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教学中提升学生阅读能力的策略研究

2022-04-19王文贵

考试周刊 2022年9期
关键词:阅读能力语文教学小学生

摘 要:新课改以来,对学生各项能力的培养成为各科教师的重点教研话题,在小学语文学科教学当中,对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一项教学内容。文章基于此点从培养小学生阅读能力的意义、小学阅读教学现状以及培养小学生阅读能力的教学策略三个方面展开详细论述。

关键词:小学生;语文教学;阅读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918(2022)09-0054-04

小学生拥有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技巧,是培养及提升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关键。这就需要教师充分考虑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认知基础、阅读经验等因素,结合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手段,进而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

一、 培养小学生阅读能力的意义

(一)促进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

通过教师的教学,学生不仅能够收获对阅读内容的更多理解与认识,还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掌握一些阅读方法与阅读技巧。这些阅读技巧能够帮助学生在今后的阅读当中更加有效的进行阅读,还能够促进学生将阅读知识与个人情感互相结合。不仅如此,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还能够进一步带动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提升。教师的教学目的就是让学生将自身掌握的语文知识运用到实际的生活当中及今后的学习当中。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锻炼与学生的运用意识有着较强的联系,小学阶段的孩子尚未养成主动运用语文知识的习惯,需要教师引导学生主动将这部分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当中。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习惯一般从小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也不例外。小学阶段是學生接触学校教育的起始阶段,这一时期是培养学生阅读习惯的黄金时段。这一习惯的养成,对学生下一步的学习以及全面发展都能够起到巨大的助力作用。学生的阅读过程也是提升语言表达能力以及锻炼思维能力及逻辑能力的过程。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深度思考,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还能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但是小学生活泼好动,情绪较为浮躁,仅依靠学生自身,很难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需要教师通过多元的教学手段来增强阅读教学的趣味性,辅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三)推动学生写作水平的提升

写作在小学语文课程中,是分数占比大且重要的板块,阅读与写作是息息相关、密不可分的,都是语文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生们对作文并没有充分的理解,对写作更没有一定的认识与掌握,尤其是对低年段的学生来说,他们的写作基本上属于流水账作文,缺乏深层次的内涵。因此,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就能够帮助小学生在阅读过程当中,汲取优秀的写作内容与写作方法,并将其运用到自身的写作当中,这对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以及写作素材的积累,有重要的帮助。

二、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现状分析

(一)语文教学中没有挖掘阅读的魅力

根据现在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现状来分析,部分教师在教学中过于注重对阅读内容的挖掘,而带领学生对文本词句的深度推敲与品析有所欠缺,学生在阅读中仅仅局限于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并没有在品析中感受文学的魅力以及阅读的魅力,这也就代表学生无法通过阅读来感受语文文化气息、提升阅读素养。

(二)学生的自主合作阅读流于形式

虽然现在教师会在课堂上引导小学生进行自主阅读与合作阅读,但是这一环节的教学效率以及对学生能力培养的作用并不大。教师在教学中所开展的合作阅读学习对学生探究意识的培养、自主合作阅读能力的提升,并没有起到任何实质性的作用。虽然目前的教学形式能够充分调节课堂氛围,还能够调动学生的阅读及讨论积极性,但是学生并没有进行深入思考,也就无法抓住文章的重点,在充分阅读以及深层次阅读方面有欠缺。

(三)课堂阅读教学方式效率低下

教师忽视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注重对阅读内容的详解与剖析,只是利用提问来引导学生进行深度思考,并没有给学生充分的思考空间与时间,更多时候都是在自问自答,学生对阅读内容无法获得整体上的感知。教师的课堂提问没有经过精心设计,教学效率及效果不足。

三、 培养小学生阅读能力的策略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阅读兴趣是推动小学生阅读能力提升的动力,教师应当从小学生的心理、年龄、认知结构及生活经验等方面,根据语文阅读教学内容为学生的阅读学习创设饱含趣味性的教学情境,使学生能够在教学氛围的带动下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在阅读过程中收获情感层面的体验。尤其是对中低年龄段的小学生来说,他们尚处于具象思维阶段,实体情境能够帮助学生通过自身的细心观察进一步理解阅读内容。例如在教学《我们成功了》一课时,结合小学生出生于2008年后的实际情况,没有亲历祖国申奥成功以及2008年举办奥运会时的举国欢庆的场面,为了加深学生的感悟,使学生能够通过阅读这篇课文来获得极度兴奋的情感体验。教师可以用多媒体播放北京申奥的纪录片,以及2008年举办奥运会的举国欢庆的景象,来让学生感受文章中的欢庆气氛。同时,可以让学生们分别代表各个申奥国,教师扮演奥委会的领导,创设贴近现实的北京申奥时的场面。接着让学生有感情地齐声朗读这篇文章,并浅谈自己的看法。这样一来,学生能够通过教师的情境创设感受情感体验由浅至深的过程,并且能够在感受与分析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鉴赏能力。

