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核心素养下的作业设计现状分析及策略探究
2022-04-19林立雄
摘 要:历史课程教学的过程中,不同的教学内容,对核心素养培养目标的促进作用有不同的体现。因此,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具体要求,除了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融入核心素养培养的相关策略和措施外,教师还可以通过作业设计的方法,以全方位的方式达到培养初中生历史核心素养的目标。文章以历史作业的单元化设计为切入点探索现阶段核心素养培养要求下的初中历史作业设计策略,力求结合不同学生的实际需求,运用丰富多元的方法布置多种形式的历史作业,达到针对性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目的。
关键词:初中历史;核心素养;作业设计;问题分析;设计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918(2022)09-0147-04
一、 引言
学习历史不仅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重要途径,也是学生专业知识学习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初中阶段历史课程的教学在内容的系统性和深刻性上都有进一步加强的趋势,因此历史作业的布置方式和布置内容可以同步进行更新和完善,这不仅是为了通过作业的布置考查学生历史知识的学习状态,也是为了完成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目标。
二、 初中历史作业设计的重要意义
(一)便于教师考核观察学生的历史课程学习状态
历史课程的教育教学内容具有比较典型的丰富性特征,因此在课程教学的过程中,除了完成既定的理论知识教学任务,教师要想充分了解学生对历史课程的理解学习程度,就需要通过针对性的考查和观察,对学生理解相关知识的状态进行把握。若能够从形式和基本内容上对历史作业的布置进行充分的把握,则教师从知识学习效果的维度对学生进行考查的目标就能更好的实现。即使从传统的历史课程教学流程上来讲,基于理论知识学习后的布置作业也是一种常规的现象。教师可通过对核心素养基本内涵和要求的分析、观察匹配进行作业内容的调整和优化,确保通过转变考查的方向、创新考查的思路,充分发挥出作业设计对初中历史课程教学的促进作用。另外,阶段性的作业完成情况也可以作为学生自主判定自身历史学习状态和水平的关键指标。
(二)便于总结分析历史知识点
对文章探讨的作业设计工作来讲,历史课程的知识点具有分散性较强、内涵的深刻性较高的特征。若教师未能在相关知识的讲解的同时匹配布置具有针对性的作业内容,则进一步地回顾分析以及复习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对知识点的总结分析就会存在缺乏规范性和系统性的问题。作业布置的内容和考查要点往往是反映教师教学整体思路的一个有效途径,教师若能在作业布置的形式、内容以及時间节点上进行规范性的把握和控制,则学生所做的历史作业的效果就能够同步反映其学习相关历史知识效果。无论是对教师的教学过程总结,还是对学生的回顾复习工作来讲,作业布置的合理性,都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 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初中历史作业设计基本要求
(一)重视作业本身的时效性和价值性
作业的布置在传统情况下是随着历史课程教学内容的推进和阶段性的任务达成而同步完成的一项工作。这就要求作业本身要与已经学过的课程内容相互匹配。另外,为了帮助学生对相关知识具备更加深刻的记忆和学习效果,作业的布置应当紧跟课程学习的进度和状态进行,避免滞后的作业内容或作业布置形式的陈旧性,导致作业无法发挥出考查学生学习能力的作用。这一点主要是指教师在布置历史课程的作业时,应当避免按照传统的思路和方法,依托教材的固定形式将理论知识的考查和检验作为作业布置的根本目标进行遵从。而应当从作业本身对学生知识巩固的作用以及对学生学习态度和学习状态的考查方面入手,提升作业布置形式和内容的全方位灵活性,同时也确保作业布置的内容符合中学生现阶段学习历史的状态和层次。通过布置具有适宜性和可行性的作业为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提供基础性的支持,另外,所谓的具有适宜性的作业,还应当考虑在新的教育政策背景下,避免作业量过多给学生的日常生活和身体健康造成不良影响,尽可能通过适度且高质量的作业布置模式为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提供帮助。
(二)注重作业设计的系统性和联动性
历史作业的布置内容与具体的课程学习内容相匹配,而历史作为一个宏观的概念,不同学习阶段的历史,在内容上和时间节点上都是具备一定的内在联系的。教师可基于历史课程的这一特征,在作业布置的环节也同步注重设计的系统性和作业本身内容的联动性,必要时可结合一个时间节点内的历史事件或具体历史事件中的发展变化流程将次序排列不统一的课程进行联合讲解,布置基于历史事件维度的具体作业内容,达到更好的作业考查效果。系统性和联动性主要强调的是历史作业的布置不仅要达到单独考查学生个别课程知识点学习状态的目标,还应当具备综合性的考查学生的历史学习素养和学习水平的目标。这也是基于单元开展历史作业布置设计的主要原因。一个单元的历史知识在各个独立的课程教学内容维度上都是具有一定联动性的,若能够基于一个整体的单元布置相应的历史作业,意味着教师所布置的作业可逐步从理论深入到实践、从较浅的层次深入到较深的层次。这也是充分发挥出历史作业促进学生学习能力提升的重要作用的有效途径。
