做事效率。同时,在劳动过程中,学生能实操性地观察、学习、运用統筹法处理综合事情,锻炼其处理事情的综合能力。只要创造机会让学生有目的、有意义地动起来,“懒”的问题自然得到了消解。

三、劳动教育能培养小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增进班级集体凝聚力

优秀的班级,不但要有良好的班级文化,也要有良好的集体凝聚力。劳动,是增进班级凝聚力最好的活动之一。在开展劳动活动中,通常需要班级成员间相互合作,共同努力,才能完成劳动任务。例如,植树活动,需要有的学生挖坑,有的学生运树苗,有的学生填土,有的学生浇水。只有大家分工合作,才能高效完成劳动任务。而在团体合作的同时,需要互相商量、互相帮扶。期间,同学间的友情自然得到进一步的升温,集体荣誉感增强,集体凝聚力也就越来越强。

笔者曾在元宵节组织全班学生开展“做汤圆,庆元宵”活动。在活动中,笔者将全班学生分成八个小组,每组六名学生。组员们分工合作,有的学生调馅,有的学生和面,有的学生擀面皮,有的学生包汤圆,有的学生煮汤圆。活动规定,在相同时间内,比哪个小组做的汤圆造型新颖、数量更多、味道更好。这样特定的竞争机制,激发了学生的竞争意识和集体荣誉感,个个铆足了劲儿,分工合作,互相鼓劲。团结互助的集体凝聚力,在活动中等到进一步的升华。

四、劳动教育能教导学生学会担当,懂得感恩

生活中,很多父母过于溺爱学生,常跟学生说:“你只要好好学习就够了,家务活不用管。”如此溺爱,逐渐培养出学生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不良习惯。他们不会主动承担家务劳动,学习和生活琐事都习惯依赖父母,也不会体谅父母工作的艰辛。因为没有了经历生活和锻炼自己的机会,这些学生自然就缺少同理心、责任感和独立生存的能力。

古语云:“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作为家长、师长,一定要目光长远,舍得“用”学生。根据学生的年龄,教授他适当的家务,并逐步放手让他“承包”。学生在做家务的过程中,亲身体验了生活的磨难,才能体会父母的辛劳,才能历练同理心和责任感,懂得珍惜生活,懂得感恩父母和师长。

在引导学生学做家务时,家长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家庭劳动教育要依据学生的年龄阶段,分层进行,循序渐进。低年级(1-2年级),能学会自理:吃饭、洗澡、穿衣、叠衣服、整理床铺和书包等。中年级(3-4年级),能学习完成简单的家务活:择菜、洗菜、淘米、洗碗、扫地、抹桌等。高年级(5-6)年级,能独立完成并自觉承包家务活:做饭、种植庄稼、修理家具等。分层引领,有利于学生爱上劳动、爱上创作,亲身体验劳动的价值与乐趣。

(二)家长要以身作则,多陪伴、多鼓励、多肯定。家长以身作则,示范引领,才能潜移默化地培養学生的劳动意识,教授学生正确的劳动方法,让学生爱上劳动。如,家长对学生的劳动成果及时作出鼓励性评价,更能激励学生热爱劳动、不断上进。闲暇之余,家长还可带领学生参加帮小区除杂草,帮环卫工人清扫街道等社会公益活动,在体验生活的同时,感受劳动的幸福快乐。

学生学会了做家务,能够经常劳动,才能体谅父母,体谅劳动人民,进而学会关心他人,懂得珍惜与感恩。

五、劳动教育是学生建立正确人生价值观的重要途径

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关键时期。适当的劳动技能活动,能够让学生在理论学习之余,通过亲身实践,广泛接触社会的各行各业,从中体悟生活的本质;在劳动实践中创造劳动成果,为社会、为他人带来福利,体会劳动的价值;在劳动实践活动中迸发出积极的情感体验,择善而行,依规而立,形成自己正确的道德信念。这种亲身实践的社会“游学”,才能让学生检验并修正自己心中的“真理”,逐步树立起正确的人生价值取向,从而逐步建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小学生涯是一个人良好品行的奠基时期。对于欠缺生活经历的小学生来说,过多的说教,难于内化于心。唯有让他们适当参加劳动实践,躬身于行,劳筋动骨,方能明德知礼,健身长智,最终成长为自信、自律、自强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3.

[2]朱天利.劳动教育的素质教育功能[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1(5).

[3]徐长发.小学劳动教师指导用书[M].广东人民出版社,2020,1(3):255-258.

责任编辑  李  源

猜你喜欢

劳动教育小学学生
赶不走的学生
探讨农村小学学生的管理工作
学生写话
马卡连柯劳动教育思想对儿童劳动教育的启示
苏霍姆林斯基的劳动教育思想的原则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聪明的学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