(二)学法指导,掌握方法

对小学生是否具备阅读能力的首要衡量标准就是小学生是否能够掌握正确的阅读技巧,并运用这些阅读技巧进行有效的自主阅读。但是小学生尚处于接受教育的初级阶段,阅读经验积累有很大程度的欠缺,而且思维理解能力尚未得到充分的锻炼。教师在教学时,不能将抽象的阅读内容以及阅读理解后的知识生硬地灌输给学生,而是应当在阅读教学过程当中,将正确且有效的阅读技巧传授给学生。这样一来,就能够通过阅读技巧来辅助阅读效率的提升,并在自主阅读的过程中,找到其中的规律。同时,为了保障教师能够在教学过程中巧妙地传授阅读方法,教师应当紧抓教学机遇,采用合适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自主阅读,适应新课改要求,将学生在小学语文课堂上的主体性充分突显出来,进而掌握阅读方法,提升阅读能力。

在教学时,学生首次阅读时教师要给予充足的时间,保证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完成阅读,并且在阅读的过程中,能够把字音读准,把句子读通顺。首次阅读后根据“为什么、怎么样、结果”这三个问题进行思考。第二次阅读时,学生要抓住文章的关键部分深入阅读并思考。另外,为了培养学生的运用能力,学生可以对文中的某句话进行仿写,这样一来,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不仅能够充分理解作者在文章当中所要表达的含义,还能够掌握分层阅读的方式,而这种阅读方式能够使学生不断进步,在今后的每一次阅读当中灵活运用。

(三)抓住精华,领悟内涵

一篇文章的中心思想往往蕴含在某一段落或者一句话、几组词当中,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紧抓这一关键点,就能够找到领悟文章内涵的突破口,还可以通过文章的精华所在吸引学生,调动其阅读兴趣。在学生进行初步阅读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文章中的关键词句标注出来,引导学生进行初步讨论,并找到文章的中心思想与作者想要通过文章所传递出来的涵义。这对于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以及鉴赏能力的提升能够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首先,在学生阅读的过程中,紧抓文章的重点词句能够帮助学生理解文中人物的内心情感,从而由点带面进行深入分析。比如在《卖木雕的少年》这一文中,当作者因为飞机超重的原因选择放弃购买木雕时,作者在文中用到了两个“遗憾”,分别表达了作者的情绪以及卖木雕少年的情绪,学生从这两个字推敲能够得出作者因为无法将这么精美的艺术品带回国而遗憾的心理,也能够理解卖木雕少年因为卖不出去而失落的心理。而这两个“遗憾”又与文章最后的“高兴得喊起来”和“感动极了”形成了鲜明的情绪对比,这种先抑后扬的方式能够将文章的整体气氛烘托到高潮。另外,前面卖木雕的少年询问作者:“您是中国人吧?”又为文章最后少年用“不太标准的中国话说:‘不,不要钱,中国人是我们的朋友’”这一场景埋下了伏笔。学生紧抓文章的重点语句,就能够了解文章的主要架构,也就推动了阅读能力的提升。另外,学生在阅读时将“琳琅满目、构思新奇、栩栩如生、象墩、沉甸甸、爱不释手、语无伦次”等生疏的字词标注出来,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认读能力,还能够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运用能力。因此,紧抓文章的精华所在,能够有效锻炼学生的閱读能力。

(四)鼓励质疑,深层阅读

正所谓有质疑就等于有思考,只有学生提出问题,教师才能明确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进行了初步思考。同时教师也能够通过学生提出的问题,来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对该篇文章的认知情况,这有助于教师下一步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另外,为了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与质疑习惯,教师可以通过提出问题并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到阅读当中找到答案的方式来引导学生,使学生在进一步的阅读与思考中寻找答案。例如,在阅读《别饿坏了那匹马》一文时,教师可以这样安排:首先,让学生带着以下三个问题去进行初步阅读:①谁欺骗了谁?②为什么欺骗?③怎么骗?学生带着这三个问题进行初步阅读,并从文章当中寻找答案,进而了解文章的大致内容与架构。其次,文章中出现了很多次“别饿坏了那匹马”,每一次出现的场景和背景故事是有所不同的,让学生分别理解每次出现这句话的用意,也能够帮助学生感悟文章的中心思想。这是学生从略读到精度的转变,也是学生理解作者意图、深层次感悟文章内涵的关键。