(三)注意作业布置内容的实践性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无论任何学科教育教学工作开展中都追求的核心目标。对历史课程来说,虽然相关的教育教学内容在时效性上已经无法保障,但历史对人的精神和思想的影响却是悠久而深远的。因此,历史作业的布置不仅要强调考查学生的历史知识掌握和学习能力,还应当从历史实践的角度出发,引导学生通过思想认知的转变在现代社会的实践中。以历史作为借鉴,找到更好的自我成长和提升的路径。实践能力的锻炼和提升对历史课程的教学开展具有非常关键的作用,也是体现出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条件。虽然历史知识在初中阶段的学习和考查方式都是以理论知识为主的,但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中,例如,家国情怀或历史时空观念的培养,都是需要循序渐进地在日常生活和实践中进行渗透培养的。基于此,教师更应当在作业布置的形式和内容上纳入一部分具有实践性的具体内容,为学生基于实践培养历史的观念和思想格局提供一定的支持。另外,实践性的作业由于其内容上的丰富性,也会从根本上激发出学生关于实践作业的兴趣,最终促使学生的历史课程学习效果得到优化和完善。
四、 历史作业设计和布置中现阶段存在的问题
(一)未能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目标
历史作业的布置内容在传统情况下,包括了一些历史大事件的记忆背诵式作业以及部分具有发散性的历史事件分析研究作业。且从具体落实的角度上来说,传统的历史作业完成过程都是基于课文中具体的内容提出相应的知识点,让学生通过记忆和整理的方式进行掌握,对学生理解和认知相关知识的深刻性和有效性缺乏关注度。在作业布置的过程中也未能基于这一目标对学生的历史知识学习情况进行考查。这不仅不符合核心素养培养的实践性和综合性目标,也意味着历史作业的布置未能发挥出考查学生历史学习态度和水平的作用。
(二)教师对作业布置的过程缺乏规划与分析
一些教师在布置历史作业时,是将具体的课程教学任务和课后练习中的问题直接作为作业布置给学生的,并未结合核心素养对学生的历史素养和能力进行培养和考查。另外,布置作业的过程中,教师也未能对课程教学的内容体系进行分析和研究。在这种情况下,作业布置内容的单一性和固定性就会相对较强。学生对历史知识和历史时序的了解和感受力度,也会因此受到影响,这也是单元性历史作业设计要求提出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作业内容设计中的创新性存在不足
基于创新性的要求完成作业设计,重点在于积极应用现代化辅助工具和平台将线上与线下结合实现作业的有效布置。但目前部分教师对在线学习系统以及一些具有实践性和灵活性的新型作业在了解和掌握的力度上存在不足,导致历史作业的布置在实践性上和创新性方面受到一定的影响。另外,作业设计内容的创新性还强调一些在线系统支持下的历史作业的布置模式,教师对这部分作业布置的重视程度和实践力度存在一定的不足。
五、 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初中历史单元作业设计优化策略
(一)在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注重系统和技术的引入
一个独立单元的历史知识之间具有联动性较强的特征,且不同的历史知识安排在一个单元时其侧重点都具有一定的关联性。因此,教师在基于一个单元的历史知识学习布置宏观性的历史作业时,应当注重作业的内容覆盖全单元的重点知识,或者首先对一些重点的历史知识点进行考查。另外,作业布置的灵活性也需要相应的增强,这些目标的达成需要教师首先对单元内容以及作业组织的具体形式进行规划与分析,以便在后续的作业布置中能够结合不同单元的历史知识设计出具有全面性和灵活性的作业内容。
例如,在初中歷史单元课程《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的单元作业设计中,教师就可以利用隋唐是由衰败走向兴盛的两个典型朝代的特征,在单元作业布置的过程中按照隋朝的灭亡、唐朝的建立、唐朝的高速发展以及唐朝的衰亡四个阶段布置具有衔接性和流动性的作业内容,促使学生对这部分历史的发展趋势和状态有一个更加清晰的脉络式了解。在具体的作业布置方式方面,教师可结合不同课程的比重在作业布置形式的灵活性和复杂性上进行调整。例如,“隋朝的统一与灭亡”,将隋朝的整个发展过程浓缩在一个课时中进行讲解,意味着这部分历史在课程讲解中属于相对占比较轻的一部分内容,教师可以通过理论性的作业布置方式,考查学生对这部分历史的了解程度。具体来说,教师可通过设置问答的方式,让学生基于隋朝从统一到灭亡的重点事件进行总结和分析。将其作为这一部分的历史作业任务进行布置,随后,到了唐朝著名的“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课程教学阶段以及后续的“盛唐气象”“唐朝中外文化交流”部分课程内容的教学时,教师就可以分别利用线上与线下结合的方式进行作业的布置。一方面选择“贞观之治”与“开元盛世”这两个唐朝发展历史上最为辉煌的阶段,利用在线学习系统中的资源素材引导学生对这两个历史时期的宏观发展状态以及亮点事件进行初步了解。另一方面提出理论性的作业内容,让学生基于知识的学习谈谈自己对隋唐发展时期历史发展状态的感受。这种具有生动性和拓展性的作业布置方式必然能够满足不同学生对历史课程的学习需求同时也给学生提供了自主思考问题的空间,便于教师对学生的历史观念素养以及历史材料分析能力等素养进行考查和了解。
(二)基于创新和优化提升历史作业布置形式的灵活性