(五)融入德育,培养思想

小学语文教师不仅需要在开展阅读教学活动中为小学生讲解与传授一些基础性的知识,还必须要保证小学生能够在阅读书籍或文章的过程中,具备正确的价值观、思想观念,保持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编入教材的文章,普遍蕴含着处世道理、警世名言,是教师开展德育工作最好的素材。由此可见,教师必须要深入挖掘教材文章中所蕴含的一些德育内容,从而利用适宜的素材对小学生展开德育,促使小学生在阅读文章的过程中,不仅能够掌握生字词、文章结构等较为基础性的知识,还能够使思想观念、言行举止获得良好的培养。例如,在对《给予是快乐的》一文展开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围绕文章内容,向小学生提问:“在文章中,小男孩的做法为什么会让保罗感到非常震惊?”之后,引导小学生展开自主思考,从而获取“因为小男孩并不是想要哥哥送他圣诞礼物,而是希望自己这个哥哥能够送给弟弟礼物,也不是想要和同伴炫耀坐了车,而是想告知弟弟他将来要努力送弟弟这样一份礼物”等答案。之后,教师可以根据小学生的回答,告知小学生:“在日常生活与学习中,不仅索取和得到是快乐的,你真心为他人努力、为他人付出,同样也是快乐的。”通过在阅读教学中融入德育,能够促使小学生在掌握文章中心思想的同时,树立起乐于给予、乐于分享的美好品德,进而为小学生日后的良好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六)转变模式,以辩引思

教师应该积极转变以往阅读教学的模式,对小学生阅读文章的内容进行深入挖掘,并以此为班级中的小学生设计一些趣味性的活动,如辩论活动。在辩论期间,引导小学生思考,并且教会小学生如何正确组织语言,进而有效培养其思维能力、表达能力。例如,在阅读《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一文以后,教师可以把讲台作为中心,把学生划分为左、右两个“阵营”,并且围绕“我们应不应该多读书”的主题进行辩论,一方支持多读书,另一方支持多学习技能,双方就此问题带来的结果展开辩论。如:

一方:“我认为多读书是正确的,能够丰富知识视野,了解大千世界,同时,只有多读书才能够有文化、有见识,有更好的发展。”

另一方:“我认为现在的社会处处有机遇,多读书已不再是唯一的出路,我们应该多学习一些技能,以后才能够在社会上立足。”

通过开展这项活动,教师不仅能够了解了小学生阅读后感悟文章的实际情况,还充分锻炼了小学生语言组织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达成有效阅读的目标。

(七)课堂延伸,课外阅读

教师引导小学生展开课外阅读,不仅可以有效丰富教学的内容,还可以达成延伸语文知识的目标,协助小学生掌握更多的阅读素材。因此,教师必须要对课外阅读的必要性引起高度的重视,在小学生达到一定的阅读数量以后,会达成知识使用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的有效提高,为小学生的有效阅读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小学生有较强的表现力以及表达力,因此,丰富小学生的知识面,能够使小学生学习能力和阅读能力获得有效锻炼,实现其课外阅读兴趣的激发,更深入地感知阅读书籍或文章的乐趣。例如,在小学生阅读《狼牙山五壮士》一文以后,为了可以实现课堂的延伸,引导小学生掌握更多的阅读知识以及精妙语言,强化小学生理解能力,教师可以为小学生创设一个“伟大的祖国”活动,引导小学生阅读更多爱国题材的文章,了解更多我国的发展历史,培养小学生爱国情感,进而树立努力学习、报效祖国的人生目标。除此以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小学生在阅读课外文章后采取撰写读后感的形式,从而对自身的写作能力予以锻炼,并且养成良好的组织、表达语言能力,实现其阅读能力与水平的有效提高。

四、 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主要来自阅读习惯的培养以及阅读技巧的掌握。但是小学生的身心发展尚不健全,他们的阅读习惯养成需要教师通过调整教学手段来提升其兴趣的方式实现,他们的阅读技巧的提高也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传授正确的阅读方法。所以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离不开教师对阅读内容的推敲以及学生认知基础与阅读经验的充分掌握,以及阅读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的调整。

参考文献:

[1]任兴伟,雷春梅.在小学语文阅读课堂教学中提升阅读能力的策略[J].中外交流,2018(31):234-235.

[2]青格勒.论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阅读能力[D].呼和浩特:内蒙古师范大学,2016.

[3]刘东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提升学生阅读能力的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20(7):91-92.

[4]周浩良.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提升学生阅读能力的策略[J].内蒙古教育,2015(11):42.

作者简介:王文贵(1967~),男,汉族,甘肃崆峒人,甘肃省平凉市崆峒区四十里铺镇清街小学,研究方向:小学语文。

猜你喜欢

阅读能力语文教学小学生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
核心素养下的语文教学
我是小学生
非常小学生