通过不同的形式作为载体布置历史作业,一方面是为了开发更加多元的考查方向,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满足初中学生的探索欲望和好奇心。通过形式多样的作业布置方法激发其主动完成作业的积极性,进一步促使其历史课程的学习效果得到提升和保障。历史作业布置的灵活性主要是为了适应不同学生对历史课程学习的基本需求,同时这也是体现历史作业发散性和核心素养培养要求的重要途径。教师应当本着创新作业布置形式、提升作业设计灵活性的原则,结合具体的历史课程内容,通过转变作业布置形式用创新性的方法达到考查学生历史知识学习能力的目标。避免过于传统的作业布置形式使学生主观上感受到过强的枯燥感和学习中的难度。这也是保持学生学习过程中动力和积极性的重要条件。
例如,在《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立》的单元课程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本单元三部分课程与我国红色革命时期发展历史相匹配的特征,在开展不同阶段的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引入相应的视频资料或纪录片资源让学生在学习文字性的历史知识时,匹配相关的视频资料和资源,使“北伐战争”“红军长征”这些在我国革命史上具有重要作用的行动和战争更加直观形象。另外,基于拓展和创新历史作业布置形式的目标,教师还可以将历史作业的布置形式转变为红歌演唱竞赛的形式。通过组织以革命红歌为主题的歌唱比赛让学生搜集和整理相关的音乐视频或资料。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体会到历史与文化之间的密切联系,且具有发散性的历史作业布置形式和竞赛的作业呈现形式也会调动学生历史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对学生的家国情怀以及历史格局观念的培养目标也会因此而达成。当学生通过参与红歌会的形式对革命时期革命者的精神食粮和文化支撑有了更加充分的了解后,其对这一段历史的价值,也会有更加深刻的认知。通过布置具有创新性的作业,培养了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和历史观念。
(三)提升历史作业布置形式的实践性,加强活动开展力度
实践与理论具有紧密的关系,且实践课程的教学在初中历史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所发挥的作用也是非常突出的。只有教師和学生能够同步认识到实践学习的重要意义,并且基于历史作业的布置重视实践性,才能确保对学生历史作业完成情况的考查更加全面、科学。对文章探讨的单元作业设计来讲,基于作业内容的丰富性,更需要学生在不同的情况下,通过协同实践的方式完成好历史作业。在现代教育环境下实践与理论的结合是初中历史作业布置应当秉承的基本原则。只有促进实践作业和理论作业的同步完成,才能全方位地考查学生的历史课程学习状态,也才能够在实践中及时发现学生历史学习中思想及其他方面存在的问题。这是取得更好的历史课程教学效果的要求,也是全方位提升学生历史课程学习能力的有效途径。实践活动的开展是学生感受历史、体会历史的重要渠道。因此,教师应当重视实践活动的开展,在历史课程的教学中重视通过实践主题性活动的开展,为学生的思想教育层次提升提供帮助。教师可结合不同的历史课程教育主题,在有条件的情况下组织学生到实地进行参观和体验,促使学生对抽象的时空历史事件有一个更加具象且真实的了解。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历史情感和责任感都会被有效地激发出来。
例如,教师可带领学生到革命纪念馆或烈士陵园进行实地参观,同时匹配讲解相应部分的历史知识。当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和体验具有历史痕迹的实体环境时,其历史学习的主动性就会被有效地调动起来,其学习历史的价值感和目标感也会因此而提升。在带领学生进行实地参观后,教师可向学生布置撰写读后感或参观体会的作业,将其作为历史课程的拓展性作业。使得学生从思想上真正认识到学习历史的价值和意义,从而达到核心素养培养目标。
六、 结语
综合文章的分析可知,对初中学生来说,基于一个单元进行系统性的作业设计是具有可行性和适宜性的作业设计方法。教师应当结合学生的学习需求以及不同单元的历史课程内容的联动性,通过借助在线学习系统或加强实践力度为作业布置,以及设计形式的丰富打下基础。最终实现通过作业设计,以及布置形式的更新和优化,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张海华.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中核心素养能力培养策略探究[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20,14(6):48.
[2]陆艳.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初中历史时空观念有效教学策略分析[J].新课程导学,2019(5):86.
[3]陈梅霞.历史课堂培养学生家国情怀核心素养的策略探究——以初中历史(部编版)教学为例[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9,35(9):168-170.
[4]李绍林.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初中历史教学策略探究[J].读天下:综合,2019(24):98.
作者简介:林立雄(1983~),男,汉族,福建漳州人,福建省漳州第一中学,研究方向:初中历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